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宋小刚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任务,首先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此,江泽民指出,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江泽民的论述对于我们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入学率在0%~10%之间,当人均GN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0%~20%之间,当人均GNP在12000美元以上,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50%。1995年,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60%,世界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有些正在向普及化阶段过渡),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化阶段。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即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SECO)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低标准。以此标准要求,全国大学在校生若按同龄人1.1亿计算,就应有1650万人,而2001年高等学校总规模只有800多万人。换句话说,在未来七、八年内,我国需要净增800万学生的大学规模,同时需要相应净增1700万学生的高中规模。要完成从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体现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这一新的时代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距离,中国加入WTO使高等教育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要靠财政支持的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项事业经费紧张,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国经济和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却逐年下降。1990年为3.04%,1993年为2.54%。1994年为2.52%,1995年为2.46%,1996年为2.44%。这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有很大差距,连1991年世界各国平均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5.1%的水平都达不到。二是高等教育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教育统得过死,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有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法人地位得不到承认;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把教育仅仅看做是公益性事业,对教育的产业属性认识不够;此外对民办教育的地位不明确,政策不落实,行为不规范,待遇不公正,限制了民办教育自身发展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由于我国教育投资长期不足及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造成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范围小,就业人口文化程度低。据统计,我国2000年就业人口中,只有3.81%的人具有大学文化水平,中专及高中毕业的人占18.5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占34.76%,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92%,这不仅远不及发达国家,甚至还赶不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居民文化构成中,中国受大学教育的人比例仅为1.4%,文盲和文化程度不明者高达30.2%。由于中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少,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低,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劳动者敬业精神欠佳,无法满足加入WTO与国际接轨后对人才的需要,要改变这一切,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队伍,以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建立国家办学为主,国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要加强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需要建立一个以国家办学为主,国家办学与民间办学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体制,要采取的政策具体地说来就是:
一是目前在国家对于公办大学的投入还非常不足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各高校现有的校舍,设备,师资等资源,适度扩招,避免受行政命令和各种利益机制驱使的盲目扩招,同时要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步伐,使之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人认为可以把加快学生公寓的建设作为突破口,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建筑业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把教育系统联合办后勤和地方政府协调社会力量办后勤相结合的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对民办教育,要充分调动全国现有1200多所民办大学的积极性。在对其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把合格的民办大学纳入国家公立大学同等地位给予承认,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了政府无力对教育的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扩大了教育资源,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要有大发展的要求,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打下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二是从长远来讲,就是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及其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依法治教,建立按高等教育资源不同特性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政策体系,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对于公办高校而言,首先要确定国家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渠道,依法保证教育投入,这是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决策,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保证。国家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由国家提供主要经费来源也是理所当然的。《教育法》中规定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一定的比例,这一提法只强调了原则性,应该通过制订《教育投入法》的形式,加以明确和规范。其次,要对平均主义的拨款投入方式进行改革,按照高等教育教育资源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投入方式,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对于公益性的高等教育资源,如基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义务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国家安全有关的高等教育项目要实行基本拨款与追加拨款相结合的制度;对于那些能带来经济收益的竞争性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项目,实行基本拨款制度,不足部分需求社会市场的资金支持;对于那些兼具公益性和竞争性的专业学科,可采取基本拨款和追加部分拨款相结合,提倡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相关的专业学科在市场机制中寻求生存和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要重视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这是贯彻邓小平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两条腿走路”的必然结论。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在自然资源和教育资金相对短缺的条件下,制定和私立教育法,大力扶持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超常规积聚人力资本,高速度提升劳动者的文化水平,现已完全消灭了文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以此为支撑,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欧美和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在接近或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也都积极支持私立高校的快速发展。我国在1999年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教育产业”。发展教育产业,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产业的规律,打破垄断,搞产业主体多元化,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200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这对于我们实行教育创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并为它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全国民办高校已达1200多所,在校生接近200万人,万人规模的民办大学增至10所,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达到89所。民办大学现已与公办大学、成人高校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构成了一块庞大的教育资源。
三、结论
在大力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鼓励社会各主体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以国家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投资模式。对于民办教育的投资者来说,也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要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人民作出贡献。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