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玉带钩的类型与演变-全面介绍及解析

玉带钩的类型与演变-全面介绍及解析

时间:2024-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方牌形玉带钩仅见于东周时代,而且多属春秋至战国早期,可以认为它是带钩的一种比较原始的形态。这类玉带钩明显仿自铜带钩,使用较为普遍。

玉带钩的类型与演变-全面介绍及解析

二、 玉带钩的类型与演变

我在《带钩概论》中将铜带钩分为这样几类:水禽形、兽面形、耜形、曲棒形、琵琶形、长牌形、全兽形、异形[15]。参照对铜带钩的分类,我们将玉带钩分为方牌形、方体形、曲棒形、琵琶形和异形几类。就出土的数量而言,以琵琶形最多,方牌形最少。从工艺的精度而言,以方体形最简,其他各类都精工巧作,难分高下。

图八 元代玉带钩(甘肃出土)

图九 明代玉带钩(北京出土)

我们将历史时期的玉带钩,以这样一个粗略的型式划分为基础,进行初步的讨论,以期对玉带钩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把握。关于史前的玉带钩,前文已经列举,不拟在此复述。

1. 方牌形玉带钩

方牌形玉带钩发现数量不多,但却很有特点。形体一般不大,钩体为方形或圆角方形,钩面饰纹,有带孔或钩钮。典型的方牌形带钩可以列举4件,分别出自陕西、河南、江苏和山东(图一〇)。

陕西宝鸡益门村2号墓出土的一件方牌形玉带钩[16],为黄玉质,整体为长方的空筒形,蛇首形方折钩,两面饰浮雕螭虺纹,无钮,有固定革带的卯孔。形体不大,长仅2.8厘米。这件玉钩时代较早,属春秋时期。

图一○ 牌式玉带钩

1. 陕西宝鸡 2. 河南固始 3. 江苏无锡 4. 山东曲阜

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的一件[17],羊脂白玉质,禽首形扁状钩首,短颈。钩体浮雕方折云纹和螭虺纹,尾端穿孔与钮相通。形体较小,长仅2.1厘米,时代为春秋晚期。这与前述陕西宝鸡益门村出土金带钩中的一件形制相同,它们谁仿谁一时不能论定。

江苏无锡的一件出自越国贵族墓[18],青白玉质,钩体镂雕纠结四蛇纹,兽首,颈稍长,背有扣钮。长5.8厘米。时代属战国早期。

山东曲阜鲁故城58号墓出土一件[19],黄玉质,钩体外形圆弧,饰大兽面纹。兽首,圆钮。形体稍大,长8.3厘米,属战国时期

这些方牌形玉带钩仅见于东周时代,而且多属春秋至战国早期,可以认为它是带钩的一种比较原始的形态。以陕西宝鸡的那件观察,形态更接近史前玉带钩,这可以作为探讨早期带钩发展脉络的一个重要线索。

2. 方体形玉带钩

玉带钩中有一种体方有棱,有四棱形,也有少数为多棱形,多数为方钮均归为方体形钩。这类带钩工艺相对较为简省,一般不加琢其他纹饰(图一一)。

方体形玉钩从战国早期开始见到,战国至两汉多见,到明清时期仍有使用。山西侯马138号墓发现一件青灰色玉钩[20],多棱方体形,素身,长4.4厘米,属战国早期。战国时期的方体玉钩,在河南、湖北和浙江都有发现。河南淮阳平粮台出土一件四棱方体白玉钩,马头形钩首,钩体较粗壮,长5.7厘米。浙江安吉县吟诗村发现的一件较为细长,略近琵琶形,龙首,体刻勾云纹,长5.6厘米。湖北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一件青玉钩,鸭首素体,长4.8厘米。

图一一 方体形玉带钩

1. 山西侯马 2. 河南淮阳平粮台 3. 浙江安吉吟诗村 4. 湖北江陵望山 5. 安徽巢湖放王岗 6. 广东肇庆松山 7. 广州石头岗 8. 四川广汉联合村 9. 北京昌平十三陵 10. 安徽灵璧高楼 11. 贵州贵阳

汉代的方体玉钩,造型与战国相去不远。安徽巢湖放王岗墓葬出土多棱体青白玉钩,龙首,钩体窄长,长11.8厘米。广东肇庆松山出土四棱方体灰白玉钩[21],鸭首,极似战国同类玉钩风格,长4.4厘米。在广州石头岗出土的另一件四棱方体青玉钩,鸭首(残)弓体,面起两台,长8厘米。

属于南宋时期的方体玉钩,在四川广汉联合村发现一件,鹿首素体,钩面圆弧,方钮较大,长8.1厘米。明代的方体钩见于北京昌平十三陵,一件为碧玉质,形体较大,龙首圆钮,素体嵌红黄蓝宝石,长14.2厘米。另有安徽灵璧高楼窖藏中出土方体青白玉钩一件,龙首圆钮,钩面线刻花朵纹,长15.4厘米。

清代的方体玉钩在贵州贵阳的一座清墓中发现一件,青玉质,龙首圆钮,长10.8厘米。

3. 曲棒形玉带钩

与铜带钩一样,玉带钩中也有一种曲棒形钩,钩体细长,首尾径相差不大。一般见于两汉,个别的可早到秦代,西汉时期比较流行。铜质曲棒形带钩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同类玉带钩完全可以看作是它的仿制品。曲棒形玉钩中有一种为多节串联型,分节制作,中间贯以铁芯,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图一二)。

属于秦代的曲棒形

图一二 曲棒形玉带钩

1. 河南泌阳官庄北岗 2. 安徽巢湖北山头 3、4.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5. 西安建章宫遗址 6. 河北邢台陈村刘迁墓 7. 河北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墓

玉钩,在河南泌阳官庄北岗出土一件,白玉质,半圆体,首尾均为龙头形,通体饰勾连云纹,为10节铁芯合体,长19厘米。

西汉时期的曲棒形玉钩发现于安徽、广东、陕西和河北等地,形制多仿秦曲棒形钩,一般也都是双龙首。安徽巢湖北山头墓葬中出土青白玉钩,两端饰龙首,体饰勾连谷纹,长17.8厘米。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2件曲棒形玉钩,一青一白,首尾饰龙虎头,一件体饰勾连云纹,钮在中部,长15厘米;一件为8节铁芯合体,长达19.2厘米。在西安建章宫遗址发现的青白玉钩,马首圆体,分节贯以铁芯,中有圆雕兔形,长19.4厘米。另在河北邢台陈村刘迁墓出白玉钩一件,龙首,钩体浮雕双螭,长16.4厘米,属于西汉晚期。

东汉时期的曲棒形玉钩发现不多,河北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一件,以和田白玉制成,细体,龙首,尾为虎首,体饰勾连云纹,长21.8厘米,是同类玉钩中所见最长的一件。(www.xing528.com)

曲棒形玉钩一般出土自等级很高的遗址和墓葬,看来多属王族专用品。

4. 琵琶形玉带钩

玉带钩中最多的一种是琵琶形,整体如琵琶,有的稍为宽扁,有的略为窄长。这类玉带钩明显仿自铜带钩,使用较为普遍。

琵琶形又可细分为素体和雕饰两型,出土数量都不少。

素体琵琶形玉带钩(图一三),自战国早期开始出现,两汉时期出土较多。宋元时期再度出现,明清两朝也很流行。这类带钩的钩体光素无纹,有的或带瓦棱线条,或在钩首部位有所雕琢。属于战国早期的素体琵琶形玉钩,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几件[22],其中一件为灰白玉质,鹅首形钩,长5.5厘米。

两汉琵琶形素钩各地均有发现。属于西汉时期的可举三例,一例出自江苏铜山小龟山[23],青白玉质,鹅首形钩,长6.2厘米;第二例出自陕西长安杜陵陪葬墓,青白玉质,龙首形钩,瓦棱体,长6厘米;第三例出自云南晋宁石寨山4号墓,青灰玉质,长4.7厘米。东汉时期的这类玉钩发现较少,出自甘肃武威雷台的一件,龙形钩首,钩体略长,钮居钩体中部,长10厘米。

南京仙鹤山东晋2号墓出土2 件相似的琵琶形素钩,均白玉质,体饰瓦棱纹,龙形钩首,长5.9、6.5厘米。江西南昌京山南朝墓中,出土一件琵琶形素钩,为灰白玉质,为六方体,龙形钩首,长9.5厘米。

宋代时带钩重又开始使用,琵琶形素钩也随之重新出现。江西吉水金滩南宋张宣义墓出土一件,青玉质,表面灰白色,体饰瓦棱纹,龙形钩首,长12厘米。属于元代的有陕西户县张良寨贺胜墓出土的一件,青玉质,龙首形长钩,长5.8厘米。

在明清两朝,琵琶形素钩既见于帝王墓,也见于一般的富贵人家墓葬。北京昌平明万历帝陵出土一件,玛瑙质,羊头形钩首。钩出万历帝棺内,长11.6厘米。河南浚县东环城路出土一件,龙头形钩首,长9.7厘米。江西宜春市出土一件,白玉质,龙头形钩首,长9厘米。出自杭州半山的一件,白玉质,龙头形钩首,长6.5厘米。

图一三 琵琶形玉带钩(素面)

1.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2. 江苏铜山小龟山 3. 长安杜陵陪葬墓 4. 云南晋宁石寨山4号墓 5. 甘肃武威雷台 6、7. 南京仙鹤山2号墓 8. 南昌京山 9. 江西吉水金滩张宣义墓 10. 陕西户县张良寨贺胜墓 11. 北京昌平十三陵 12. 河南浚县东环城路 13. 江西宜春市 14. 杭州半山 15. 安徽安庆民主 16. 上海浦东

清代制作的琵琶形素钩,与明代相比并无明显变化,这里列举两例。安徽安庆民主出土的一件,青玉质,龙头形钩首,长9厘米。上海浦东道光年墓出土一件,钩体较为扁平,龙形钩首,长9.1厘米。

雕饰琵琶形玉钩,是玉带钩中的精品。钩体作琵琶形,钩面一般有浮雕和透雕纹饰。这种带钩在战国早期就已出现,以后各代都有制作,渐趋精致。至明清两代最为常见,出土标本较多(图一四)。

图一四 琵琶形玉带钩(雕饰)

1.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2. 湖南长沙五里牌5号墓 3. 安徽天长三角圩 4. 河北满城刘胜墓 5. 福建武夷山新园亭 6. 南京仙鹤山6号墓 7. 安徽当涂青山 8. 西安刘逵墓 9. 西安瓦胡同村 10. 安徽灵璧高楼11. 北京昌平十三陵 12. 福建宁德金涵水库 13. 江西樟树观上 14. 上海龙华 15. 昆明刘家山 16. 安徽安庆民主 17. 安徽岳西李畈村 18. 河北献县陈瓒墓 19. 南昌湖坊村 20. 上海浦东 21. 昆明刘家山 22. 黑龙江讷河清河乡 23. 江西上饶黄土弄张希渊墓

战国时期的雕饰琵琶形玉钩,钩体只见有几何形纹饰。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一件,灰白玉质,鹅头形钩首,体饰圆体云纹,钩体较小,长5.2厘米,属战国早期。湖南长沙五里牌5号墓出土一件,灰白玉质,马头形钩首,钩体饰勾连云纹,长6.9厘米。

汉代的雕饰琵琶形玉钩,钩体仍以几何纹饰多见。安徽天长三角圩西汉墓出土一件[24],白玉质,鸭形钩首,钩体饰云气纹,长7厘米。福建武夷山新园亭出土一件,白玉质,龙头形钩首,钩体饰高浮雕云气纹,长7.4厘米。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一件,白玉质,龙头形钩首,钩体浮雕变形凤鸟,长5.8厘米。值得注意的是,这所谓的凤鸟,形态并不全像凤,更象是兽,与后来带钩上见到的螭龙比较接近。

晋代开始,雕饰琵琶形玉钩出现了高雕纹饰,钩体上见到了全形螭龙。这个风格对后世玉带钩的形制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玉带钩的主流形态。属东晋的南京仙鹤山6号墓出土一件,墨绿玉质,钩体浮雕全形螭龙,长9.5厘米。属于六朝的安徽当涂青山墓,发现一件白玉钩,钩首作凤头形,钩体作凤身形,长7厘米。这种装饰前朝不见,后代无有。

元明清三代,雕饰琵琶形玉钩较多见到螭龙装饰。如西安元代刘逵墓出土的青玉钩,龙形钩首,钩体高雕小螭衔芝纹,螭首向着钩尾,长11.5厘米。西安瓦胡同村出土的另一件元代白玉钩,龙形钩首,高雕小螭衔芝,螭首向着钩首,长14厘米。

到明清两代,这种高雕小螭的玉钩,螭首无不向着钩首,风格非常接近。安徽灵璧高楼明代窖藏出一件青白玉钩,龙形钩首,钩体高雕全螭形,是同类钩中形体较大的一件,长15.7厘米。福建宁德金涵水库出土一件青玉钩,带红土沁,龙形钩首,钩体雕全螭形,形体较小,长8.1厘米。上海龙华嘉靖年墓出土一件玉钩,龙形钩首,钩体高雕全螭形,长15.5厘米。云南昆明刘家山出土青白玉钩一件,龙形钩首,立雕一螭,长11.8厘米。

明代琵琶形玉钩也有素体另加装饰的,如北京昌平十三陵定陵出白玉钩一件,龙形钩首,素体嵌红黄蓝宝石,长11厘米。另外也有作其他装饰的,如江西樟树观上出碧玉钩一件,鹿头形钩首,圆雕折枝桃、蝙蝠,寓意福禄寿,长13.5厘米。

清代高雕小螭琵琶形玉钩发现较多,雕工都很精湛。安徽安庆民主清墓出土一件白玉钩,龙形钩首,高雕全龙形,长8.3厘米。安徽岳西李畈村清墓随葬的一件白玉钩也相似,也是龙形钩首,高雕全龙形,钩体较长,长12.5厘米。河北献县陈瓒墓,白玉,龙首,体雕螭纹,长12.3厘米。江西南昌湖坊村出土一件青白玉钩,龙形钩首,高雕螭龙衔芝,长13.3厘米。上海浦东道光年墓出土一件白玉钩,龙形钩首,高雕全龙形,长11.3厘米。黑龙江讷河清河乡出土一件白玉钩,龙形钩首,高雕小龙,钩体略小,长7.5厘米。当然在有些玉钩上,雕饰的图形也有变化,如云南昆明刘家山出土的一件黄白玉钩,龙形钩首,高雕凤鸟,长13.3厘米。而江西上饶黄土弄张希渊墓随葬的一件青白玉钩,龙形钩首,高雕小螭与莲花同在,钩体略小,长8.5厘米。

高雕小螭琵琶形玉带钩,明清风格完全一致,一部分是清仿明的结果,也应当有相当一部分带钩的使用是由明代延到了清代,所以这两朝的雕饰琵琶形玉带钩并不容易判断时代,相当多的带钩原本可能是明代制作的。

5. 异形玉带钩

还有一些造型特别的玉带钩,出土数量不多,也不容易观察它们的演变序列,我们将它们勉强归为一类,统称为异形带钩。这些带钩,在造型上有的是仿自同类的铜带钩,有的则发挥了玉材的表现优势,变化多样(图一五)。

属于战国早期的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带钩中,有一件为灰白玉质,鹅形钩首,钩体小巧,长5.5厘米。安徽巢湖北山头西汉墓葬出土一件白玉钩,首尾均作龙首形,钩体两侧各浮雕一小龙形。钩体较长,长14.4厘米。北京石景山老山汉墓出土一件白玉钩,方形素钩首,钩体圆雕兽面,长4.6厘米。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一件青玉钩造型特别,虎形钩首,钩尾作龙首衔环,龙虎合体,长11.8厘米。南越王墓另有一件青白玉钩,龙形钩首,钩尾虎面形,钩体8块以铁芯合体,钩体较大,长19.2厘米。江苏铜山小龟山西汉墓出土灰白玉钩,兽形钩首,钩体三叉尾形,钩体较小,长4.4厘米。另外南京仙鹤山6号东晋墓出土一件白玉钩也较为特别,造型很简洁,龙形钩首,钩体两旁如翅,长5.8厘米。

图一五 异形玉带钩

1.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2. 安徽巢湖北山头 3. 北京石景山老山 4、5.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6. 江苏铜山小龟山 7. 广西合浦黄泥岗 8. 南京仙鹤山 9. 江苏无锡钱裕夫妇合葬墓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个发现,广西合浦黄泥岗新莽时期钩环一套,雁形钩与蟠龙环出土时勾挂在一起。又有江苏无锡元代钱裕夫妇合葬墓出土钩环一组,钩与环都有高雕的花鸟图形,环长8.3、钩长7.4厘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