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蒋明诗集《带着诗歌流浪》序-诗与思的自留地

蒋明诗集《带着诗歌流浪》序-诗与思的自留地

时间:2024-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曲空灵静美的游子吟蒋明的诗集《带着诗歌流浪》序背着生活的褡裢,背对城市的浮躁与浮华,独自在滚滚红尘里挣扎,而我一眼就从拥挤的人流里认出了他,我五百年前失散的兄弟。《带着诗歌流浪》捡拾起蒋明苦行僧般永不停歇的步履,默默闯入了诗爱者的视野。蒋明的诗让我感觉到了手足连心、刺入骨髓、撼动心扉的痛!铮铮的巴蜀风骨和浪子情结在蒋明的诗里打上了精神皈依的烙印。

蒋明诗集《带着诗歌流浪》序-诗与思的自留地

一曲空灵静美的游子吟蒋明的诗集《带着诗歌流浪》序

背着生活的褡裢,背对城市的浮躁与浮华,独自在滚滚红尘里挣扎,而我一眼就从拥挤的人流里认出了他,我五百年前失散的兄弟。

蒋明是我的兄弟,因为姓氏,更因为诗的血缘。关于我的胞弟,我不想罗嗦得太多,因为他要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带着诗歌流浪》捡拾起蒋明苦行僧般永不停歇的步履,默默闯入了诗爱者的视野。我现在断言这是一部刻骨铭心、知性丰富、感人至深的诗集,定能引起读者、特别是众多游子的震撼与共鸣!我这样讲,并不含有丝毫别的暗指。在当今时代,诗歌在全球范围内倍受冷漠、凌辱和猥亵。这是因为许多被时髦和热潮裹挟到文字假面里的人,早已远离了文学;只有像蒋明这样虔敬地匍匐在缪斯圣殿前的人,才坚持了对诗的阅读和抒写,最终捍卫了诗的尊严

众所周知,今天的诗界早已不是从前的诗坛。现在我们面临的这个诗界,与诗经、唐诗、宋词时代相比,裂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更加扑朔迷离,一切都变得逾常复杂。诗歌若要再度激起人们的兴奋,自身就必须更加干净、个性、强健和睿智。因此,能够在当今获取读者震撼与共鸣的诗,一定是有其非比寻常的光亮。《带着诗歌流浪》向我们倾诉的是生命低处的东西,是沉寂“在路上”的人心之幽情,是诗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质询,对流亡生涯和游民生活的探究。

好诗没有公式、没有理由。《带着诗歌流浪》看似原生态却又超越了原生态,是诗人对“流浪与归家”这一哲理命题最本真、最精微的阐释和诗写。但要给蒋明定位很难,我们无法想象诗人在十多年的漂泊历程里是怎样的浴火重生,因为在他的诗文本里没有故作悲情状的姿态,更没有惊世骇俗的言辞。蒋明的诗充满非凡心智驿动时的敏锐与澄明,有一种过滤后的智性,优游于两极之间,一端是具象的笔尖,激情记录着光怪陆离的周遭事物;另一端则是意象的眼睛,恒常凝视着隐晦不明的观察对象。诗人以超然的心智和洞察力,恰倒好处地步入“心与灵魂同在”的境界。(www.xing528.com)

“大风起兮大风吹起我们单薄的衣衫/多像鸟儿的翅膀片片羽毛/都执拗地朝着家的方向”(《站在脚手架上望乡》)。当我们颠沛流离、浪迹天涯足迹不断延伸,脚下的土地亦在不断的变迁,对故土、对家的依恋就成了解不开的心结,牢牢锁定了我们的终极诉求。海德格尔认为“归家”就是“回到本原之近处”,而“家的核心本质是神意”。可“神”虽近,却难于把握,我们始终游离在“核心本质”的邈远处,“在一首诗中怀念故乡”。虽然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了望,家就在咫尺,却依然远在天涯。“家”在蒋明的诗里意指一种空间或场所,它为人类心灵的栖息提供了一个蜗居的巢,在“巢”中,人将穷尽一生的想象和精力完成自己的宿命。

“就像阳光总有照射不到的地方/我们一生有许多的话无法说出/就像疼痛,就像身体隐密处的某个伤疤/它存在,并将一直存在/我们谦卑或张扬地活着/结局都是一样,终将关闭语言的闸门/而岁月会记下每一个细节/谁也无法篡改,更不可删除!”既然我们早已被放逐,既然我们无家可归,我们就只能一直在旅途中求索、抗争,永远被“乡愁”折磨、煎熬。我一遍又一遍展读《一生中总有许多的话无法说出》,深切为之动容。我肢体痉挛、大脑昏眩,一次又一次掷笔啜泣,根本不能一气呵成将这篇短文写下去。蒋明的诗让我感觉到了手足连心、刺入骨髓、撼动心扉的痛!而痛到极至要么嚎叫,要么失语。肉身的苦厄、命运的多舛,唤醒了诗人的移情和本能,在“真实的梦幻”里呓语:“不合理的情节一直在上演。一个人的喧哗/空洞的回声让天空骤然狭小。/玻璃破碎,遍地的光亮摇摆不定。/有人在黑夜暗自疼痛,并快乐着!/春天是多么遥远的事情!温暖远没有寒冷深刻。/此刻你是惟一的王”。铮铮的巴蜀风骨和浪子情结在蒋明的诗里打上了精神皈依的烙印。

带着诗歌流浪,你就是此刻惟一的王!我的兄弟。

是为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