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疼痛与诗学的联姻体以龙克《疼痛蓝皮书》为例
由大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疼痛蓝皮书》看来有些不合时宜,因为这是一个“庸众胜利的时代”,龙克显然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当大众、特别是一些诗人都在普天同悦,群体自慰时,龙克们还在独自疼痛,试图以“疼痛的力量”,创建一种新的诗学体系——疼痛诗学。尽管这种诗学主张激进、先锋甚或“寡不敌众”,但龙克们依然坚守着,这让我们触摸到了艺术生命的根——一种“沉潜着上升”的诗歌精神!
——题记
揭示我们生存的话语权
疼痛的发展历史很漫长,诗学所做的事情要有选择性和限制性。而龙克先生试图写出一部《疼痛诗学大纲》是一件遗风逸尘的事情。
由此,我们可以思考诗学与疼痛的关系,还可以评论诗歌文本中的疼痛观点,这样就对我们新的诗学体系提供了有价值的蓝本。倘若有合适的文本来描述这包含不同层次、重要性程度又各自不同的(疼痛的)历史,龙克的《疼痛蓝皮书》中的诗作就最合适不过了,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构建疼痛与诗学的联姻体。
在《疼痛蓝皮书》的“疼痛诗学大纲”里,龙克回溯了人类历史,考察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疼痛这一普遍体验的理解、阐释(包括宗教的、文学的、医学的、社会的)以及人们如何应对疼痛。
龙克发现,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疼痛的理解也越来越趋向医学层面。疼痛的文学意义和宗教意义逐渐隐退,考量疼痛的历史,我们得到的启示是,疼痛被发现的历史就是医学(科学)和宗教(神学)、诗学不断分野、边界逐渐厘清的历史,也是现代医学体系和话语权逐渐建立的历史,在医患这一权利关系演化过程中,患者的个人意志逐渐得到彰显的历史。随着疼痛的彻底被发现,宗教在世俗生活中逐渐削减,医学乃至现代科学体系建立并完善,个人意志得到彰显,现代社会雏形显现。
任何一种社会的转型,必然会带来一些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牺牲和疼痛,这些疼痛的群体往往不具备揭示自己生存的话语权,很容易被公共社会所遮蔽。那么,这就依存于在社会上掌握、或者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人们,面对这种疼痛时所采取的态度。
从龙克诗文创作的总体趋势看,诗人越来越注重主体世界的感应,外在世界只是作为动因而存在于背景之中,有时作为前提而省略。在这一领域里龙克创作了他独特的唯我之境——疼痛之上。
时间之上
一种声,音向
大地扑来,穿透
我的整个心,肠
在乞,讨之上
在灾,难之上
在罪,恶之上
在鲜血与肉,体之上
我寻找一种仪式
一种可以抵达
彼岸的方向
只是一种声,音
一种疼痛之上的歌吟
神哦,我
为您的重临
独自苍,茫
——(龙克《只是一种声音》)
疼痛作为重要的黑色主题是贯穿龙克诗文的基本色调和终极指向,写诗纯粹成了一种直达心灵与语言的方式,当疼痛袭向灵魂扼止所有情感时,面对黑暗,诗人也能发见一抹曙光甚至看到神明。
龙克认为,真正优秀的诗人有着人类宿命的疼痛。“疼痛”其实是一种立体、多元、渗入骨髓里的“疼痛”——不仅仅是个人之痛,还是时代之痛,普世之痛。
在与龙克的深层次对话中,他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他说:“我常常问自己,疼痛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它好像不总是来自肉身的。”正因为此,才有了诗人的无限追问——
“疼痛”什么?怎样“疼痛”?这个追问已经超越了“疼痛”的本义。你知道吗?你不知道,不可能知道。你就是因为“不知道”,才有追问、有思想、有疼痛,才有自己的存在,才可能存在。你知道了,自己就不存在了,就不可能“疼痛”了。
诗意境域中的“疼痛”是一种下意识的语汇。她是突如其来的,如一匹羽毛从天空飘然而至。她没有特定的概念,没有特定的指向。正是因为没有“特定”,她才显示了一种活力,一种魅力,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动力。虽然没有“特定”的指向,但她客观/实在地存在着一个过程——“疼痛”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由一系列、一贯性的“行为/动作”组合而成。这种“行为/动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肢体的张狂,不是招摇过市的显拔,她是一种思维/思想、自在/自为,或者一种上升的力量/态势。正是因为这些,她才把诗人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境地,陷入了“神”之召唤,陷入了一生的追问。
“陷入”是不可知的。因为“不可知”,诗人才“追问”,才疼痛。以诗之思而思之,我活着。反之,“我”就不存在了。
从龙克对疼痛的上述追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诗学的疼痛之母题与医学、生物学的死亡概念并不具有完全的同一性,当一个精神实体把自己封锁起来,与外界割断关系,并在记忆中与死者交流或与冥府交往时,他便在死的境界中,尽管他还活着。
龙克对疼痛诗学的如是观点,不能不让我们忆起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凭借荷尔德林的诗和前苏格拉底的思,找到了诗与思合一的可能性。那么,这种合一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在海德格尔看来,诗是语言的规定性,正是诗使语言成为可能。在诗中存有思想之本性,思之隐与显关联于诗。思应力保诗意之灵魂,不应再受理性的规定,而是思存在。语言作为存在的家园或根据,表明诗之于存在的重要性。诗与思和我们存在之境域相关,在人们亲近诗歌时,词语之神秘向人们允诺,进而实现合一。龙克作为“疼痛诗学的代言人”,在于诗人从“疼痛”的发生和显现方式中,找到了诗与思的关联,且揭示了作为艺术本性的诗性——我们生存的话语权。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奇特的诗学观。
在疼痛的疆域获取智慧
“你正在干什么?”,“我正在疼痛。”
龙克新著《疼痛蓝皮书》就由这揪心的问答构成。《疼痛蓝皮书》为我们带来的“疼痛”,是个人与疼痛的体验,更是诗人先锋性的一种诗学主张。诗人在这部著述中表达了这样的渴求——疼痛,你是我的哲学,你是我内心的宗教,你是我的一切!
在疼痛的疆域里,诗人开始有意识地探索“疼痛”这个关键词。他用诗性的笔触记录下自己和别人遭受的非常疼痛以及自己对这种遭受的觉察和思考。在《疼痛蓝皮书》上卷的疼痛诗歌文本中,龙克主要“陈述”的是个体生命的痛,其诗的流变就是“疼痛”的流变。尽管诗人的大脑异常清醒,他却仍然感觉“疼痛”强有力地“渗透”了进来——“疼痛”卷入了诗人的视觉,主宰了他的情感,融入了他的判断。诗人只能用颤抖的笔迹,诗写由“疼痛感”衍生出来的一切。
这“疼痛”疯狂的浸蚀使龙克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因为诗人发现,每一阵“疼痛”总是给它的遭受者带来“新奇的”感觉,而遭受者身边的人对他正在遭受的“疼痛”却很快就会习以为常。这种感觉上的差异带来了很深的孤独感和很强的恐惧感。遭受者只能在幻觉和阴影中寻找温情:“疼痛的要义极其丰富、厚重。它一方面具有生理学意义的阐释,更重要的是,疼痛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广泛延伸、精神层面上的无限解说。作为‘疼痛诗学’,愿意成为开放、包容、吸纳的载体。当然,必须选择单‘疼痛’作为基因。”龙克这样写道。
由此,我们可以说:“疼痛对龙克的文本创作实行了专制。”诗人只能靠文本来与“专制”抗争,这种激烈的抗争带给诗人的,是稍纵即逝的宁静。
龙克《疼痛诗学大纲》的大部分篇章,主要讨论的是诗学意义里的疼痛。在这更为广阔的“疼痛的疆域”里,诗人遇见了许许多多同道中人。诗人既是疼痛的遭受者,又是“目睹别人遭受疼痛的人”。不过,尽管诗人的“疼痛感”已经超过了能够“帮助其他诗人们认识事物”的界限,诗人还是清醒地意识到——惟有在“疼痛”之中,作为诗人的独特“个体”,才能完全彻底的找到自己。
与感性的“疼痛”相比,《疼痛蓝皮书》具备了历史的眼光和理性的份量,而诗人的独特的语感又成功地减轻了历史和理性带来的负担。当然,龙克和我等人创建的“疼痛诗学”,旨在呈现“疼痛”的共同的疆域,却没有过分追究导致“疼痛”的特定的原因,因为它毕竟属于医学。
虽然龙克的代表作是这部《疼痛蓝皮书》,但诗人不只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状况的见证人,他更是一位“以语言为对象和任务”的诗人。诗人认为:
“‘疼痛’是一种内在的觉醒/觉悟、自在/自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认知和认可的必然,是对极权与生命自身冲突的观照。语言既是工具,更重要的是负载有深刻意味的符号。作为‘疼痛诗学’,语言是‘疼痛’的载体,更是疼痛之上的舞蹈。‘疼痛诗学’依旧强调,排除‘唯语言’论,藐视虚无缥缈的流派造势,剔除琐碎的唠叨叙述;固守对生命本体与灵魂极地之追问,并以‘疼痛’的方式护卫本质与本真。”
接着,龙克更进一步阐述说:
“‘疼痛诗学’认为,汉语作为诗歌的母语,具有意味无穷的象征意义、符号意义、传承意义,因此,疼痛诗学极力推崇汉语写作,极力开掘、发现汉字的更加深沉、深刻、深陷的意义。它不惜碎裂汉字、破坏词组,创造语法、变换结构,将汉语的意义穷尽到极致。”
从上述两段引言可以看出,龙克对语言的态度和追求,是建立在他对痛苦、孤独、沉默的体验上,也是建立在他对语言的历史状况的洞悉上的。在诗人看来,以往和现有的诗歌语言资源几乎都已被挖掘一空了,或是早已成为“昨日黄花”,很难切入最真实的存在了。
巧合的是,龙克的这种“疼痛”诗观,也能在现象学理论家胡塞尔和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德里达那里,找到一些有所异同的经典例子。胡塞尔认为:“作为一个表述中的事实,当一个人说他疼痛时,语言符号作为中介并不能直接传达这种疼痛。”而德里达对胡塞尔关于切身体验的这种解释持批评态度。德里达认为:“任何写作或表述都肯定是非直接在场的,而且想要摆脱这种非直接的想法都是一种理性的幻觉,这是反思和写作性质的使然。因此,人们在叙述疼痛时,作为替换,语词链只会围绕这疼痛,而不是达到这疼痛,语词链的运动将对疼痛的触及无限地推迟了。”(www.xing528.com)
我们可以认同德里达,说诗人们都在对“疼痛”的抒写过程中“在场”的情况。我们更可以肯定地说,龙克在其《疼痛蓝皮书》里写出了“在场”的经验——关于疼痛的体验,这种体验抑或就是梭罗所说的“在内心去探险”。虽然诗人的这种疼痛并没有传递到我们的感官,但我们能够从意义上理解这种经验。
虽然我们都知道任何的国家和时代,作家、诗人都是那个时代的一根最敏感的触须,深入到时代最本质、最隐秘、最疼痛的部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作家、诗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有那些具备清醒的良知、拥有深沉使命感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对于这一点,龙克是高度清醒的,并且充满着深切的情怀。
长期以来,龙克都在用悲悯与良知抚触时代的疼痛。当然,对于时代的反思不能只是停留在那些外在大环境变化之后人的生存状态的省思,如果仅仅那样,充其量只是一个“第三者的角色”,其文本意义所能达到的只是不痒不痛式的触及,无法产生“疼痛的力量”。所以,进一步揭示生活在这些大环境变化中的每一种个体生存的命运,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由此,龙克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他的“群体命运论”——
人从存在形式上说,既是个体性存在,又是群体性存在。个体人存在的差异与生俱来,客观存在。有的个体在不断进化,有的却在倒退;有的处于强大态势,有的却蜷缩弱势境遇。进与退、强与弱是一种矛盾的组合体,更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疼痛过程。作为疼痛诗人,除了重视个体生命的“进化”和“强大”外,更加关照“倒退”和“弱势”。这个“观照”是以超常思维、天道正义、悲悯情怀等情态呈现出来,并躬行于群体,实践于诗歌。
仅当下而言,剔除社会群氓,捍卫生命本质;消解极权等级、促进个体发展;弱化庙堂高宇,直视底层生灵;鄙视虚张声势,注重实体实践;抛弃虚假伪饰,维护艺术本真。这是疼痛诗学当下的视点和焦点。
从这个“群体命运论”延伸开去,我们有理由相信——“幸福生活的秘诀在于,从各种以密码形式出现的痛苦中获取智慧”(阿兰德·波顿语)。
疼痛诗学可谓有关“现代性”思索的重要载体,是审美把握疼痛与诗学这两大不同文化编码的重要途径。它将以鲜明的“诗化”特征,艺术地折射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关民族性与现代性、信仰与理性、疼痛与救赎、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徘徊与选择。借托马斯·S·库恩的说法,上述影响,可称之为“学术共同体”——这是我们从龙克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研究中获得的启示,这也是疼痛诗学作为一种诗学范式存在的缘由。
“疼痛”对诗人的深远影响及其文本价值
人类的痛苦是无穷的,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物质的凌虐,比如贫穷、疾病、人类的恶意等等;另一种则来自内心的彷徨、挣扎、苦闷诸如此种。世上的天才能逃过前一种痛苦的不乏其人,比如逍遥的笛卡尔,比如叔本华,但是仿佛一种特质,天才总是比常人背负着更多第二种形式的痛苦。太多疯狂的天才用自己绚烂野蛮的色彩涂满了自己脑海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梵高、荷尔德林等等优秀的大脑死于癫狂。
英国学人帕特里克·沃尔在他的著作《疼痛——为痛苦而生的科学》里,就我们所知的一切对此进行探讨。在这部著述的前言里,我找到了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并将这一长串文字剪切于下: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疼痛并深为它所困扰。我们对未来多少都心怀恐惧;而且,我们都曾亲眼目睹过他人处于疼痛之中,对他们的经历产生过同情,对我们时常失败的帮助产生过思考。我们将从一些令人惊叹的事实开始,看看当身体受到伤害时,人和动物会如何反应,并有什么样的感觉体验。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我们必须把僵化、简单的信号系统观念从头脑中彻底清除出去。诸如“特定的伤害会导致一定量的疼痛”或是“感觉到疼痛才意味着受伤”的想法显然是不对的。然后,我们将简要讨论一些哲学家令人迷惑不解的思想,他们“愉快”地忽略了人体器官的作用,建立起理想化的“理性”感觉系统。但很快我们就会回到现实世界中,讨论自身的神经系统,以及自己和其他人对受伤、疼痛及其煎熬做出的反应。随之我们将探讨有效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疼痛本质。最后,我们将努力把所有事实融合成一个框架,通过这个框架,身体和大脑把所有收集到的相关信息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总体状态,从而使我们感到轻松或是沮丧。
在这部书的后记里,沃尔一语中的,作出了关键性阐释——“疼痛”这个词语,是我们用来作为一个相关的反应战术和战略的缩略形式。疼痛不只是一种感觉,像饥饿和渴一样,是对可以消除这种感觉的运动计划的意识觉知。
上面的表述很容易使人由疼痛联想到诗学,因为诗学也和疼痛一样,很多都是来自作者的主观感受,其表达也因个人的文化素养各异而不同。并且,很多情况下疼痛的承受与表露,往往会衍生出副产品——诗学。
其实,诗学自古以来就有显现并揭示“疼痛感”的功能。我国历史上成长于盛唐苦吟于“安史之乱”的一代诗圣杜甫,就曾为这种历史“疼痛”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号,为百姓的生命“疼痛”而歌哭,是奠定这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地位的最有力“证据”;唐朝又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也直面反思唐朝倾国毁于重色的“疼痛”,可谓“国家之痛”。其长诗《琵琶行》则对社会底层商妇琵琶哀怨身世抱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深眷顾,可谓“民生之痛”;20世纪杰出的俄国人道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也有类似的文学“疼痛”出场,这是人类“内心”的“疼痛”,是人类普适的精神“疼痛”;而19世纪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并非一部甜蜜的和充满了幻想的罗曼史,而是疼痛和忍受的历史,用D·H·劳伦斯的话说,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间故事,却内含着地狱般的意义”;在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大多数作品里,我们虽然很难在第一时间里品出他欢愉心情背后的惆怅和孤独,但只要反复聆听,我们就能从他玩世不恭的外表下感受出他的悲悯情怀,那是一种“隐遁的疼”与“隐忍的痛”;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最具影响力的当代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写出了著名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当时被誉为歌颂苏联军民英勇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伟大作品。但肖斯塔科维奇在同所罗门·沃尔科夫合著的《证词》这部回忆录里,却这样说:“《第七交响曲》是战前设计的,所以,完全不能视为在希特勒进攻下有感而发。‘侵犯的主题’与希特勒的进攻无关……我为被希特勒杀害的人们悲痛,但是我同样对在斯大林命令下被杀害的人感到悲痛。我毫不反对把《第七交响曲》题为‘列宁格勒’,但它描写的不是被围困的列宁格勒,而是描写被斯大林所破坏、被希特勒最后毁掉的列宁格勒。”由此,我们感悟到了一个不被政治环境所左右的——人类“命运曲线与灵魂本真的痛”;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在他的传世名作《阿Q正传》中,也为我们预设了关于“民族性疼痛”的界阈,阿Q是集汉民族千年文化累积起来劣根性于一身的象征符号,他活生生的活在中国,现在或者将来,他举手投足都让我们如此熟悉,虽然他无名无姓,但他带来的“疼痛”是毋须有真名实姓的,因为这个人群太庞大了,这是我们民族心中的“痛”。
从宗教的意义上来讲,由于人的身心要无条件地服务于天主,因此人体的疼痛体验就显得很特别:罪恶的疼痛像是走向忏悔的第一步。在《灵修》一书中,耶稣所受之极苦也是人们所追求的:“上帝造人”的观点让人们能理解痛苦,疼痛因此也成为最接近上帝的方式。克罗斯的约翰爵和圣女大德兰是两名同时代的作家,他们都认为无论疼痛是作为超度的试验,还是作为一种希望达到永生的方式,甚或作为一种向上帝证明其挚爱的途径,基督信仰和疼痛的关系都已经被神化、被升华了。疼痛不再是人的先天自发感觉,也不是自然的声音。
相比之下,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在这方面的态度非常明晰。在14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由于蒙田就疼痛这个问题给出了非常好的解释,有关人体的争论就此停止了。人体仅仅成为医师和医学专家的研究对象,而他们只对卫生保健和身体锻炼(体操、游戏)感兴趣,只分析人的个体。蒙田说,“我自己就是书中的当事人”,他在书中介绍了人体的各种状态,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反思价值。他在《随笔集》中记录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欢乐和痛苦。此时,柏拉图哲学被基督教思想所采用。柏拉图认为,人体不单单是一个包含有灵魂的肉体躯壳;人体既不是耶稣赋予人类痛苦的载体,也不带有欢愉和美丽,人体只是反应出了感觉的基本现实,带有疼痛和欢愉。毫无疑问,蒙田对自己身体的自我描述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自我描述的目的既不是罪孽的忏悔,也不是英雄般的赞美,其目的只是了解自己本人。他在作品中也研究了疼痛体验,但他写作时只是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来享受生活。蒙田对死亡也做了思考,他同意禁欲主义者的观点,认为人类必须要学会面对恐惧,他最后还得出结论:“我们总是关注死亡,破坏了生活的美好。”他还说,“这个重要章节谈到了人们的生存能力,这篇文章对死亡概念进行了思考。”他写了一句双关语,说死亡是真正的生命“终点,而不是生命目标”。
有关“疼痛”对诗人的影响,西方文学大师和诗人都有颇为精辟的论述。波德莱尔曾激愤地说——“痛苦产生诗”,因为,诗人就是化苦难的生命为艺术的神奇;兰波也说:“痛苦是巨大的,然而也是必然的,这样才会产生诗歌。”如此残酷的断语是没有经受过类似灵肉疼痛的人难以置信的。
总而言之,疼痛是一切优秀诗人的精神胎记,是时代烙印在诗人身上的悲悯情怀。我们仅以疼痛诗人的先驱者、“第一个超现实主义者”(布勒东语)为代表,阐释“疼痛”对诗人的深远影响及其文本价值。
关于波德莱尔,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文字:《波德莱尔传》的作者皮舒瓦喜欢从书架上取下最早版本的《恶之花》,自豪地告诉来访者:看看雨果的《全集》,加起来有两米长,再看看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不到一厘米厚。但对于现代文学来说,两米长的雨果《全集》,不及一厘米厚的《恶之花》。为此,雨果不得不狠狠地说:“但丁不如波德莱尔阴冷,因为但丁只是去过地狱,而波德莱尔是从地狱中来的。”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波德莱尔是了解西方百年现代文学、艺术历程最好的钥匙之一。由波德莱尔开创的“疼痛诗学”或更确切地说是“现代主义”的百年思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文豪。从狭义的诗歌界来看,首先有兰波与魏尔伦在情感与感觉方面传承了波德莱尔的衣钵,接下来的象征主义诗歌直接从波德莱尔作品中汲取了养分。而从整个文学领域来看,波德莱尔的影响更是渗透到了方方面面。从普鲁斯特到纪德,再到萨特,甚至包括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尔·布托尔,无不以波德莱尔为蓝本。而作为艺术评论家的波德莱尔,更为整个现代艺术特别是疼痛诗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那么,要问诗人们为什么有“疼痛感”,我们的答案是——“那大概是一颗心分成两半,既疼痛又富有魔力的体验:一半为生命苦苦泣血流泪,另一半则以神明之姿微笑,坦诚,宽容。”
基于上述论断,龙克才恰如其分地抛出了“疼痛诗学”概念——
“疼痛诗学”概念的提出,既是对诗歌历史的某种领悟,更是对当下诗坛的一份责任。任何一个学说的成功建立,都必须有一个长久的过程,有一批为之奉献的同仁。“疼痛诗学”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学派,它鄙弃狭隘、门户、自私和独立山头。它的学理不仅仅适用于诗歌艺术,亦可延及其他诸多艺术门类。我和蒋楠、蓝紫等人提出这个概念,也正在为之努力,但它需要更多的具有强烈疼痛意识的先锋诗人的参与和建树。在通过一定时期的“海选”,甚至纷争后,方能形成相对确定、统一的主张和学理。
一种有效的理论建构,是建立在概念间关系的合理构想和关联基础上,而这种概念的内在自洽性,需要通过很艰苦的工作才能建构起来。从龙克对“疼痛诗学”概念的上述陈述,我们不难看出,疼痛诗学观的提出,与我国当代文化、文学思潮的重点和热点讨论课题有着极大的关联,表现了强烈的价值取向和争论态度。
《疼痛诗学大纲》富有学术价值的独到见解,不仅体现了龙克丰富的理论积累还展现出其缜密的思辩能力。这部《大纲》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大量文献、有关“疼痛诗人”的反复论断以及对不同“诗歌现场”的观察记录等多方面的资料,对之,作者用力甚多、着力也勤,并以此为轴线构建起一个厚实全面的资料基础。这既是一个严肃的学者应该具有的良好的研究习惯,也体现了诗人正确的诗学观。
从一个医学术语上延伸诗学的要义
字典里把“疼痛”解释为“因疾病、刺激或创伤而起的难受的感觉”,这种解释首先并不精确。人因疾病、刺激或创伤而起的难受的感觉不见得都是疼痛,可能会是酸麻胀痒,憋闷坠灼,说不定还是欣快的感觉呢!其次这种解释不准确。疼痛是主观感觉,是内心的感受,它与客观实际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疾病、刺激或创伤不一定会产生难受的感觉,或者说人感到疼痛,并不一定是因为疾病、刺激或创伤。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痛”为会意字,“甬”为道路,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便是在这层意思上衍生的——人体经络行气,脉管行血,如同甬道,一旦壅厄堵塞,心神就会产生痛的感觉,喻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疼”为形声字,发音尾韵同“冬”,含义略微相近,喻冬日寒冷,收引凝滞气血,容易导致疼痛(徐文兵《字里藏医》)。
在临床上,患者对疼痛感觉的表达、描述并不是很确切,普通人用词也是含混不清,不会把疼与痛分得很清楚。其实,对于“痛”,我国古代医家早已有了深刻的阐释。《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九篇“举痛论”就阐述了“痛”的病因病机,现摘录一段对白如下:
“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接着,“举痛论”还同时列举了痛的不同类型和相关症状。
从祖国医学对“疼痛”的阐释来看,确乎有点“玄”。那么,疼痛的起因和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 1979年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经常是主观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疼痛的词汇。
某权威调查公司对6000名市民进行了关于疼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5%的市民有疼痛经历;42%的人患有颈、肩、腰、腿痛;78%以上的人认为疼痛影响生活质量;90%的市民不知道吸烟会加重肌肉和关节疼痛;85%受访者没听说过医院有镇痛科;60%的人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2003年8月在美国召开的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上已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为此,国际疼痛学会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中华疼痛学会将2004年10月11日至17日定为第一个“中国镇痛周”,提出了“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宣传主题。
关于“疼痛”,祖国医学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均已给出明确的概念,并找到了消解甚或对抗“疼痛”的方法与对策。我们在此不厌其烦地抄录于此,并非是要厘清“疼痛”在医学与诗学中的界限。恰恰相反,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让“疼痛”在医学与诗学中找到桥接点,更为有效地延伸其内涵与外延。
回到本文,疼痛诗学对“疼痛”的思考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份量。事实上,龙克们的诗思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出于对“疼痛”原初意义的兴趣,而是寻求思想出路的一种戮力——这是因为,诗能成为“容纳许多未被理解的思想结构的渊薮”(雪莱语)。正如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所主张的:“科学决不是真理的原始发生,科学无非是一个已经敞开真理领域的扩建,而且是通过把握和论证在此领域内显现为可能和必然的正确之物来扩建的。”显然,科学之所以不是真理的原始发生方式,它是以形而上学的表象性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尽管疼痛诗学的主张是《疼痛蓝皮书》里初见雏形的“疼痛诗学大纲”,但龙克们一再强调的并不是获取真理的解释学方法,而是探讨使一切理解活动得以可能的前提,是一种本体论的解释学。不过,龙克们的探讨仍具有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因为他们所探讨的理解活动不仅是指各种文本或作品的理解和解释活动,而且把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蕴涵在内,这样一来,疼痛诗学实际上还揭示了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认识论基础。诚如蓝紫在她的著述《疼痛诗学》里所写的:“疼痛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感受,但需要去把握,去延伸,去拓展,要以语言为主体,去触及生命的极限。要以颤粟的疼痛去连接美好,把握时代的意义。”
萨特在《为什么写作》里认为:“写作是人对自己生存方式的一种选择。”雪莱在他的《为诗辩护》里更赋予诗人以无冕的最高权力:“诗人是世间未经公认的立法者。”我们也可以说,诗人虽然不直接实施任何社会变革行为,也不直接参加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具体社会制度的订立,但诗人们通过诗性思维,通过想象力的谋划,对未来的设想,以及对灵感的应承、疼痛的体验,探寻人所当行的,意念直指人类的行为,从而成为立法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疼痛诗学的践行者们,也都是立法者。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论述了诗的思想功能:“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基体事件。”当龙克们“严肃”地呼吁恢复诗意的思,以及用“疼痛”拯救时代时,透露出的既是对理性被非理性化从而失去应有力量的愤懑,又是对当代技术的世界“座架”内思想变异的愤懑。在这双重困境下,疼痛诗学首先想到通过诗歌与文本恢复思想和理性的尊严,这不是偶然的。疼痛诗学目前的任务是“揭露存在的被遗忘”(米兰·昆德拉语),是一种充满“痛感”和意蕴的言说方式,一种存在的方式,因为,“疼痛”——“能给我们提供一把理解生命运动的钥匙”(伯格森语)。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把一个如此庞杂甚至充满“危险”的“诗学法则”发掘出来,希望诗界、学界加以梳理、讨论和进一步延伸。
参考文献:
《疼痛的历史》中信出版社
《疼痛——为痛苦而生的科学》三联书店
《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
《蒙田随笔全集》上海书店出版社
《波德莱尔传》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论的现代性与文学的理性》浙江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