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梁斌《翻身记事》小说与其他作品简介

梁斌《翻身记事》小说与其他作品简介

时间:2024-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77年,出版了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翻身记事》。在“文革”后期,还在汉沽农场劳动改造期间,梁斌就偷偷地开始了《翻身记事》的创作。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旗谱》系列长篇之外的第四部长篇《翻身记事》。作为与正面英雄人物相对立的反面人物形象是《翻身记事》中的精彩之笔。

梁斌《翻身记事》小说与其他作品简介

第二节 梁斌的《翻身记事》及其他

文革”后,梁斌当选为河北省文联主席、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梁斌以极大的热情继续开创文艺活动的新篇章。1977年,出版了反映土改运动长篇小说《翻身记事》。完成《红旗谱》系列长篇第三部《烽烟图》之后,梁斌开始陆续撰写单篇自传体回忆录。自1982年开始,《童年》《初出之犊》《青春似火》《烈火青春》等在《新文学史料》上连续刊载。还汇集写作中的一些随笔和感想,出版了散文集《春朝集》《笔耕余录》《集外集》。除了文学创作,梁斌晚年的绘画、书法成就也颇显著。从1979年开始,梁斌先后在天津艺术馆、北京民族文化馆、湖北襄樊、石家庄市河北省博物馆举办了多次个人书画展。直至去世前不久,还绘制了象征祖国繁荣昌盛的“春荣、夏华、秋金、冬莹”四扇屏以及“满天星斗日,一华落地来”对联。为家乡小学校手书了“梁庄小学”四个大字。

在“文革”后期,还在汉沽农场劳动改造期间,梁斌就偷偷地开始了《翻身记事》的创作。1977年,《翻身记事》的部分章节在《天津文艺》《新港》《解放军文艺》等刊物上选载。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旗谱》系列长篇之外的第四部长篇《翻身记事》。该作品是梁斌在冀中和湖北襄樊地区,先后两次参加土改,以及剿匪反霸、减租减息斗争生活积累的又一部杰作。

《翻身记事》写穷苦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分田地翻身做主人的故事,展现了解放前夕华北农村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的历史面貌。作品围绕土改工作队发动群众、组织贫农团、开展对地主阶级的斗争等一系列活动,塑造了土改工作队队长周大钟、村党支部书记王二合、烈属李固大嫂、贫农柏老槐等英雄形象,展现了他们在农村摧毁封建剥削制度的光辉业绩。

《翻身记事》封面

不同于《红旗谱》激烈冲突的开篇,《翻身记事》的开篇沿用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静态描写技法,采用心理刻画的方式细致交代核心人物县大队长周大钟的内心矛盾。周大钟短短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使他切身感受到是党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也正是党的教育培养使他从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出来,逐步成长为一个革命军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县级领导干部。这个外号“生铁牛”的汉子对党满怀感激之情,对土地满怀深厚感情,日日夜夜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他满心赞成党的土改运动,怀着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这场运动中。但工作经验的不足也使他对于领导土改工作,发动一场阶级斗争,搞好一个村的土地改革,多少又感到有些慌张。周大钟的活动,他的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土改运动的成败。因此周大钟的出场在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作品通过与土改工作队副队长李蔚的矛盾凸显了周大钟这一理想英雄人物的形象。周大钟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对于个人主义的一些思想,表现出一个党员一心为公、正直无私的高尚品德。比如对于过去犯过的错误,李蔚坦言承认,但他又说:“我们这个样的,一闹运动就挨整,先整思想,后整作风,要不就整立场,一条一段没个完了!”周大钟则认为:“整整有好处……这是为打好土改仗做准备,不整顿思想我们怎么建立土改队伍,怎么能上前线?”

作为与正面英雄人物相对立的反面人物形象是《翻身记事》中的精彩之笔。《红旗谱》塑造的反面人物典型是以冯老兰为代表的封建地主和以冯贵堂为代表的地主买办纠集在一起的势力,《翻身记事》则展现了封建地主作最后垂死挣扎的生动图像。他们中有的赤膊上阵,孤注一掷;有的装死,幻想东山再起。三个地主分子的个性非常鲜明:李福云狠毒,刘作谦狡诈,王健仲保守。作品对王健仲着墨尤多,充分刻画了这个没落地主分子贪婪、反动、无能的丑恶面目。“杀鸡”一章(第五章)运用讽刺手法刻画王健仲的保守、反动、无能,淋漓尽致。王健仲面对声势浩大的土改运动,不敢轻举妄动,但又不甘心坐视家业财产白白落在贫下中农之手,想来想去,先向自家养的肥鸡开刀。然而这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并无杀鸡之力,结果反被大公鸡啄了个满脸花。鸡没吃成,还要撑门面,王健仲用一块猪油抹抹嘴上街招摇,向地主刘作谦炫耀自己一家都吃得脑满肠肥,满嘴流油。同时和刘作谦沆瀣一气:偌大家业宁可糟蹋了,也不能留给共产党,更不能便宜了那帮穷鬼们。其他反面人物地痞流氓外号“砂锅子”的李保忠、刘轮子的形象也都比较丰满。

作者通过正反人物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表现了土改运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揭示出农民取得这场斗争胜利的历史必然。

创作风格上,《翻身记事》仍然大量使用冀中方言俗语,在风土人情、乡俗习气的描绘上具有更加强烈的地方色彩。

从1988年开始,梁斌陆续整理发表单篇回忆录,并增添了“四十而不惑”一章,共计39万多字。1991年10月14日《一个小说家的自述》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梁斌晚年致力于书画,成绩斐然,然而他还是自认为在写作行当里最为成功,因此回忆录定名为“小说家的自述”。梁斌一踏上革命道路,就立志要做一个革命作家,终其一生他都在为着这个理想身体力行,投身于文学事业而无怨无悔。

《一个小说家的自述》(以下简称《自述》)由作者的童年写起,继而追述了如火的青春岁月,昂扬的战斗激情,最后以生命酝酿结出丰硕的果子《红旗谱》而止。由“童年”、“初出之犊”、“青春似火”、“烈火青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章组成。在童年一章里可以看到幼年的梁斌身上所闪现的同情贫苦劳动人民,仇恨恶霸地主,爱憎分明的情感。这种情感随着梁斌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为其疾恶如仇、仗义执言的性格并终其一生。

《自述》中占用篇幅较大的是梁斌对革命生涯的回忆,叙述详尽但记事简洁。革命战争年代转战南北打游击的战斗经历,地点场景转换频繁,接触人物众多。梁斌亲历战争的残酷,在战火的洗礼中练就了英勇无畏的性格。

梁斌是一个经验型作家,亲身经历的革命生活是他所有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中他又无时无刻不保持着作家的敏感和高度警觉。幼年时期的一些事件体现出梁斌对生活的高度敏感,好读书的性格使得这种天性得到良好的培育和发展。在蠡县梁庄,梁斌崭露出他的作家天分。县立高小、保定二师,北京“左联”时期形成了梁斌革命文学生涯道路的三个序曲。

从《自述》中还可以看到梁斌为成为一个革命作家所作的多方面的创作准备。比如他看了高尔基的《给青年作家的信》就开始准备了“三个精制的小本子”,一个记录语言,群众语言,或是书上的语言;一个记录人物,部队里的战斗英雄,农村里的抗日模范;一个记录民间故事、好的情节。另一种准备是不可或缺的学习积累和深厚的文化根基的积淀。梁斌在这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他不仅熟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甚至还从在当时其文学价值还没有得到认可的《金瓶梅》中看到了很可贵的对市井语言的运用和形形色色人物的刻画成就。至于外国文学中的精华,无论来自苏联,还是旧俄国、美国、日本,他都肯一律“拿来”,进行消化和吸收。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借鉴吸收形成了梁斌独特的创作个性,因此,整部《自述》交织着三条叙事线索:个体生命的成长、革命生涯历程、文学追求足迹。三条叙事线索又以一个内在的核心即《红旗谱》的创作历程凝结在一起。梁斌一方面回忆自己的生命、革命经历,同时又在讲述《红旗谱》的酝酿、准备与创作过程,甚至于详细告诉读者是生活中的哪些人物和事件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在《自述》中常能看到《红旗谱》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原型,经过概括、典型化了的《红旗谱》的故事情节的真实生活原貌:“此事,在《红旗谱》中只写下几句”。“这首童谣,也写进《烽烟图》里”,“喝一会子喜酒——那种花的把儿有一种甜味——吃一会子米布袋,这两种玩艺儿写进《播火记》里”等等。

著名文艺评论家冯健男在1993年5月的《光明日报》上撰文说:“这部《自述》,也是有个性、有风格的。就语言来说,近似自述者的小说的语言,不过较少修饰和润色。而其中每见文采,令人想见其人。自述者写此书时,已是古稀老人。读此书,得见其满树硕果,临风摇曳之姿。正是:江山如此多娇,风展红旗如画。”

只是可惜,由于年迈多病,《一个小说家的自述》只写到“四十不惑”,梁斌再也没有精力写出下半部书了。这对梁斌自己、对读者来说永远都是一个很大的遗憾。(www.xing528.com)

梁斌自幼喜好书画,七岁读村塾时,开始写大仿。十二岁考入县立高小,随着图画课程的学习,开始临摹铅笔画,画静物及景物。两个学期下来,梁斌的图画进入了成绩室,大仿批了“甲”。梁斌的绘画天赋崭露头角。二年级时,梁斌又学习了水彩画。高小三年级,梁斌十五岁。为了完成一次作业,梁斌画了一幅题为“秋风红叶”的画:正面是城墙,一座城楼,一个水沁门;左边一个大土坡,一条人行大道,路旁一排钻天白杨杨树的叶子呈现出橘黄色。整幅画色调明丽,充满秋季的绚丽多姿。画作用马徐惟邦的笔法画成,用了整张的图画纸,很是显得大气。任课老师张微星把画贴在教室后面墙上,让同学们欣赏、学习。邻班的同学都来观看。

高小毕业,因母病,梁斌没能继续升学读书,在家服侍母亲一年。在四哥的书橱里,梁斌发现一本中国画谱,爱不释手,有时间就拿出来临摹。居家期间,梁斌并没有放弃对于字画的爱好和练习。

在保定第二师范读书时,梁斌的绘画天赋进一步发展,绘画技艺也有所长进,从而练就了扎实的艺术基本功。在保定二师,梁斌跟随图画老师王朝仁学习了油画,也曾经学习过石膏塑像。

抗战期间梁斌虽然忙于抗日工作,担任了冀中区文艺团体和剧社的领导,但他一直没有放下画笔。行军所到之地,梁斌常常挥笔在街头墙壁上作“墙头画”宣传抗日。对于绘画、书法,梁斌由衷地喜爱,只是事务繁忙,无暇研习揣摩。

《红旗谱》出版后,梁斌积劳成疾。为了养病,梁斌重拾画笔。自此,梁斌对书画的热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以书画为主的艺术创作道路也走过了三十多年。

梁斌能书善画,早在“文革”初期,除了文名之外,梁斌书法的高超造诣就已为人熟知。梁斌喜爱吴昌硕齐白石的字和画,在重拾画笔的前几年梁斌经常出入天津劝业场的书画店、荣宝斋、艺林阁,还有北京的荣宝斋、宝古斋、和平画店,与书画家为伍,观摩各家书画;也爱买画,收藏古品。每遇心仪之作,梁斌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他从天津荣宝斋张茂如先生的手里一次购得三幅吴昌硕的杰作,一大幅梅林,一幅墨荷,一幅山桃。价格不菲,可他非常高兴,如获至宝,“悬之壁间,日夜玩味”。

梁斌写字,从临摹清朝诗人、擅长行书的伊秉绶的字入手,喜好临摹欧阳询《张迁碑》《九成宫》《郑文公碑》及《汉武梁碑》,也习过岳武穆前、后《出师表》、吴昌硕各家行书,还喜欢金冬心的八分书。

梁斌的画先学齐白石,进而学吴昌硕,后来又喜欢上扬州画派。他特别欣赏石涛及八大山人两位大家纵横的性格,豪放的笔墨。最后他又爱上金冬心,学习他的笔法画梅。梁斌常说自己画画没有固定的老师,画到哪里算哪里。其实,他的画受石涛、徐渭、朱耷等人的影响较大,并且不拘泥于古人,笔下的竹子、荷花、梅花芭蕉,在绘画技法上都有自己的创新。著名国画家、国画“四绝”之一的黄胄曾评价说:“他画墨荷、芭蕉,水墨淋漓,以淡墨渲染,细线斜穿,点点滴滴,富有诗意地显示出夏日阴霾雨雾的气氛。所画葡萄葫芦、山花、枝叶丰满,果实累累,洋溢着乡土气息。他画梅,多作满枝,老干虬曲,新枝横斜,全凭自己个性造型,但‘老在须眉’,充满健旺的生命力。他所画《伸手挥得三竿竹》,竹叶坚挺,疏密有致,浓淡得宜。虽然不同于前人笔法,却似有清风徐来。梁斌去世前几年,为表现故乡的水乡风景,又运用焦墨枯笔技法,线描树石茅屋、篱笆小院,别有一番情致,令人生‘杜甫文章老更成’的感喟。”[4]

梁斌曾为自己写过一副对联:“富于笔墨窘于事,老在须眉壮在心”,以表明自己热衷书画的愿望。他热爱书画,用笔勤奋,而且肯下苦功夫。他曾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心临摹《爨宝子碑》,在书房里悬挂着伊秉绶写的楹联“文章奏金石,才调凌云烟”以砥砺自己在艺术上追求高远的境界。

梁斌晚年和一些书画家过往甚密,并和很多人都有合作,合作最多的是天津美术学院孙其峰教授。常常是梁斌画好花卉,孙其峰或画虫鸟,或题款留字。梁斌还和其堂弟黄胄有合作,兄弟情谊加书法同道的爱好,来往甚密,技艺切磋也甚多。

几十年来写作和书画并驰,梁斌不但为后人留下了两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而且还有上千幅书法和绘画作品。从1979年开始,梁斌先后在天津市艺术馆、北京民族文化馆、湖北襄樊、石家庄市河北省博物馆举办了个人书画展。

1997年,梁斌逝世一周年之际,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了《梁斌画集》。这本画集是在1989年该社出版的《梁斌画选》的基础上的增补、精装本。此画集收录梁斌画作166幅,书法作品14幅。其中:追忆既往战斗生活的作品23幅;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30幅;以松竹梅吟咏品格的作品23幅;描绘万物蓬勃生机的作品54幅;吟咏荷花表达信仰的作品36幅。[5]梁斌的书法、绘画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善于抒写内心最激越的情感,梁斌把创作中余留下来的情感付诸绘画,从而形成了“以笔写心,丹青寄情”的绘画特色。

对梁斌的绘画精神,诸书画名家评价认为:以“为真理而战,为真善美而战”的信仰和与国家民族同欢乐、共命运的思想境界构成的大“我”,是梁斌画作独特的精神所在。其书画艺术品格最值得赞赏的是他对艺术的一片真情,晶莹剔透、发自内心,无一丝一毫的功利因素,完全是作为修身养性的初衷,进而达到寄托未酬壮志的情感慰藉。其艺术特色可归纳为:“生”的创新,“点”的独特运用以及长题款风格。[6]

梁斌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评论家叶毓中先生评价说:“中国画家都是书法家,画家梁斌自成一体的书法,足可与当今书法家比肩。‘避席敢闻文字狱,著书非为稻粱谋。’这副楹联,就是书法家梁斌的力作。气势凝重,结体谨严,仅此一件,就可称为一代书家。”[7]

作为革命作家、文学巨匠,梁斌的文学地位已不容置疑,随着对其书画艺术越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梁斌人民艺术家的身份会越来越彰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