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宗教和谐:西道堂的创新案例

宗教和谐:西道堂的创新案例

时间:2024-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西道堂社团的躯壳虽然外显出伊斯兰教的光辉,但它的宗教内核却是包容各宗教教派的一个社会组织,具有像安伦教授所描述的具有跨宗教教派的共同体结构。

宗教和谐:西道堂的创新案例

一、西道堂是一个新型的宗教社会共同体

“乌玛”是阿拉伯语Umma的音译,在古阿拉伯语及铭文中,意为“伦理和宗教共同体,或具有共同身份和特征的社团”。伊斯兰教早期历史上特指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政教合一的社团,现在一般意译为“穆斯林社团”或“穆斯林公社”。而西道堂的创始人马启西(1857—1914)则把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时期构建穆斯林公社“乌玛”的社会宗教理想与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了西道堂教派的社会组织或伊斯兰公社。

马启西出身于一个宗教世家,自幼进入清真寺学习伊斯兰教经典,深受伊斯兰文化的熏陶。他在学习伊斯兰教知识的同时还重视学习汉族的文化知识。年少时在当地汉族名儒贡生范绳武的私塾攻读“四书”、“五经”,深得老师的厚爱和赞誉,并被夸奖为“此子在孔门,即好学之颜子,在回教即传道之穆罕默德。名曰启西者,即以开通西域天方之教望之”(3)。在求学和探究真理期间,他博览群书,除伊斯兰教经典外,儒教、释教、道教诸家学说均有涉猎。这样的宽广胸怀和海纳百川的精神是当时动荡社会所缺乏的。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启西在二十多岁时考中秀才,由此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创始人中唯一一位汉文化私塾教育中秀才出身的穆斯林学者。马启西不仅对汉文化不持排斥态度,还与众不同的是,获得文凭后没有去追求仕途,转而继续学习伊斯兰教教义,(4)朝着通向终极真理的康庄大道坚韧地前行。

马启西为了让自己的教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地在甘肃洮州旧城西凤山麓自己家中开设私塾,取名“金星堂”,自号“凤山金星”,开席讲学。不但讲授阿拉伯文知识、《古兰经》、“圣训”和穆斯林先贤学者刘智等人的经学著作,同时还讲授《四书》、《五经》等儒教典籍。听者始为亲属十余人,后增至上百人。有人评论道,就开设私塾、讲解伊斯兰教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对当时的回族穆斯林学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创举。(5)(www.xing528.com)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时期的甘肃临潭处于政治腐败、宗教教派纷争频繁、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日趋严重的险恶环境中。当地人民的生活非常贫困,因战乱而田园荒芜、衣食无着,生活困苦不堪。在这种民族矛盾和纠纷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马启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心把自己学到的融汇了各大宗教的真理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和回报社会,遂在临潭旧城北庄门宦的达子沟拱北正式设立新型的社会组织“西道堂”,并倡导道堂成员集体生活,合伙经商务农。

西道堂以伊斯兰宗教信仰为大旗,在继承先知穆罕默德的“乌玛”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西北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穆斯林的渴望,强调不分门域以道堂为家过“大房子”生活。马启西以“体大公而遵主命,本真诚以履圣行”的精神,号召教众克服困难,积极营建伊斯兰公社。由于他的革新主张和平等精神所散发的魅力,各地穆斯林闻讯而来,越来越多地加入西道堂。洮州、岷州及河湟地区的一些回族、保安族撒拉族穆斯林也纷纷前来投靠西道堂,加入伊斯兰公社。甚至有的人将家产全部捐献给西道堂。(6)到1914年马启西殉难前,以洮州为中心,西道堂在各地建立的道堂、清真寺和附属经济实体——集体农庄有六处,在各道堂生活的教民发展到四百多户,二千多人,林场、牧场各一处,商号三处,商队三支,商业资本积累到白银一百万两。(7)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西道堂从白手起家发展到一个初具规模的大型宗教社团,这不能不说是体现了教众的积极性和伊斯兰共同体的生命力。这样的共同体不纯粹是专属于伊斯兰教的,它还包容了汉族传统宗教和儒家文化的优秀元素。由此可见,西道堂社团的躯壳虽然外显出伊斯兰教的光辉,但它的宗教内核却是包容各宗教教派的一个社会组织,具有像安伦教授所描述的具有跨宗教教派的共同体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