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翻译研究发展成果

西方翻译研究发展成果

时间:2024-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这样,西塞罗便奠定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而开拓了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二)主要学派二战后,科技、语言学和翻译事业蓬勃发展,机器翻译也悄然兴起。因此,西方的翻译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西方翻译研究发展成果

二、西方的翻译研究发展

(一)历时分类与代表学派

西方翻译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浩如烟海,很难用三言两语来概括。从时间角度看,将其可分成四个阶段。古典译论(公元前3世纪至17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塞罗、霍拉斯等,译论以希腊文化翻译为特征。古代译论始于欧洲的中世纪至18世纪,以宗教翻译和人文著作翻译为特征,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等。近代译论(17世纪至20世纪)麦休·阿诺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当代译论(20世纪至今)。这个时期,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语言学发展很快,译论也和语言学研究紧密相连,人物辈出,是翻译研究百花齐放的时期。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他首次把翻译区分“作为解释员”(interpres)和作为演说家(orator)的翻译。西塞罗是从修辞学家、演说家的角度看待翻译的。所谓“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而所谓“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则是指具有创造性、可与原著媲美的翻译。这样,西塞罗便奠定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而开拓了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史便围绕着直译与意译、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accuracy)与不准确(inaccuracy)的问题向前发展。

(二)主要学派

二战后,科技、语言学和翻译事业蓬勃发展,机器翻译也悄然兴起。人们对翻译的看法也随之而改变。翻译不仅是一门艺术或技巧,而且是一门科学,与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数控论和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相关但又自成体系的科学。翻译理论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哲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而成为语言和翻译研究专家进行系统探讨的严肃课题。因此,西方的翻译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现代理论的发展有两大特点:(1)理论研究纳入语言学范畴,受现代语言学和信息理论的影响,因而带有明显的语言学色彩,与传统的文学翻译理论形成鲜明对照;(2)以往理论家闭门造车、不相往来的局面被打破。理论家通过论著、杂志、论文集等方式,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此外,由于交通手段、出版业的进步以及国际学术组织的出现,各国翻译理论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密切,学术交流日益加强。

现代西方的翻译理论主要有四大学派:布拉格派、伦敦派、美国结构派和交际理论派。(www.xing528.com)

一是布拉格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主要成员有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为:(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森。他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雅可布森的论述主要有五点。(1)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所谓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内用一些语言符号去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通常的“改变说法”(rewording)。所谓语际翻译,是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即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所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旗语或手势变成言语表达。(2)对于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他认为,在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过程中,翻译起着决定性作用。(3)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称。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4)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不足,可通过借词、造词或释义等方法对语言进行处理。(5)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存在时态、性、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

二是伦敦学派。伦敦学派是具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the social context of situation)所决定的。在翻译研究领域译文的用词与原文等同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用于相同的语言环境之中。伦敦学派的创始人为福斯(J.R.Firth)。有两篇文章集中反映出他的翻译理论,一篇为《语言学与翻译》(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另一篇为《语言分析与翻译》(Linguistic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弗斯着重谈到三个方面:(1)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2)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3)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一种语言的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另一种语言。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是该学派中比较系统提出翻译理论的学者。任教于爱丁堡大学的卡特福德1965年发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为翻译理论研究开拓新的途径,引起巨大反响。卡特福德称其理论为“描写性”翻译理论。他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阐述“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1)翻译的性质。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文字材料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2)翻译的类别。就其程度而言,可分为全文翻译(full translation)和部分翻译(partial translation);就其语言层次而论,可分为完全翻译(total translation)和有限翻译(restricted translation);就语言结构的登记来说,可分为级受限翻译和级无限翻译,即传统意义上的“逐字译”和“意译”,而“直译”介于两者之间。(3)翻译的对等问题。一方面,翻译对等是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是基于对两种语言的比较而发现的;另一方面,翻译对等的产生必须看译文和原文是否具有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实质性特征。(4)翻译转换,是指把原文变成译文时偏离形式对应。翻译转换主要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范畴转换又可分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部转换四种。(5)翻译的限度,是指不可译性的问题。翻译中有两类不可译。一是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有双关语、歧义语法结构;二是文化方面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不同的时代背景等非语言因素引起的。

三是美国结构学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提出一种行为主义的语义分析法,认为意思就是刺激物和语言反应之间所存在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布龙菲尔德理论为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所取代。乔氏理论有三个观点:(1)人类先天具有语言能力;(2)语言是由规则支配的;(3)语言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该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关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论述。语言的不同主要在于各自的表层结构不同,而深层结构则具有共同特点。在上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以沃哲林(C.F.Voegelin)、博灵格(D.Bolinger)、卡兹(J.J.Katz)、奎恩(W.V.Quine)和奈达(E.U.Nida)为代表的美国翻译理论界的结构学派,其中以奈达最为杰出。

四是交际理论学派。奈达是交际翻译理论的代表。

总之,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最大特征,是翻译研究被纳入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义学等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尽管西方的翻译理论取得重大成就,但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且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