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近海争端:揭秘石油大图谋

中国近海争端:揭秘石油大图谋

时间:2024-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沙漠黄昏:即将来临的陆上石油危机一、红颜知己——叱咤风云的世界第一能源“红”为胭脂之色,“颜”为面庞。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确实出现了“石油食品”。所谓石油食品,是由专门以石油为食物的微生物转变而成的。这些专吃石油的微生物,以正构烷烃和甲烷为食物,最终通过自身的生物作用而生产出蛋白质。据推算,通过微生物发酵,只要将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用来生产石油食品,即可供20亿人食用1年。

中国近海争端:揭秘石油大图谋

第一节 沙漠黄昏:即将来临的陆上石油危机

一、红颜知己——叱咤风云的世界第一能源

“红”为胭脂之色,“颜”为面庞。古代女子以胭脂润面,远看如红色面庞,所以代称女子为红颜。翻阅古书,最早见《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的记载。此处“红颜”代指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曹植的《静思赋》中有“天何美女之烂妖,红颜晔而流光”;杜甫的《暮秋忆枉裴道州手札》一诗中也写道:“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其中的“红颜”二字都是指美丽女子的容颜,后来逐渐演变成美丽女子之代称。

人类发现石油的历史虽然很久,但受科技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勘探开发和利用。19世纪初期,大工业革命在欧美社会开始逐步向纵深发展。蒸汽动力的大规模应用,在使得人力得到解放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学习工业科技知识的动力。阅览与求知一时间蔚然成风,这就使得人们对室内照明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照明燃料的需求也急剧增加。19世纪前半叶,美国居民普遍使用鲸油作为家庭照明能源,尤其是抹香鲸油,这是一种从抹香鲸的脑部提取的油脂,不仅是上等的照明油料,而且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广受民众的欢迎。在捕鲸业大发展的鼎盛时期,美国有近一半的渔船从事捕鲸业,从而支撑着对鲸油燃料的庞大需求。捕鲸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光明使者,捕鲸业也俨然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1850年以后,由于对鲸油的需求逐步扩大,鲸油油料供应已经愈发吃紧,稍微有一些风吹草动,鲸油价格就会一日三价;长期的商业竞争,使得一些寡头式家族企业几乎垄断了鲸油供应;1861年爆发的美国南北战争成为美国鲸油价格疯涨的催化剂。鲸油价格的疯狂上涨使美国民众发觉晚间在油灯下读书竟然成了一种奢侈的生活,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用不起鲸油灯这种照明设施了。

这种变化快速地影响到工业领域,强烈的需求使得人们开始寻找抹香鲸油的替代品。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E.L.德雷克开钻的第一口油井大获成功。一种从石油中提炼煤油用以替代抹香鲸油照明的新行当应运而生,并旋即风行起来。煤油的用量在随后的几年间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了石油开采与冶炼行业的迅猛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石油工业缘起抹香鲸油不无道理。但是当时只局限于从石油中提炼煤油,用来点灯照明,比煤油更轻的汽油,则由于其容易燃烧、爆炸的性质,当时只能被白白烧掉,这一时期被称为“煤油时代”。

1878年出现的内燃机和1885年问世的汽车都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能源。随后出现的摩托车、飞机、汽艇等也都需要大量的汽油作为支撑。这不仅使得以前被大量烧掉的汽油派上了用场,而且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就迫使人们加大探采石油的力度、提高汽油的提炼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1940年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喷气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航空航天时代。喷气机大量取代内燃机,航空煤油取代航空汽油,压燃式柴油机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对各种燃料油润滑油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各国争先发展化工工业,而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则是化工工业中最优质的化工原料,几乎所有的化工产品都可以从石油中获得。20世纪可以说是石油工业的黄金时代,不仅它本身获得辉煌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现代文明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自20世纪60年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以来,它已经成为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能源,石油行业的每一次发展更深深地烙上了人类社会进步的脚印。

作为现代文明血液的能源,石油到底能加工出多少种产品,实在很难准确地回答。大体说来,包括燃料油、润滑油、沥青等各类油品约有五百来种;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石油化工产品的种类就更多了,至少有一千五百多种;至于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表面活性剂、添加剂、粘合剂、染料涂料、香料、医药、农药和助剂等各类经济化工产品,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时至今日,形形色色的石油产品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石油。

现在,人们五彩缤纷的衣服都要归功于涤纶、腈纶、锦纶等合成纤维以及各色染料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使得各种款式的服装不仅美观挺括而且价位不高,男女老少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装扮自己。品牌众多、又能有效地清洗各种织物的洗衣粉和洗涤液也都是石油产品。

有人可能觉得石油不能直接饮用,与“食”似乎无关,其实不然。且不说食品的包装需要塑料,光是农业的丰产就离不开化肥和农药。冬季品种繁多的蔬菜清新鲜嫩,塑料大棚功不可没。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确实出现了“石油食品”。所谓石油食品,是由专门以石油为食物的微生物转变而成的。这些专吃石油的微生物,以正构烷烃和甲烷为食物,最终通过自身的生物作用而生产出蛋白质。在提供了氧气、水、温度、合适的酸碱度和微量元素等必需的条件后,石油微生物便可将石油原料消化分解,并很快地繁殖出无数的新后代。待微生物长成后,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将微生物杀死后剖开,进行脱油、脱脂、脱色处理,取出其蛋白质精华,干燥、磨粉,就变成了营养丰富的石油蛋白质粉末,再经过厨师的精心烹调加工即可成为美味佳肴。21世纪用石油生产石油蛋白已成为国际科技界公认的解决蛋白质匮乏的重要途径。据推算,通过微生物发酵,只要将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用来生产石油食品,即可供20亿人食用1年。石油蛋白工业的兴起将使人类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困境,使得在工厂车间直接生产“粮食”成为可能,再不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说到“住”,现在家庭的装修没有不用合成树脂(塑料)的。无论是门窗、顶棚、装饰材料以及灯具等等,都要以各种合成树脂为原料。纵然是木制的家具,也要用由石油合成的粘合剂以及涂料等。

至于“行”,那更是离不开石油了。汽车要用汽油,火车需要柴油,飞机得用航空燃料,轮船上烧的是燃料油,可以说石油是各种交通工具的“血液”。这些动力机械运动部分,也都必须加入润滑油或是润滑脂。此外,路面上的沥青和车轮上的合成橡胶轮胎也都产自石油。

石油及其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微小精密的钟表到庞大高速发动机金属加工、各类机械需要的各类润滑材料及其他配套材料也要消耗大量的石油化工产品。建材工业是石化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管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等化学建材都依赖于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工业是石油化工产品的传统用户,其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处处都有石化产品的身影。另外,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及诸多高新技术产业,所需材料大多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石油还应用于药品、炸药、生物助长剂、防腐剂等产品的制造。

现代国防和宇航工业所用的比钢还硬的“玻璃钢”和绝缘材料、高沸点石蜡以及各种润滑油也都是石油的炼制品和合成品;坦克、装甲车导弹航天飞机也都离不开石油。所以,斯大林曾说:“没有石油就没有国防。”

以石油为原料的各种化工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部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石油在国计民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以,当人类经历了渔猎社会、畜牧社会、农业社会并最终进入工业社会时,石油已经不仅仅是“工业的血液”,更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血液”。石油及其化工产品像血液一样携带着各种“养分”,通过输油管道血管)、铁路大动脉)、江河海洋等途径输送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滋润和促进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毫不夸张地说,石油不愧为叱咤风云的第一资源,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红颜知己”。

二、爱闯祸的石油

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红颜知己”,石油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国际争端。近百年里爆发的大规模战争几乎都和石油有关。石油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左右了战争的进程,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和激烈,使人类在战争中遭遇的灾难和痛苦也远远超过了冷兵器时代。

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石油和内燃机重新塑造了战争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海、陆、空机动作战的基本含义。1914年9月初,从巴黎东北至凡尔登的战线与凡尔登—阿尔卑斯山战线相交,两条战线共有200万兵力。德军右翼主攻部队距巴黎仅60公里,兵锋直指首都。在这关键时刻,法国铁路已无法使用,许多人已准备弃城撤退。

乌云压顶之际,加利埃尼突然灵机一动,下令征用巴黎城内所有的出租车3000辆,以每25~50辆为一队,运输援兵上前线,迅速扭转了兵败颓势,加强了法国防线。9月8日,法军重振精神,新到的援军投入全线战斗,打得德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汽车拯救巴黎”的壮举,那一刻,其实也是石油拯救了巴黎。

1916年9月,德国、奥地利两国联军为夺取罗马尼亚黑海边石油港内一座协约国的汽油库而与罗马尼亚军队大打出手。同时,德国高级将领鲁登道夫瞄准了一个更大的目标——位于黑海之滨的俄国巴库产油区,这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一个主攻方向埋下了伏笔。

土耳其人为了攫取巴库宝藏,不顾柏林的恳求,挥戈直逼巴库产油区。1918年8月初,攻占了部分油田。8月中旬,英国的一支小部队经波斯抵达巴库,与当地的亚美尼亚和俄罗斯居民一起抗击土耳其军队,并积极准备抗击德国人。为争夺石油,大批亚美尼亚人和成立不久的苏维埃布尔什维克成员惨遭杀害,但德国人始终未能夺取巴库的石油。德军的石油储备终于耗尽,筋疲力尽的德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停战协议签约10天之后,英国政府在伦敦兰开斯特大厦设宴招待协约国的石油组织成员代表,主人是曾担任印度总督的冠松勋爵,他起身对宾客们讲道,战争期间在法国和弗兰德尔看到“最令人惊叹不已的就是庞大的卡车队”。他随即高声宣布:“协约国伟业在石油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无往而不胜!”而法国石油委员会主席贝朗热参议员更是语惊四座,他说:石油乃是“大地之血”、“胜利之血”。他预言:“石油既是战争的血脉,也会成为和平的血脉!”之后的历次战争似乎都验证了这一预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石油对战争进程的影响更是至关重要。日本人在攫取东南亚石油资源的同时,攻击珍珠港以保护侧翼,此举直接导致美国参战并加速了日本的战败。希特勒也因为想要夺取高加索的油田而入侵苏联,最终以惨败告终。

1942年7月1日,在德军大举进攻苏联一年之后,希特勒在德国法西斯南方集团军总部会议上称:“如果我得不到迈科普及格罗兹尼的石油,我就应结束这场战争。”同时,高加索的石油对当时的苏联能否顶住法西斯进攻并取得胜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到1942年夏季,随着乌克兰、白俄罗斯、顿巴斯等地区失陷,苏联的经济基础被严重地削弱了。在当时局势下,保卫高加索对苏联来说具有第一位的战略和经济意义。苏联战前在高加索已经建立起来了大型的燃料能源基地,北高加索与外高加索的油、气产量分别占全苏联总产量的86.5%和65%。巴库地区的原油产量占全苏联总产量的75%。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巴库的炼油厂生产着红军及其他作战技术装备所需的特种燃料油。

为了占领高加索产油区,希特勒制定了代号为“爱琪尔维依”的行动计划,内容包括占领高加索产油区以及进一步夺取近东石油。与此相配合的还有“土耳其计划”、“东方计划”等。希特勒在计划中拟定了具体的路线、方向和目标,包括翻越高加索山脉,夺取迈科普、格罗兹尼、巴库等产油区,并于1942年9月占领伊朗—伊拉克边界的山隘,以便进攻伊朗和伊拉克,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

苏德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时,苏联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1942年夏季,高加索的军事形势不利于苏军,红军退却,所以如何阻止敌人以保卫高加索的石油,成为苏联领导人面临的重要战略决策。当时,不仅德国人要夺取高加索,同盟军也想插手高加索。1942年3月初,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讨论高加索的防务问题。1942年夏末至秋初,英美力主将自己的军队部署到高加索。而印度战区的英军指挥官也担心高加索一旦被德军攻占会直接威胁到印度英军的右翼,进而再次提出进军高加索油区的要求。

苏联方面为此做了详细的部署,随着战线向西高加索山前推移,苏军的抵抗也越来越猛烈。苏联石油工业第一副部长组织了一批有经验的石油工程师和苏联内务部的爆破专家,拟定了石油开采的停产工艺及油井长期封闭的方案。参加此项计划的有关人员事后回忆说:“如果让敌人得到石油,我们就将被枪毙;如果石油产地在尚不会被敌人占领的情况下匆匆忙忙被破坏,我们面临的也将是同样的命运。”因此,战时对油田的保卫与破坏的工作,都必须在组织工作非常精细、并完全符合前线局势的情况下,才能适时、准确地进行。

1942年8月间,德军突入高加索产油区,德国人想方设法试图用高加索石油来补充自己。在迈科普油区,德军原以为能采获大量石油和燃料油储备,但他们什么也没找到。所有燃料油储备都被事先转运走,油井被堵塞,设备被埋藏起来或者运往后方。德军在占领库班的半年时间里,无法得到一滴石油。

战争进行到1942年11月下旬,苏军有效地抑制了敌人的疯狂进攻,消耗了他们的有生力量,不久就从战略防御转入决定性的反攻。德国法西斯不得不承认对苏战争的主要战略企图彻底失败。“爱琪尔维依”计划流产了。1943年1月1日至4月4日,苏军解放了北高加索及罗斯托夫的大部分地区,油田全部回到苏联人民手中。

在苏联红军赢得这场战争的丰功伟绩中,高加索的石油工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据战争统计,自1942年7月25日至1941年4月4日,北高加索及外高加索前线的苏军共消耗了18.4万吨燃料油,其中高辛烷值航空汽油4万吨,70号汽油及70号煤油2.07万吨,汽车用汽油9.74万吨,柴油0.59万吨,重汽油及煤油2万吨。在高加索战役反攻期间,前线苏军每天消耗燃油804吨,而这些燃油都是高加索产油区的石油工人在山路崎岖、运输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提供的。

1943年1月初,高加索地区的德军终于受命撤退,但他们已被苏联红军团团围住。剩下的燃料油只够德军的坦克行进32公里,但他们必须冲击48公里才能够获救,所以,在1943年1月至2月初,德军陷入重围不能自拔、饥寒交迫,又因缺少燃料而失去灵活运动能力,终于缴械投降。(www.xing528.com)

中东问题主要是阿以冲突问题,而阿以冲突的核心又是巴勒斯坦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石油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历次中东战争都与石油紧密相关。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是因为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从英国那里收回苏伊士运河引起的,其根源就在于石油。当时,英国等西欧各国的经济严重依赖海湾地区的石油,苏伊士运河是大部分石油运输的必经之路。否则就要绕道南非的好望角,时任英国首相的艾登声称:“没有苏伊士运河运入的石油,英国和西欧的工业便不能保持正常运转。”为了夺回运河,英、法和以色列于当年10月29日出兵埃及,引发第二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给予埃及大力支持,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迅速切断输油管道,沙特阿拉伯停止向英、法供应石油。这是阿拉伯国家第一次使用“石油武器”。中断石油供应造成了对英、法最致命的打击。也正是通过这场战争,石油生产国认识到了石油这一武器的“威力”。在这个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石油生产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了自己的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它在之后的国际石油市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再次拿起“石油武器”。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宣布对美实行石油禁运。但阿拉伯人这次输掉了战争,石油储量丰富的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再次运用“石油武器”支援埃及、叙利亚等国。战争爆发初始,阿拉伯国家就决定立即降低石油产量,逐月减产5%。接着,阿拉伯国家纷纷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同时,他们还大幅提高油价,各国趁机推行石油国有化政策,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份收归国有。减产、禁运和国有化三大措施导致油价飞涨,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世界第三大产油国伊拉克和第五大产油国伊朗长期存在着尖锐的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石油因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1980年,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爆发。70年代的高价石油为两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两国称霸海湾的野心也急剧膨胀,双双大量购买军火武器。伊拉克还对与其接壤的伊朗胡齐斯坦省虎视眈眈,而该省的石油储量几乎占了伊朗全国石油储量的90%。战争期间,双方都竭尽全力破坏对方的石油设施,轰炸产油基地。两个产油大国间的战争引起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动荡和供应紧张,酿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

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也是因为觊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随后爆发的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不管是伊拉克吞并科威特,还是各国对伊动武,都与石油利益密切相关。老布什在国会为其出兵海湾辩护时说:“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我们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友好国家的自由都将蒙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就是“国家利益”。

海湾战争致使伊、科两国的石油工业受到严重破坏,油价也因此一路飞涨。1990年7月一桶原油的价格仅14美元,但当年10月就突破40美元,布伦特油价一度高达42.10美元/桶。不过,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不长,相比前两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小得多。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毫无疑问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石油战争。对于倒萨的目的,美国也有着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有一个理由却是它不肯承认却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如五角大楼所言,世界上有12个国家在执行核武器计划,13个国家拥有生化武器,16个国家拥有化学武器,28个国家拥有弹道导弹,它们已经或者正在对美国构成威胁,但是这些国家中只有一个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备国。

尽管布什政府一直小心翼翼地隐藏着倒萨的石油欲求,但无法回避的是,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能源部的报告中指出:美国年消费石油70亿桶,日消费量约2000万桶。未来20年内,美国的石油年消费量将增加到100亿桶。目前,美国一半的石油需求靠进口满足,20年后,进口比率将达到2/3。这就是说,20年后,美国每年必须进口70亿桶石油。随着美国对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日渐加深,近三十年来美国政府也一直在苦思冥想,如何对付石油终有一天会耗尽的事实。布什政府在其能源政策中就曾警告说:石油的供应量日益减少,将会把美国拖进“7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能源危机”。在意识到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出现裂痕后,美国便把“希望”寄托到了扶植一个亲美政权上。

不仅如此,鉴于石油对于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美国控制了海湾地区的石油就等于控制了全世界的能源生命线,阻止潜在竞争对手获得这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从而间接达到建立全球霸权的政治目的。2007年7月,澳大利亚也首度承认,确保石油供应安全是它卷入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争夺石油引发的战争和争端远不止这些,土耳其和希腊的爱琴海大陆架划分和石油开采权之争、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争、中国台湾东北部的钓鱼岛之争……从这个意义上讲,像美丽的女子一样,石油这位可爱的红颜“知己”有时也扮演着“祸水”的角色。

三、油将从何来?

石油的成因是自然科学领域和石油地质学界争论最激烈、也最富挑战性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石油的成分复杂,且大部分是流体,它们的储藏地往往不是其“诞生地”——而是经过运移才聚集的。这与煤、铁等其他矿产显著不同。

经过近百年的科学探索与大量的生产实践,在已经发现的石油中,证实其含有极其丰富的有机质和组成生命的分子,如卟啉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大量的碳、氧、氢等元素与动植物的生物元素组成很接近。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石油是远古时期的生物形成的”这一“有机成因学说”。与之相对的还有“无机成因学说”。这种观点认为,在远古地球形成时,从宇宙中俘获的大量碳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不断地从地壳深处运移到地球的浅层并聚集形成了大的油气田。但是迄今为止,石油地质界还没有根据这种理论找到过大型油田。所以,“有机成因学说”在当今的石油地质界占主导地位,科学家们根据这一理论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大型油气田。

石油是生物有机体在沉积过程中,在缺氧的还原环境和一定的压力及温度条件下生成的。那么,这些有机质是怎样转化成石油的呢?

在地球的历史中,曾经生活过的无数生物尤其是那些低等生物,其繁殖力是非常惊人的。有人曾经计算过,一个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硅藻在不受任何限制的理想条件下,8天之内就可繁殖出像地球那样大的体积。当然,很大一部分生物有机体由于没有适宜的环境而被氧化腐烂,最终不能转化变成石油,但即使只有很少一部分保存下来,其数量也是很可观的。

具体地说,生物死亡之后沉入水下发生沉淀,变成了有机质。那么有机质是怎样在还原环境下被保存下来并最终形成石油的呢?首先,需要有比较广阔的、曾长期被水体覆盖的海盆或湖盆。有机质在这样的水域中沉积下来,水层起到了隔绝氧气的作用。虽然水中也有一定的氧气,但这些氧气在氧化了一部分有机质后就消耗光了,绝大部分有机质会保存下来。其次,陆地上也经常向这些低洼地区输送大量的泥沙和其他矿物质,迅速将其中的有机质掩埋住,把它们和空气隔离开来,形成还原环境。

随着地壳的运动,盆地边沉降边接受外来的沉积物,水生的和陆生的生物死亡之后,与大量的泥沙及其他物质一起沉积下来。沉积盆地不断地沉降,沉积物一层又一层地加厚,老的沉积物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不断加厚的沉积物使含有有机质的淤泥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不断增加,同时在细菌、压力和温度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处在还原环境中的有机淤泥经过压实和固结就变成了岩石,形成了生油岩石层。这一过程说起来快,但却也需要至少数十万年到数百万年的时间。在一些地区,由于地质作用,沉降的速度很快,地下温度也随深度迅速升高,致使石油形成的速度就会加快,有的甚至只需要5万~10万年;在那些沉降速度较慢、地质构造活动较弱的稳定地区,地热活动一般也比较弱,石油生成的速度也就相对放慢,生油的速度可达上百万年。

所以,石油形成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需要有较大型的盆地接受沉积物和生物遗体;盆地下降的速度不能过慢或过快,过慢会使生物体来不及被掩埋就腐烂、分解了,过快则会因为来不及接受足够的有机质而终难形成石油;要求潮湿的古气候条件;要求湖泊或海洋中的水体相对平稳、安静,具有还原条件且有适宜生物生长的盐度等。

人类可以造出石油吗?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人造石油的研究几乎是与天然石油的工业开发同步开展的。从20世纪初开始,人类一方面日益加强对地下石油的勘探开发,另一方面也在锲而不舍地寻找人造石油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那些缺乏天然石油资源的国家,更加青睐于对人工合成石油的研究。

在众多发明专利中,由德国化学家弗·费希尔和汉斯·托罗普希于1923年创立的弗—托合成法已经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是目前依然在使用的人工合成石油的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科技人员用这种方法实现了每年为法西斯德国提供100万吨合成油的创举。1955年此法传入南非,目前南非的合成能力已高达650万吨/年。

弗—托合成法是以氢和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烃类。它的化学反应机理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即通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的催化加氢作用和还原聚合作用形成有机化合物。

日本最近研究出了一种把海水转变为石油的方法。他们发明的方法有七道工序:1.制备含碳元素的有机碳化物;2.制备碳化物(碳与电负性比自己小的金属元素结合成的二元化合物);3.制造有机碳素物质;4.制造有机铅物质(含铅的有机碳化合物);5.人工石油原料;6.粗制的人工石油原料;7.提纯人工石油产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价廉,原料来源极为丰富,制成的油料适用于汽车的发动机等。无疑,这是一种意义重大的方法。

不久前,美国太平洋西北巴特尔实验室提出了一种利用污泥制造石油的简易方法。他们先把下水道和河道中的污泥进行浓缩,至少使其体积减少到以前的20%。然后加入强碱,在加压的条件下,把这种污泥与强碱的混合物转化成石油类物质,然后再加工成燃料油。

加拿大和德国的科学家们发明的“低温转变法”也能把污泥转化为石油物质。这种制造过程还能得到浓度为30%、昂贵的脂肪酸。这是一种低成本且环保的方法,已引起许多国家工业部门的重视。试想一下,一旦那遍布全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污泥经过工艺处理,就可以变为宝贵的石油,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啊!

近代地球化学研究已经证实,藻类是生成石油的重要物质,所以从理论上讲,含有丰富油脂的藻类是可以用来制造石油的。美国太阳能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研制成功了这种技术。用此法生产出的石油主要成分是汽油。它是将藻类通过裂化和酪基转移反应转化为汽油及其他油类。这是一种比较昂贵的石油制造技术,有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作过估算: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汽油价格可高达近500美元/吨。

生物化学专家估计,每克小球藻可以提供22千焦耳的能量。因此,随着科学技术与工艺水平的提高,开发利用藻类能源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大多把木材或草木、庄稼秆之类的植物纤维直接燃烧,这不但热值不高,利用率低,而且污染环境。人们在想方设法提高这类物质的利用率时发现:它们也可以用来制造石油。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通过发酵加工并结合一些化学方法,将新鲜的青草等植物纤维素转化为燃料油。巴西人已经用发酵的方法从甘蔗中获得了燃料,大约可以从1吨甘蔗中产生65升纯度达96%的酒精和其他燃料油。

在中国广东省的茂名和东北的抚顺,人们早已开展了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从富含有机质的黑褐色油页岩中提取石油的方法,这也是一种人工制造石油的方法。

除此之外,人造石油还有一个重要而丰富的物质来源——煤炭。在400℃高温和50~300个大气压下,将煤粉与氢气混合,经过化学反应之后,煤粉几乎能完全变成液态的人工合成石油。这种合成石油与天然石油没有多大区别。这就从理论与实践上证实了人造石油的可能性。

国际能源专家认为,石油在现代化大规模企业中的用途与用量都在不断增长,依靠蕴藏量极为丰富的煤炭作原料扩大液体燃料生产应该是适宜的。有的专家甚至估计,到21世纪中叶,煤造石油也许将取代天然石油,当然这种“取代”的速度也将取决于石油探明储量的增加速度、现代化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国际政治格局的变革等因素。

人生自古伤离别,自古红颜多薄命。石油形成的条件如此苛刻,时间如此漫长,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人造石油从本质上讲只是石油的替代能源,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天然石油,所起到的作用也远不如天然石油重大,而且人造石油尚处于研究阶段,何时能够进入产业化阶段尚不可知。油气工业为了获得盈利,只能开发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流入开发井井筒且易被集中采出的部分油气,即常规油气,这也是现代石油工业150年来的主要开采对象。根据当前的开采、消费速度和探明储量,陆上石油走向枯竭的那天应该已经不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