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国初期县制改革的社会变迁

民国初期县制改革的社会变迁

时间:2024-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民国初期的县制改革公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时代。民国初年,虽然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但封建制度以其惯性而得到沿袭,县一级行政组织仍用旧制。咸阳在民国初期的15年间,平均每5年出现一次较大的战事,属全国战乱较少的地区之一。

民国初期县制改革的社会变迁

2.1 民国初期的县制改革

公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时代。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此后,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宣布退位,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民国初年,虽然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但封建制度以其惯性而得到沿袭,县一级行政组织仍用旧制。1913年(民国二年),袁世凯颁布“地方机关划一组织令”八种,其中第五号令是关于县级行政组织的,规定县的行政长官司称知事,处理公务的场所称县事公署,佐治人员为科长科员,并酌设技士。县以下行政机构设城、镇、乡制。凡府、厅、州、县治所在的城乡地区称城;人口聚居满5万以上的村庄、屯集称镇;人口不满5万的村庄、屯集称乡。乡的行政长官称乡董,由县知事在地方绅士中遴派,乡董在其住所内办事。其他原有制度在基层行政组织中继续发挥作用。

由于民国初年战乱不止,在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愈演愈烈,各大小军阀在其控制区自行其是,加之军阀控制区的不断变化,行政管理系统被严重打破,社会处于无序状态。(www.xing528.com)

咸阳在民国初期的15年间,平均每5年出现一次较大的战事,属全国战乱较少的地区之一。但即使如此,其间咸阳任知事者共计30人,平均每年更换两人。任期最长的为2年,最短的仅1月。其中民国十年、十四年各更换4任县知事,民国十五年更换5任县知事。县知事更换如此频繁,其行政状况可想而知。县知事更换最频繁的年份都是战事较大的年份,其时县知事常受军队威逼,索要钱粮,作为父母官非但不能保民,有时难于自保。如民国五年,县知事陈云霖在任期间,“时值政变,陈被某军殴打致伤,犹得扶杖贡差”;民国六年,县知事宋邦彦竞遭驻军杀害;民国十四年,驻军王宏恩部强征“开拔费”10.8万元,每亩摊麦3升,限3日交付。“王部拘地方士绅数十于财政局,盛军围之,强行索取”。县知事刘宗向见事不妙,借故离去。在军阀混战时期,县行政长官通常是由控制该地区的军阀任命,他们都常受到军队的欺压,普通百姓的遭遇就更苦不堪言了。

这一时期,县及以下行政系统,从形式上是沿袭旧制,而实际上是无序状态。最底层的农村是依赖传统乡里制度维持,农民衣食尚且不保,“自治”和民主就更谈不上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