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采访《中国书画》主编曹鹏,解读《似曾相识周汝昌》

采访《中国书画》主编曹鹏,解读《似曾相识周汝昌》

时间:2024-07-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采访侧记《中国书画》主编曹鹏说起来非常巧合,在刊登周汝昌专题的本期杂志面世之时,恰好赶上周老先生的85岁大寿。不过,能够和周汝昌三字画上等号的,却主要是这一本书。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周汝昌这样的学者,红学才称得上是一门值得尊敬的学问;正是因为有了周汝昌这样的学者与艺术家,中国书法才更加值得热爱。载《中国书画》2003年3期

采访《中国书画》主编曹鹏,解读《似曾相识周汝昌》

采访侧记《中国书画》主编 曹鹏

说起来非常巧合,在刊登周汝昌专题的本期杂志面世之时,恰好赶上周老先生的85岁大寿。

周汝昌先生是举世闻名的红学家,但是,极少有人知道周汝昌早在1987年就坚决要求从红学界“辞职”,想离开他所在的《红楼梦》研究所。他非常不喜欢“红学家”这个称谓。但是他对《红楼梦》爱到痴迷,虽不至于倒背如流,但确实是了如指掌,那真正是烂熟于胸。

周汝昌在红学上的造诣成就,可谓登峰造极,极而言之有开辟之功。周老告诉我们说,他自己用在书学上的工夫,比用在红学上的工夫要多得多。那么,在他投入精力与心血较之红学更多的书学方面,虽其不言,必亦臻常人罕至之境。

文化大革命批判过文艺界的一个提法“一本书主义”。其实,中外文化史早已证明了,著作家往往就是靠一本书成名一本书传世的。这一本书,也就是其代表作或成名作。在红学界与文学界、学术界,周汝昌的声望荣誉,正是靠《红楼梦新证》这一本名著。当然,周汝昌才高八斗,著作等身,所出的书远不止一本。不过,能够和周汝昌三字画上等号的,却主要是这一本书。

对于书法界来说,周汝昌也是“一本书主义”的极好例证,他的《书法艺术答问》,虽然是本薄薄的小册子,可是1982年面世后,畅销不衰。刚刚出版的《永字八法》,就是这本小册子的修订扩大版。历经二十年,应当足以证明一本书的价值,此书应当是能够传世的。

周老先生虽然已经严重失聪近乎失明,虽然我们的提问必须凑到耳边大声喊他才听得见,但是他精力之旺盛,头脑之清醒,思路之敏捷,口才滔滔不绝,实在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为了访谈更深入,更翔实,我们分为两次进行,提前打好招呼,第二次只是补充几个问题,时间只预约了半小时。可是从下午五时开始,老先生兴致极高,丝毫没有限制时间或停下话头的意思,当然我们求之不得有多一点时间聆听教诲,最后还是担心老人太累,所以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www.xing528.com)

周老先生热心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曾有言,愿意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想到的东西传给下一代,因为不然的话,年轻人要学到他的程度,又得花几十年时间。

才、学、德三者,就时下文化艺术界而论,也许可以说:才最易得而学即已非易事,德则只堪说是难得。名宿大家,都不乏才、学,但是,为人处世的德行,却不是那么容易修炼到的。周汝昌先生的才、学,以前我们从书本上领教过,现在又有幸登堂入室亲炙,斗胆下个结论,可谓名下无虚士。周汝昌先生的风度与修养,只有当面才感受得到,其儒雅,其洒脱,其热情,其真诚,令人如沐春风。不知可不可用“纯真”、“可爱”来形容这位忠厚长者。读书人到了这种境界,实在是纯真可爱,略无尘俗沾染。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周汝昌这样的学者,红学才称得上是一门值得尊敬的学问;正是因为有了周汝昌这样的学者与艺术家,中国书法才更加值得热爱。

谨以此文,为周汝昌先生寿。

载《中国书画》

2003年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