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健康使用手册:察颜观色,快速了解健康状态!

健康使用手册:察颜观色,快速了解健康状态!

时间:2024-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呼吸之间,脉搏泄露天机如果说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那么最具技术性的要首推“切”了。许多人都认为,脉搏每分钟应跳动72次,才算正常,中医则以每一次呼吸之间的脉搏次数,通常四五次左右为正常,平均起来每分钟在72—75次为正常。而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当心肌被损害时,可出现一强一弱的脉搏,即称为“交替脉”。已怀孕者,在本穴的脉搏会变得明显且激烈。

健康使用手册:察颜观色,快速了解健康状态!

呼吸之间,脉搏泄露天机

如果说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那么最具技术性的要首推“切”了。“望”,是望病人的气色、表情、动作与舌苔等,这需要用眼睛看;“闻”,是闻病人嘴里、身上、大小便的气味,这需要用鼻子闻;“问”,是问病人的病情经过、自觉症状,这需要嘴巴动;“切”,主要是切病人的脉,也就是把脉,即用三个指头在两手前臂的桡动脉上切脉。其实,现代中西医在诊病过程中都会用到把脉。

很多书上记载,古代御医替宫中妃嫔治病,因受礼教束缚,大夫不能与妃嫔见面,也不能有肌肤上的接触。一旦妃嫔患病,御医便会以一条长长的红线牵引切脉。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过于神化了切脉的重要性,并不现实。但是医者通过把脉,便可以对病情略知分晓,这才是真功夫

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分寸、关、尺三部按察,掌后高骨处定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切脉必须在病人安静后才进行,病人手臂平放,手掌向上,医生用食、中、无名指的指尖分别平按在寸、关、尺三个部位,用力则由轻到重,用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手法,体会脉象的情况。

几千年来,中医缺乏精密的仪器和设备,又碍于封建习俗,不能做进一步的检查,诊治疾病全靠观察病人,尽可能收集一切资料,通过临床累积的心得,对脉搏有了深刻的体会,就此创造了“脉学”:“脉学”把脉的表现加以分析,归纳成为28种类型,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细、散、伏、动、促、结、代、疾正常人的脉象。中医又将手腕上的桡动脉脉搏以桡骨突为界,分成三段,每一段代表一个脏器,什么脏器有病,代表它的那段脉搏就会出现变化。这样一来,“把脉”就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指针,只要掌握它,就可以从中了解病情。

从现代医学来说,所谓脉搏就是动脉血管在心脏收缩和舒张影响下,因管内压力骤然增加和降低而胀大与恢复原状的周期性起伏。心脏搏动一次,脉搏就搏动一次;心搏动快,脉搏也快;心脏收缩力强,脉搏也强。人体内各器官系统都有联系。所以,体内任何一个器官有病,都有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而从脉搏表现出来。

许多人都认为,脉搏每分钟应跳动72次,才算正常,中医则以每一次呼吸之间(一分钟十七八次)的脉搏次数,通常四五次左右为正常,平均起来每分钟在72—75次为正常。其实所谓“跳动72次”只是得自人群研究的平均统计数字,一般而言,正常的脉搏,每分钟跳动在60—100次间,而且跳动均匀,节律一致,都可算是正常的。

“脉搏内幕之一”——把脉知疾患

一个人的脉搏可因时、因地、因事而变。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运动员的脉搏次数就比一般人少,他们的心脏每分钟只跳五十多次,这是因为他们的心脏在经年累月训练下,变得强而有力,所以只要每分钟跳五十多次,即可维持身体的需要。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脉象大多稍浮;胖人脉象大多沉伏。另外,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咖啡、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服用阿托品、麻黄素、肾上腺素,均可兴奋心脏,进而导致窦性心动过速使脉搏增快。

所以上述两种脉搏跳动过快或过慢,对身体都不会有大碍,均无须加以治疗。但是,如果心跳不规则,同时伴有“心跳过速”或“心跳过慢”,此种情形叫做“心律不齐”,就必须找医生诊断治疗。

一般来说,心律不齐是心脏科门诊中病患颇多的一种疾病,仅次于血压;心律不整病患常有心悸、胸闷、头昏、心里发慌等症状,这些症状有些是良性不需治疗,有些则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但早期治疗还是可以化险为夷的。

诊断心律不齐,可从脉搏是否规律及脉搏的次数来判断。首先,就脉搏是否规律来看,心律不整患者,脉搏多不规律,忽快忽慢,即有时感觉“心跳很重一下”,或有时感觉“心脏又少跳一下”,有些人则在均匀的脉搏中,偶尔会出现一次不均匀的跳动,称为“早搏”,令人忐忑不安,万分烦恼。

中医早知脉与心的关系,《千金要方》就明确地指出“心应脉,脉与心合”。因为动脉的搏动起源于心脏的搏动,所以医师只要通过“搭脉”即可掌握心脏的健康状况。(www.xing528.com)

正常的脉搏,每分钟在40次以上时,还不会有什么明显症状,可是心脏有疾病的人,在运动、发烧、紧张时,就会有心律不整症状出现。

大部分心脏血管疾病都会引起脉搏加快,因为心脏跳动时的搏血量不足,故须靠心跳加速以获得补偿。一般而言,运动时心跳会增加3/4或一倍,所以脉搏每分钟180或200次并不稀奇,但若有心脏血管疾病或先天性心脏传导异常,如多一条传导岔路,平时除了会造成脉搏加速,且常伴发心悸、心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理性的脉搏增快,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数脉”(每分钟超过100次),还可见于发烧、疼痛、贫血心肌炎心功能不全、肺心病、风湿热、自律神经失调,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

在无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情况下,切脉还可替代体温计的作用。一般来说,热度增高一度,每分钟脉搏会增快10——20次,发烧愈高,脉也就跳得愈快。只要根据脉的跳动快慢,即可知道病人是否发烧,烧的严重程度。但是,也有少数例外,比如伤寒病,病人虽发烧脉跳得并不快,所以当遇到发烧的病人,脉跳得并不快时,就要怀疑病人是否得了伤寒病了。

切脉除了数跳动的次数外,中医还十分讲究脉搏的深浅与强弱。当发烧、内分泌旺盛时,脉搏的跳动比较有力;反之,当身体虚弱、血压下降,剧烈疼痛或失血等情况造成休克状态时,脉搏往往细沉无力,甚至摸不到脉搏的跳动。若在脉搏跳动的一个周期中出现两次跳动,称为“重复脉”,这是伤寒病的特征。而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当心肌被损害时,可出现一强一弱的脉搏,即称为“交替脉”。

“脉搏内幕之二”——把脉断男女

中医还常以神门穴来判断妇女是否怀孕。已怀孕者,在本穴的脉搏会变得明显且激烈。《素问·平人气象论》即:“妇女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据临床统计,诊察妊娠妇女70例,两手神门脉弱或无脉者5例,其余皆有明显脉动,而以神门脉动明显来诊察妊娠的准确率达71.4%。

中医脉诊时尺部(肾的脉象)不分左右肾,而遵循男左女右之说,这种说法又与阴阳观念相关:男属阳,女为阴,所以凡是部位、脉象偏于阳者为男,偏于阴者为女。

通过脉诊辨别所怀宝宝是男是女,主要是通过脉象中阴阳的变化来确定的。准妈妈的妊娠脉象基本都为滑数脉,如果滑数脉中带有弦、涩脉象,则为男婴(阴性脉中显现阳性脉);同理,如果滑数中带有细脉,则多半为女婴了(阴性脉中更添阴性)。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传统理论中,把妊娠与小儿脉单独提出来单独记载的文献资料很多,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注曰:“以妇人之两手尺部候之,若左手少阴肾脉动甚者,当妊男子,以左男而右女也。”

《脉诀》指出:“左疾为男,右疾为女”。据研究,怀男胎左脉变疾,可能与胎儿分泌的雄性激素作用于孕妇大脑右半球,使得孕妇左半身血流量增加所致;反之,当怀的是女胎时,右脉疾,则是因胎儿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于孕妇大脑左半球,使得孕妇右半身血流量增加所致。这种判断的准确度,以中医切脉准确率为51.4%,脉象仪测定准确率不论中西医,都按手腕上的脉管(桡动脉)来检查,主要是因为手腕上的血管较浅,也最方便。其实,全身主要的动脉处都可用以测知疾病。

总之,经常自测一下脉搏,是监测健康的好方法。在检查脉搏时还要注意动脉壁的情况,正常脉搏光滑而柔软、有弹性;动脉硬化时脉搏壁变硬、纤曲、弹性减弱,严重者脉管摸上去会觉得疙疙瘩瘩;而高血压患者的脉搏紧张度增加,则像绷得很紧的弦一般。按脉只是检查的方法之一,还必须参照相关的诊断全面考虑,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