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感动莫伸:陕南文化名人与安康之美

感动莫伸:陕南文化名人与安康之美

时间:2024-07-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感动莫伸可能山水和人总是会有某种相辅相承的东西,陕南的钟灵毓秀,孕育出这儿人也很美。莫伸,原名孙树淦,生于1951年,江苏无锡人。而这两部戏的编剧、导演,正是今天节目的嘉宾——莫伸。正如莫伸自己所说,他不是一个权力的握有者,但却是一个文化的守望者。在安康的对外宣传上,莫伸作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感动莫伸:陕南文化名人与安康之美

感动莫伸

可能山水和人总是会有某种相辅相承的东西,陕南的钟灵毓秀,孕育出这儿人也很美。

莫伸,原名孙树淦,生于1951年,江苏无锡人。西安电影制片厂编剧、导演,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电视连续剧剧本《塞上的风》,电影文学剧本《雨后霓虹》等。《窗口》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永恒》《头版新闻》分别获第一、二届夏衍电影剧本评委奖。

【主持】

提起莫伸这个名字,也许很多安康人并不熟悉,但说起根据烈士邱磊生平事迹改编的电影《家在远方》,根据优秀干部万立春拍摄的电视剧《万立春》,大家就不会陌生了。而这两部戏的编剧、导演,正是今天节目的嘉宾——莫伸。

【实况】

记:莫导您好,请问您第一次知道安康,或者说接触到安康是哪一年?

莫:最早接触安康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我和作家路遥、子页还有编辑部其他一些同志到安康来讲课。

记:接触比较多是什么时候?

莫:是(19)99年,紫阳出了个优秀人物邱磊,当时从中央到地方,一批新闻记者采访的时候,我随采访团一起来的,想搞一个电影。后来这个电影搞成了,就叫《家在远方》。紧跟着2002年到白河采访万立春,2003年就开始拍摄《万立春》。

【解说】

当看到莫伸纤瘦的体态、充满书卷气的外表时,很容易让人把他和“作家”这个词联系起来,但却很难让人把他和“影视导演”这个职业挂上钩。然而就是这个看上去不像导演的导演,已经为安康拍摄了两部全国知名的影视作品。当我们在紫阳遇到他时,他刚刚离开旬阳县王院村。

【实况】

记:最近您又专程采访了旬阳的陈分新,这次您有什么样的打算?

莫:因为十七大今年要召开,在十七大前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推出一批献礼片。我这次来就是想采访陈分新,看能不能根据他的事迹创作一个电影,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应当说这个电影不是太久就能够拍摄。(www.xing528.com)

记:据我了解,您这次过来除了采访陈分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为打造紫阳民歌剧《嫁嫂》做进一步的准备工作。

莫:对,你消息确实灵。《王二嫁嫂》是我(20)03年拍摄《万立春》的时候,得到《王儿嫁嫂》民歌剧这个消息的。后来呢我和几位作家朋友有幸一起看了这个剧,觉得它基础不错。尤其吸引我,或者引起我重视的一个,它是属于在全国范围内不多见的一种“民歌剧”。这个东西如果保护下来也就保护下来了,保护不了,它也就自生自灭了。所以这点上,对我来说,我觉得,不谈责任,起码是有义务来关注这部剧。所以此后的几年中,我陆陆续续投入自己的力量,从方方面面关注这个剧,作了一些努力。

【解说】

正如莫伸自己所说,他不是一个权力的握有者,但却是一个文化的守望者。在安康的对外宣传上,莫伸作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多年以来,与安康的合作,或者只源于工作上的巧合,源于这里的山水对他的吸引,或者更源于安康人给他的强大感染力。

【实况】

记:从(19)99年开始,您和安康有了频繁的接触,那这几次的接触和您十几年前那次短暂的路过,在感受上有什么不同?

莫:我觉得安康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于她确实是向更文明、更现代化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向大大地迈进了一步。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是上个周在王院村采访,就在王院村,我们的劳模陈分新的家乡。正在王院村采访的时候,正在院子里坐着,手机响了,我一看是哪儿打来的呢?是从新西兰打来的。我当时就觉得什么叫现代化,这就是现代化。我说的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如果我们细心体察的话,俯拾皆是。就是说生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个变化令人可喜。

◎莫伸在电影《支书和他的媳妇》片场

记:从以前的《家在远方》《万立春》,到现在的陈分新和《嫁嫂》,您似乎对安康有着特别的关注,这是为什么?

莫:关于这个安康,我觉得可以用八个字来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安康风光很美,人也很灵秀。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山水和人总是会有某种相辅相成的东西。内蒙古的汉子大多都是比较粗犷,那是一种粗犷美,但是陕南的钟灵毓秀,秀美的山水孕育出这儿人也很美,这是一种俊美。

记:通过这么多年和安康的接触,您总结一下对安康的印象,您会怎样向我们描述呢?

莫:应当是这么几句话:第一是安康人爱喝酒,安康农村的每一位(户)村民都自己酿酒,自己造酒,而且每一户人家走进去,留到那儿吃饭,他都请你喝酒;第二个就是说安康人热爱安康。这个我不是虚说,今天坐火车的时候,一路上我看见汉江,我说这儿汉江真漂亮、真美。旁边有个人说,你是哪儿的?我说我是从西安来的。他说你们西安一天就灰土土的。这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表现出内心的自豪,这种自豪是源于对安康的热爱。我接触了安康的很多人,包括党政干部,包括普通市民,也包括艺术团体的演员们,我发现他们热爱安康。表现形式是什么呢?比方说一见到我就说,安康的民歌如何如何,而且随手一拿出来,都能拿出来一些人唱。我接触到的一些演员,参加我的剧的拍摄,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地告诉我,陕南的民歌如何如何好。当我说好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唱我听一听的时候,就很自豪地、不亢不卑地为我唱起来这些歌。我觉得所有这些都透出来一种,内心深处的一种,让我来形容是无可言喻的,对本乡本土的热爱。这也使我很感动,也可能是这种热爱本乡本土的情怀,让我不由自主地也把目光更多地投入到这片土地。

记:在这里我们衷心地期盼,无论是安康的先进人物,还是优秀的地方文化,都能够在您的大力帮助下,走向全国。谢谢您接受我们采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