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宋教育家楼郁的深刻影响及著作简介

北宋教育家楼郁的深刻影响及著作简介

时间:2024-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出了楼郁对鄞县、明州的深刻影响。此说,楼郁辞职的原因之一,是“被坐而归”。墓志铭概括了楼郁的一生。说明楼郁又是一位藏书家,开甬上藏书之先声。楼郁撰有《正议文集》30卷,今已失传。据笔者所知,楼郁尚有《春秋繁露序》[8]、《宋故夫人洪氏墓志铭》[9]、《常乐禅寺记》等文传世。庆历七年二月,大理评事四明楼郁书。《宋故夫人洪氏墓志铭》曰: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无为军庐江县主簿楼郁撰。

北宋教育家楼郁的深刻影响及著作简介

北宋教育家楼郁

俞信芳

楼郁事略

楼郁,是楼钥的五世祖,《追远行传》曰:“第五世,杲公长子,正议先生讳郁,字子文,号城南,生宋祥符元年戊申十月初十(1008年11月10日),娶陈氏,赠历阳郡夫人,忌日五月廿六;续朱氏,赠和义郡夫人,忌日五月初四。享年六十九岁。出身皇祐四年壬辰乡贡,五年癸巳进士。籍开封,历仕庐江县主簿,摄参军事,迁大理评事。以‘禄不逮亲’,遂致仕归。教授乡郡,与同郡杨适、杜醇、王致、王说友善,人称庆历五先生焉。赠正议大夫,有《正议文集》三十卷行世。子五:常、棠、光、省、肖。寿七十岁,卒于熙宁十年丁巳二月初四(1077年3月1日)。墓志,门人舒中丞作。葬奉化乡龙潭巽山,坐乙向辛坟。前有石人、石兽、牌楼、亭[享]亭、碑亭。守坟香火法海寺。”

明州教育家王应麟《先贤祠堂记》[1]曾有论述,曰:“明自唐为州,文风寥寥。宋庆历中始诏州县立学,山林特起之士卓然为一乡师表。或授业乡校,或讲道闾塾,本之以孝悌忠信,维之以礼义廉耻,守古训而不凿,修天爵而无,养育英才,纯明笃厚。父兄师友,诏教琢磨,百年文献益盛以大,五先生之功也。”《九先生祠堂记》[1]又曰:“古之乡先生祭于社,近世祠于学。社所以养,学所以教,而教之功尤大。秉彝好学之心,百世旦暮,况其迩者乎?诵其诗,读其书,尚古之人,非一乡之望也,天下之望也。四明乡先生有九人焉:宋庆历建学之初,杨、杜、二王、楼公以道德文行师表后进,或授业乡校,或讲道闾塾,衣冠文献,益盛以大,五先生之功也。淳熙之舒、沈、杨、袁诸公,以尊德性求放心为根本,阐绎经训,躬行实践,学者知操存持养以入圣贤之域,四先生之功也。”本文着重阐述庆历五先生之一楼郁。

荆国公王安石在庆历七年任鄞县县令,作书致楼郁,曰:“足下学行笃美,信于士友某所仰欢。”[2]楼钥在《息斋春秋集注序》[3]曰:“吾乡四明庆历皇祐间,杜、杨、二王及我高祖正议,号五先生,俱以文学行谊,表率于乡。”舒亶撰《宋大理评事楼先生(郁)墓志铭》略曰:“先生讳郁,字子文。皇考讳绍宗,王考讳皓,考讳杲。世为奉化人,以财著。先生既冠乃折节读书,其志操高厉,慨然直欲追古人而友之。自六经至百家传记之说无所不读,其讲解去取,必当于道德之意,发为文章贯穿浃洽务极于理。非特不投时好以苟射声利而已。皇中置郡学,以教授乡里。当此之时以儒衣冠游者方鹜于浮靡,而先生以身化之。盖鄞之士人知学之所以为学者,先生实有力焉。”道出了楼郁对鄞县、明州的深刻影响。墓志还说:“用进士起补无为军之庐簿。未几摄参军事。以疑狱上,大理复劾之。先生虽论如去官,犹争不已,而其势不能屈,有司终以是坐。继丁母忧,服除,强以仕。先生曰:‘禄不逮亲矣,非吾志也。’遂以大理评事老于家以卒。”此说,楼郁辞职的原因之一,是“被坐而归”。这是楼氏后人不大愿意说的,以至于逐渐遗忘了。又曰:“平生好书,虽老且病不倦。家藏仅万卷,而手抄者居半。自被坐而归,士大夫莫不皆直其无他而惜其不用于世也。乃独日与诸生谈经著书,间从野人处士酌酒赋诗以自娱适志,忘其岁月之老,身之贱且贫与夫世之所谓毁誉荣辱也。”曰:“娶陈氏,先四十二年卒,化以浮屠法。再娶朱氏,有子五人:常,著作佐郎;棠,举进士第;光,同学究出身;省、肖尚幼,天占当与。其女四人,皆早世。”铭曰:“以命行志,以德成名。亦荣以通,厥有公卿,孰获吾多。呜呼!先生,百世是考,实则有铭。”墓志铭概括了楼郁的一生。“平生好书,虽老且病不倦。家藏仅万卷,而手抄者居半。”说明楼郁又是一位藏书家,开甬上藏书之先声。关于学术思想,先生以理为先。王应麟《城南先生传》称其:“志操高厉,学以穷理为先。”[4]

楼郁,在“天圣年间(1023-1032)徙居明州城内日湖左余庆坊”。左,《仪礼·乡射礼》[5]:“左玄酒”注曰:“设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左,西面。余庆坊,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古迹》[6]曰:“西南乡交界,捧花桥南。”开明街南大路交叉口三角地偏西南延伸,与蒋祠巷南大路交叉口称之为下三角相接。在这上下三角地中间及其以后成为一条河状的日湖西端有座桥,这座桥就是捧花桥。笔者有幸自1949年至1985年就住在捧花桥附近。

楼郁撰有《正议文集》30卷,今已失传。楼钥《叔祖居士并张夫人墓志铭》[7]曾提道,曰:“正议好著书,手泽盈箧。兵火仓卒,居士尤为忧。夫人捐金募人窖藏,至今得为家宝。”后又不知所在。据笔者所知,楼郁尚有《春秋繁露序》[8]、《宋故夫人洪氏墓志铭》[9]、《常乐禅寺记》等文传世。按:后二文为《全宋文》所逸收。《春秋繁露序》曰:

六经大道而难知,惟《春秋》圣人之志在焉。自孔子没(殁),莫不有传。名于传者五家,用于世才三而止耳。其后传出学散,源迷而派分。盖公羊之学后有胡母子都、董仲舒治其说,信勤矣。尝为武帝置对于篇,又自著书以传于后。其微言至要,盖深于《春秋》者也。然圣人之旨在经,经之失传,传之失学。故汉儒多病专门之见,各务高师之言,至穷智毕学。或不出圣人大中之道,使周公、孔子之志既晦而隐焉。董生之书视诸儒尤博极闳深者也。本传称《玉杯》《繁露》《清明》《竹林》之属,今其书十卷,又总名《繁露》。其是非请伺贤者辨之。太原王君家藏此书,常谓仲舒之学久郁不发,将以广之天下,就予求序,因书其本末云。庆历七年二月,大理评事四明楼郁书。

先生之“经之失传,传之失学”,指出汉儒经学之失。后为黄宗羲所发扬,又启发了万斯同,提出“以经释经”,开经学研究之一扇重门。《宋故夫人洪氏墓志铭》曰:

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无为军庐江县主簿楼郁撰。夫人洪氏,泰州司理陈君淙之配也。其先四明人。父讳仪,则康定中以资补州助教。夫人处家以俭约自任,亲戚上下,每视其服器皆谓不完,而夫人独以为足。及归陈君,陈氏之族与妇列者数十人,而夫处其长,内容外德,率以身先之。故陈氏之为妇者,莫不整整然,积压徇其礼也。初陈君主庐州慎县簿,以廉白惠爱闻于人。人唯称主簿之善政,而不知夫人之有助也。归自慎,而其父已卒,乃谕仲氏戬曰:“先父以若,从学不竟,吾家固未有振者,盖训其子,以承吾先父之志。”由是洪氏子有学者,而有所至,非夫人之教欤?夫人生子凡九,而存者男一人,尚稚女三人,皆未有归。陈君以母丧居于家,夫人继以疾卒,享年三十有八,乃嘉祐六年闰八月癸卯(1061年10月8日)也。明年四月丙午葬于鄞县邹溪之阴,以从先舅姑之北。郁与陈君同年中进士第,故为之铭曰:处家守以俭,为妇检以礼。以正奉其夫,以学勖其弟。生有是四德,死无愧祖祚。享年虽不修,铭之可永世。陈份先书丹。

“吾家固未有振者,盖训其子,以承吾先父之志。”非先生之思想乎?“嘉祐六年闰八月”是先生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无为军庐江县主簿”之确期。《常乐禅寺记》曰:

嘉祐七年,宝佑县之主僧死。邑令陈居易为十方之院。命金峨首座僧道相居之。院在邑之东北一舍之地,即明州刺史黄君之所建也。宝庆之号,肇于乾德之初。至治平改元之明年,乃赐常乐之额。黄君讳晟,仕吴越国王。自君之殁百有余年,其徒相传不为少矣。知一身之利,而忘其所以利于众人,相师之到,而颓垣断栋,负土而立者相忘矣。相师曰:“吾志在乎山水之间,得此固足乐矣。”乃与同参文应及弟子则之相与经营,破私为公,撤旧增新。又天童僧冲太者,植松杉二万余本。不年,遂为胜绝之地。邑之人知相师不私于其身,而有利于众人,咸信而归之。故黄宗浦、孙常悯、吴允熙、陈允恭等为之檀施。宗浦乃刺史之裔孙,常悯先迹之坠遗,有意而兴起之。既得相师修学去来,见在一切佛回向,在它化自在天殿曰:摩尼宝。时金刚藏说过去、未来、见在诸佛智地。今此宝殿妙好严特,名字何等,当说何法,愿为敷演。居士告言:“佛子智身寥廓,周九天同届;普光一集,十处咸登。今古无差旧新。一念故不离,果德大泽,普应十方,而为一时一会,本无去来。心汝今者,自心之力,念念之中,信之此身与十方诸佛,齐成正觉。转正法轮,则普光即殿,殿即普光。既信此心住,于佛住法界,虚空广大无二,则妙胜即殿,殿即妙胜。学三世佛,常行万行。利益众生,不可思议。则宝庄严即殿,殿即宝庄严。发广大愿,充满法界,救护众生,慧智自在。则妙宝即殿,殿即妙宝。住菩萨,住入佛智地,究竟修行成最上道,则摩尼宝即殿,殿即摩尼宝。”如是言之,则帝纲重。重鉴象相,入不动智。佛常坐道场,诸大菩萨游戏三昧,则此殿者,当何名?为汝其谛观,作正思惟。普光法堂,正在此处。时诸大众等,今者信解受持,愿书并之作,将来跟居士曰:“不亦善乎?”宣和六年十一月望日。

常乐禅寺在象山县东北30里,唐乾宁中刺史黄晟建,宋乾德初改宝庆额,治平初复常乐禅寺额。宝庆《四明志·象山县志·禅院》[10]曰:“常乐禅寺,楼郁撰《十方记》。”题与延祐《四明志》异。

《全宋诗》仅从宝庆《四明志》中辑得楼郁诗一句,曰:“五经高阁倚云开。”[11]真是凤毛麟角。先生传世诗文虽然不多,亦先生当年思想之遗存也。断圭碎璧,亦足为箧椟之珍,博识君子或有取焉。

楼郁的陈、朱二位夫人事略

楼郁原配陈氏,育有一子,名常;续娶朱氏,育有四子,棠、光、省、肖。楼郁共生五子、四女,四女早逝。关于陈氏,以楼郁的长子楼常生于明道二年癸酉二月廿六(1033年3月19日)推之,楼郁娶陈氏约在明道元年(1032),时楼郁年24岁;陈氏卒期,舒亶《宋大理评事楼先生墓志铭》曰:楼郁生于祥符元年戊申十月初十(1008年11月10日),卒于熙宁十年丁巳二月初四(1077年3月1日)。又曰:“娶陈氏,先四十二年卒”;《鄞塘楼氏宗谱》卷3《追远行传·楼郁传》曰:“娶陈氏,赠历阳郡夫人,忌五月廿六日。”则陈氏的卒年是:楼郁卒期减(生年占一年)四十一年,是在景祐三年五月廿六(1036年6月22日)逝世。是年楼郁年27岁。故曰:“(楼郁)比壮而鳏,于是以夫人归之。”陈氏卒时,楼常已经4岁了。养育之责,自然落到朱氏身上。

《宋大理评事楼先生墓志铭》曰:“再娶朱氏。”再娶朱氏的日期,《墓志铭》没有讲。《鄞塘楼氏宗谱》卷6著录盛侨撰的楼郁续配《和义郡夫人朱氏墓志铭》曰:“夫人朱氏生而颖悟,纯孝如宿习,皇考异之,为择其配。郡有楼子文以文行,为学者所师,号楼夫子。比壮而鳏,于是以夫人归之,时年二十二。”又曰:“元丰中,光调婺州浦江尉,迎夫人以行。五月四日以疾卒于官舍,享年六十有七。”《追远行传·楼郁传》曰:“续朱氏,赠和义郡夫人,忌五月初四。”以“元丰中”“五月初四”二数据推之,约在元丰五年五月初四(1082年6月3日)逝世,时楼郁逝世已7年了;再以“享年六十有七”“时年二十二”两数据推之,朱氏约在景祐四年(1037)嫁给楼郁;约在大中祥符九年(1016)出生。

对于楼常,《和义郡夫人朱氏墓志铭》曰:“前夫人陈氏生奉议君,夫人育之如己出。”是时楼常年仅4岁,得继母“育之如己出”,实为有幸。朱氏不仅对楼常养育之“如己出”,对叔叔楼郇之遗孀、遗子,亦“及其叔卒,收恤孀孙,教养、嫁娶又与其子不异”。考楼郇生于“祥符三年庚戌十二月十八(1011年1月24日)”;“享年五十四岁”,则是在治平元年(1064)逝世。先楼郁13年,是时朱氏已有四子在育,与楼郁一起承担收恤楼郇遗孀及其三子等责任,加以治平二年乙巳十月廿七(1065年11月27日)生肖,共育有五子。养育之重可以概见,至朱氏逝世,共十有八年,“乡人由是益贤之”。

关于治家,《和义郡夫人朱氏墓志铭》曰:“夫人逮事皇姑如其母;友妯娌如姊妹;视家人如其宗。未几,一门之内翕然称之。楼氏族大费广,子文嗜学勤甚,不恤家事,而岁入益虚,夫人为区处之,痛自约己,然后一切裁以取给焉。故子孙得以专志于学者,以有夫人也。”“子文平生连蹇,晚才登科,未几丁内艰,不复有仕进意,遂以大理评事老于家。优游学校,垂三十年。虽道义沛然有余,而家事滋不纳。夫人安之无恨色,朝夕以《论语》《孝经》教诸子于内,比长,乃徙就外傅。故常、光相继成名,而子文门下继亦出异人,为时名臣。”可见朱氏既有功于楼氏,亦有功于甬上之教育。

对于朱氏家世,《和义郡夫人朱氏墓志铭》曰:“夫人先世居钱塘,至曾祖贻谋始徙于鄞。祖庆,考商,皆不仕。”

一般家谱记男不记女,对有功于楼氏的朱氏,采取墓志铭方式加以叙述,亦是对原体例不足之补充,值得重视。

楼郁学子及其影响

楼郁逝世以后,他的学生:舒亶撰铭,丰稷书丹,袁毂篆额。仅就墓志足见他们对先生之尊敬。当时罗适不在,后专程祭拜、植桧四棵,并撰写祭文。祭文有曰:(www.xing528.com)

适师事先生凡十余年,蒙被先生之遗训也,深矣哉!践历世途,服勤王事,不为小人之归者,皆先生之教也。呜呼!先生殁时,适令泗水,相去数千里。既不能执绋以送,掬土以坟,又不能终心丧于墓侧,其心歉然有愧古人。今天子命适按察二浙,道经墓下谨致薄奠,惟先生之来歆。复于墓前植桧四本以表四时之岁寒,且以希古人之心。呜呼!先生身殁而神存,虽死若生!

楼郁的作品遗存至今寥若晨星,深入研究他的思想就相当困难。幸好众多学子成就卓著,从学子的成就、贡献中或能得见一二。但又限于篇幅,不能详述,只能略而又略,以见先生之成就之一斑。

舒亶、盛侨对楼郁的评价有:“鄞之士人知学之所以为学者,先生实有力焉”;“践历世途,服勤王事,不为小人之归者,皆先生之教也”。信非虚语。甬上的著名大家,史氏、丰氏、袁氏,都获得过楼郁之教诲。《鄞塘楼氏宗谱》卷6还著录叶时撰《楼先生祠堂记》,称先生:“一时名臣通儒,多先生门人。皇中郡置之学,以教授乡里。视听言行,根柢中正,诚所谓百世之师也。”楼郁之教育影响所及不仅仅在甬上,如罗适是天台之宁海人,开宁海之学风。南宋宰相史浩有:“《西湖楼公先生》:‘翁临西蜀,衮化南闽。公以是教,作成吾鄞。逮今士子,儒学彬彬。收功贻厥,世有显人’。”[12]“公以是教,作成吾鄞。”足见史浩对楼郁的评价之高,间亦有感激之情。因为史浩之学得之叔父史木,史木之学又得之父亲史诏(浩祖)、母亲之教,史诏则是楼郁之嫡传。所以史浩之学有楼郁的再传之教。戴表元曰:“吾乡奉化经学渊源可追者,起楼先生文叔。文叔与慈溪杜先生醇一时俱为鄞令王荆公所尊礼,文叔终庆历中。其门人弟子散布东南,而私淑于奉化者赵教授芘民,舒文靖公元质。荆公为政以经义设科取士,奉化去开封远,文叔之徒多不屑仕。至渡江久之,乃稍以经进,而《毛诗》最盛。”黄润玉《先贤正议楼先生赞》[13]曰:“仁乎正议,箪瓢屡空。春风乡校,时雨名公。晚遗禄养,邈尔云鸿。本支百世,子孙其逢。”楼钥《跋袁光禄事迹》[14]曰:“我高祖正议先生教授四明前后三十余年,一时名公皆在席下。是时赴乡举者才百余人,解额六人试于谯楼。秋赋之年,先生谓舒公亶、袁公毂、罗公适曰:‘二三子学业既成,不应有妨里人荐名。’于是舒试于乡,袁试于开封,罗试于丹丘,三人皆在魁选,实为一时之盛。舒以《舜琴歌南风》;袁以《易更三圣赋》名于时。而袁之著述传于世者有《韵类题选》百卷,后学赖之。”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庆历五先生书院记》[15]曰:“有宋真、仁之际,儒林之草昧也。当时濂洛之徒方萌而未出,而吾杨杜五先生者,骈集于百里之间,可不谓极盛欤?”又(略)曰:“五先生之著述不传于今,故其微言亦阙。虽然,排奸诋奄,谠论丰清敏之劲节也;再世兰芽,陔南弗替,史翼公(简)父子(诏)之纯孝;即如有负门墙如舒信道(亶)者,其人不足称,而文辞终属甬上名笔,则五先生之渊源可知也。嗟呼!岂特一时之盛哉。”王应麟因此说楼郁是鄞县、明州的的儒学奠基人之一并不为过。盛侨《和义郡夫人朱氏墓志铭》末有曰:“廷评(楼郁),皇进士也。予尝出其籍下,故诸子以志文见属,义不得辞。”盛侨也是楼郁门人。关于盛侨,楼钥《盛夫人墓志铭》[16]有“元中孺人之伯祖侨以名儒为国子司业。文公从之游,雅相器重,遂为忘年交”之语,则盛侨亦是一代名儒。

楼郁的教育活动“同时也促进了楼氏家族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楼钥《承议郎谢君墓志铭》[17]曰:“余家世业儒,五世祖正议始以乡先生决科起家。五子俱传业,而季子梦弼讳肖尤攻小学,又传其五子。其仲元应讳弃独殿诸老,《说文解字》《经典释文》始末通贯,几于成诵。钥侍教累年,故颇知字学。”楼氏,自楼郁一辈以后,中进士的据《鄞塘楼氏宗谱·历科进士考》记载有:常,治平二年;光,熙宁九年;异,元丰八年;弁,元符三年;炤、航,政和五年;肖,重和元年;玮,宣和元年;锷、img2绍兴十三年;钥,隆兴元年;钜,淳熙元年;镛、昉,绍熙四年;汶、img3庆元二年;深,开禧元年;洪、泽,嘉定元年;淮、椅、椿,嘉定四年;采,嘉定十年;img4、昞,嘉定十六年;浟,宝庆二年;椊、img5、濂、瀚、img6img7,绍定五年;昭、img8、棁、槔、枢,端平二年,条、滓、侃、储(改名柎),嘉熙四年;洌、楳、滮、img9、枝、洲,淳祐七年;佾,宝祐元年;梿(改名世仁),宝祐四年;森(改名森圭)、极,开庆元年;严,咸淳元年;img10,咸淳七年。据危素《鄞塘楼氏宗谱·昼锦楼氏宗谱序》曰:“即其谱考之,擢进士者廿有八人,右科一人,教官科特官童子、特军功亦各一人,以门荫者四十七人,生封者二人,死封者廿有四人,乡贡者七人,监贡者四人,漕荐者七人,胄荐者二十二人,何其盛哉!”

其中楼郁的七世孙昉(楼郁长孙img11img12的长子瑛,瑛长子铈,铈长子迎。昉是迎之长子),也从事过教育活动,培养出众多的人才,其中有宰相郑清之、王img13等。王img14是王应麟、王应凤的父亲。他俩的早期教育,是王img15实施的。因此,说楼昉既是宰相之老师,又是王应麟、王应凤的再传之师也未尝不可。这就凸显了楼昉的教育成就,可与其祖楼郁媲美。如果以其学生的职位而论,则超过了其祖楼郁。楼昉在南宋,再次把甬上的教育推向新的高潮。

【注释】

[1]王应麟撰:《深宁先生文抄摭余·先贤祠堂记、九先生祠堂记》。

[2]罗浚撰:宝庆《四明志》,《四库全书》本。

[3]楼钥撰:《攻媿集·息斋春秋集注序》。

[4]王应麟撰:《城南先生传》。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6]张传保修,陈训正、马瀛编: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下引《鄞县通志》均本此。

[7]楼钥撰:《攻媿集·叔祖居士并张夫人墓志铭》。

[8]楼郁撰:《春秋繁露序》,《四部丛刊》本,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9]俞福海编:《宁波市志外编》,中华书局1998年版。

[10]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11册卷61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罗浚撰:宝庆《四明志》,《四库全书》本。

[12]史浩撰:《img16峰真隐漫录·四明十二先生赞》,《四库全书》本。

[13]黄润玉:《先贤正议楼先生赞》,《四明丛书》本。

[14]楼钥撰:《攻媿集·跋光禄毂与东坡同官事迹》。

[15]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6]楼钥撰:《攻媿集·盛夫人墓志铭》。

[17]楼钥撰:《攻媿集·承议郎谢君墓志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