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带钩名称考论:鲜卑式带钩产地与品种分析

带钩名称考论:鲜卑式带钩产地与品种分析

时间:2024-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 带钩名称考论关于带钩及其相关器物,还存在一个名称之争的问题。王国维《胡服考》以为冠名,而非带钩之名。总而言之,上述六个名称不少人都认为实际所指为一,就是带钩,可以“鲜卑”作为代表称名。干志耿、孙秀仁赞同鲜卑郭落带为瑞兽带的说法,他们进一步指出瑞兽就是驯鹿。其三,另外一种意见以为“犀比”或“郭落”并不就是直指带钩,而是指带钩的产地和品种,犀比、鲜卑都是指“鲜卑式带钩”,产品以产地为名[175]。

带钩名称考论:鲜卑式带钩产地与品种分析

六、 带钩名称考论

关于带钩及其相关器物,还存在一个名称之争的问题。这个问题与研究带钩的起源和消亡具有十分微妙的关系,有必要作些辨释。

1. 鲜卑郭落带

下列名称被认为是带钩的异名,散见于各种古籍:

犀比 《楚辞·招魂》“晋制犀比费白日些”,王逸注“犀比”为赌具[165]阮元认为犀比就是带钩,云“犀毗、鲜卑、犀比声相近而文互异,其实一也”[166]班固《与窦宪牍》“复赐固犀比金头带”,其云犀比指的是带钩[167]

犀毗 《汉书·匈奴传》“黄金犀毗一”,颜师古注“犀毗”为“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明人都穆解犀毗:“毗者,脐也,犀牛皮坚而有文,其脐四旁如饕餮而对,中一圜孔,坐卧磨砺,色甚光明。西域人割取以为腰带之饰,曹操以犀毗与人一事,是也。”[168]这恐怕是一种附会之说。

胥纰 《史记·匈奴传》“黄金胥纰一”,司马贞《索隐》:“《汉书》见作犀毗,胥犀声相近,或误。……延笃云,胡革带钩也,则此带钩亦名师比,则胥、犀与师并相近而说各异耳。”

师比 《战国策·赵策》:“赐周绍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以傅王子也。”延笃云“师比,胡革带钩也”。颜师古引此以证《史记》,已如上述。

私纰头 《淮南子·主术训》:“赵武灵王贝带而朝。”高诱注:“读曰私纰头,二字三音也,日郭落带系桃镝也。”王国维《胡服考》以为冠名,而非带钩之名。

鲜卑 《楚辞·大招》:“小腰秀颈若鲜卑只。”王逸注:“鲜卑,袞带头也,言好女之状,腰肢细少,颈锐秀长,靖然而特异,若以鲜卑之带约而束之也。”《东观汉记》卷八:邓遵破诸羌,“诏赐金刚鲜卑绲带一”。如上所引,颜师古以为“鲜卑”就是“胡带之钩”。

总而言之,上述六个名称不少人都认为实际所指为一,就是带钩,可以“鲜卑”作为代表称名。当然,对于“鲜卑”一词也还有别的理解,认为并不是带钩,这一点下面还要谈到。

张宴注犀毗(胥纰),认为即鲜卑,并云“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对于这一句话,今人有几种不同的断句,有几种不同的理解。

其一,断为“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即理解为“鲜卑是郭落带上瑞兽的名称”。包尔汉、冯家昇、江上波夫主此说[169] [170]

其二,断为“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从语音学角度考察,鲜卑即满语Sa bi,为祥瑞神奇之意。郭落,通古斯语对音为Kwuk lak,为兽之意。鲜卑郭落带就是“瑞兽之带”[171]。就像白鸟库吉所说,“鲜卑郭落”为胡语,而“瑞兽”为其汉译[172]日本学者多主此说。干志耿、孙秀仁赞同鲜卑郭落带为瑞兽带的说法,他们进一步指出瑞兽就是驯鹿。郭落即鄂伦春人的“沃列恩”—驯鹿。由于带钩上罕见驯鹿图像,所以他们认为“鲜卑郭落”指的是透雕牌饰而非带钩,考古上所见的三鹿纹饰牌即为贴附于“鲜卑郭落带”上的饰件,缀有此类饰牌的腰带,就是“鲜卑郭落带”[173] [174]。这是目前为止最新颖的一种解释。这里的两种说法虽然都有可取之处,可是如果按这样的理解回头再读张宴的话,就觉得很不通达了,这无异于把“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解作“瑞兽带,瑞兽名也”,这就太费解了。

其三,另外一种意见以为“犀比”或“郭落”并不就是直指带钩,而是指带钩的产地和品种,犀比、鲜卑都是指“鲜卑式带钩”,产品以产地为名[175]。这似乎是把张宴的话理解为:“鲜卑族郭落带,瑞兽名也。”这样也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鲜卑既与犀比、师比“总一物也”,就是说它是一件器具,是带上之物,所以才能以其赐人。如果只作“祥瑞”解,赐师比、赠犀毗又当作何解释?

关于“郭落”,1929年伯希和发表文章论王国维《胡服考》时,指出它是quraq的对音,是突厥语的“革带”[176]。这样,“鲜卑郭落带”就是“鲜卑带”了,不过古今语音对比变化很大,这也许是一种偶合。更重要的是,这也没有完全解决“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的问题。

“郭落”除了见于张宴一语,还见于《淮南子》高诱注。高诱的意思大概是说私纰头就是郭落带,原文不顺,可能错简有误。另外还见于《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其中引鱼豢《典略》云:“文帝尝赐(刘)桢廓落带。”廓落当是郭落的异写。

我很怀疑这郭落带可能就是文献中更多见到的“钩络带”,如: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先是童谣曰,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络带。”

《太平御览·服章部》引《吴书》:“陆逊破曹休于石亭,上脱御金校带以赐逊,又亲以带带之,为钩络带。”

晋张勃《吴录》云“钩络者,鞍饰革带也,世名为钩络带”,并云“吴时外国传曰,扶南人悉著钩络带”[177]

鱼豢《魏略》记,“吴时外国传大秦国皆著钩络带,扶南人悉著(钩)络带”[178]

从以上所言钩络带可以看出,所指多是“校饰革带”和“鞍饰革带”,以带扣为卡,带扣是附有舌的方环或圆环,亦即《后汉书·舆服志》和《隋书·礼仪志》所说的“带鐍”[179],宋陈祥道《礼书》中的“钩”。如此说不误,则这种钩络带—郭落带就不是附带钩的革带,一般应是指带扣革带。王国维已经指明这一点,认为郭落带与钩络带本是一回事,“胡名则谓之郭落带”[180]

郭落带既为钩络带,那么鲜卑或犀比、师比显然就是带上的带扣了,也就是王逸说的袞带头、班固说的金头带之头,不是带钩。秋山进午近年来发表了类似看法,也认为师比不是带钩,否定了江上波夫师比和带扣配件有关,师比就是动物纹带钩的说法,但他又认为师比包括长方形透雕牌饰在内,这还可以继续研究[181]

带扣似乎早先用于马骑的束带,后来转用在腰带上,难怪王国维主张于鞍制中求带制了[182]。带扣在我国北方的两汉和更早的时代相当流行,正如张宴所说:“东胡好服之。”这种带扣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则大量见于两汉以后,用于马具的带扣似可早到春秋时代,如河南淅川下寺春秋中晚期楚国墓地,出土了29件铜带扣,它们分别放置在有陪葬车马坑的墓室内[183],正是马具,非为人用。魏晋以后,带扣大量用于武士束带,考古发现的这类武士俑极多,毋须赘言。

总而言之,鲜卑郭落带就是有带扣的革带,如王先谦《汉书补注》引沈钦韩所说:“郭落带一名鲜卑带。”这鲜卑不必作“祥瑞”解,不是专指青铜透雕牌饰,应是指的“胡革带钩”,就是环状类带扣。王逸、延笃、颜师古、司马贞等所说一致,都以为鲜卑就是胡革带钩,说明这种“钩”与周汉带钩是有区别的,而束带的功用则完全相同。由此,张宴语应作: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即鲜卑就是郭落带,以瑞兽为名,东胡族喜好服用这种带扣革带。在我国东北地区以至西伯利亚出土的带扣很多都以兽纹为饰,各式带扣当时大概便以瑞兽为名,以示区别。(www.xing528.com)

2. 带钩

在讨论带钩异名的时候,还需要强调这样一个问题,这种束系革带的有钮钩状物原来就称为“钩”,它是带钩的省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钩”的称名不仅早于“犀比”,而且早于“鲜卑”。

国语·齐语》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管子·小匡》所载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

荀子·礼论》:“缙绅而无钩带。”

庄子·达生》:“以钩注者惮。”

《庄子·胠箧》:“窃钩者诛。”

以上所云“钩”皆指带钩。如果说有的文献确切成书年代尚有争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这里还可举考古资料为证。时代属战国中期的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楚简,其中有两枚简文就是直呼带钩为钩的[184]:

简202:一组带,一革,皆有钩。

简207:一素缂带,有□钩黄金与白金之舄。

长台关207简意为有错金银的带钩,查原墓所出的Ⅵ式大带钩就是错金错银的,与简文正合。湖北江陵望山2号楚墓遣册第2简文为:“一缂带……一玉钩,一环。”[185]这里的钩,都是指带钩。

在稍晚一些的文献中,也经常可以见到径称带钩为钩的例子,如:

《东观汉记》卷二十:“诏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帻、玉壶、革带、金错钩佩。”

《淮南子·说林训》:“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

《秦族训》:“带不厌新,钩不厌旧。”

《后汉书·五行志》:“光禄勋吏舍壁下夜有青气,视之得玉钩、玦各一。”

《隋书·礼仪志》班固与弟超书曰:“遗仲升兽头金旁囊、金错钩。”

更重要的是,出土的铭文带钩也自铭为“钩”。江苏丹阳东汉墓出土的错金铜带钩,镌铭:“永元十三年五月丙午日钩。”泰州新庄东汉墓出土的错金银铜带钩,用金丝为铭:“五月丙午钩。”传世的自铭带钩也称“钩”,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著录二件,一铭“丙午神钩君高迁”;另一铭“丙午钩君高迁”,皆可证。

至迟从司马迁的时代起,“带钩”一名的全称就已出现。东汉及两晋,都有全呼“带钩”的记载:

《史记·齐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带钩,……桓公中钩佯死,以误管仲。”

《列子·力命》:“射中小白带钩。”[186]

《新序》:“管仲射小白中其带钩。”

《祥异记》:“长安民有鸠飞入怀中,化为金带钩。”[187]

梁书·夏侯详传》:“得金革带钩。”

唐人注犀毗,也有“革带钩”之说,已见上述。钩—带钩,在古文献、出土遣册、钩铭中可以看到,称谓是比较明显的。这种称呼大致起于东周中期,迄于隋唐,基本上伴随了整个带钩在中国历史上的使用时代。当然,魏晋以后文献中提及带钩都只是一种历史的回顾,实际上带钩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