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年吉祥菜:发菜和炒年糕

新年吉祥菜:发菜和炒年糕

时间:2024-07-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食物名称口彩除了一些直接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祈财口彩语以外,还有一些祈财口彩语则是通过婉转的表达方式,如象征、谐音、隐喻等等形式而表达出来的,这一点最为明显地表现在新年时节中的一些食物名称上。许多在新年中用于祭奉神灵祖宗的供品,其名称大都含有口彩的意义。这些食物的名称大都具有口彩的意义。新年吉祥菜——发菜新年吉祥食品——炒年糕祈财性的食名口彩在除夕所吃的年夜饭中表现得最为丰富。

新年吉祥菜:发菜和炒年糕

食物名称口彩

除了一些直接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祈财口彩语以外,还有一些祈财口彩语则是通过婉转的表达方式,如象征、谐音、隐喻等等形式而表达出来的,这一点最为明显地表现在新年时节中的一些食物名称上。许多在新年中用于祭奉神灵祖宗的供品,其名称大都含有口彩的意义。如江南地区的商家在正月初五接路头神时,要在财神堂前摆列三桌供品,第一桌列的是水果,有广橘、福橘、蜜橘等;第二桌列的是糕点,主要供品是年糕,上面还要插冬青柏枝;第三桌列的是猪头、全鸡、全鸭、酥肉、酱蹄、猪肚等等。这些食物的名称大都具有口彩的意义。如广橘表示“财源广进”,福橘表示“福星高照”,蜜橘表示“生活甜蜜”,年糕表示“年年高升”,而猪头、全鸡、全鸭之类,则具有“振兴”、“进宝”、“跳龙门”等等的意义。另如过去上海的一些商家在正月初五接财神时,一定要供鲤鱼和羊头这两种物品,供鲤鱼图的是“年年有余”的吉利,而供羊头则是因为“羊”与“祥”谐音,含有祥和发财的意蕴。

img52“年年有余”是中国民间十分喜爱的一句口彩语,经常被用于新年的场合。

新年期间人们自己所吃的许多食物,也大都具有各种祈财求吉方面的意义。例如过去上海人到了年初一那天,家家都要吃肉烧蛋,其做法是将肉和鸡蛋分别煮熟,然后放酱油一起翻炒几下,再放入锅内蒸熟,这个菜叫做“元宝肉”,以讨吃了以后可以发财的口彩。又如根据当地习俗,新年初一早晨如有客人上门拜年,主家便要送上一杯“元宝茶”,茶里放上两只青橄榄,其味清香而微带苦涩。“元宝茶”也是一句祈财口彩语,表示喝了此茶以后能够财运亨通,大吉大利。过去上海人在年初一还有吃鲤鱼的习俗,因为鲤鱼之“鲤”在上海话中与“利”相谐,可讨“吉利”、“利是”的口彩。有的人家把鲤鱼买回以后,还要用红色丝绳穿着鱼鳍,或者用红纸贴在鲤鱼的尾部,这时鲤鱼头尾翘起,其形如一元宝状,故人们又将其称为“元宝鱼”。很明显,新年吃“元宝鱼”也是为了讨一句财运财祥的口彩。除了“元宝肉”、“元宝茶”、“元宝鱼”之类的祈财口彩语之外,过去上海人在腊月二十四祭灶这天还有做“元宝糖”的风俗,这是一种元宝形状的麦饴糖,不但味道香甜,而且因为其形像元宝,故也有“赚元宝”、“发大财”等口彩意义。[2]

img54吉祥鲤鱼图象征着人们今后的生活大吉大利,富贵有余。

新年吉祥菜——发菜(www.xing528.com)

新年吉祥食品——炒年糕

祈财性的食名口彩在除夕所吃的年夜饭中表现得最为丰富。如过去上海人在吃年夜饭时要吃发芽豆和黄豆芽,以讨“发”和“升”的口彩;要吃鱼,以讨“年年有余”的口彩;要吃酱蛋,以讨“元宝”的口彩;要吃笋干,以讨“节节高”的口彩;要吃塌棵菜,以讨“塌塌(处处)长”的口彩。又如山东人过去在吃年夜饭时要吃菜馍馍,以讨“财”、“蓬勃”的口彩;要吃发糕,以讨“吃了龙须菜,一年又顺又发财”的口彩;要吃面条,以讨“顺利发财”的口彩。除夕那天当地人最爱吃的是饺子,而包饺子所用的许多馅料名称也都有口彩的意义,如有的包以豆腐,是讨“斗福”的口彩,有的包以四样素菜,是讨“四季发财”的口彩,有的包以鲤鱼,是讨“年年有余”的口彩等等。

连年有余杨柳青年画

祈财口彩之所以在春节期间特别丰富,主要原因在于春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新的一年中社会生活的起始,人们在新一年的开头之日一般都会有许多憧憬和希望。特别是对于封建时代中那些长期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能够在新的一年中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一定的经济来源,以使自己的生活能有保障。因此在新年伊始的春节期间,各种各样的祈财求财形式便大量地涌现出来,各种各样的祈吉口彩也便成了这一时节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文化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