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诗与思的自留地》:沉浸惠远飞诗集,打开内心牢笼

《诗与思的自留地》:沉浸惠远飞诗集,打开内心牢笼

时间:2024-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打开内心的牢笼读惠远飞诗集《一个人的心灵史》阅读《一个人的心灵史》,最大的收获是重新唤起了我对文本思想与诗歌精神的兴趣。但《一个人的心灵史》却涵盖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急剧蜕变,描摹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耕人群”和“打工人群”日益滑向边缘的生存态势。尽管如此,《一个人的心灵史》还是注入了惠远飞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诗人,旷达笃定的襟怀和诗歌理想。

《诗与思的自留地》:沉浸惠远飞诗集,打开内心牢笼

打开内心的牢笼读惠远飞诗集《一个人的心灵史》

阅读《一个人的心灵史》,最大的收获是重新唤起了我对文本思想与诗歌精神的兴趣。尤其是在笔者积极主张对当代诗学进行反省和推进“疼痛诗学”研究的情境中,深感诗人惠远飞为此提供的诗歌文本是适逢其时的。

这部《一个人的心灵史》让我产生极大共鸣的原因,是诗人借以“感觉的秩序”为契机,开辟出了一个诗人广泛和重要的心灵史路径,激活了一种清洁的文本精神。让我再一次认识到诗性文本的魅力,认识到对“疼痛写作”研究的重要性。

在“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工具理性恶性膨胀,侵占着价值理想家园”的当下,惠远飞并没有被冲昏了头,而是保持了一个诗人应有的清醒。诗人用打上了心灵烙印的文本,回首和清点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与疼痛体验乃至价值观成长的经历——从“心灵的草鞋”到“他乡的屋檐”,从“外省的风景”到“狂欢的盛宴”,从“生命的禁忌”到“时光的咒语”,诗人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历史的天空”。

诚然,在时代和命运面前,个人与内心的力量往往显得微弱渺小,诗人也将无力穿越一个时代的疼痛艰难之旅。但惠远飞通过《一个人的心灵史》传递的或许是另外一种信息:发自心灵的真挚抒写,虽然无法改变注定的现实,但可以获求个人内心的救赎,警醒自身与世人,并唤醒人们的“疼痛感”,激发人们对生命与文字的敬畏。从这个意义上说,惠远飞的诗完成了自己人生历程的救赎使命。

按理说,一个诗人的悲欢和其个体生命的起落,本来并不能有效映照整个时代。但《一个人的心灵史》却涵盖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急剧蜕变,描摹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耕人群”和“打工人群”日益滑向边缘的生存态势。诗人撷取心灵的碎片,一点一滴地汇聚成海,构成了时代投射下的一个侧面。诗人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个被遗忘、被牺牲的群体”的代言人之一:

我能够给予我自己什么?

萎缩的生命、颓败的阳光

奔腾的河流

还有日渐走近的死亡

我的思考

纯粹无意义的选择

流浪的双足

残缺的孤独

有时候我会停下来闻闻

大地发芽的充满泥土气息的声音

有时候,一个无人的夜晚

擦拭内心的痛苦

伤痛以及光明

我在一切流离中流离失所

我在一切错误中错误轮回

我在一切痛苦中痛定思痛

我在一切孤独中自焚成灰

——《南方断章

诗人这首《南方断章》,其实是一个时代众生的缩影。当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强烈对比让诗人黯然神伤,诗人只有用文字来弥补内心伤痕的虚幻遐想。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到,在南方城市的每个角落,无数的人整日被生存欲望,或者内心的期许所驱使而左奔右突,却又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剥夺着,不可避免地将生命的意义、价值挤压、揉碎,离弃了一切,包括自己。正如一个诗人所言:“我们是破碎的,只为着另外一些破碎而存在。”(www.xing528.com)

深读《一个人的心灵史》,我感觉在诗人的文本中,隐含着三种交叉的矛盾问题:生存与现实的矛盾、梦境与清醒的矛盾、肉体与精神的矛盾。面对这三大矛盾,诗人的内心犹如千军万马践踏而过,泥浆四溅,泥足深陷,黑暗没顶的感觉隐射出一抹清晰的苍白:

我对准哭泣哭泣

我对准微笑微笑

在苍白中发现黑暗

在黑暗中发现苍白

世界的唯一癫斑

泛着水滴滑过天空

携带的云朵的光芒

——《对准》

这并非诗人在游戏文字。诗人所“对准”的就是我们这些“布衣之士的精神”抑或是“正义和朴素的平民情怀”,是诗人对底层民众的生活及其心迹的了解、尊重与认同。这是因为——文字,是一个人的心灵;文字,代表了一种心境。

诗者,从世纪末的角落走来

一个不死的智者

写诗歌的人

唯一真正读诗的人

眼睛洞悉一切黑暗和丑恶

恶之花,丑陋的果实

蛆虫和垃圾

苍蝇绕飞

诗者、哲学、神

都不是一个确切的解释

诗歌。药、绝症、

理想。爱情、孤独

——《诗者》

这首《诗者》体现了“诗人的命运”与“民间价值观”,应该成为“疼痛写作”与文本构建的一种参照和填充。当文化短视甚至文化失明的“患者”,正对贫乏的、“普世的”商业文化产品趋之若鹜或沉迷其中的时候,诗者及其文本也正面临着在后工业时代似乎无可挽留的命运……

尽管如此,《一个人的心灵史》还是注入了惠远飞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诗人,旷达笃定的襟怀和诗歌理想。

惠远飞的这部诗集,融诗情、诗思、疼痛感于一炉,表现出诗人对“日渐消隐的诗意”的追思与向慕,执著地追问与人们“内心世界”密切关联的问题。在我有限的阅读中,这是值得关注的文本之一。诗人的独创性在于现代性眼光与平民情怀,心理透视与笔墨才情的相互交融,正是这种文本灵魂的氤氲与支撑,成就了其忧思纯美的、丰赡细腻的《一个人的心灵史》。在人们为种种困厄束缚的今天,这样的文本可谓“一把打开内心牢笼的钥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