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翻译方法对比与讨论:《对比分析与英汉翻译》的研究

翻译方法对比与讨论:《对比分析与英汉翻译》的研究

时间:2024-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先秦的佛经翻译到近代的文学翻译,关于翻译的讨论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主要问题不外乎两个:翻译标准以及翻译方法。各个翻译派别对翻译方法的争论虽不相上下,但后来为翻译界所公认的翻译时所要遵循的一般方法就是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此时不少翻译学者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译与意译的恰当结合。

翻译方法对比与讨论:《对比分析与英汉翻译》的研究

二、关于翻译方法的讨论

从古至今,中国翻译史上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从先秦的佛经翻译到近代的文学翻译,关于翻译的讨论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主要问题不外乎两个:翻译标准以及翻译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翻译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从严复的“信、达、雅”到傅雷的“神似说”再到现代辜正坤教授提出的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论,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及完善的可喜过程,并取得颇多成果。各个翻译派别对翻译方法的争论虽不相上下,但后来为翻译界所公认的翻译时所要遵循的一般方法就是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宏观来讲,翻译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应是实现持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翻译外族语言作品时,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结构以及作品风格,以此为基础的翻译即称之为直译(既保持原文风格,又保持原文语言形式);从微观来看,成功的翻译应是实现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或思想共鸣。至于译文读者能否跟原文作者的心灵之间产生共鸣,这就牵涉到译文的质量以及读者的接收和领悟能力两方面的因素。考虑到读者的因素,译者应根据所译内容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翻译标准,这是灵活多变的。而对于译文的质量,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精益求精。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步实非易事。此时不少翻译学者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译与意译的恰当结合。那么试问,到底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

(一)从翻译的定义与目的来谈“直译”和“意译”

关于什么是直译和意译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首先从什么是翻译谈起。不少学者对翻译都持有精辟的论述。根据词源说,“translate”有两个组成部分:(1)“trans-”,(2)“slate”。“trans-”是前缀,含有“transform”(转变),“transfer”(转换)的意思。“slate”是“石板”,由于古人常将象形文字刻在石板上,所以“slate”就变成了古代文字的象征。后来,约翰·内达姆(John Needham)对翻译作出如下论断:翻译的过程就是古代象形文字转变而为现代拼音文字的过程,并不仅限于象形文字的转化;其次,将我国的甲骨文古代汉语转变成现代汉语,只能属于不同时期母语的转换,而不是translate,但有专家指出,这种说法显然有其失误之处,首先,translation这时的语言转换确切地说应该是render或put。由此可见,只有当异种语言之间发生转换时,才称得上是translate。

必须指出,“译”字本身就有不少含义:首先,比如将汉语中的文言文或者上文提到的把甲骨文转换成现代汉语,这一层次上的“译”实际上与英语中的render与put相通,并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translate;其次,“译”还有“解释”或“释义”的意思,这是和英语中的paraphrase相对应。由此可见,汉语中的“译”字有多重含义,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而translate有其特殊的含义,即仅限于异种语言间的转换。另外,根据彭卓吾先生的见解,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正确无误地,恰如其分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文字中去的创造性活动。又比如张国擎先生曾如此解释翻译:“译,含有用语言让人把‘不规范’的东西植入‘规范’,令大家能明白遵循的含义;这中间就含有‘忠实’的成分。”再根据美国翻译理论以及翻译的阐释学观点,译者与其说是一位语言翻译家,还不如说是一位文化解释家。而拉丁文中“interpretation”既是“翻译”,也是“解释”,就说明了翻译的本质。

不难看出,对翻译的前两种解释揭示了它产生的条件,即不同语种间需要相互转换。而后两种就翻译本身的特点作出阐释。简言之,翻译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化,至于如何转化,与采用的方式有关。到目前为止,大致有两种方法———直译与意译。关于直译,前文曾有解释,即既要保持原文的风格,又要遵循原文形式;而意译则可以不受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只要能传达原文的内容及风格即可。因此直译与意译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是否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而这也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

刘英凯同志对于直译和意译有着更形象的解释,在他《归化———翻译的歧路》一文中,为最大程度的直译赋予新的说法“洋化”,认为采取直译法就是为译入语引进“洋文化”;认为意译是一种相应的“归化”,即译入语符合自身的表达习惯,从而归属于译入语的语言文化。[5]笔者认为,翻译与文化息息相关。语言体现人类思维,而思维又是特定人群所持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归根结底,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当我们从事翻译时,应本着了解外族文化的原则进行。借用刘英凯同志的话说:即采用“洋化”即直译的方法,且仅仅是直译,没有必要采用意译。如果说意译是针对翻译过程中的“不可译性”而言,笔者看来,这种“不可译性”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所有的作品都是可译的。所谓的“不可译性”是指翻译两种语言时由于文化的差异而找不到对应的词,这种情况虽不少见,但是在语言处理时,只需增加注解即可。这样既保留原文风格,又向读者介绍了异国文化。因此笔者认为这样的译文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提倡很多翻译学者一直认同的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其实意译说到底,也只是一种文章内容上的解释,但根据上文提到过对翻译的定义,这只是解释,不能称得上完整意义上的翻译。相对地,直译是一种既包括解释也包括翻译的方法。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直译包括意译。

(二)直译不是硬译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许多人竟将直译与死译和硬译混为一谈,认为直译就是“东施效颦”、“汉语欧化”等。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下直译与死译或硬译。英语中对直译的解释为literal translation,其中“literal”的意思为“按照词句的本意”;而literal translation即按照词句本意进行恰当忠实的翻译。由此可见,直译包括两个条件:既按照本意逐字逐句地翻译,又需译得恰到好处,如实反映原文的形式与内容。真正的直译是重形似也重神似,并不像所谓的意译派那样去粗取精,完全不顾形式,也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照葫芦画瓢,字字对译,毫无差厘,实际上,直译要比意译难得多。想想看,必须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原文的精神与风采,不能拐弯抹角,不能随便增删,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有比这更难的吗?而逐字逐句,生搬硬套地翻译才是死译或硬译。例如:“纸老虎”一词就只能译为paper tiger,而不能译成scarecrow(稻草人)。因为“纸老虎”有两层含义:纸老虎指表面上能吓唬人,而实际上却没什么威慑力的人或物。如果译成scarecrow,就失去了纸老虎的两重性。再比如,“富农”一词,只能译为rich peasant,而不能译成wealthy peasant;因为“富农”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有关政治概念的名词,它是根据我国当时农村的土地形式与阶级状况划分,与西方的wealthy farmer(富裕的农民)及yeoman(自耕农)有所不同。因此这时的直译是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如果擅自改词,就会出错,那就不是直译,而变成死译硬译,从而必然导致错译。例如,把“三军过后尽开颜”翻译成The three armies march on,each face glowing,这就是死译、硬译,因为这里三军的原意是“大军”,不是指“海陆空三军”,因此该词在这里只宜译为the army或the mighty army。如此的死译或硬译与直译毫无相同之处。

我们反对硬译和死译,但要对直译予以充分肯定。既要保留原文的思想内容,又要遵循原文的语言形式,要同时实现这两点似乎很难,但若仔细推敲,一般情况下还是能够实现的。当我们将汉语习语翻译成英语时,尤其要用到直译。由于在语言运用中,习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某种语言的习惯用法以及该民族浓郁的文化色彩,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翻译成英语时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运用直译依然可以对其进行成功的翻译。其实汉语中有好多习语,在英语中都有其相应的表达。比如:在汉语中有“有钱能使鬼推磨”,在英语中相应的就有:Money makes the mare go/Who holds the purse rules the house/All things are obedient to money等好几种表达形式。英语中的Everybody for himself,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就相当于汉语中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英语中的Man proposes,God disposes相当于汉语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英语的Speech is silver,si-lence is golden相当于汉语的“祸从口出”;英语的Like father,like son相当于汉语的“龙生龙,凤生凤”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虽然在浩瀚的习语海洋中,翻译时并不总能在译入语当中顺利地找到和对方相应的词语,但在能确切地表达原意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即使有恰当的同义习语可借用,翻译时还是应以直译为主,在处理经典著作和民族或地方特色较浓厚的作品时更应如此,这是一方面为了谨慎对待作品的民族特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使各民族间相互引进不同的语言表达法,从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译者有必要首先重视直译法的运用,因为直译法的使用不但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民族形式,就外译汉而言,直译就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现代语言,帮助我们造出许多新的字眼和新的句法,丰富的词汇和细腻准确的表达法。这样从英语直译成汉语常见习语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

这些从英语直译过来的实例已经成为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习语,其他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以上是在英译汉过程中由于运用直译法,中国读者不仅能了解到英语丰富的习语表达,更能学习到相同意义的习语在外族语中的表达方式。但是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往往也会遇到一些用直译法所不能直接解决的困难,比如将我国的歇后语翻译成英语时,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歇后语是汉语中具有特殊结构的习语,分为前后两截,前半截用具体浅显的比喻来说明后半截一个较抽象的事理,往往利用双关语。鉴于这种特点,有学者认为歇后语不能按照字面直译,只能意译。我们先看这样的一个例子:“起驴看唱本———走着瞧”;乍一看,单用直译确实不容易解决问题,有人认为应意译为wait and see。其实这只是翻译了破折号后面的那半截,也是对前半截比喻的一个解释说明,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不将前半截也直译过来?可以译为To read while riding a donkey,这样一来,既保留了汉语歇后语分前后两截的语言特点,又能充分解释内容。外国读者也能从中领略到汉语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格。另外,其他一些不能直接直译的歇后语,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翻译。比如:“打开天窗说亮话”也可以译为To open the skylight window before talking-speak frankly”;“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可以译为make a fire by blowing through a rolling pin-do not know the first thing about it……。也有一些歇后语本身出自典故或来自我国民间故事,这样具有文化背景的语言,不论用直译还是意译都是不够的,必要的时候应该附有注释。但是为了保留汉语的语言特点,笔者认为还应首选直译。例如,当翻译“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一出自典故的歇后语时,上述译法仍然适用,即可译为Better let him who tied the bell loosen it/It is better for the doer to undo what he has done,考虑到原文的出处,我们也有必要进行注释。

从以上这些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凡成功的翻译都离不开直译。以上从英汉之间比较难的习语翻译为例,试图说明直译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倡为了不同文化间交流的目的,应尽量使用直译;确切地说,只有当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出现而导致交流的困难时,我们才用意译,作为直译的一个辅助手段。(www.xing528.com)

(二)关于意译

意译虽然被大多数译者采用,但有时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意译超出了限度就会扭曲原文的意思,把原文没有的意思加到译文中。一般说来如果原文的意义不是通过语言形式表达的,那么意译不会丧失意义。但如果原文的意义有一部分是通过语言形式本身表达的,则意译往往会抹掉那些由形式附带的意义。上述说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英汉翻译实践中也可能行不通,比如文学作品中的很多意义都是通过语言手段表达的,本该用直译法表达才可反映出语言形式所载的意义。但英汉语言差别十分大,照搬过来的译法在印欧语言间也许可以接受,在英汉翻译时汉语不能接受这类表达法。因此有些中国学者主张在翻译文学作品中应多用意译[6]。刘宓庆也将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放到不求字面对应,但求保证可读性一类,认为有时必须完全意译方能达意[7]。这种主张与西方理论家们将文学作品列入表达情感类,应采用直译的理论似略有不同。

(三)直译与意译并用不悖

东汉以来,我国翻译界对直译和意译孰优孰劣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仍无定论。但是,争论的双方似乎渐渐达成了一种共识,认为二者应该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般说来,一切“神形皆似”的译文,通常都是直译的结果。因此,译者在酝酿表达的过程中,应该先从直译试起,如果直译能够晓畅达意,则坚持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完全达意,则可采取一定补偿措施。请看杰克·伦敦小说马丁·伊登》第三章中的一段描写:[8]

Ambition soared on mad wings,and he saw himself climbing the heights with her,sharing thoughts with her;pleasuring in beautiful and noble things with her.It was a sod-possession he dreamed,refined beyond any grossness,a free comradeship of spirit that he could not put into definite thought.He did not think it.For that matter,he did not think at all.Sensation usurped reason,and he was quivering and palpating with emotions he had never known,drifting deliciously on a sea of sensibility where feeling itself was exalted and spiritualized,and carried beyond the summits of life……

Martin Eden came back to earth.His was a fluid organization,swiftly adjustable,capable of flowing into and filling all sorts of nooks and crannies.

再看吴劳的译文:

雄心鼓着疯狂的翅膀,直冲云霄,于是他看到自已跟她一起攀登高峰,跟她有共同的想法,跟她一起欣赏美好和崇高的事物。这是他向往中的灵魂的占有,圣洁得没有一点儿粗俗的成分,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上的同志的关系,这关系他无法想象究竟是怎么样的。他也不去想它。这方面,他压根儿什么也不想。感情篡夺了理智的地位,于是他被过去从没体验过的感情弄得直打哆嗦,心里直扑腾跳,在感觉的海洋上美妙地漂流着,那里,感情本身变得崇高,超脱了凡俗,超越了生命的顶巅……

马丁·伊登回到大地上来了。他好比一种流质的有机体,会迅速地适应环境,随便什么角落也好,裂缝也好,都流得进,装得满。

这段文字描写穷水手马丁·伊登见到“温柔多情”的罗丝小姐之后,变得如何雄心勃勃、想入非非的情境。作者在这段描写中,使用了一连串形象的比喻,译者对这些比喻,基本上都是照直翻译,取得了“神形皆似”的效果。如,把Ambition soared on mad wings译为“雄心鼓着疯狂的翅膀,直冲云霄”,把Sensation usurped reason译为“感情篡夺了理智的地位”,把drifting deliciously on a sea of sensibility译为“在感觉的海洋上美妙地漂流着”,把came back to earth译为“回到大地上来”,可以说都是逐词直译,但却既准确又生动,给人一种颇能“传真”的感觉。

当然,直译绝不是机械的“死译”,表达时往往需要根据归宿语的习惯,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比如,His was a fluid organization用的是暗喻,译者改为明喻,译作“他好比一种流质的有机体”,显然更加符合汉语的习惯;swiftly adjustable译作“会迅速地适应环境”,这“环境”二字也是一个恰到好处的补偿;而把flowing into and filling all sorts of nooks and crannies这种英语动宾结构,译成汉语常见的倒装结构:“随便什么角落也好,裂缝也好,都流得进,装得满”,则是一个很有必要的变通,否则,译文将不堪卒读。跟“神形皆似”不可多得一样,直译也不是处处行得通的。凡是无法进行直译的,译者也应知难而退,转而采取意译法,不再拘泥于原文的表面形式,而以传达原文的内层意思为主旨。[9]

英汉翻译中有些句子显然应该用直译,有些则只能用意译。而对这些显而易见的情况,译界往往没有争议,直译和意译常常确实是交替使用,相互可以取长补短。但翻译实践中还常会遇到一些既可直译也可意译的情况。这时到底取直译,还是取意译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如A man may usually be known by the books he reads as well as by the company he keeps,for there is a companionship of books as well as of men,这句话有人采用比较直的译法译成“人往往可以从一个人所交往的朋友以及所阅读的书去看他的为人。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友谊,同样的,人与书之间也有‘书谊’。”但有的译法意译成分更多:“所谓欲知其人,先观其友,看一个人读什么书也能了解—个人,因人不仅能与人为友,还能与书为友。”上面两句虽然都有些值得进一步推敲的地方,但都是中文读者可以接受的。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两种方法都可以,到底用哪一种?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更大的范围着手,孤立地谈直译和意译实际上没有多大价值。一个句子到底应直译还是意译往往要考虑到上下文、语域、体裁、读者等等因素,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定理。北京大学辜正坤教授在讨论文学翻译时,对直译和意译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论述,概括得很全面:“直译,意译,各有千秋,译者依据功能、审美、读者层三要素,宜直译就直译,宜意译就意译,能神游于规矩之内,游于规矩之外,能循规蹈矩,翻译的行家里手。”[10]

但有一点应该特别牢记,当今英汉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文学翻译。在经济、科学、新闻、政论等语篇中,语言形式不是关键的因素,译文就应尽量保持译入语的特色。在英汉翻译中发挥中文的优势始终是译者要努力的方向。这一点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因此,假如直译法有背汉语行文习惯,造成翻译腔,译者就应该采用意译法。换句话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略偏重意译仍然是应该提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