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带钩的分期和发展:南方楚国的独特发现

带钩的分期和发展:南方楚国的独特发现

时间:2024-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长的带钩近20厘米,有的钩钮离钩尾渐远,一部分带钩钩钮已移至带钩中部[124]。南方楚国使用带钩也比较普遍,在河南南部、湖北和湖南境内都有发现。常见的有Ⅰ式水禽形、Ⅳ式曲棒形,还有Ⅶ式和Ⅷ式带钩。成都东北郊出土的1件双层钮异形带钩,是独一无二的珍品[1

带钩的分期和发展:南方楚国的独特发现

四、带钩的分期和发展

带钩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亦即始作、鼎盛、普及、衰落四个时期。

1. 始作期(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

中国腹地带钩的出现虽然不能早到古代学者所说的“三代”之初,但也没有晚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时(公元前307年)。

在周都洛阳出土1件带钩,时代定在春秋中期,这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带钩。它是中州路西工段M2205中的随葬品,原报告无图,划归原Ⅱ式,似为水禽形,长7.4厘米[119]。同地M209亦出1件带钩,属本文Ⅱ式,时代为春秋晚期。属于春秋中晚期的带钩还见于北京怀柔的燕墓,山东临淄的齐墓,河南淅川、湖北江陵和湖南湘乡的楚墓,陕西宝鸡和凤翔的秦墓,山西侯马的晋墓[120],江苏苏州的吴墓,还见于甘肃灵台古密须国墓和辽宁喀左东胡族墓。虽然这个时期的带钩发现的数量相当有限,但从临淄郎家庄M1出66件带钩的情况分析,当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带钩使用已经比较普遍。

从形制上来说,春秋时期的带钩以Ⅰ式水禽形为主,也有Ⅱ式兽面形、Ⅲ式耜形和Ⅴ式琵琶形。其中Ⅴ式带钩只见于临淄郎家庄Ml,原报告将所出的带钩分为四式,形制基本相同,只有粗细长短的区别,粗短的原Ⅰ式与本文所分的Ⅰ式基本相同,仅钩首为马头形而非禽首形[121]。另外北京怀柔M12所出的Ⅲ式耜形带钩,其造型具有战国时代作风[122],能否早到春秋,时代尚可存疑。

春秋带钩以小型为主,长度一般在1.7~8厘米,最长为11.6厘米。钩体以素面为主,钩钮靠近钩尾。秦墓中见到的一些小带钩有的还没附钮,带钩的一般特征还没完全具备[123]

战国早期,出土带钩的地点比之春秋有了明显增加。三晋地区韩魏两地发现带钩较多,其次秦、楚、齐、鲁、燕也有一定数量带钩出土。

战国早期的带钩依然以小型为主,除继续见到Ⅰ式水禽形和Ⅲ式耜形外,新出现了Ⅳ式曲棒形,见到相当多的Ⅴ式琵琶形。最长的带钩近20厘米,有的钩钮离钩尾渐远,一部分带钩钩钮已移至带钩中部[124]。此期铜带钩一般都是素面,很少附加纹饰。

值得注意的是,河北怀来北辛堡所出的Ⅱ式兽面形带钩与中原和南方所见的同类带钩有明显区别,钩体较长。秦墓和燕墓所见的Ⅶ式全兽形带钩一般都比较小,数量也少。

2. 鼎盛期(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

三晋地区发现的属于战国中期的带钩不少,同战国早期一样,主要是在今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出土的,河北南部也发现赵国和中山国的带钩。南方楚国使用带钩也比较普遍,在河南南部、湖北和湖南境内都有发现。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开始使用带钩,带钩逐渐发展到了鼎盛期。

战国中期常见的带钩有Ⅰ式水禽形和Ⅴ式琵琶形,Ⅴ式数量最多,凡出带钩的地点几乎都能见到它。其次还有Ⅲ式耜形、Ⅳ式曲棒形,新出现的有Ⅵ式长牌形和Ⅷ式异形。异形包括无钮环尾式、无钩首式等。钩钮的位置继续往钩体中部移动,多数位于距钩尾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钩体处,个别秦国的带钩钩钮位于钩体中部,这种现象无论在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早期都不曾见到过。

这个时期带钩的长度有了很大变化。Ⅰ式带钩依然很小,有的仅长2厘米上下。Ⅴ式琵琶形大多属长钩类,由于它的大量出现,使此期长带钩的比例有了增加,一般全钩长度都在10~14厘米。Ⅵ式长牌形带钩除陕西咸阳黄家沟秦墓出土1件外[125],其他几件都出自楚墓,长度都在20厘米以上。这种带钩可能主要为楚国所用,其他地区其他时代极少发现,时空特征相当明显,它与战国晚期见到的两兽首相背的长牌形带钩不同,后者只见于战国晚期的三晋地区,也有相当的特点。

带钩到战国晚期就完全进入了鼎盛时期,分布范围之广,数量型式之多,工艺制作之精,都是前所未见的。

战国晚期发现较多带钩的地区有三个:三晋、秦、楚。常见的有Ⅰ式水禽形、Ⅳ式曲棒形,还有Ⅶ式和Ⅷ式带钩。Ⅴ式琵琶形,三晋发现最多。Ⅵ式长牌形,只见于三晋地区。Ⅲ式耜形除见于三晋外,秦国墓葬中也有少量出土[126] [127],其他地区绝少发现。曲棒形一类大型带钩钩钮皆在钩体中部,长牌形和琵琶形带钩钩钮多在距钩尾三分之一钩体处。小型带钩长度在2~6厘米,大、中型带钩在7~21厘米。Ⅰ式带钩见到较多的短体形,个别的钩首长度甚至超过了钩体长。Ⅷ式异形除了环尾带钩,还有附环带钩,其中1件错金嵌玉鳖形带钩出自湖北宜域楚皇城遗址,造型奇特,卷尾无钩首,钩钮在中部,制作精巧[128]

3. 普及期(秦汉时期)

秦和两汉是带钩普及发展的时期,这是国家统一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带钩流行的主要型式是Ⅰ式、Ⅳ式和Ⅴ式,Ⅲ式和Ⅵ式等战国时代的带钩基本被淘汰。带钩完成了定型,除少数艺术型带钩外,制作工艺维持在一般水平。

秦统一时期的带钩发现不多,这恐怕主要是因为秦建国年代短暂,只有十五年,要将所发现的这个时期的墓葬和遗迹都辨别出来实非易事。不可否认,有些本来可能属于秦的带钩,人们往往把它们归入战国或是汉初,或者笼统定为秦汉之际。

现在已经确定为秦时期的带钩,主要有Ⅰ式水禽形、Ⅱ式兽面形、Ⅳ式曲棒形、Ⅷ式异形,也有琵琶形和全兽形。除曲棒形外,一般都比较短小。异形中的武士持器带钩很有特点,类似器形过去曾有过著录[129]

西汉早期的带钩发现较多,在今内蒙古、辽宁、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等省区都有出土。主要型式有Ⅰ式水禽形、Ⅱ式兽面形、Ⅳ式曲棒形、Ⅴ式琵琶形、Ⅶ式全兽形。琵琶形带钩以窄体多见,以素面为主。四川昭化宝轮院船棺葬出有犀牛形带钩[130],造型十分生动,过去曾发现过卷尾为钩首的犀牛形带钩,风格与此雷同[131]

从秦统一到汉初的带钩中,都没有见到Ⅲ式耜形和Ⅵ式长牌形,它们都消失在战国晚期,以后虽然还有个别发现,但构不成完整的发展序列。

西汉中晚期的带钩,常见Ⅰ式水禽形和Ⅴ式琵琶形,以素面为主,制作低劣,不如前代。还见到Ⅳ式曲棒形和Ⅶ式全兽形,也有一部分异形带钩,包括反勺形、环尾形等。最为特别的是贵州威宁中水出土的3件牛头形带钩,牛角上有钩首和钩钮,并且钮和钩都同在一侧,它们的使用与常规带钩似有区别[132]。成都东北郊出土的1件双层钮异形带钩,是独一无二的珍品[133],它的使用方法还有待研究。

西汉中晚期的带钩有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包括琵琶形在内,长度一般在2~8厘米,超过10厘米的不多。

新莽时期的带钩主要有Ⅰ式水禽形,Ⅳ式曲棒形和Ⅴ式琵琶形,多素体无纹。河南新安铁门镇出土的一件Ⅲ式耜形带钩[134],可能是当时的仿古制品,也是托古改制的一个见证。山西襄汾晋城亦见耜形带钩1件,年代也可能晚到新莽[135]

东汉时期的带钩亦以Ⅰ式、Ⅳ式、Ⅴ式多见,晚期则少见Ⅰ式。Ⅳ式和Ⅴ式带钩的钩钮几乎都是在中部或接近中部。钩体以素面为主,很少饰纹。河北石家庄东岗头村出土1件异形带钩,长14.8厘米,钩面铸有一人手持剑盾,足握刀斧,周围还有四神图,是汉画像中常见的图像[136]

东汉带钩既有长仅1.1厘米的,也有长过20厘米的,10~15厘米长的带钩比西汉时期在数量上有很大增加。最长的1件出自河北定县中山简王刘焉墓,长21.8厘米,截面方形,中部方钮,龙首形钩,虎头形尾,线刻卷云纹,琢磨光滑,是玉带钩中的精品[137]

东汉时期北起今内蒙古、辽宁,南到两广、云贵,东达江浙,西去玉门关外,都有带钩出土,这是历史上带钩分布最广的时代。

4. 衰落期(魏晋时期)

西晋时期带钩已不多见,东晋以后更少。洛阳发掘的54座西晋墓,只出1件[138]南北朝、唐、宋和明虽然也都有个别带钩出土,很明显,它已不像魏晋以前那样为人们所广为使用了。明定陵一墓就出有5件带钩,都放置在万历皇帝尸体两侧[139],带钩已非实用之物,成为上层统治者发怀古之幽情的鉴赏品了。

西晋带钩以Ⅳ式曲棒形发现为多,但它与前代的Ⅳ式带钩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钩钮都在钩背中部并略偏向钩首处,而不是偏向钩尾。过去发现最多的Ⅴ式琵琶形带钩此时已不见,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魏晋时期,带钩无论从分布范围、出土数量上看,还是从工艺制作和种类上看,很快地衰落下去了。

5. 带钩的发展和演变

综上所述,各式带钩的流行都有一定的时代限度。Ⅰ式水禽形时代跨度最长,从春秋中晚期一直到西晋都有发现。Ⅱ式兽面形从春秋晚到东汉早都有发现,Ⅲ式耜形主要见于战国晚期,Ⅳ式曲棒形从战国早期一直延续到西晋,Ⅴ式琵琶形流行到东汉晚期为止,Ⅵ式长牌形则仅见于战国中晚期(表一)。

到近年为止,出土最多的带钩是Ⅰ式水禽形、Ⅳ式曲棒形和Ⅴ式琵琶形,它们各自的发展都有一定特点。下面分析各式带钩的演变过程将侧重于这三种带钩,其他从略。

Ⅰ式水禽形带钩。可分以下四种:

ⅠA:长颈长腹,形体稍大,主要见于春秋战国时期。从西汉早期开始一直到西晋,这种带钩变为回颈,钩喙也有所加长,钩首与钩体间构成的空间加大了(图六,1~14)。

ⅠB:附翅附尾,又分展翅与合翅。展翅类见于战国时期的楚墓,合翅类见于战国中晚期的秦墓(图六,15~21)。

ⅠC:长喙短腹,钩首禽喙长过钩体,见于战国晚和统一时期的秦墓(图六,22、23;彩图五)。

ⅠD:曲颈无腹,形体最小,见于战国晚期的秦墓、西汉时期的岭南地区、新莽和东汉时期的中原与沿海地区(图六,24~27)。

Ⅰ式水禽形带钩的演变如图七所示。

Ⅱ式兽面形带钩(图八、彩图九)。带钩上的兽面形图案有几种,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大耳兽面,它在春秋晚期的楚墓中已见到,战国时期的楚墓中也有发现。它可能是楚国带钩之一种。四川新都战国墓中见到的Ⅱ式大耳兽面带钩[140]可能是楚文化影响的结果。春秋战国Ⅱ式带钩的兽面以写实为特征,大耳兽之耳作合弧形,饰有眼目,钩体粗壮。到秦汉时期,大耳兽面已图案化,连眼目也省掉了。

表一 各式带钩的时代分布

图六 Ⅰ式水禽形带钩

1~14.ⅠA 15~21.ⅠB 22、23.ⅠC 24~27.ⅠD

1. 辽宁喀左南洞沟 2. 江苏苏州 3~5、17、22. 陕西凤翔高庄 6. 河北易县燕下都 7、19. 陕西西安半坡 8、20、25. 河南洛阳烧沟 9. 贵州威宁中水 10. 湖南长沙金塘坡 11. 陕西咸阳 12、14、21. 私家藏品 13、24. 河南洛阳 15. 私家藏品 16. 陕西咸阳黄家沟 18. 河南郑州二里冈 23. 河南临潼上焦村 26. 河南陕县刘家渠 27. 广东广州

类似兽面形带钩东汉早期还有个别发现,但钩体细长,兽耳窄小,造型有了很大变化。

Ⅲ式耜形带钩(图九)。最早见于春秋中晚期的燕墓,战国早期和中期也有少量发现,主要流行在战国晚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带钩绝大多数都是在三晋和关中地区发现的,以三晋出土最多,显然它主要为三晋所用。

关于Ⅲ式带钩的发展演变,现在还缺乏系统的认识。(www.xing528.com)

Ⅳ式曲棒形带钩。按照钩体的弧度和钩钮的位置,曲棒形带钩可分为以下三种:

ⅣA:钩体弧度小,钩钮离钩尾不远。见于战国早期的秦墓和燕墓,战国中晚期三晋和岭南地区也有出土,到秦统一时期还有发现(图一○,1、2)。

图七 Ⅰ式水禽形带钩发展变化示意

1. 江苏苏州 2. 河南洛阳 3. 湖南湘乡 4、5. 陕西凤翔高庄 6. 山西长治分水岭

图八 Ⅱ式兽面形带钩

1、2. 湖南常德德山 3. 湖北江陵拍马山 4. 陕西咸阳 5. 湖南长沙 6. 私家藏品 7、8. 私家藏品 9. 陕西成阳黄家沟 10. 陕西临潼上焦村 11. 河南辉县

图九 Ⅲ式耜形带钩

1. 北京怀柔 2、3. 河南郑州二里冈 4~6. 山西侯马 7. 私家藏品 8、9. 陕西西安半坡 10. 河南汲县三彪镇 11. 河南辉县褚邱 12. 山西长治分水岭 13. 陕西凤翔高庄 14. 四川成都市郊 15. 河南新安铁门镇

图一○ Ⅳ式曲棒形带钩

1、2.ⅣA 3~11、15.ⅣB 12~14.ⅣC

1. 陕西凤翔高庄 2. 陕西咸阳 3. 山西长治分水岭 4. 河南洛阳烧沟 5. 河南郑州二里冈 6. 私家藏品 7. 河南陕县刘家渠 8. 云南晋宁石寨山 9. 陕西耀县 10. 四川昭化宝轮院 11. 四川巴县冬笋坝 12. 河南洛阳 13. 浙江黄岩秀岭 14. 辽宁沈阳伯官屯 15. 四川绵竹清道

ⅣB:钩体曲为弓式,钩钮在中部或略偏向钩尾处,从战国早期到西晋时期都有发现(图一○,3~11、15;彩图六)。

ⅣC:钩体弧度不大,钩钮在中部略偏向钩首处,主要见于东汉晚至西晋时期(图一○,12~14)。

这三种曲棒形带钩具有明显的递变关系,以钩钮的位置就不难区分它们的时代(图一一)。

Ⅴ式琵琶形带钩(图一二)。琵琶形带钩本身有大小宽窄之分,它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两大段,以战国晚期为界。前段的精点是宽体窄体都有,以长琵琶形为主,钩体大多有纹饰,钩钮靠近尾端。后段以短小素面琵琶形多见,钩钮离钩尾较远,靠近钩体中部。

ⅤA:宽体粗颈,钩钮近尾端。整个战国时期都有发现,主要见于三晋(包括周都)地区。山西侯马上马村M9出有1件琵琶形带钩,可惜原报告无图,如属ⅤA式,那这类琵琶形带钩的时代则可早到春秋晚期[141](彩图七)。

ⅤB:窄体长颈,钮近尾端。从战国早到战国晚在三晋地区最为流行,楚国和巴蜀地区也有少量发现,边远地区晚到西汉早期还有发现。

ⅤC:同ⅤB式,唯钩钮离钩尾较远。从战国中一直到东汉晚期都有发现,在中原、南方和华东地区出土较多。

ⅤD:钩体短小,一般比较粗壮,以素面为主,流行于春秋晚期到东汉晚期。早晚的区别主要是在钩钮的位置,早的钩钮近尾端,晚的钩钮则离钩尾较远。

图一一 Ⅳ式曲棒形带钩发展变化示意

1.陕西凤翔高庄 2.陕西大荔朝邑 3.四川绵竹清道 4.河南洛阳

图一二 Ⅴ式琵琶形带钩

1~5.ⅤA 6~9.ⅤB 10~14.ⅤC 15~18.ⅤD

1、2. 河南郑州二里冈 3. 私家藏品 4、16. 河南洛阳烧沟 5. 四川巴县冬笋坝 6. 江苏徐州子房山 7、9. 河北邯郸百家村 8. 河南辉县赵固 10. 广东德庆大辽山 11、13. 河南洛阳烧沟 12. 江苏丹阳宗头山 14. 四川汶川萝卜砦 15. 广东广州 17. 辽宁新金花儿山 18. 江苏连云港

因为窄体琵琶形带钩延续很晚,宽体的出现略早,使用到秦统一前为止,所以,我认为窄体琵琶形带钩可能是由宽体琵琶形发展而来,从ⅤA到ⅤB、ⅤC的演变线索基本上是清楚的(图一三)。

Ⅵ式长牌形带钩。此类带钩有两种:

ⅥA:呈比较规整的长条形,有一定弧度。钩颈细小,钩面镂错镶嵌,制作考究,以战国中期的楚墓出土稍多,同期的秦墓和战国晚期的韩墓有个别出土(图一四,1~7;彩图一○、一一)。

ⅥB:钩体两端饰相背的浮雕兽面,中间由棱形长方体相连接,钩颈短而细。这类带钩只见于战国晚期的三晋及周都地区(图一四,8~11)。

这两种带钩之间似无演变关系,它们的来源可能和一种原始型的带钩有关,详见后述。

Ⅶ式全兽形带钩(图一五~图一七,彩图一四~彩图一九、彩图二七)。全兽形带钩出现于战国早期,而大量流行是在战国晚期,秦汉时代也见到不少,直到西晋还有个别发现。这些带钩以中原和关中地区发现稍多,各时代的差异较大,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现在的材料还不足以解决其演变问题。

Ⅷ式异形带钩(图一八~图二○,彩图二八)。

异形带钩造型多样化,变化规律也不明显,这里暂不作分析。

图一三 Ⅴ式琵琶形带钩发展演变示意图

1、3. 河南洛阳 2. 山西长治分水岭 4. 山东临淄郎家庄 5. 山东滕县小马庄

图一四 Ⅵ式长牌形带钩

1~7.ⅥA 8~11.ⅥB

1、5、6、10. 私家藏品 2. 湖北江陵 3. 河南信阳长台关 4. 山西长治分水岭 7、8. 河南郑州二里冈 9. 河南洛阳烧沟 11. 河北邯郸赵王陵

图一五 Ⅶ式全兽形带钩(1)

1、4、9、10、12. 私家藏品 2、3. 河南郑州二里冈 5、7. 河南洛阳中州路 6. 北京怀柔 8. 私家藏品 11. 私家藏品

图一六 Ⅶ式全兽形带钩(2)

1~4. 私家藏品 5. 湖南常德 6. 山西长治分水岭 7. 河南辉县 8. 湖南长沙杨家山 9. 私家藏品 10、11. 陕南咸阳 12. 四川昭化宝轮院

图一七 Ⅶ式全兽形带钩(3)

1. 河南洛阳西郊 2. 河南洛阳中州路 3、7. 私家藏品 4. 山东曲阜鲁城 5. 河北邢台 6. 四川成都扬子山 8. 湖北宜城郑集

图一八 Ⅷ式异形带钩(人面人体形)

1、2、7、8. 私家藏品 3. 陕西咸阳 4. 私家藏品 5. 江苏南京西岗 6. 内蒙古准格尔旗瓦尔吐沟

图一九 Ⅷ式异形带钩(异体形)

1、3. 私家藏品 2. 四川巴县冬笋坝 4. 河南郑州二里冈 5. 贵州威宁中水 6~8. 私家藏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