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教信仰:道为最高,实现宗教与世界和谐

道教信仰:道为最高,实现宗教与世界和谐

时间:2024-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的耶稣“道成肉身”的熟典,便是其表现之一。道,作为最终的超越者,最高的终极存在物,可能在各人为宗教中都普遍存在这一概念。道普在一切时空,且体现在一切事物之内,于是道门推出“德”的概念。德是与道相联系的内在于一切事物中的本质,也可以说即是道的体现,认为“道之在我谓之德”。

道教信仰:道为最高,实现宗教与世界和谐

一、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

说到道,在中国文化中,并非只有道教用这一概概念。儒家讲道统,他们希望将尧舜禹汤之道、孔孟之道,作为代代相传的精神核心,变成全民族全天下的向心力的源泉。佛教入中国,中国人将之看成佛道,也是将之当成道的一种学说,而佛教徒也称为道人。至于大量的翻译过来的佛典,“道”作为最高的真理和追求对象,使用的频率之高,也有目共睹。及至基督教经典传入中土,将上帝与道同举,也比比皆是。众所周知的耶稣“道成肉身”的熟典,便是其表现之一。道,作为最终的超越者,最高的终极存在物(安伦认为应称为“终极神圣”),可能在各人为宗教中都普遍存在这一概念。正是对于终极存在或终极神圣的信仰,使得各大宗教区别于原始的神灵信仰和巫术仪式,同处于一个高级精神生活和文化学说的层面,有了相互沟通的最基础的平台。但也同样因为对于这个道,严格地说,对于这一终极存在的理解上的巨大差异,形成了相互间的隔阂,在其他原因的诱惑下——比如,某些宗教领袖为了争夺权利,有时仅仅是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开展打着宗教旗号的社会资源和物质财富的掠夺——彼此之间甚至于达到势不两立的境地。所以,如何理解“道”,对“道”作何诠释,直接影响到各宗教相处的态度。

道教关于道的学说,十分丰富。其原典,在于《老子》,但后来者对它的诠释随时代和学派立场的不同而纷纭复杂,近二千种注解已经极为繁茂,其他道书和道教学者的论述、引申更在在皆是。(1)本来,在《老子》中提出“道可道,非常道”之旨,道教学者多强调所信仰的道为常道,即永恒的、终极的神圣实体。《老子》又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即是大道超越一切,然而又普在于一切时空之中,就在人们的左右。道普在一切时空,且体现在一切事物之内,于是道门推出“德”的概念。德是与道相联系的内在于一切事物中的本质,也可以说即是道的体现,认为“道之在我谓之德”(2)。所谓我,不止从个人上讲,甚至于也不限于人类,而更加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唐代潘师正对唐高宗说的“一切有形皆有道性”被讨论道论的学者反复征引。事实上从唐代起,可能是受到佛性论的影响,道教内部便专门讨论起道性的问题。唐青溪道士孟安排综合前人此说,认为:“道性者,理存真极,义实圆通,虽复冥寂一源,而亦周备万物。烦惑所覆,暂滞凡因,障累若消,还登圣果。”(3)标出这样的理论宗旨,一是因为要说明道即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是与一切“有”的世界相对峙,是无,“天上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道具有终极性、超越性,同时道泛在于一切,没有什么可以离开道、不与道沾边。这是从本体论上着眼。二是要说明凡是修道,皆能有所得。之所以平常人不能悟道,是因为受烦恼、迷惑所荫覆。一旦将自己的障碍、牵累清除,则能悟得道体,与道合一,修成圣果。这是从修行论上着眼。无论从本体论上还是修行论上,道的终极性、神圣性与普泛性、可得性,都是统一的。德的概念,道性的概念,都意在说明道与万物的统一,得道与成仙的统一。这样一种道论,使得道教徒在理论上并不排斥别人有得道的可能,也不否定不同出身、不同种族之间在修道、得道和条件上有什么差异。这样便产生了道教在形而上层面对于各种对于终极解脱的途径和可能的承认。(www.xing528.com)

道教是本土宗教,但在近现代以来,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甚或是象征,在百余个国家中,主要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中,起着精神食粮的作用。道教所到之处,并没有与当地的原有的或现今仍是主流的意识形态产生剧烈的冲突,也足以表明大道即超越一切,无形无象,却又存在于一切时空之中,就在人们的生活场景中存在着,支配着。这样,大道的信仰既具有超越性,终极性,又具有此在性。它打破了此岸与彼岸的隔断,为道门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落实自己的理想提供了平台,也给共同体的创立提供了共同话语的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