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命碎片》:诗与思的自留地

《生命碎片》:诗与思的自留地

时间:2024-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生存境遇的呈现读李盛昌散文集《生命碎片》随感在某个寒夜里,倾听巴赫和瓦格纳的音乐,翻阅李盛昌散文集《生命碎片》,我有手不释卷之感,再次引发我对人们自身生命的深刻思考。李盛昌散文集《生命碎片》,可谓一部启发人们思考、拷问人类的生存状态的读物。李盛昌的散文灌注了生命的汁液,包含大量生命的活性元素。

《生命碎片》:诗与思的自留地

一种生存境遇的呈现读李盛昌散文集《生命碎片》随感

在某个寒夜里,倾听巴赫瓦格纳音乐,翻阅李盛昌散文集《生命碎片》,我有手不释卷之感,再次引发我对人们自身生命的深刻思考。

李盛昌散文集《生命碎片》,可谓一部启发人们思考、拷问人类的生存状态的读物。因其具有“生命的回溯意识”,呈现的是一种生存境遇。

文本是作家生活感悟的文字再现,是作家情感因素的纸上流淌。在此,我们可以把《生命碎片》理解为李盛昌在自主意识下的“疼痛体验”——人只有凭现实的、感情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而生命本身就具有“疼痛感”,这是因为“有生就有欲,有欲就是痛”。只有疼痛体验才能把文本作为说明人生生命感、使命感和价值感的重要标签。

历史和生命,将以碎片的形态,深埋在某个河滩的沙堆里。人在时光之河上是身不由己的。但人可以用自己的脑子和手做些事情,为身外的人和后来的人留下一点生命真实的感悟和记录。”

读《生命碎片》的这段引引言,我突然想到了博尔赫斯的一句话:“时间是吞噬我的河流,而我正是这河流。”从这段引言,足见深掘其文本,来解读这部散文集的思想构架是可行的。基于作家对生命的自然性理解,贯于这部散文集之始终的根本意蕴是生命关怀,故而作家更多关涉生命存在自身及与此休戚相关的问题——透过《临街的窗》,我们窥探到人生就是一片耐人寻味的风景;透过《忽远忽近的那片土地》,我们颖悟到生命就像一场回不去的旅行;透过《垂危老人和她的新屋》,我们读到了自然生衰之生命过程;透过《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禅悟到“生命好像是为了体验人间的苦难而来”;透过《那双哀伤的狗眼睛》,我们加深了对生命的敬畏,甚至改变了行为方式;透过《山月,像一片飘浮的薄冰》,我们发现了“那穿梭过亿万斯年的生命和智慧之舟的一张船票”……(www.xing528.com)

心理学家荣格说:“人类生存的惟一目的,就是要在纯粹自在的黑暗中点起一盏灯来。”《生命碎片》以其独特的文本表述,给人们点燃了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灯”——我们拨动生命之弦,探求生命之本源,择定人生方向,咀嚼生命过程,无疑为了更好地生存,以实现生命的价值。

散文是生命绝佳的栖息地。李盛昌的散文灌注了生命的汁液,包含大量生命的活性元素。《生命碎片》便是作家对生命与生存状态的“在场”关注。作家把笔触深入世俗化的生活中,对生命存在进行形而上的感知,并通过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将现代人的孤独、荒诞、琐碎、困惑、无助、原欲、死亡、超越等个体生命的内在体验,逐一敬致传达,使其作品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在生存的焦虑感抒写上,李盛昌以其文本展现了现代人灵魂的漂泊状态和重建家园的渴望,体现出了作家对生存现实的真诚关注。面对一个时代的病患,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不应该成为病毒的携带者和演绎社会疾病的粗暴写手,而应该把文字精细地溶入生命真切的存在之中,用富有疼痛感的手指,触摸本真生命的纹理和细节。李盛昌就是这样的作家,他拾取生命的碎片,在小中见大,在细微之处见精神,以此揭示存在的孤离与存在的焦虑问题,从而引导读者从真正的意义、更高的意义上回到生命,回到真实的内心。

倘若要用几个词来形容《生命碎片》这部作品,那就是和谐、圆融、恬淡、沉稳。李盛昌的文风如是,待人亦如此。

在同一座城池里漂浮,我与李盛昌有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自以为了解其人其文良多。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位凭“作家的良心”说话的人,并且为人诚恳、低调。尽管用他自己的话说:“《生命碎片》在思考深度和艺术探索上还存在很多硬伤”,但其作品对于“生存境遇的隐喻”,却为我们带来了一长串关于生命的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