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重要思想

时间:2024-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曹爱琴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如何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对于邓小平理论课教学而言,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则是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进学生头脑”的关键。

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重要思想

如何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

曹爱琴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它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完整理论体系。在高校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之一的“邓小平理论概论”,应在总结和吸取邓小平理论“三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十六大精神的要求,扎实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进学生头脑”,它是“三进”工作的根本目标。如何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对于邓小平理论课教学而言,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则是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进学生头脑”的关键。那么,在邓小平理论教学过程中,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十六大精神,不失时机地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

就我国目前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来看,基本教学方式仍属于传统的教学论范围之内,即所谓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三个中心”为特征的教学论体系。这种教育观念导致教师以“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姿态出现,学生往往被看做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多年以来亦是如此。实践证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即使讲得很生动,对学生也有启发,但对学生往往没有什么压力,不利于促使他们深入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去思考、研究获得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认识,才能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生头脑中真正扎根,入脑入心。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由“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其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探索者,使其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研究有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才能使他们积极探求,锐意创新。所以,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平等师生关系,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凡是学生能观察的要尽量让学生去观察,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凡是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愿地、主动地去思考、分析、比较,使学生消除思想上的疑惑,解开认识上的疙瘩,真正理解理论的精神实质,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以形成知识的体系,真正地“进脑入心”。

二、创新教育内容,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教育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个真理。邓小平理论教育的内容也必须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例如,当今的邓小平理论教育在内容方面必须涉及或面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人口环境和资源、国企改革、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国际人权斗争以及恐怖主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往我们所不曾遇到的。因此,邓小平理论教育在内容方面的创新,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来研究、解决新的实际和实践,同时用新鲜的经验和社会的实际来说明、解释、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当前,邓小平理论教育内容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渗透到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去,使其有关内容与邓小平理论课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要渗透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精神,即与时俱进的思想,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讲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既看到它是科学的思想体系,又看到它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二是要注意结合邓小平理论课的特点,有侧重地将有关内容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如突出讲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等等。三是要把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为基本的文件引入教学内容中去,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意义,并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总之,要力争通过邓小平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充分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根本指导作用和重要意义,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坚决、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就是让学生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基本观点,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学以致用。要把邓小平理论同国际国内的实际、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实践,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邓小平理论课教学中大量存在着需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揭示的思想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广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在教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一定要避免简单化、形式化,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教育与当前城乡蓬勃发展的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加以指导。尤其要围绕“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如阶级和阶层、社会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三农”等重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揭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帮助他们澄清模糊认识,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

三、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www.xing528.com)

教学方法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手段。目前,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上气氛沉闷而枯燥,课堂外,学生们尤其是非专业的学生也极少涉猎有关的信息和资料,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直接关系。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在课堂上由教师教授,师生互动不够,具有“填鸭式”、单一性的特征。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不仅窒息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也挫伤了他们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邓小平理论课产生抵触情绪和厌学心理,对于实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教育目标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最主要的就是:第一,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由单向的“注入式”、“满堂灌”向教学相长、双向交流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转变,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自学、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或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的录像片等,使学生真正弄懂理论,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入脑入心。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善于争论,不断探求新知,特别是注意引导学生用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社会和未来,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采取开放式教学。组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参观、考察、调查、研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真正认识现实,弄懂理论,并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学习,使理论进一步入脑入心。如举办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讲座,组织讨论会、知识竞赛活动;利用学校的宣传舆论阵地(如学报、校报、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刊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心得、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文章;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影片;围绕“‘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主题深入学习、研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作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等活动。

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把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中,如采用多媒体,加强学校网络教学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声像资料,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使学生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角度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十二集历史资料片《邓小平》,教育部社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制作的《新时期的旗帜》(邓小平理论教学片),以及十集理论文献电视片《走进新时代》和《改革开放二十年》、《丰碑》等,都给我们创造了授课的良好条件。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配合课堂教学使用。实践证明,这种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既强化了视觉效果,丰富了教师授课的内容,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又扩展了学生思考和理解问题的空间,开阔了视野,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切实提高了教学实效,推动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

四、改革考试方式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是邓小平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标。那么,如何衡量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否进学生头脑以及进学生头脑的具体状况呢?我们认为,应当把考试作为检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进头脑”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从目前来看,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有效手段,还是无法替代的。我们不应否定考试,但考试的方式需要改革。

以往的成绩考查,从内容来说,往往偏重于对理论知识条条的记忆,而对于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重视不够;从考试方法来说,则偏重于期末全校性的统一考试而疏于平时考查,且方式单一。这非但不利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它不能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目的。近年来我们在考试方式的改革方面作了很多尝试,由传统的单一化转向多样化。在“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对考查的形式、内容和要求作了重新规定,实行平时和期末、开卷和闭卷、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查。平时考查部分,占总评成绩的40%,以开卷形式进行,其中10%根据学生考勤和课堂表现评定;30%根据平时作业、课堂笔记、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发言和小论文等几项进行评定。平时考查侧重于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以闭卷形式进行,题型有两种:一是选择题(分单选和多选),二是运用所学理论对卷面所给出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讲清道理,要求观点正确,理论联系实际。期末考试侧重于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应用程度。此外,在小的教学班我们还试行笔试成绩与口试(演讲、论文答辩等)成绩相结合,通过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可以全面检验学生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储蓄量,又可以检验学生掌握并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与能力,从而较真实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状况。

总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单纯从传授知识出发,而要从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出发,改革教学模式(包括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提高教学实效。努力使教学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更能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生头脑中真正扎根,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1998(2.19)。

人民日报1997(9.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