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扣的名称:方策、策、铰具、带头、带卡、銙

扣的名称:方策、策、铰具、带头、带卡、銙

时间:2024-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必要恢复带扣的古称,但对它的名称问题也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通常在考古报告中把死舌的扣称作“方策”或“策”,也有将一部分活舌的扣称作“策”的,或唤作“铰具”、“带头”、“带卡”等,更有将带扣称作“銙”的。至于束腰、挂甲的带扣和马具是否分别称呼,还可以从长计议。

扣的名称:方策、策、铰具、带头、带卡、銙

五、 关于带扣的名称

此名与带鐍虽同时存在,不过使用的时间可能不长,大约止于南朝以后不久。

4. 钩蹀 由《隋书·礼仪志》看,从北齐开始才有此名,所谓“钩蹀为具”。这个名称历经隋唐—元明,一直不变。陈祥道《礼书》说,“革带有钩以拘之,后世谓之钩蹀”,这种拘带的钩就是带扣。

由上所述,带扣从师比、带鐍(钩燮)到钩蹀,名称上经历了几个大的变化。由它的名称我们也可看到中原束腰带扣原本是取自马具,王国维在《胡服考》中说,“带具之名皆取诸马鞍具”,事实正是如此。

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必要恢复带扣的古称,但对它的名称问题也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通常在考古报告中把死舌的扣称作“方策”或“策”,也有将一部分活舌的扣称作“策”的,或唤作“铰具”、“带头”、“带卡”等,更有将带扣称作“銙”的。《胡服考》说汉末“其带之饰则于革带上列置金玉,名曰校具,亦谓之䩞,亦谓之环”,并云“校者即《朝野佥载》之铰具”,“唐中叶以后,不谓之环而谓之銙”。这里所说的校具、䩞、环、銙实质都是一个东西,就是指革带上的装饰,并非指带扣,将带扣称作銙和铰具都是不恰当的。“铰”为装饰之意,《广韵》释铰为“装铰”,李善注颜延之《赭白马赋》之“宝铰星缠”的铰亦为“装饰”。“铰具”就是施饰之器,《续齐谐记》载“汉宣帝以皂盖车一乘赐霍光,悉以金铰具”一事,所谓“以金铰具”就是以金为饰之意,“铰具”并非具体指什么物件。

排除以往对带扣的种种误名和别名是必要的,像“策”、“带卡”等虽然也都可取,但复名过多就显得繁琐。当然也不必起用古名,可以通称为带扣便了。至于束腰、挂甲的带扣和马具是否分别称呼,还可以从长计议。

前后达2 500年之久,带扣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到成熟的漫长过程,它的作用也由单一的马带具扩展到人身束带。虽然带扣在古代中国以外的地区也广为流行,但中国作为带扣的发明地区之一则是可以肯定的。古代中国的带扣和其他地区尤其是北亚地区的关系问题,是还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之一,这只有留待来日了。

附注:稿成递交编辑部后不久,见到山东临淄西汉齐王墓发掘资料,报道随葬器物坑出土二十五件活舌带扣(原定为I式)。其扣环同本文IB式,但又为活舌,是迄今所见的一种新类型的带扣。现在虽然还不便将它归入本文划定的哪一式带扣,但它本是由IB式演进而成的线索是显而易见的(见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图二五,4)。

注释:

[ 1 ][56] 冯汉骥:《王建墓内出土“大带”考》,《考古》1959年第8期。

[ 2 ]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2期。

[ 3 ] 安徽省文管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图版二一,7。

[ 4 ] 河北省文管处等:《河北邯郸赵王陵》,《考古》1982年第6期,图一二。

[ 5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图一三八,17。

[ 6 ] 湖北省鄂城县博物馆:《鄂城楚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图版二五,4。

[ 7 ]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图一一,6。

[ 8 ]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滦平县虎什哈炮台山山戎墓地的发现》,《文物资料丛刊》第7期,1983年,图五,7。

[ 9 ]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准格尔旗玉隆太的匈奴墓》,《考古》1977年第2期,图二,4。

[10]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等:《西沟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第7期,图七;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图六,图版二。

[11] 钟侃:《宁夏固原县出土文物》,《文物》1978年第12期,图一。

[1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图九三,1。

[13] 乌恩:《中国北方青铜透雕带饰》,《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14]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6期,图八,3、6。

[15] 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第5期,图版四,21。

[16] 同[6],图八一,7;图二二四,2。

[17]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图版六,4、5。

[18] 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省温县汉代烘范窑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9期,图一二、二二。

[19]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64年第1期,图三〇。

[20] 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等:《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考古》1975年第6期,图六,14。

[21]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大葆台金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5期,图四,7。

[22] 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县两座高句丽积石墓的清理》,《考古》1979年第1期,图六,7、15、18;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吉林辑安麻线沟一号壁画墓》,《考古》1964年第10期,图七,5、12。

[23] 伊盟文物工作站:《伊克昭盟补洞沟匈奴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第1期,图七,2;同[14],图九,5;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高句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2年第4期,图九,2;集安县文管所:《集安万宝汀墓区242号古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图四,7。

[24] 南京博物院:《昌梨水库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2期。

[25] 同[14],图九,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考古》1964年第1期,图四。(www.xing528.com)

[2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郊区隋唐墓》,科学出版社,1966年,图四一,11。

[27] 郭文魁:《和龙渤海古墓出土的几件金饰》,《文物》1973年第8期,图五;前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图八、九。

[28] 巴右文等:《内蒙昭乌达盟巴林右旗发现辽代银器窖藏》,《文物》1980年第5期,图一七。

[29] 罗宗真:《江苏宜兴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7年第4期:夏鼐:《晋周处墓出土的金属带饰的重新鉴定》,《考古》1972年第4期,图一;白冠西:《安庆市棋盘山发现的元墓介绍》,《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5期,图一一。

[30]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图版六,3。

[3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孝民屯晋墓发掘报告》,《考古》1983年第6期,图五,4。

[32] 同[26],图四一,6;陶正刚:《山西平鲁出土一批唐代金铤》,《文物》1981年第4期,图八。

[33] 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图一五,3。

[34] 靳枫毅:《辽宁朝阳前窗户村辽墓》,《文物》1980年第12期,图二二,4。

[35] 同[4],图一二,12。

[36] 秦俑考古队:《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清理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图一三。

[37] 王仁湘:《古代带钩用途考实》,《文物》1982年第10期。

[38]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十。

[39] 陈仁涛:《金匮论古初集》,香港亚洲石印局,1952年,第89页。

[40] 同[15]。

[41] 洛阳博物馆:《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考古》1974年第3期。

[42] 同[36],图一九。

[4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科学出版社,1959年。

[44] 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图三。

[45] 同[10],田广金文

[46] 同[23],伊盟文物工作站文。

[47] 同[22],集安县文物保管所文。

[48] 同[5]。

[4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城郊隋唐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图四七至四九。

[50]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画像石棺》,《考古》1980年第3期,图二。

[51]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图55。

[52] 同[34],图八,6。

[53] 同[27],郭文魁文,图四,2。

[54]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等:《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图三○,2。

[55] 同[29],罗宗真文。

[57] 同[29],白冠西文。

[58] 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苏州吴张士诚母曹氏墓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6期。

(原载《考古》1986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