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 童年情景
★世界经典钢琴曲目之一
★钢琴曲创作的杰出典范
★浪漫音乐的代表作
《童年情景》虽然没有题献,却可以断言,舒曼是完全为了自己心爱的克拉拉而非他人才创作这部乐曲的。在迄今一个多世纪里,这些令人喜爱、又要求有钢琴技巧的小品曲,已奠定了它们在浪漫派时期最流行的钢琴作品中的永恒地位。
——《维基百科全书》
浪漫乐派的作品到了舒曼的时代日臻完美,他的作品反映了浪漫乐派的种种特质。舒曼的钢琴音乐大多题材通俗,情景交融,富有浪漫派气息,洋溢着奇异和炽热的情感,它们充满了激情的旋律、新颖的和声和有力的节奏。这些曲子的标题也带有浪漫主义的特征。
作为一位歌曲作家,舒曼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所谱写出的钢琴作品多浮现出浓浓的情意,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钢琴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其钢琴曲《童年情景》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美满惬意,被誉为浪漫派作品中的代表作。
舒曼把《童年情景》献给美丽的童年。100多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拾这张唱片,在舒曼的钢琴曲中寻找那好像已经遥远的“童年情景”。悠长、舒缓的音乐流水一样缓缓流过,流过了山冈,流过了草原,把我们带入了梦幻般的童年。听,那不是我们的童年吗?钢琴曲《童年情景》和舒曼的名字是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这首钢琴曲已被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而且这13首钢琴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们结构精练、乐思丰富活跃,音乐形象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浪漫、诗情、敏感的心灵、脆弱如花瓣的情愫都被柔美的曲调充分展现出来,这组著名的乐曲伴着一个浪漫的名字,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玫瑰般的芬芳。这是音乐,也是现实,是梦幻曲,也是舒曼的梦幻人生。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童年情景》并不是直接去描绘儿童生活,也不只是供孩子演奏的小曲,它也是为成年人回忆童年时代的情景而作。舒曼曾对克拉拉说:“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时代,我在维也纳写下了这部作品。”他还说:“每次弹这些曲子,孩童时代的许多情景就会在脑子里苏醒过来,使我深深感动。”因此,此曲又名《儿童时代的回忆》。这部套曲共有13首小曲。舒曼力图深入地刻画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音乐写得神态逼真,形象幽默,饶有情趣。虽然舒曼生前一直要求13首曲子连续演奏,但其中一些受人喜爱的小曲经常被人们抽出来单独演奏,如有名的“梦幻曲”。
乐曲首先从“谈到异国和那里的人们”开始,当我们在童年时代第一次听到遥远的异国故事时,是怎样的心情呢?这首优美的小曲会使我们回忆起当时那种诧异好奇的神情。
第二部分是“离奇的故事”,描绘了天真的孩子们正兴味盎然地聆听一个稀奇古怪的传说的情景,刻画了故事在孩子心灵中留下的难忘印象。
第三部分为“捉迷藏”,这大概是每个人在孩童时代都喜爱的一种游戏。我们从乐曲中那跳跃的伴奏音型里,在上下快速跑动的顿音旋律中,可以回忆起孩提时无忧无虑地追逐玩耍的时光。
《童年情景》是全世界妇孺皆知的名曲,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这部作品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于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轻盈缥缈的梦幻世界。
第四部分为“孩子的请求”,这是一段亲切温柔的抒情曲。旋律充满着孩童的稚气,就像小孩依偎在母亲的怀中,撒娇般地诉说自己的愿望。乐曲的末尾,音调故意挂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不予解决,就像孩子睁大着眼睛请求大人的同意。孩子的心是最容易满足的,哪怕是一件小小的礼品,一句简单的夸奖,都足够叫他们美美地甜上一阵子。
第五部分“足够的幸福”就是刻画这一种心灵感受的。它基于一个旋律音型,在高低声区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地配以十六分音符的切分节奏,微妙地表达出儿童的得意和满足。
此时,发生了一件事情,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在孩子心目中却是“重要事件”,这就是第六部分的曲名。乐曲的节奏规矩得近乎呆板,和声也是那么沉重,孩子那种令人发笑的一本正经的严肃神态,活现在我们面前。
第七部分为“梦幻曲”。舒曼写过许多表现梦幻的曲子,他喜爱在幻想的天地中遨游,这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梦幻曲。他以娴熟的浪漫主义写作技巧,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静谧甜美的梦幻境界。孩子们围坐在温暖的壁炉旁,和妈妈一起唱歌、跳舞,或者听爸爸讲那有趣的故事,这是多么温暖的家庭生活啊!
第八部分“在壁炉旁”始终保持着柔和的节奏,旋律纯朴、安详,充满了和谐的气氛。
如果你曾经是个好动的小男孩,一定有过骑木马的经历,第九部分“骑木马”会使你重新回忆起这些往事。乐曲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节奏层次,它构成木马摇晃的节奏律动。而旋律在弱拍上的重音,再现了孩子玩耍时兴高采烈的神态。这里再次显示了舒曼用节奏来刻画形象的才能。
家中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小脑袋瓜里在思考着什么呢?第十部分“似乎太认真”中绵绵不断的切分旋律,妥帖地写出了孩子百思不得其解的神情。
第十一部分为“惊吓”。也许孩子们正在听老人讲鬼怪故事。那平静的主题下面伴随着紧张的和弦,使音乐笼罩着恐惧的气氛,乐曲中间还不时地出现快速的切分节奏,就像一群光怪陆离的鬼怪在闪动。
《童年情景》不仅是舒曼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它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热爱,欢快的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的和声和音色,使作曲手法显得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钢琴曲之一的重要原因。
——《音乐新干线》编辑 黄国胜
舒曼的这首钢琴组曲《童年情景》在业已成名的钢琴家们心目当中自然是一座神圣的山峰,将永远吸引人们前去攀登。不过事实是,并非任何一位已经名满天下的钢琴家都能如愿以偿。这首乐曲既使人感受到西方音乐在人类文明史上优越的一面,又让人领悟到东方音乐所独具的某种神秘和自由。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贺青城(www.xing528.com)
第十二部分为“孩子入睡”。孩提时代入睡的感觉似乎与成年人是不一样的,那时没有生活的劳累,更没有忧心和失眠,每晚都仿佛进入了一个星光闪烁的小宇宙。舒曼的这首小曲,运用了卡农节奏的手法,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入睡时的情景。其间,从原先的G大调突然向E大调转换,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
第十三部分为“诗人的话”,这是套曲的终曲,音乐已经是表现成年人的感情。诗人一幕幕回忆了童年的情景,心中无限留恋和感叹。他哀叹金色的童年时代已成为过去,不禁无限伤感。乐曲在末尾出现了一连串叹息的音调,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名的惆怅。
经典赏析
JING DIAN SHANG XI
走近《童年情景》
很多现代人对于古典音乐总是提不起兴趣来,也许正是因为古典音乐里浓重的理性思维让习惯了自由洒脱而且更爱好感性思维的当代人所不愿去面对和接受。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倒建议不妨去听听德国作曲家舒曼的《童年情景》,因为与传统的欧洲大陆音乐相比,《童年情景》无疑更具有一种时代朝气感和德国人特有的认真劲,而他的抒情也总是那么愉悦和异想天开的,在不需要更多聆听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也许你会一下子就被他那种德国式的感性所深深吸引。
这组钢琴曲的最大特点,也可以说是价值所在,就是把浪漫与严肃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理性的音乐构架上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了那种德国人也可以说是现代人的追求洒脱、崇尚童真的个性特点。也正因为他将古典美学完美地融入《童年情景》的创作中,他也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横跨古典和浪漫两大音乐领域的音乐家,而他创立的钢琴曲风格,也使他成为德国钢琴音乐的奠基人。
在舒曼的作品里,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组《童年情景》的,至少在浪漫音乐里你真的很难听到这样能让你神采飞扬的曲子。中国有句古话“笑一笑,十年少”,而当听完这首曲子,我相信你也会觉得自己变得年轻了一点,因为那种自信的微笑几乎遍及了音乐的各个角落,也在你听的过程中大片大片地洒在了你的脸上。你几乎找不到乐声里有哪一个音符是愁眉苦脸的,它们无一不是洋洋得意和趾高气扬的,而且偶尔还会露出10岁顽童的那种恶作剧,像是在你背后贴上一张画着乌龟的纸片,然后在角落里偷偷地笑,而那些零敲碎打的声音更像是情绪激越时随手拈来的即兴表演,清新、活泼,更充满了热情。
当然更为世人看重的还是舒曼的招牌作品《梦幻曲》。从听觉上来讲这首曲子可谓是一支跨越百年的“天作之合”,甚至也因为它那突出的钢琴效果,所以要比后世那些钢琴曲更有味道。钢琴的表演显得就像那种君子之交的温文尔雅,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古董式的历史感。许巍为老狼曾经写过“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的歌词,用此句来形容舒曼的《童年情景》实在是太贴切了。此前,舒曼曾经赞美舒伯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而能将音乐演绎得比电影还要精彩的舒曼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曾华清)
解读舒曼
搞不懂这城市,怎么突然又从春天变幻成寒冬,而且还夹杂着冬雨。打开暖气,多少驱散一些房间里的湿气,原本想听爵士乐的,手指从那些乐曲的名字中一直划过,却停留在舒曼的《童年情景》上。
没有点烟,没有冲咖啡,没有泡茶,只是静静地坐着,闭上眼睛,身体就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或许应该叫意境的境地,或者用深深陷入这四个字也不为过。终于在这个城市的东郊再次听见小鸟的啁啾,欢歌声中拍动的翅膀是如此的鲜活与生动;终于又看见飘扬的裙裾下轻盈的舞步,那是200年前的身影,一种再也找不回的古典与优雅气质;终于又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在21世纪初的某个城市的某个深夜。他才是真正的天使,他用音乐描绘了也许只有天堂或者想象里才有的世界——青草、阳光、秋千、琴声,简单却纯洁,他将最美的声音留在这组《童年情景》里,也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完美的世界。
听舒曼的《童年情景》好就好在你可以真正地做到随心所欲。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试试从他作品的任意时间开始聆听,你会发现它一点都不会因为这种切割感而破坏了音乐的连续性,而当那种无时无刻不在的俏皮与古灵精怪在音乐里上下乱窜时,你也许早就也开开心心地松弛下所有细胞和神经了。在舒曼的音乐里,你无需想什么,倒是来一次狂想更为合适。
也许是涉世未深的缘故,由舒曼创作的《童年情景》并没有如鲁宾斯坦那种因为太多岁月洗刷而造成的积淀感、历史感和沉重感,当然也没有太多肖邦那种的神经质和敏感,而更多的是被一种晶莹的亮丽代替。但他在琴键上的亲和力却绝对能使你忘记钢琴演奏是一件需要很多技术的艺术,这种将技巧隐于无形的气质,不仅使他的演奏更能使人亲近,也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他的大家气度。但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的年纪,在听他的《童年情景》时,我确实不敢相信这段琴声是出自一位年轻钢琴家的心间。乐曲中对情感轻重的把握与处理非常有分寸,而那一丝恰到好处的童年的幸福与欢乐在人感受不到乐符组合的情况下,就那么感性地铺设开来,从而很好地将音乐的神韵呈现出来。尤其是“梦幻曲”,你是否听到了童年那种天真的笑容在琴声间踏步而来,那种轻柔的美丽听来真让人浮想联翩,那种内秀的对青春情怀的表述在我听来甚至要比舒伯特的琴声更有年轻的质感。舒曼,真不愧是一流的作曲家。
(李显荣)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音乐评论家。他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一个书商的家庭。他的父亲卖书,也爱看书,这间接影响到舒曼,所以舒曼从小就爱看书。他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并显露出在音乐、诗歌、戏剧等多方面的才华。舒曼在音乐方面深受舒伯特影响,在文学上则受德国诗人里希特作品的熏陶。
1828年舒曼迫于母命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但仍孜孜不倦地学音乐,大部分时间则用于作曲与钢琴即兴演奏,以至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1829年,舒曼接触到大量的合唱音乐,遂仿舒伯特的风格创作了一些圆舞曲,后来用在钢琴乐曲《蝴蝶》之中。1830年他通过曲折的斗争而能够专攻音乐,从此正式开始了音乐家的生涯。由于急于求成,舒曼借机械装置锻炼钢琴指法,把手指练坏,失去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可能,便转而从事音乐创作和评论。
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他生性热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他在工作之余,总爱跟孩子们在一起,这时,他会感到孩童般的陶醉。他喜欢听孩子们弹钢琴,也乐意为孩子们讲故事。他常常想出各种游戏,甚至亲自布置圣诞树与孩子们同享欢乐。舒曼深深地爱孩子,也熟悉孩子。
1834年舒曼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他关心和支持尚未为人所知的音乐家,如肖邦、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1838年由于维也纳反动当局发现了他介绍舒伯特的《C大调交响曲》,迫使他无法工作,于是他在1839年回到莱比锡。
舒曼的爱妻克拉拉是陪伴他一生的忠实伴侣,舒曼在音乐创作上的许多灵感都来自于他和这位美丽女人的爱情。克拉拉比舒曼小9岁,她的父亲是舒曼的钢琴老师。克拉拉在父亲熏陶下自幼学习钢琴,9岁登台演出,16岁时便是享誉欧洲的钢琴家了。克拉拉和舒曼因对方的才华而互相倾慕,但克拉拉的父亲坚决反对这门亲事。舒曼只得告到法院,经法院判决,他们才最终获得结婚的权利。1840年,舒曼和克拉拉美满结合。从此,两人同甘共苦,为了彼此及孩子们而生存,丈夫为了妻子而创作,妻子演奏丈夫的作品并介绍给世人。也因为这一段恋情、美好的婚姻,舒曼才能创作出这么多的钢琴名曲。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成为欧洲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舒曼虽然不算长寿,但是与其他作曲家相比,却是最幸福的,这种幸福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他婚姻上的幸福美满。
舒曼(1810~1856)
1850年舒曼任杜塞尔多夫市音乐总监。1853年他因精神疾病离职,后病情加重,于1854年2月6日突然出走投莱茵河,遇救而未身亡。两年后,舒曼病逝于精神病医院。
舒曼的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这些乐曲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1840年他写了138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还写了4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在舒曼过世后,这些乐曲便由他的太太替他整理起来并介绍给世人。
悠扬清音
YOUYANG QINGYIN
《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创作于1840年至1841年间,并很快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挥初演,当时正当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礼之后。也正是从这时起,舒曼的创作从单一的钢琴曲转向了多种体裁。本曲亦被称为“春之交响曲”,据说这是得益于贝托嘉的《春之诗》的感触,而最初各乐章亦分别冠有“初春”、“黄昏”、“欢乐的游伴”、“暮春”等标题。
※ ※ ※ ※
《诗人之恋》创作于被称为舒曼的“歌曲年”的1840年,这一年作者与其深爱的克拉拉结婚,它可以说是舒曼的爱情日记。作品共包括16首声乐作品,歌词来自海涅的《抒情的间奏》的65首诗。这组作品不仅是舒曼声乐作品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是艺术结构最完整的杰作。《诗人之恋》的音乐具有不同曲调,有婉转的城市流行歌曲性质的《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有民歌性质的《小玫瑰,小百合》、《那小的花儿们如果知道》等,也有辽阔严肃史诗性的《莱茵河》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声乐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