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语:对建筑图像化转向现象的思考
当代中国处于一个易变的年代,特别是新事物出现的时候,往往缺乏有效的价值判断,建筑领域也是如此。视觉文化的凸起,图像叙事语言在社会各层面不断扩大影响,消费文化、大众审美泛化等时时刺激着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思维模式,西方建筑学的强势语言对当代中国不断进行着“文化殖民”式的入侵,急于寻找出路的国内建筑师们正在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中国式空间形态,但是,由于自身的价值体系不完善,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一些偏差。
4.1 当代中国建筑图像化转向现状
4.1.1 制造“视觉流”
视觉文化中,由于媒体的快速传播,使建筑的视觉图像形式在弱势文化中流行更快,范围更广,在我国当今更是如此。从“欧陆风”到“北美式”,再到“中国式”住宅的上演就像一部时尚肥皂剧,通过充斥图像、影像的杂志、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一季一季地刺激着人们的视觉神经,以此来带动相应的消费,实现建筑的商业价值。这种毫无文化意义的建筑视觉的堆砌仅仅打造了一批虚伪的文化幻象,这些把计算机当做二维绘画图板复制出来的性能上没有优化、美学上缺乏创意的设计产品对中国建筑学的发展毫无实质性的推动。同时,国内的“集群”设计也开始在前几年猛然跃进大众视野之中,先有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后有“南京国际建筑艺术展”、再到“金华的建筑公园”等等,这些集合国内外明星建筑师联袂演出的“建筑时尚SHOW”正带领建筑走向“娱乐圈”,建筑成了大众娱乐消费的视觉产品。这种时尚的“视觉流”,在各类媒体的轮番造势下,获得建筑商业价值之后便销声匿迹,远离了大众视线。
这种“视觉流”的制造只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操作和炒作,并非像部分建筑师鼓吹的那样——大力推动中国建筑学的发展。所以,在当今社会,建筑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视觉文化带来的一些消极作用。此外,图像的直观表达也给建筑师带来了设计上的“意义消解”,仅仅停留在图像操作的层面上,忽略了对建筑环境语境和深层社会意义的探究。
4.1.2 模仿借鉴的“拼贴建筑”
当今社会,图像信息随着网络媒介大量涌入,西方先锋的建筑、艺术类杂志的大肆倾销,西方建筑师在中国的实验设计,为中国建筑师带来了一股新的建筑思维和打破传统建筑模式的勇气。近年来,确实在国内某些明星建筑师身上有所表现,比如张永和、王澍、朱培、马清运、马岩松等等,但一些建筑师利用手中大量的图像信息,借鉴、模仿的例子也不在少数,KPF风格、迈耶风格,如同春雨过后的杂草般在国内迅速滋生。这种符号化的建筑消费削弱了建筑原创的审美趣味,大量雷同的视觉符号在各个城市蔓延,使得城市建筑趋同化更加明显,区域特征极度减弱。更有一些是直接拷贝、复制、按图生产,这种现象在国内呈上升趋势,比如湖南某地高校的图书馆原样复制了马清运在宁波大学城设计的某图书馆、深圳某地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等。这些可能没有被媒体报道,影响面相对较小,但2007年德国保时捷因北京一家汽车改装店立面改造复制了德国保时捷店面的视觉标志——特有的“圆弧形设计”而被告上了法庭,这为我们的建筑师上了一堂极好的“知识产权课”。这种图像资料的泛滥甚至影响到了高校中的建筑学子,他们把手中掌握的最新资料加以复制拼贴、更换或者是直接照搬他人概念,参加一些国内的设计竞赛,例如,万科WA住宅竞赛和ZT AA“大与小”设计竞赛因为参赛作品有1/10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引用了他人的图形或理念,组办方不得不发表声明取消部分参赛人员资格,最终以东南大学董卫教授发表“抄袭者当以为戒”收尾;国内声誉很好的某建筑院校学生获得的2006年大学生竞赛一等奖直接抄袭了英国A A建筑联盟研究生的毕业设计;“北京GBD 500平方米”金奖作品也深陷“抄袭门”。在国外大量建筑图像涌入打开我们设计思维的同时,也在削弱某些人的创造能力,建筑专业人士要重视和关注视觉文化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意义,不要再落下矶崎新“中国建筑师很善于用CAD”这样极有深度的评语。(www.xing528.com)
4.2 视觉文化冲击下中国建筑师的应对
既然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代变革的现实,那么,中国建筑师如何来应对这种转变,怎样更好地使这种转变为当代中国建筑学所用,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今,对视觉文化的极度关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米尔佐夫指出的那样,“可视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当今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了”。的确,在当代文化的具体发展过程中,人生体验、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很大程度上成了图像叙事的主角,变得可以被图像化或被图像所掌握。建筑作为时代精神的物质体现,加上自身的视觉特征,在与视觉文化发生对话时要来得更直接而且更加深刻。C.亚历山大认为,每一座城市、每一邻里、每一建筑都有一系列随着其流行文化演进的事件模式,并指出建筑和城市的特征都是由这种事件模式所赋予的。与其他建筑理论一样,在思辨的领域内对它进行证实或者证伪都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真实的现象才能最终反映出理论的价值性。当前,确实已经有足够的现象表明,建筑这种图像化视觉转向与当前的视觉文化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必然联系。建筑与视觉、建筑与文化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促使建筑自身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视觉”类型。
视觉文化在全球的兴起为国内带来了视觉的繁荣和图像的过剩,但是,由于国内整体环境还没有形成一种理性对待图像叙事语言的氛围,部分建筑师往往只关注图像带来的积极一面而忽视其消极的一面,图像的伪真实出现给我们带来一种虚幻的完美生活图景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世界真实的混乱。所以,我们应该以一种批判的目光对此进行解读。
建筑作为一种反映时代特征的特殊物质构成,在视觉文化下转化为一种视觉产品,其演化趋势不可阻挡。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面对这种转变,关注视觉的消费、图像叙事的凸起,但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迎合和逐流,应从自身的空间需要与资源矛盾的角度出发,去创造反映时代、面向未来的设计。中国的建筑学发展道路要从我国现实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的特点出发,不断学习西方的先进建筑理念和技术,而不是不求其深层的社会学意义,仅在图像的层面上进行单一的复制拼贴。
近年来,境外明星建筑师和大公司带来了相对成熟的视觉文化下的操作模式,往往在众多项目的竞赛中优于国内建筑师,“外来和尚易念经”成了一些建筑师面对竞赛失利的“阿Q式的精神自慰”。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国外建筑师在面对时代转变的时候,深入研究了建筑与时代的关系,把建筑语言作为一种批判的方式引入城市发展的研究中,探讨人类未来的生存态势,比如库哈斯的“大都市消费理论”、M VRDV的“高密度”与“数据景象”等,而并非是像国内大多数建筑师那样在众多的图像资料中去寻找创作的源泉。笔者真诚地希望我国建筑师能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设计道路,使当代中国建筑学能够在与西方强势建筑文化的对话时发出响彻空际的洪亮之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