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孙力、余小惠的《都市风流》
长篇小说《都市风流》获得了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的作者乃是一对文坛佳侣——孙力和余小惠。
孙力(1949—2010),1969年下乡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到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实验中学任教。1982年调任团市委,任团校负责人。后来到《天津青年报》工作。余小惠生于1949年,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到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工艺美院任教。1980年调天津中医学院,后到百花文艺出版社工作。两人从1983年开始合作发表作品。孙力和余小惠的作品不只是《都市风流》,他们的文学创作还有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剧本、文学评论等多样式。像余小惠就作有《树叶青春》《塑料马蹄莲》《红玫瑰》《礼物》《但愿人长久》等各种体式的小说。孙力和她合作的名作还有中篇小说《真诚》《选择》。《真诚》曾获天津市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选择》获天津市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都市风流》则获天津市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而后又获全国茅盾文学奖。他们的作品经改编后还获得过广播剧全国一等奖、电视剧飞天奖、电影文化部政府奖、金鸡特别奖。1993年还曾获得全国庄重文文学奖。
《都市风流》是孙力和余小惠在1986—1987年间写成的。那时城市改革已成为时代潮流,中国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他们想要创作一部既有当代强烈时代气息,又要有纵深历史感的反映都市生活的长篇小说,为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放声高歌。于是他们就以我国北方某大城市五光十色的当代生活为背景,围绕着一场气势恢宏的道路改造工程,热情洋溢地描绘了我国人民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同心同德,锐意改革进取和忘我劳动的精神风貌,完成了小说《都市风流》。
我国有一些城市的市政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根本谈不上有统一规划;道路网络,布局极不合理,发展到今天,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交通应当是改革的先行官。如果先行官不先行,还处处设置障碍,阻梗着建设步伐,改造道路就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它关系着千百万市民的日常生活,对城市经济起飞,改善投资环境;从旧日消费城市向开放型、外向型现代化都市过渡,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都市风流》封面
孙力和余小惠以敏锐的观察力,正是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切入,组合故事,铺设情节。作品以新上任不久的市长阎鸿唤,接到中央关于一年内全面清除70年代大地震所遗留下来的“临建”这一批示开篇,到城市环线工程胜利竣工煞尾,形成了该小说以一个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为主干的结构框架。小说所有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全部都被交织在这个框架之中。作品描写了从市长到民众都为市政建设、道路交通的改革——实际是为城市适应新时代、适应世界新潮流,为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如何自觉地、积极地行动。
小说描写了市长、市委书记以及城市领导班子在市政建设问题上如何决策,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即保守与改革,两种力量的较量并最终以改革方案获胜,改革力量在城市建设中最终起到了主导作用。这是全书结构的关键,也是全书写改革开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气魄进行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一个城市前进的步伐大小,决定于这个城市领导班子的气魄和能力。孙力和余小惠在结构全书这一核心部分时,对书中的市领导人物把握极有分寸。这个班子内部有矛盾,有摩擦,而且相当复杂,但是以阎鸿唤为代表的改革开放的进步力量,得到中央和广大民众的支持,使得该城市的建设终于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样的结构,这样的描写都是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
围绕着市领导的决策层,小说又结构了与该市交通道路改革相关连的市民之间的种种纠葛,以及市民们对市政府的希望、要求和信任。而老城区普店街民众的众生众相,则成为该市民众对城市现代化建设态度的集中代表。这一市区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民众,他们对生活有着不同的向往,不同的情趣,但是他们都共同盼望迅速改变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他们共同企盼城市建设尽快发展。以这一地区的市民为中心,小说写了这一城市的民众如何意气风发地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洪流。由市领导到市民群众都盼望改革、欢呼改革,并积极行动,这就是全书结构框架的一条主线。
市领导和市民群众心连心,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时时刻刻把人民的福利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共产党的干部时时想的就是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从而政府得到人民的拥护,干部得到民众的欢迎,这就是小说结构的中心意图。城市建设,说到底,就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改造,是一场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造,这是革命,是斗争,是劳动,是建设。它要人们革因循守旧的命,革懒散松懈的命,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命;要人们为更美好的生活去拼搏、去斗争;要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建设出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市。同时,正是在这种革命、斗争、劳动和建设中,也使人们自身得到改造。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会造就出自己时代的英雄,而且会英雄辈出。这就是小说结构框架的中心内容。
在这样的结构框架内,作者还有一个高明之处,那就是他突破了以往常见的那种人为设置改革与保守、神奇与腐朽相对峙的俗套,这不能不说是《都市风流》比其他讴歌改革的同类作品略胜一筹的地方。在这里,你不能用通常的这个派那个派来简单地区分人物。如果市长阎鸿唤与市委书记高伯年的歧异,还尚可勉强套用,那么他们下面的各级干部和市民群众,就完全套不上了。他们参与这场变革,和在这场变革中所持的立场,并不是意识到自己隶属于这个派或那个派。他们只是在各自的生活场景中,根据各自的利益、处境、认识、性格、身世乃至个人气质思考行事。他们有自己的独立的“小天地”,有自己的悲欢离合。后进青年陈宝柱,为了替母亲治病,穷得竟为50元钱去抢劫。而今,尽管他在这场激励人心的变革中成长为新长征突击手,还为“四化”建设慷慨解囊,捐献出浸透着母亲血泪的那笔巨款,然而这一切都无法使他免受法律制裁。自诩为开放女性的高婕,过去她的父亲将她情敌的爹赶出大陆。但改革开放的今天,那女人却夺走了她的情人。因为那个被赶走的父亲又回来了。五年前向海外寻找发展的柳若菲,在海外拥有草坪、轿车和私人别墅这些梦寐以求的物质生活后,却发现自己置身在陌生的世界里。当她重返故里,那记忆中的低矮潮湿然而又曾给予她许多温暖的小屋,都已不复存在,迎接她的又是一片陌生而却神奇的土地!(www.xing528.com)
多么纷纭复杂,有声有色,多姿多彩!有欢笑也有眼泪,众多的人物命运,在奉献和索取的反差中碰撞。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作者就是这样依据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反映改革的,这就使作品内容具有改革本身所固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既不回避矛盾,又给人以战胜困难的鼓舞力量。整个作品洋溢着一股十分难得的血沸衷肠,呼啸猛进、奋发向上的阳刚之气!该书采用全景的结构方式,人物从上层、中层到底层,事件从小到大,故事一环扣一环,像编织一张大网一样,作者力图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当代都市中各个社会层次里人们的命运和心态,在历史的变迁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去写现实生活的裂变中人们的观念冲突和困惑,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抗争和奋斗,写出变革中的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历史蜕变和预示。审阅《都市风流》,人们可以肯定地说作者达到了他们预期的写作目的。
很久以来,人们不曾读过像《都市风流》这样富有思想和激情的发愤之作了。本来,贴近地反映现实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然而在一段时间里,这个传统被削弱以至淡化了。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呈现着一种平和冲淡的势头。当冷静的旁观者多,做热情的思想者少。《都市风流》的脱颖而出,在文坛奏响一曲久违了的高昂的英雄乐章,这对廓清创作的某种暮气,振奋精神,是极有裨益的。
20世纪表现生活最好的艺术形式是小说。塑造人物,是小说获得这项桂冠的重要原因。伍尔芙认为:“好小说的基础不是别的,就是人物创作。风格、布局、新颖的观点都很重要,但是比起人物的栩栩如生,它们都是微不足道的了。”
《都市风流》之所以能成为一幅全景式、全方位的城市改革的壮丽的画卷,就在于它成功塑造了上自市委书记下至普通市民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市长阎鸿唤,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他是全书结构的中心人物,也是作者着力塑造的英雄形象。这是一个在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领导干部的典型形象。他是从基层锻炼出来的实干家。他是多年的市级劳动模范。他深深了解民生疾苦。他当了市长仍和民众心连心。他懂得市民要迫切改革城市落后面貌的心理愿望。也正因如此,他和曾经推举他、扶植他,但却已经“官僚化”的市委书记高伯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高伯年提拔了阎鸿唤,他虽然并不要求阎鸿唤对他感恩戴德,但却也要求阎鸿唤对他言听计从,事事听他指挥。阎鸿唤尊重高伯年,但他更服从党的指挥,他要献身的是革命事业,而不是对高伯年个人的尽忠。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阎鸿唤感到高伯年就像用一根绳子捆得他束手束脚,绳子头牵在高伯年手里,他挥不开拳头,迈不开腿。他在市里的工作常遭遇高伯年的干预,弄得他哭笑不得。他的特点是不习惯按常规惯例思维,只习惯创造奇迹,习惯做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他是从基层上来的,当了市长,他就要让他的城市以最快的速度,变成最现代化的城市。所以,他从上任,面对数百名市民的静坐请愿,他就立即答应市民要在一年盖出35年房屋建筑的总和,结果他胜利了。他以灵活的策略和铁的手腕在城乡结合部上建起了三个大居民区。然后他开始为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设计了新方案,迅速付诸实施。而首要一项工作就是要改造城市道路交通。为了说服城市相关干部同意他的方案,他故意将有决定意义的道路改造工程会议安排在北郊,让头头们备尝了一番市民群众天天都在经受着交通拥挤之苦,结果顺利通过了方案。中午,他在合资饭店搞了个别开生面的午餐会,既支持了合资企业的工作,又为工程搞了集资,还顺便解决了多年都悬而未决的城市绿化经费问题。这个人物的魅力,不仅在做什么工作,主要还在他怎样做。在物色工程指挥人选上,他看中了“专爱啃石头”的建委老处长曹永祥,组织部门提醒他曹只有一年任期,年龄到岗了,换个年轻的,阎鸿唤火了:他要的是老曹这一年。这一年是黄金。他要这头“好马”在最后一年里拼全力奔驰,充分发挥其作用。
除阎鸿唤外,作者刻画其他人物,诸如青年工人杨建华和他的母亲杨元珍,即居委会主任杨大娘,也是市委书记高伯年的原配夫人;市委书记高伯年和他进城后的妻子沈萍、女儿高婕、女婿张义民及张义民之妹张义兰;副市长柳若晨和他的弟妹柳若明、柳若菲、妻子徐力里,即原市委书记徐克的女儿;徐克的儿子徐援朝和女歌星罗晓维;居民万老头和他的儿子万家福;居民陈宝柱和他的妈妈;还有施工队的老耿队长和市政宣传干部肖玲等等,也都遵循现实主义原则,既有对人物外部形状的叙述,又注重心理语言的融入,做到形神兼备,富有生活意趣。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写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投身于城市改造的伟大事业之中,就说明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本来就应是广大民众自己切身的事业。如果只有领导的决策,而无民众的响应;或者只有群众的热情,而无领导的指挥,那任何事业都难以成功。所以《都市风流》紧紧抓住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写市领导阎鸿唤市长是一马当先,睿智决断,是一个好领头人。同时写该市领导班子基本是一个团结合作、目标一致的集体。阎鸿唤与高伯年之间虽然有矛盾,但阎鸿唤都能化解;城市领导人中都有一些程度不同的私心,但是他们并没有将个人的私欲膨胀到超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并且都能在同志们帮助下克服自己的私心;还有一些领导人目光短浅,观念比较守旧,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但是他们也并没有堕落成为前进者的绊脚石。写群众,群众基本上是热盼改革,支持改革。当然十个指头不一般齐,群众中也有一些人时时在打小算盘。但是书中的群众又都通情达理。如果说群众一点儿也不考虑个人或小家庭的利益,个个都是活雷锋,那才是夸张,并不符合生活实际。但如果把群众都写成毫无觉悟,不懂革命和建设,不爱自己的城市,那也不合实际。群众觉悟的提高要在领导者的引导;群众行动的方向要在领导者的带领。只要领导者大公无私,一心为民众谋福利,民众总会拥护领导并跟随领导者勇往直前的。小说真实地描绘了当代都市的全景:从老干部、市长、区长、局长到施工队长;从经理、大学生、居委会主任、工人、流行歌手、摊贩到走私贩、抢劫犯、流氓犯……四十多年的城市生活中,四十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不能不让人赞叹小说作者具有非凡的塑造人物艺术形象的功力。
《都市风流》这部小说写人物不简单化、不脸谱化,其叙事角度多变,细节描写精细,如实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动,所以使小说生动、真实感人。小说写市长阎鸿唤作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具有多难兴邦的坚定信念,敢于闯难关、开新天,不惧风风雨雨,同时又具有灵活的策略和铁的手腕,描写得很细致很逼真。然而,作者并不到此为止,他们又从“人”的视角出发,把笔触进一步伸向阎鸿唤的心灵深处,透视出他生命丰满的底色。小说中写阎鸿唤和他大学时代的恋人、工程师徐力里的感情纠葛和他否定徐力里设计图的那场风波,着墨不多,但读来使人回肠荡气,令人掩卷深思。徐力里是个刚强、执著的女性,以重病之躯为工程设计了全市最大、最复杂的立交桥。她到死都在支持着阎鸿唤的工作,深爱着阎鸿唤。她在与副市长柳若晨毫无爱情的五年婚后生活中,因为她无时无刻不充满对阎鸿唤的怀念,所以从结婚第一天起,五年中她没有和柳若晨同过床,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实际是过着分居的生活。然而,阎鸿唤和徐力里这对有情人最终却难成眷属:这过错不在别人,而在于阎鸿唤。当他察觉到徐力里的父亲徐克对他的态度起了微妙的变化,徐克可以把他作为一个好干部、好下级,却并不同意他进入他的家庭,不同意他与徐力里保持恋爱关系时,他再也受不了。尽管他熟知徐力里怎样爱着他,但这份痴情终究敌不过他“农民式”的自尊心。阎鸿唤在政治上无疑是个勇者,然而他对待感情纠葛似“勇”,实则是“怯”。小说写柳若晨与徐力里夫妇不正常的夫妻关系实际是刻画阎鸿唤性格的重要一笔。但是,当徐力里生命垂危之时,徐力里终于发现柳若晨对她也有一份深沉的爱,而她也才知道自己也爱上了柳若晨,可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改革是前无古人的艰难事业。写改革也很艰难。然而读《都市风流》,我们常常惊奇两位作家对自己笔下人物的熟稔和文学功力的深厚。写改革宏图,挥洒铺陈;写青年人的生活,则青春律动;描写风物习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不少对话场面,又显得灵气十足,各个人物的语言皆切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全书叙事则波澜起伏,抒情则热情洋溢,议论则发人深省,剖析又入木三分。特别是那几组不同类型的爱情纠葛,写得曲折委婉,多姿多彩,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人们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纷纭变化的伦理道德观念。
《都市风流》这部作品在结构的恢宏、覆盖面的广阔、生活画卷的多姿多彩、人物性格的典型与多面、人性深层次的描绘、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情感生活的交流以及对20世纪后期当代中国都市社会变革的深刻揭示上,都不愧为当代中国文坛长篇小说的优秀之作。小说问世后,不仅被迅速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了长篇评论,而且该书还被全文译成英、法等外文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