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果报关系的功德信仰现象及其对世界和谐的贡献

基于果报关系的功德信仰现象及其对世界和谐的贡献

时间:2024-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这种功德心愿,构成了佛教徒的基本信仰方式。于是,功德信仰就成了佛教中一个不言自明的信仰惯习。一方面反映了一种基于信仰的公平原则,发挥着凝聚宗教群体与维持认同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引进了一种世俗社会的不平等关系,使功德信仰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一个权力场域。

基于果报关系的功德信仰现象及其对世界和谐的贡献

二、基于果报关系的功德信仰现象

中国佛教徒喜欢讲功德果报。而佛教信仰中的“功德”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几乎所有与佛教相关的事体,如信佛、念佛、做善事、供养三宝、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可视为“做功德”,由此构成一种特殊的功德信仰现象。

什么是佛教所讲的“功德”呢?依据佛教教义,“功”指善行,“德”乃善心;其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正是这种功德心愿,构成了佛教徒的基本信仰方式。因为传统中国人历来喜欢“报”的信念及其方式,这曾经是经典儒家礼记》的核心概念,在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它就与佛教的果报信仰结合为一体,渐次成为了中国人表达儒佛信仰的主要方法。久而久之,这种信仰方式就在佛教活动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种以此为核心层面的“功德灵验性佛教信仰模式”。

传统佛教的信仰方式,大多以“许愿—灵验—还愿”或者“有求必应”类的双向约定的契约形式,构建了一种以功德文化为中心的象征交换原则,在佛菩萨与信徒之间构成了一种“相对交换关系”(mutualrecjprocjty)。这种表达信仰和践行信仰的社会学特征,实际上就是一种“象征交换”。一方面,它代表了每个人在佛陀面前的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要心诚做功德,佛菩萨的保佑就会具有普遍性。但是,因为功德信仰之间的象征交换,也能说明功德信仰现象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如果功德兑换的基础是个人的财力和身份,那么,钱多的人、有身份的人,就会拥有更高的功德兑换率,使之成为个人财力、身份、地位的象征展示。中国人固有的“穷算命,富烧香”信仰习惯,也就是这种功德信仰现象的真实反映。(www.xing528.com)

例如,佛教信众们长期持守着一个秘密,就是到寺院烧香的时候,必定是各买各的香,各许各的愿,彼此不会交流,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者也。否则我去烧香,别人帮我买香,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一是显得我心愿不诚,二是别人代替我拜菩萨了,那属于我的功德就荡然无存了。甚至于许愿、还愿的信仰仪式,也是个人的私密,最好不要与人谈及。久而久之,功德信仰方式中就会衍生出一种信仰私人化倾向,并且在信仰表达的过程中得到了反反复复的强调。你的功德好,似乎就是你的福报好;你的功德做得多,你就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保佑。因此,年复一年,人们才会有除夕撞钟、烧头香的分别心、人我执。有钱人要烧高香,少钱人就一般拜拜;有钱人想敲新年第一下钟,无钱人就听听钟声罢了……佛教信仰者的一个通有的信仰惯习,是功德信仰者常怀揣一种很有意思的念想,无事不登三宝殿。往往是一个特殊的人,在特殊的时候,应了特殊的需要,做特殊的功德,以图获取特殊的回报。人们经常称道的护法、施主,或大护法、小施主云云,似乎正体现了此中的分别。

这样,不同的人,钱多钱少的人,似乎就具有了不同的福报。信仰无法分享,无法构成一个信仰分享的佛教共同体,无疑就会把现实中的贫富贵贱关系也放进了信仰之中。对此,甚至也会有人采用一知半解的佛教知识来解释说:各人的根器、缘分相异,福报当然就不一样了!

于是,功德信仰就成了佛教中一个不言自明的信仰惯习。一方面反映了一种基于信仰的公平原则,发挥着凝聚宗教群体与维持认同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引进了一种世俗社会的不平等关系,使功德信仰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一个权力场域。功德信仰中人佛关系之间的象征交换,实际上就包含了一种信仰不平等关系,使得在信众中间形成“佛度有钱人”的信仰错觉。这种信仰错觉,深刻反映了当今佛教信仰的私人化现象,这是佛教信仰功德化、功德私人化的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