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武汉:中部地区物流业中心的产业背景

武汉:中部地区物流业中心的产业背景

时间:2024-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区域物流业中心城市的产业背景一、武汉市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武汉及城市圈是中部地区经济的核心武汉位于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就全国来说,如果以成渝地区到长江三角洲为横坐标,以京津塘到珠江三角洲为纵坐标来划分,则武汉正好位于坐标原点,且更靠近中国飞速发展的东南沿海一带,相对于中部6省的其他省份而言,战略地位及区位优势明显。

武汉:中部地区物流业中心的产业背景

第七章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区域物流业中心城市的产业背景

一、武汉市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武汉及城市圈是中部地区经济的核心

武汉位于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就全国来说,如果以成渝地区到长江三角洲为横坐标,以京津塘到珠江三角洲为纵坐标来划分,则武汉正好位于坐标原点,且更靠近中国飞速发展的东南沿海一带,相对于中部6省的其他省份而言,战略地位及区位优势明显。

武汉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且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同步发展,综合配套能力强,工业综合实力居中国中西部大城市的首位,其中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的产业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三。以金融商贸等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也很活跃,2004年,武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950亿元,增长13.0%,提高0.5个百分点。

据统计分析,武汉市经济规模占全省经济规模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0%左右,武汉城市圈8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则占全省经济规模的60%左右,而且近年来这个比重还在不断提高。这表明,武汉市及城市圈经济聚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中部核心经济区的功能已经初步具备。

(二)武汉市对中部地区已具备了一定的辐射能力

无论是从城市人口、经济规模,还是从人均GDP看,武汉是中部6省中最大的城市。武汉以其较为全面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成为中部地区辐射能力相对较强的城市。

从吸引劳动力能力来看,武汉大约有50万人的外来劳动力,郑州、长沙等城市仅为25万人左右,而太原、合肥和南昌只有15万人左右。从出口看,武汉也居第一,大约10亿美元,其他中部省会城市都在5亿美元左右。从产品的国内外销量看,武汉产品国内外销量远远大于中部其他城市。从向外技术支持和消化外部配套零部件看,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和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也比较发达的武汉而言,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对中部最多的技术转移支持,也为周边配套零部件提供了最大的消耗场所,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这种带动作用比中部其他城市要强劲一些。

(三)武汉市具备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具有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武汉处在中部的中心地区,交通便利,位置适中,是少有的几个具有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全局性影响的重要增长极之一。2002年,武汉市(市辖区)面积8494.4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68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492.74亿元,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八。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中国的交通通信枢纽、经济几何中心;武汉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的产出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三;武汉具有很强的科教实力,高校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三;武汉自然环境优良,山水环绕构筑了武汉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伴随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城市化进程,武汉市又迎来了新一轮的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和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产业发展机遇。国内产业结构经过多年轻纺工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向重化工业转变,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内地转移。

可见,武汉具备综合实力和综合大都市的特点,具有带动中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武汉的开发和快速发展有助于实现东西部经济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武汉市发展区域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基础

(一)武汉市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位于横贯东西的长江和纵穿南北的京广铁路干线的交汇处。居中得水的独特区位优势,使武汉成为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和我国最大的通海内河港口城市之一,在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推进的进程中,具有“承东启西、扼南控北”的战略地位,起着经济、技术“二传手”的特殊作用。

武汉市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形成了钢铁、汽车、机电、高新技术四大支柱产业、五大产业板块及化工、食品、纺织服装建材优势行业。

武汉市也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流通中心,腹地市场广阔,商业市场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国内外客商无不把占领武汉市场看做是抢占中国内陆市场的重要战略。

1.经济综合实力较强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武汉市经济已具备相当的实力,1998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分别排第6、第6、第4、第9的位置;2002年,武汉市这四项指标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分别排第6、第6、第5、第8的位置,仅低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深圳几个城市。

2.GDP逐年增长

武汉市GDP从1990年的176.83亿元增加到2002年1492.74亿元,13年的时间增加7.44倍。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

表7-1 武汉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1997~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武汉统计年鉴》。

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稳步攀升

表7-2 武汉市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2003年《武汉统计年鉴》。

5.财政收入及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

表7-3 武汉市财政收入及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2003年《武汉统计年鉴》。

6.进出口总额9年内基本上徘徊不前

表7-4 武汉市进出口总额单位:万美元

数据来源:1997~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武汉统计年鉴》。

7.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1995年,武汉市城市居民家庭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为4452.84元,2002年该指标为7820.28元,在199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0.76倍;从城市居民平均年家庭食品支出占城市居民平均年消费支出的比例来看,1995年该比例为52.16%,2002年该比例为38.4%,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逐渐减小,下降13.76个百分点,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二)武汉市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及产业关联

武汉市通过积极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使全市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如今,武汉已形成比较合理的“三二一”产业布局和结构,第三产业、工业以及农业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势头。2000年,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对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2%、9.5%和62.6%,产业结构也从1990年的9.2 ∶46.8∶44调整为2000年的7.2∶44.1∶48.7,实现了产业格局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演变,且第三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汽车、钢铁和高新技术三大支柱产业日渐成熟。

从全国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来看,武汉地处中国腹地,被国内经济学家们誉之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是中国业已形成的以沿海地区、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发展为格局的战略中心,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地位,是海内外客商抢占华中市场的必争之地。而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和棉花调出区,也是主要的能源矿产基地。其中这两个地区的粮食、棉花、原油煤炭有色金属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4.3%、68.4%、60%和90%以上,可以说,支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在国家大力提倡西部大开发,经济政策逐步向中西部偏移的时候,武汉市成为连接西部和东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城市,在中国新一轮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中,其交通、经济地位和作用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是带动中、西部地区,连接东、西部地区乃至华南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中心环节。

1.农业经济

200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21.13亿元,比1990年增长3.3倍,农业现代化、商品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步伐加快。

表7-5 武汉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2.工业经济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武汉市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物质技术基础雄厚的现代大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303.15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277.66亿元。工业结构由传统的轻纺工业为主向目前的“投资导向”的重型化方向升级。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占主导地位,2000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1.21。

表7-6 1994~1999年武汉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续表

表7-7 2003~2004年武汉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机电工业发达,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拥有武钢、神龙、武烟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企业。随着“武汉—中国光谷”的兴建及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西部大开发,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都已经注意到武汉在全国发展的优势地位,相继在武汉设置了开发区、分部以及生产基地。如今,以湖北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

3.第三产业

武汉市是内陆最大的物流中心和货物集散地,商品可辐射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四川周边5省近4亿人口,各类商品在这里都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在中国10家最大的零售商场中,武汉市有两家;武汉金属交易市场在全国同业市场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武汉物资市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物流贸易中心;武汉金融市场十分活跃,是我国最大的融资中心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国债现货交易中心,所有这些都对武汉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三、武汉市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武汉市物流产业总量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依据我国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南京的物流产业统计方法,我们把物流产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武汉现代物流产业总量规模的指标。这一指标由交通运输业中的货运业增加值、邮电业增加值、仓储、批发业(扣除商品自身价值)的增加值等构成。表7-8表明,1994~2003年武汉市GDP及GDP的增长率。

表7-8 1994~2003年武汉市GDP及GDP的增长率的比重

数据表明:1994~2003年武汉市GDP年均增长13.08%,到2010年武汉市GDP达4000亿元。

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4年国内物流产业实现增加值8459亿元,占GDP的6%,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19.5%。

武汉市物流产业的总体水平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按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计算,2010年武汉市的物流产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

(二)武汉市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经过近年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武汉市基本形成了以公路为主框架,连接铁、水、公、空主枢纽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与此同时,近年来,武汉市加大对物流基地规划与建设的力度,舵落口、杨泗港等物流基地正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物流信息化方面,武汉市物流信息化基础条件优势明显,制造业、流通和交通运输业中的大型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较高。

1.铁路

武汉是全国铁路的枢纽之一。京广、京九、武九、汉丹4条铁路干线在武汉交汇,形成“米”字形网络构架。

截至2003年底,武汉铁路沿线拥有编组、客货运站146个,铁路专用线1086条,仓储用地558.8万平方米

铁路建设方面:2003年,京广线提速改造,完成曲线改线22处共39.2公里,曲线改拨289条64.3公里,改立接触网支柱2018根;武九线扩能提速,完成投资3亿元;琴台路跨京广铁路立交桥、舵落口货场三线、江岸西至汉阳电力贯通线等10个工程完成80%投资;天兴洲长江公铁两用桥顺利奠基。

2.水路

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主要的内河港口,长江黄金水道的水运交通枢纽中心,国家一级枢纽港。

(1)航道。武汉市共有通航河流22条,通航里程合计504.4公里(不含长江),其中全年通航里程201.4公里,季节性通航里程303公里,设有各类航标335座,有1座通航船闸。其中,汉江75公里航道维护在设标密度、灯光、标位正常率和机艇完好四大指标上处于全省的领先地位。

(2)码头。沌口、汉阳、汉口青山、阳逻等五大港区已基本形成武汉市港口体系的主骨架,华中物流的主通道,长江航运的主枢纽。近年来,武汉已先后建成青山外贸码头、永安堂港区、红钢城多用途码头等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码头泊位。

截至2003年底,全市现有大中型港区35个,拥有码头泊位397个(其中生产用码头泊位308个),总延长19519米,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共有仓库面积112544平方米,堆场面积485337平方米。

(3)航运。2003年,武汉市地方航运企业和社会船舶单位共拥有各类船舶357艘,运力27.5万吨。全年全市地方水运完成货运量560.1万吨,周转量44.02亿吨公里。其中:专业水运企业完成货运量235.2万吨,周转量23.4亿吨公里;沿海货运量96.4万吨,周转量7.99亿吨公里;武汉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15万标箱。

在我国内河航运中,无论是船舶数,还是载重吨、运量、周转量,武汉均名列前茅。

3.空港

在全国航空运输体系中,武汉机场是全国六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有10家航空公司参与营运,武汉基地公司有28架飞机,机场日均约120个航班。辐射国际国内的航线158条,可达60个国内外大中城市和地区。

2003年,武汉机场旅客吞吐量334.4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流量1616人次,货邮吞吐量为5.30万吨。

4.公路

(1)武汉市外围公路。以京珠高速公路(北京至珠海)、沪蓉高速公路(上海至成都)和107(北京至广州)、316(福州至兰州)、318(上海至海拉尔)、106(北京至深圳)国道为主干,形成9条主要出口公路,并与15条省道和39条县乡公路形成路网,货物运输通达全国20多个城市。

截至2003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为8827公里,公路网密度为115.6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265.622公里,一级公路330.495公里,二级公路812.064公里,三级公路964.38公里,四级公路2370.442公里,等外路4083.997公里。截至2004年底,所有国、省干线可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技术标准。

(2)城市交通。武汉市已基本形成以城区快速路、主干道、内环、中环、外环等为主骨架的“环形放射状”骨干路网分布形态。内环线28公里已全线贯通,中环线88公里和外环线188公里已大部分建成,建设中的武汉绕城公路将京珠、沪蓉、106、107等6条国道和16条省道联成一体。

截至2003年底,全市道路6368公里,道路面积6845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8.15平方米。其中,公路通车总里程4469公里,路网密度58.54公里/百平方公里。城区道路总里程1899公里,路网密度6.8公里/平方公里,总面积3247万平方米,道路面积率11.6%,人均道路面积7.7平方米。

(3)公路场站、运力及运量。公路拥有客运站、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25个,库场面积50万平方米;“十五”期间将陆续建成关山、蔡店、张家湾、阳逻等货运枢纽。

2003年,武汉约有560649万辆机动车,比2000年增长58%。其中货车80120辆,小客车159796辆,大客车25825辆,摩托车237424辆,其他车辆57484辆。私人客车(不含出租车)总量8.68万辆,比上年增长61%,非机动车达223万辆。

2003年,营运汽、电车5367辆,公交线路为251条,线网长度766公里,线路长度4625.5公里,年客运总量达到10.60亿人次;轮渡航线15条,船舶18艘;汽渡航线2条,汽渡船7艘;小公共汽车线路21条,车辆464台;出租车12137台。

轨道交通从无到有,轨道一号线一期工程2004年9月已投入商业使用。(www.xing528.com)

(三)物流信息化现状

1.武汉市物流信息化基础条件

武汉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家通信网的“八纵八横”光缆干线网中有京广、汉渝、汉宁等5条国家一级干线贯穿武汉市。武汉电信网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公用数据多媒体通信网的几大节点之一,同时也是湖北省“三纵三横三环”光缆传输通信网中心,并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

2.物流信息化现状

(1)大型制造、零售、分销及流通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武钢整体产销资讯系统不仅是目前我国企业中实施信息化建设最大的项目,还是武汉市制造业信息化重大示范项目,也是我国在建的最大的企业信息化系统,该项目在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百亿工程”中具有重大示范意义,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该系统投资2.3亿元,编制600万条程序、3700个关键软件、234个系统。实现了销售、技术质量、生产、产品出货和财务管理在机构和业务上的一级管理。建成具有整合性、及时性和作业性的资讯系统,实现物流与信息流同步。系统初步预期每年增加直接效益5000万元,间接效益2亿元。

武汉商业及物资流通业比较发达。大型的商贸企业(如武汉中百、中商、工贸、武商、家乐福等)的物流信息化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在商品采购、存储、销售、配送等主要的经营环节都使用网络化计算机管理,信息共享程度高,各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密切关联、自成一体。

(2)运输企业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已呈现良好势头。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理念逐步渗透,计算机联网售票,车站、港口、车辆、船舶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经普遍应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中型港口和大型航运企业(集团)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围绕运营管理、调度指挥、运输过程控制和企业内部事务处理等业务需求,开发了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开展用户服务。此外,标准、规范、法规和制度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配合应用系统的开发,制定完成了有关信息技术标准和代码。特别应指出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交通系统政府网站建设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虽然武汉交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但距离交通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随着武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越来越突显。因此,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交通建设与运输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加快行政管理科学化步伐,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全面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

武汉市的物流服务业与商贸业一样发达,但这个行业的结构和业态比较复杂。一件商品可能通过几处仓储、几种运输方式送达到最终用户,物流信息被分割成若干段,由不同的物流服务商所掌握。铁路、水运、航空、公路、仓储、快递服务、运输代理及在这些经营单项上的多种组合形成了物流企业经营的多样性。由于这些原因,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也因此变得异常复杂。航空、水运、快递服务、铁路运输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能满足物流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基本需要,但在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和物流信息交换等方面距市场客户需求还有相当差距。

(四)物流基地规划与建设

1.舵落口物流中心

舵落口物流中心地处武汉市西大门,在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位于物流交通枢纽地段,在其2公里范围内有107国道及316国家级公路、汉丹铁路舵落口编组站、汉江舵落口港,是公路、铁路、水运通道交汇处。

武汉舵落口物流中心总投资达2亿元,占地400亩,建成总面积达5.23万平方米,拥有总库容60万立方米的6座大型仓库群和5.2万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年吞吐能力达100万吨。

该物流中心已于2004年7月全部建成投入营运,目前,有招商、台湾大荣、长江、汇通四大物流企业和200多家物流信息户入驻。

2.阳逻物流基地

位于新洲区的阳逻物流基地是武汉市规划建设的四大物流基地之一,其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工程是武汉市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投资1.7亿元、年处理能力10万标准箱的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2月8日投入营运。2005年1~6月,该港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100多标准箱,比2004年11个月吞吐量总数多近7000标准箱。

目前,武汉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一期工程第二泊位建设资金已落实到位,2005年7月份以后将陆续展开堆场、道路扩建和第二泊位建设,整个工程预计2006年完成。一期工程第二泊位建成后,阳逻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将由目前的15万标准箱升至25万标准箱,到2010年,阳逻新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00万标准箱。

3.郭徐岭物流货运中心

郭徐岭物流货运中心位于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工业园内,南北长337.7米,东西宽673.5米,占地面积329亩。该中心西接京珠、沪蓉国道、汉宜高速公路,南临318国道,北上过白沙洲长江大桥,直达107国道南段和汉江长丰桥,通107国道北段、316国道西段,距武汉市中心23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郭徐岭物流货运中心总投资2.1亿元,建成后的总建筑面积为91714平方米,规模为年货物吞吐能力100万吨,基本具备仓储、运输、加工、包装、配送、物流信息处理、产品展示、交易、培训及配套服务等功能。

郭徐岭货运中心已于2004年11月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动工建设,预计建设工期为两年,货运中心将于2006年建成投入营运。

4.关山物流中心

关山物流中心货运站系武汉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建设的八大货运站之一,位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中心区内,武(汉)黄(石)高速公路入口处。建设规模为年理货能力90万吨,按一级货运站规模设计,总占地面积3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中心内将新建综合楼,配送中心,1、2、3号仓库,集装箱作业区堆场以及机械库、修理厂等配套设施。此外,中心还将兴建与现代物流相关联的国际企业总部。其功能齐全,设计一流,具有运输、仓储、中转、保税及信息发布等功能,可满足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衔接与分流所产生的需求,实现运输流程统筹安排,做到快速、经济、安全运输。

关山物流中心总投资1.58亿元,已于2005年4月30日正式动工建设,预计2006年建成营运。

(五)物流服务企业现状

1.基本状况

截止到2005年1月份,全市在工商局注册的冠名“物流”的物流服务企业有862家,注册资金平均不到25万元,总体规模较小。在物流服务方面,经营内容有限,服务水平不高,没有形成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系统。

2.物流服务企业注册资本前200强现状分析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武汉市物流服务企业现状,对上述862家物流服务企业注册资本前200强进行分析。

(1)规模。武汉市注册资本前200强物流服务企业各年度统计数据见表7-9。

表7-9 武汉市注册资本前200强物流服务企业的有关情况

数据表明:前200强物流服务企业共注册投资184492.25万元,平均注册投资922.46万元,超千万元的企业共40家。从年度投资的企业数量来看,大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居各年度之首,达到82家。从投资的规模来看,2003年是武汉市物流企业投资形势最好的一年,2003年注册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4家,平均注册资本1713.18万元;2004年投资形势继续看好,注册投资的有82家,但超千万元的只有6家,平均注册资本310.5万元,总体投资偏低。

(2)区域分布。武汉市注册资本前200强物流服务企业按区位分布的统计数据见表7-10。

·分布相对比较集中。首先,从企业数量上来看,注册资本前200强物流服务企业主要分布在硚口区、江汉区、江岸区和东西湖区,分别占12.5%、27%、12.5%和13.5%,总共占65.5%。其次,从企业注册资本上看,武昌区、青山区、硚口区、江岸区、东西湖区的物流服务企业注册资本总量分别占前200强企业总注册资本的12.28%、13.48%、11.48%、10.37% 和22.99%,共计70.6%;平均注册资本分别为1333.05万元、2487.6万元、847.54万元、765.44万元和1571.09万元,位于各区前列;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企业数量分别为6家、4家、4家、6家、8家,占总量的70%。

表7-10 武汉市注册资本前200强物流服务企业区位分布统计数据表

·集中的区域。(见表7-10)。注册资本前200强物流服务企业数量和规模都比较集中的典型区域是硚口区、东西湖区和江岸区。

前200强中,硚口区共有25家企业,注册总资本21188.44万元,分别占总量的12.5%和11.48%,区内超千万元的企业有4家;东西湖区有27家,注册总资本42419.5万元,分别占13.5%和22.99%,区内超千万元的企业有8家,位于各区之首;江岸区有25家,注册资本总量为19136.05万元,分别占总量的12.5%和10.37%,区内超千万元的物流服务企业有6家。

在武汉市各区中,企业规模和数量差异比较大的是江汉区。

区内共有企业54家,位于各区之首,占总量的27%,但注册资本仅有15557万元,占总量的8.43%;企业平均注册资本只有288.09万元,为各区最低;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只有3家,落后于武昌、青山、硚口区等区。

江汉区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是:仅新华下路就拥有物流服务企业30家,占区内企业总量的55.56%,占前200强的15%,但这些企业规模较小,总注册资本只占区内企业注册资本总量的35.72%,仅占前200强的3.01%,其平均注册资本185.23万元,低于区内平均值,更远低于武汉市前200强的平均值922.46万元。

(3)功能。从功能上看,注册资本前200强的物流服务企业以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为主,兼顾配送、货运代理、物流信息、包装、装卸和物流方案设计等物流服务,功能相对比较单一。

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以运输、仓储、配送、代理、信息为物流基本服务,按企业注册的经营范围对前200强物流企业进行统计得出以下数据。见表7-11。

表7-11 武汉市注册资本前200强物流服务企业按功能统计表

表7-11中统计数据表明:注册资本前200强企业物流服务以运输和仓储服务为主。提供运输服务的企业共有132家,占总量的66%;提供仓储物流服务的企业有123家,占61.5%;既提供运输服务,又提供仓储服务的企业有86家,占总量的43%。

此外,从提供的基本物流服务的种类来看,仅提供一种基本物流服务的共有29家,占10.45%;提供两种基本物流服务的共有96家,占48%;提供三种基本物流服务的有47家,占总量的23.5%;提供四种基本物流服务的有8家,占4.5%;提供其他物流服务的有16家,占8%。提供一种或两种基本物流服务的企业占总量的58.45%,数据表明,注册资本前200强物流服务企业功能相对比较单一。

3.大型物流服务企业现状

经过几年的发展,武汉市也形成了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物流服务企业,主要包括:

(1)“老字号”依托国有仓储和交通设施的物流服务企业,如武汉汽车运输总公司、武汉港口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商业储运公司、农资公司、中国邮政武汉分公司,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仓储和运输能力以及庞大的网络辐射能力。近年来,这些老字号的传统仓储物流企业纷纷通过改制、改组挺进现代物流,目前已有30多家积极整合资源,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如世通物流公司通过重组,集中优势,完成四大配送中心建设,对多家知名品牌实现了省内配送和区域性代理,并积极拓展外地市场。万吨冷储物流加大对现有冷库的利用和改造,发挥规模优势,依托冷库建设交易市场,以市场兴物流,以物流促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现有最大的冷储物流基地之一。

(2)大型工业和商贸业企业独资或合资成立相对独立的实体。随着物流观念的普及,大型工商企业逐步认识到现代物流对自身发展和提档升级的重要性,纷纷加大物流投入。如武钢集团以北湖农场为基础,建设集钢材深加工与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第三方物流基地,以实现企业内部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变;武汉神龙汽车公司顺应形势,将物流业务外包给法国捷富凯与天津大田合作成立捷富凯——大田物流公司,以实现企业的主辅分离;中百集团于2002年9月成立了专业物流配送公司——中百物流配送公司,该公司的中百集团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已基本建成,这不仅为集团连锁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支撑,也为该公司承接其他品牌客户配送代理、面向社会拓展第三方物流提供了保障。

(3)三资物流服务企业。武汉市通过扩大物流宣传,已吸引众多外资或外地企业入驻投资物流服务业。目前,在武汉注册的外资物流企业有12家。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伊藤忠商社与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共同在武汉投资8500万元组建武汉华通物流有限公司,为武汉汽车基地提供物流服务;日本住友集团、日产集团及北京大通公司共同投资210万美元,日本通运公司出资200万美元,日本本田投资1892万元,相继在武汉成立物流企业。

4.武汉市物流业发展阶段

目前从总体上看,武汉市物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武汉市物流服务业处于产业的初级阶段;从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上看,武汉市物流业大体上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相比较而言,武汉市物流业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1)武汉市物流服务业处于产业初级阶段。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可以把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见表7-12。

表7-12 物流服务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目前,武汉市工业企业中,由企业自身和供方企业承担的原材料物流比率分别是36%和46%,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留比例都比较高。武汉市物流市场的运作主体还是第一方和第二方,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武汉市物流服务业还处于产业的企业内部分工阶段。

(2)武汉市物流业大体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正确评价武汉市物流业发展水平,本规划选取评价物流业发展现状的主要关键指标,对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类,反映物流总量的指标:货运量、货运周转量。

第二类,反映城市物流业效率和效果的指标,亦即反映物流业对工业和商贸业支撑作用的指标:商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工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第三类,反映城市物流运作现状的指标:货运结构。

2003年我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上述主要物流关键指标统计数据见表7-13。

表7-13 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物流关键指标统计数据

续表

数据表明,2003年武汉市货运量处于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第10位,位于南京、济南、沈阳等城市之前,货运周转量位于上海、天津、广州、青岛、大连等城市之后,处于第6位。

从货运结构来看,2003年,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运量分别占总量的35.06%、46.88%、18.03%和0.06%。排位较前的铁路货运量处于第2位,水运、航空均处于第9位,而公路则仅处于第15位。

2003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1.56次,位于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第14位,略好于重庆,处于成都、沈阳、哈尔滨、西安之前,但低于中部地区(湖北、河南、湖南、江西,下同)平均1.835次的水平。

2003年,武汉市限额以上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0.28次,与天津、成都两城市并列位于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第14位,略好于重庆和广州,处于杭州、宁波之前。但低于中部地区平均0.325次的水平。

从以上对关键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武汉市物流业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体处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武汉市物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总体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基本上以运输或仓储为主,对客户多样性需要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差,基本上不能提供定制化的物流增值服务;缺少知名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形成引领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龙头效应,2004年,中国物流企业百强中武汉只有一家——武汉汽车运输总公司,且排名在第69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大大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大多数物流企业对物流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物流层面上,未能建立起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物流企业人才匮乏、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较为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导致货物仓储、货物运输、货物配送等物流作业过程中的无效环节增加,物流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加大、物流成本上升,从而增加了社会总体物流费用。

2.物流市场

由于大多数工商企业仍保留“大而全、小而全”的自营物流模式,大多数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不高、物流市场信用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了物流市场需求不足。由于“物流企业标准”与“物流企业分类标准”还没有制定,物流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可靠的依据,造成了许多名不副实的物流企业充斥着物流市场。政府还没有严格的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缺少健全的物流市场监督及调节机制,条块分割、行业垄断问题严重。物流企业的运作不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尤其是在物流领域的仓储与运输环节存在着大量的无序竞争。武汉市物流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还没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目前尚未建立起物流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非标准化设施和行为仍很普遍。

3.物流网络体系的规划布局

长期以来,由于受体制、政策、环境的影响,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各行业、各企业多从自身角度出发,物流网络体系的规划布局缺乏统筹考虑,导致下列问题:功能分区不明确,空间布局不合理;存量资源多而散,缺乏有效的整合和配置;物流中心、货运站场等物流节点未能有效地支持社会物流活动;缺乏功能完善、服务水平高的物流园区。

4.基础设施与信息平台建设

武汉市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虽已初具规模,但由于交通运输、物资流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条块分割,未能按物流活动规律和需求进行组织和管理,因此,物流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尤其是物流节点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节点间、节点与货运干道运输网络系统缺乏有效衔接。

武汉市物流信息资源分散,局域网规模小,应用技术低,利用程度不高,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型工业企业、商贸业和交通及物流服务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缺乏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适应的开放式的标准化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以具有信息汇总、融合、中转、在线交易、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公共信息平台为核心的物流信息网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对资源有效整合的要求。

5.政策建设与组织管理

政府在物流管理体制上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各部门缺乏统一的领导,缺乏适应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由于尚未建立相关物流行业组织和物流协会,因此,不能发挥行业协会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难以协助政府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引导。没有建立科学的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及时反映物流市场和物流企业的状况,不利于政府的管理和决策,难以引导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