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英汉语篇翻译衔接与连贯的具体操作
中西民族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及美学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之间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因此文章谋篇布局以及语篇的连接方式便有了各自的特点。在英汉实践中,应该较好地传达出原文的衔接特点和连贯风格,就会影响到译文的可读性。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4]
(一)保留源语的衔接与连贯
著名翻译大家奈达认为,翻译就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如果译语语言条件许可,那么既保留源语的内容又保留源语的形式就成为可能。
例1:It would degrade me to marry Heathcliff now;so he shall never know how I love him and that not because he is handsome,Nelly,but he is more myself than I am.Whatever our souls are made of,his and mine are the same and Linton’s is as different as moonbeam from lightning or frost from fire.
译文:现在,嫁给希刺克利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所以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多么爱他;那并不是因为他漂亮,耐莉,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无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成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而林敦的灵魂就如月光和闪电,或者霜和火,完全不同。[5]
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我们不难发现so,because等连接词得以忠实再现。原文中用名词性物主代词his和mine替代“他的灵魂”与“我的灵魂”,译文作了同样的处理,仅译为“他的和我的”,而Linton’s则将替代的内容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该段译文语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使得原文的形式和风格较好地保留下来。
例2: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对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由于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协力,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将对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 for establishing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e carried out important reforms in fiscal taxation,finance,foreign currency,foreign trade,investment,pricing,and the circulation system.As the whole nation worked in unison,the expected results were achieved.These practices will exert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6]
原文使用了“根据”、“由于”这两个连接词表明句间的逻辑关系,译文则用in accordance with和as来实现衔接。原文用“这”来照应前文提到的改革及其成效,译文相应的用these practices来统领末句。该段译文通过保留原文的衔接方式,不仅在内容上做到了对等,形式上也做到了对等。需要注意的是:保留源语的衔接与连贯,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二)转换源语的衔接与连贯
在具体的英汉互译过程中,内容和形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为了使译文的“形”与“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转换源语的衔接方式以保证译语语篇的意义连贯就是必然的了。
例3:In the short term,you can start practising being happy right now without any obvious reason.How will you know how to be happy if you don’t try it?(www.xing528.com)
译文:从眼前看,你不需有任何理由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尝试体验幸福。如果不尝试,你又怎样知道什么是幸福呢?
原文中的it一词作为照应手段回指前文中的happiness。而汉语中较少使用这种衔接方式。如果直译为“尝试它”,则不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所以译文将之省略,却更加自然连贯。
例4:她到现在还记得很明白的是五六年前的土地庙的香市中看见一只常常会笑的猴子,一口的牙齿那么白!但这也是最后一次快乐的纪念……(茅盾《子夜》)
译文:She could still remember the monkey she had seen several years before at a temple fair at home———It kept grinning and showing a mouthful of gleaning white teeth.That was her last happy memory。
在原文中,“五六年前”是一个较远的时间概念,但“她到现在还记得很明白”,所以在“她”的心理上仍然很近,作者便用了汉语中表示近指的“这”字。译文中的“这”变成了“那”,即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that,而照应衔接词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了译文的连贯要求。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对原句拆分重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事实上,拆分重组势必会打破原文的衔接方式,而译文需要通过转换衔接手段来实现连贯。
(三)省略或增添源语的衔接与连贯
不同的语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英民族重抽象思维、直线思维,而汉民族重形象思维、曲线思维。反之,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英语句法功能呈外显性,注重运用有形的衔接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而汉语句法功能呈隐含性,注重意念引导,以意义的线性流动来实现语篇的连贯。那么,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根据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适当地省略或增添源语的衔接来实现译文的连贯。
例5:He was well-favored,bright,agood dancer,a fair shot and a fine tennis player.He was an asset at any party.He was lavish with flowers and expensive boxes of chocolate,and though he entertained little when he did it was with an originality that pleased.
译文:他英俊,又聪明,跳舞跳得不错,打枪不算坏,网球也打得很好。什么宴会都少不了他。鲜花和高价的大盒巧克力糖任意买来送人。虽则很少请客,请起来倒也别致有趣。[7]
原文中一连用了五个人称代词he作为各句的主语,指向同一个行为主体,这种衔接手段是英语句法形合的一个典型特征。而汉语句法靠的是意合,主语相同的情况下则不必重复出现,所以原文中的后三个指称“he”在译人语中就被省去了。尽管如此,就译入语读者的心理而言,译文仍是连贯的,是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