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找工作比作一场人才作为商品的高强度的自我推销,那么找工作和推销商品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这其中有些销售规律是共同的,而且可以互相借鉴。比如说买家(雇主)和卖家(应聘者)不同的心理。
在经过了《中华英才》残酷的面试之后,我自己感觉应聘成功的把握已经很大了,静静地回到广播学院等待着最后的消息,不过,又是一两周的杳无音讯,作为应聘者又不好主动去问,那种等待的感觉颇像海明威在散文《塞纳河畔人》的结尾处所描写的:“在那种时候,最后春天总还是会来的,但它几乎不来,确实让人害怕。”
事后我才知道,面试我的总编,并不是最终决定录用我的领导,决定是否录用我的是一个副总编,她当时正在筹备一本隶属于《中华英才》的新杂志《英才》,而我将主要为这本新创刊的《英才》工作。显然,在对我的使用上,她还心存犹豫。
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心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许多人在作出购买的决定(无论是购买商品、服务或是其他)之后,几乎马上就会产生强烈的后悔感,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动机危机”,质疑自己刚刚买到的东西。这种心理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尤其普遍,更何况这位副总编还没有见过我。
终于,我接到通知再去接受那位副总编的面试,我决定紧一紧对方的发条,使结果明朗化。
在面试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暗示,另外有一家北京的建筑单位决定接纳我,并解决户口,显然,这一信息使副总编最终下了决心。面试结束后,她当着我的面把编辑部主任叫进来说,可以和我签订用人合同了。
是什么使久拖未决的决定终于板上钉钉?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供求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新的用人单位的出现,改变了原来的供求格局,增加了对方因拖延而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正是对方不愿意,或者力图避免的结果。
那位副总编的判断,恰恰是符合经济学的结果,而我的行为则在无意中暗合了“博弈论”的理论。(www.xing528.com)
终于,我的第一份工作确定下来。疲惫之余,并没有更多的喜悦,但是,能够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城市印上自己的第一个脚印,这依然足以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分层次的就业目标,这颇有点像高考填报志愿,你要针对各种可能的结果,从高到低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策略。
事实上,你的目标选择的层次感越明确,越清晰,最后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好是能够先确定下来一个“保底”的工作,即便它并不能完全让你满意。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先不要急于签合同,再看看有没有更高更好的机会,毕竟人往高处走,本无可厚非。这样的目标选择策略,至少可以防止你高不成低不就,白白贻误了时机。
一般来说,择业目标应该明确和集中于自己所圈定的机会范围内,按照地域可以分为大城市就业机会、中等城市就业机会、中小城市和其他就业机会。按照单位规模可以分为大中小,按照所有制性质,又可以分为公有和非公经济等等。一般来说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多一些,但是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也要大得多,小城市的发展机会不如大城市,但是生活的舒适度要相对较高,竞争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偏好和实际的条件,现实而科学地制定自己目标选择的策略,从而形成一套立体的组合的择业目标。
请记住:没到最后签订用人合同的那一刻,你就不算胜券在握。另外,货卖三家,有助于你实现真正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