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诗思自留地:留下难忘精神印记简析散落雨声的疼痛诗

诗思自留地:留下难忘精神印记简析散落雨声的疼痛诗

时间:2024-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无法抹去的精神印记 雨散的“疼痛诗”简析雨散是一个隐藏得很深、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诗人,但她又不失为一位优秀诗人。雨散的诗带来的阅读感受是沉重的。其诗中的“疼痛”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境界。诗歌是一剂润泽灵魂的良药,雨散以诗歌的方式“活着、痛着、说着”。雨散坚守在这个令人“疼痛”的世界,最突出的是她的平静与淡定,达观与释然。

诗思自留地:留下难忘精神印记简析散落雨声的疼痛诗

无法抹去的精神印记 雨散的“疼痛诗”简析

雨散是一个隐藏得很深、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诗人,但她又不失为一位优秀诗人。诗人为“疼痛诗学”贡献的一些重要作品,就具有“心灵的震撼、净化、提升”——这种特殊的文本重量。

雨散总是在生活的第一现场,用母性的眼睛脉脉地注视,用敏感的心灵静静地思索,用她惯常的写作方式慢慢地呈现,从而引起人们对生命与生存的无限叩问与喟叹。生存是人类的永恒主题,是艺术的永恒母题,也是诗人的言说“标本”。当人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透明时,诗人有幸觉察到了一些隐藏在社会底层的问题——生命不能承受之痛。诗歌,便成了诗人自觉不自觉的一种诉说。

雨散的诗带来的阅读感受是沉重的。乍见《生命之痛》这样的标题,好像一把尖锐的锥子扎进了我的意识里。当读完这组作品,却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痛不欲生的感觉,而是感到“胸闷和压抑”。慢慢地体味过来,这其实是比“痛”更难受的感觉,“痛”还可以掐捏、可以呻吟,可以哭出声来;这“胸闷和压抑”却是无法摸抚,无法喊叫,甚至是欲哭无泪的,不知它从何处“升起”,也不知它该在何处“落下”。

若割下动脉相信枯萎在那一刻

一定可以盛开

动人的灵魂升起

身体落下,鲜血渗透大地

多么简单

升起和落下只在一念之差

仅一束刀锋的距离

如若退回到生长状态

姹紫嫣红地活着

即使两只脚不能动,即使不能敲打土地

即使双眼不再看见

但那就是超越地升起

困苦,饥饿,谩骂……所有

都被切割落下,化为一滩死水

多么简单

升起落下被万念俱灰和生机盎然

虚掩

打开其中一个纸团

内心的线将随之而远(www.xing528.com)

——《生命之痛之一:升起与落下》

著名评论家阎纲先生说:“古今至文多血泪”。读雨散的诗,我们会觉察到一种痛,一种灵魂上的隐痛——生命就像追风筝,在诗人的心理上始终伴随着一种漂浮与下沉的感受。这关乎生命,句句振聋发聩、一针见血的诗句,让我们颤栗!

生命是有结局的,但生活是没有结尾的。对于生命之痛,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女诗人,体会更为深切。七十年代出生于四川省万源市曾家乡的诗人雨散,常年飘零在外,做过员工、会计、人事主管、经理,而今正在创业的打拼中。她曾有过这样的自白:“从山巅到海域历经过太多的挣扎和磨难,我总是淡去忧伤,提着坚硬的头颅行走在城市的间隙并保持微笑。十多年来在东莞这片热土上,做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游走、翻身、落下直至消融成一粒泡沫。”从这段自白可以看出,诗人传递给我们的是关于她的“生存信息”,从身世到身份的递进,生命的痛也由此递增。

是的,当我们依存于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当然不可能舒展个体的生命,“认命”其实就是在最大限度内忍受生命之痛,并把它当作是生命必然的组成部分。在陌生的环境里生存,为了争夺一点可怜的更为有利的生存条件,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在情感世界里倍受煎熬与凌辱,心灵深处布满累累伤痕。而当生命之痛从物质层面进入精神层面,进而成了诗人心灵之痛。

那么,支撑诗人忍耐、承受生命之痛的力量又从何而来呢?这种力量首先来自自然的生命力。生命先天就具有冲破一切阻碍、最大限度地发展完善自己的能力,还有治疗自己精神和肉体伤痛的能力。寻常岁月里的生命之痛,也因此变成了可以承受之痛。套用托马斯·莫尔的话说就是“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思想是痛苦的,尤其对于一个会思想的诗人。在这充满着向下惰性的时代里,一切优秀的诗人永远是精神的引领者。诗人们迎着思想的痛苦,去思考时代转型与命运的巨变,就要有“不忍之心”,就要有出世精神,就要有担当意识。在当下的诗坛,讴歌“盛世”的安乐之歌不胜繁多,而关于忧患的警钟之声稀疏零落。雨散却试图用思想的手术刀切开现实肌体——在时代与命运的碰撞里,剖析诗人个体的生存命运。

很多年来

把小幸福无限放大

把野花当成玫瑰

在一堆光影里看自已鲜红的血图成壁画

头颅很硬肋骨很硬

从不肯轻易低下和柔软

很多年来

穿梭在红刀白刀的光影中

用盐掩上伤口再扛上沙包

一步一个血印一步一堆寂寞

把归于泥土的日子挖出擦亮

诗人总是把“疼痛”与生存相关联,并把这些语词带入诗歌文本。雨散这首《很多年来——写给自己》,以清醒的痛觉贯穿全诗,写出了自己身上那种默默承受的韧性和顽强求生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共有的品性。其诗中的“疼痛”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境界。在这里,“幸福”就像一场真实的虚拟,真实到疼痛,虚拟得如同“光影”。

诗歌是一剂润泽灵魂的良药,雨散以诗歌的方式“活着、痛着、说着”。她怀揣一颗悲悯、感恩、苍凉而又温暖的诗心,为生命与社会浅唱低吟。在她的诗作中,我们会读到《一些痛的细节》、《这一年女人的右手开始变柔》、《四色五月》、《必须前行》等情感真挚浓郁,意境幽远绵长的上佳篇什。

雨散是一个坚持“本质性写作”的诗人,她具有在直觉中触及某种形而上经验的能力,其作品幽深、阴鸷、锋利,内在的生命气息与外在的语感、语气达到了和谐统一。她的写法具有某种程度的“陌生感”——“由生活直接进入存在”,这使“词语”重新获得了“身体性”和生命力。

雨散坚守在这个令人“疼痛”的世界,最突出的是她的平静与淡定,达观与释然。诗人那疼痛的奢望,变成了其文本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精神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