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切实可行
孙希娟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正确实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依据
“小康”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状况时使用的概念,属于经济的范畴。国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般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
对于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的衡量,目前主要有两种参照标准:一个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标准,经济学中称之为“恩格尔系数”。居民的实物性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高于60%,属于绝对贫困;在60%到50%之间,属于温饱;50%到40%是小康;30%到20%是富裕。
另一个是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参照标准。这是我们习惯采用的衡量方式。在邓小平心目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美元算温饱水平,达到800美元算小康水平,达到4000美元左右才算得上富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800美元。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9.1%,2001年降到47.7%;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2001年是37.9%。因此,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有充分依据的。关于我国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判断,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社会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社会经济主要有三方面的显著变化
一是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普遍短缺的状况根本改观。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以及人口、环境及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二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通过艰苦努力,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对外开放把封闭半封闭型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开放型的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是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由温饱达到小康。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根本解决。祖祖辈辈关于小康的生活梦想,今天成为现实。
上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走了头两步,现在开始走第三步。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大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这样的阶段性变化,还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阶段性变化。从世界范围的横向比较来说,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经居于前列,但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如实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这样的判断,和报告中所说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同样的意思。所谓“总体上达到”就是总体上平均计算达到了。由于我国的疆域大,经济发展必然不平衡,到2000年,我国尚有将近3000万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下岗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一部分人口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尚未达到小康,因此,“总体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横的小康。十六大提出的目标是要“全面小康”“均衡小康”。
其次,我们目前的小康水平,属于低水平的小康。在以人均GDP为参照的衡量标准中,“小康”到“富裕”的指标跨度非常大,如果把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左右才视为富裕,那么人均GDP在800到4000美元都属于“小康”这个大阶段,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属于刚跨入“小康”之门。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的定位非常科学。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www.xing528.com)
三、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经阶段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
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小康社会”这个概念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意义深远,是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的量变中质的升华。
用“小康”这个指标描述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邓小平的创造。在制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蓝图时,邓小平提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体系中,“小康”的含义是“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说到“小康”时,邓小平使用最多的词就是“小康水平”。虽然他有时也使用了“小康社会”这个词(《邓小平文选》中至少有6处),但是,其含意仍是“小康生活水平”。
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是认识的深化,理论的发展,目标的提高,追求的升级。
“小康水平”主要着眼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指标。“小康社会”则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意味着社会全面进步到“小康”状态。“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包括人们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提高。按照十六大描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所以,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不仅仅是经济建设与改革的新目标,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目标,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20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就可以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经过努力后可以实现的目标
我国经济具备持续快速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解放,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储备,都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保证。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正确的,基本方针政策行之有效。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预期的成功。
在中国这样一个各地区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不会是没有困难和一帆风顺的。我们对于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对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要有清醒的估量。
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仅仅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中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实现了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社会经济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现代化就会胜券在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