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筑图像转向:当代建筑学与视觉文化

建筑图像转向:当代建筑学与视觉文化

时间:2024-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研究背景:“视觉文化”与当代建筑学的现状20世纪后半叶,随着视觉媒介类型的不断激增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报纸、杂志、招贴、电视、电影、摄影、数字多媒体、网络视听、视觉模拟和虚拟再现……在“视觉文化”中,后工业时代的消费社会、大众的审美泛化、技术性媒介的革命不仅加快了其转变的速度,也拓展了其影响的广度。

建筑图像转向:当代建筑学与视觉文化

0 绪论

“今天,在各种文化实践中,对表象受干扰的观看已经取代深层的阅读。它被媒体所煽动,把现实的表象作为奇观展示出来。奇观文化与当代‘图像’[1]信息的泛滥横流相关,使人崇拜新奇,要求不断产生新的形象以供消费,媒体所需求的形象,可以瞬时、虚拟、大众化的传播。媒体对奇幻形象的需要以及‘毕尔巴鄂效应’树立的建筑先例,引导出一种对更新颖而精致形式及其奇观的永恒要求。这些形象姿态,实际是他们自身的媒体变异,构成了今天的种种视觉奇观。对不可实现的建筑以诱人的渲染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图像世界,在对场面和名望的追求下进一步激化。这些视觉形象是图像媒体汹涌洪流中一个失落的学科,自我陶醉的,临死前的喉音。在把现实的表象作为视觉奇观展出的过程中,媒体诱发了一种被动性。在此过程中,大众越被动,景观形象就变得越有必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今天的建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入地被卷入其中……”[2]

0.1 研究背景:“视觉文化”与当代建筑学的现状

20世纪后半叶,随着视觉媒介类型的不断激增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报纸、杂志、招贴、电视电影摄影、数字多媒体、网络视听、视觉模拟和虚拟再现……渗透到了我们生存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对文化风向转变敏感的人都能切身地体会到,我们正面临着深刻的文化转型:视觉符号凌驾于语言符号之上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图像取代语言成为文化的主因,这就是1930年代被海德格尔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从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图像、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转变。在视觉文化中,视觉效果、视觉冲击力等概念不仅在影视广告等视觉领域被频频强调,甚至在音乐文学等非视觉艺术中也被特别关注,至于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各个领域,视觉的吸引力和快感都被无以复加地凸显出来。图像成了当今世界最直观、最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图像在全球化经济张中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图0-1)。

图0-1 图像包围我们的生活

这种转变使得我们的生活被“图像、视觉模拟、幻想、拷贝、再现”包围,因为图像的伪真实呈现,让我们进入了一个被美化了的虚拟现实和价值逐渐模糊的超现实社会中,图像在延伸我们视觉感官功能的同时,也出现了误读真实世界的可能。在“视觉文化”中,后工业时代的消费社会、大众的审美泛化、技术性媒介的革命不仅加快了其转变的速度,也拓展了其影响的广度。图像的生产和传播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的商业运作、艺术创造和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并促进视觉文化越来越广泛地涉及哲学美学社会学文艺学传播学等领域,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视觉文化予以极大的关注。

法国哲学家德波在1960年代后期曾宣布“景观社会”的到来。“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中,生活本身展示为许多景观的高度积累,存在的一切全都直接转化为一个表象。”[3]不仅如此,“景观绝不能理解为是视觉世界的滥用,或是形象的大众传播技术的产物,确切地说,它是世界观,它已变得真实并在物质上被转化了。它是对象化了的世界观。因此,在景观社会中,视觉成为人的特权性感官,具有了优先性,当代社会的人成了被视觉包围的被动观看者,在虚拟的图像消费环境中,图像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漂浮的景观随处可见。”[4]

加拿大当代最有影响的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也认为,“如果说17世纪从一种视觉和造型的文化退入一种抽象的文字文化的话,今天我们就可以说,我们似乎正从一种抽象的书籍文化进入一种高度感性、造型和画像似的文化。”[5]这里他所指的“文化”即为视觉文化,与通常所指的视觉艺术并不是同一概念,它们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视觉文化使人们观看图像的场所发生了变化。

美国当代图像研究的著名学者米歇尔在他的《图像转向》一文中指出,“当代文化正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这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标志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当代思想与文化则是在一个全球化的视觉文化的屏幕上重演最为古旧的图像制。”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受图像侵袭的现象越演越烈。在我们的生活中,“图像叙事”这一空间时间化的“间隔”通道已向我们打开,“图像叙事”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当代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具有美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建筑来讲,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这股旋涡之中。当然,建筑学的发展也受其自身发展演变规律的约束,其中,最重要的是战后对现代主义理性的批判,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模糊理论、混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对经典科学体系的质疑和颠覆,为建筑的多元发展铺垫了必要的理论枕木。当詹克斯以宣言式的口吻喊出“现代建筑已经死亡”后,紧接着埃森曼就宣布“后现代建筑死亡”,这种建筑理论的快速转换和更替让当代建筑师眼花缭乱,面对新事物更无法确定自己的应对策略和应有的姿态,只能凭借所接收到的图像媒介信息来紧随时尚的脚步和前卫的步伐,建筑创作成为了一种图像“复制”和“粘贴”的简单机械操作,满足于对一些图解式的时尚复制和拼贴,而对建筑自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和社会学思考却浅尝辄止,甚至不再思考,对建筑的关注停留在其感性形象和非本体意义的层面上,建筑更是滞留在“图像”上,成为图像的视觉载体、人们感官娱乐的对象和可消费的视觉体验。建筑从二维图纸变成三维体量之后,又成为一种面向大众的二维图像肌理的抽象、再现与重新解读。

当代建筑呈现出的图像化设计倾向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密不可分,科技发展为这种视觉化的演绎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因此,建筑出现了绚丽的表皮、异化的形态、对虚拟空间的超现实体验。建筑不再局限于尺度、比例、韵律等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定义,开始追求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感官刺激。为了迎合“视觉消费”的大众化审美趣味,怪异、突兀、个性、非理性、反传统、非欧几里德空间等等成为设计师炫耀和标榜自己作品的代名词(图0-2)。

图0-2 多元的当代建筑

对这种“视觉文化”介入建筑领域后产生的影响,美国著名建筑评论家和教育家肯尼思·弗兰姆普敦曾说道,“建筑并不比其他行业更具有抵御媒介影响的能力,这就是近年来建筑设计十分注重图像效果的原因,它有意无意地导致了一种建筑形式图片化的趋势。与其他造型艺术不同的是,建筑往往根本就无法用图像加以正常的表达,但无论怎样,图像还是传播建筑的有效方法。就此而言,建筑已经形象化和画面化了,不再是身体感知的对象和空间。”[6]因此,他认为“构造学的语汇”才能让我们回归现实,让建筑回到物性的本质上来。从“建构”的角度来实践抽象化、图像化了的建筑,也许是最大限度减少当今“视觉文化”在建筑领域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埃森曼也认为当今建筑学要获得自身学科的“自足性”,必须坚持一种“否定性的、批判的实践”,不被广告、电影、电视、网络、迪斯尼式“主题公园”等视觉化叙事方式以及工业批量生产、消费社会下的拜物教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所同化和吞噬。

0.2 视觉文化语境下研究建筑学的现实意义

自从黑格尔将建筑划入“美学”以后,建筑就一直是造型艺术中的第一大门类,如今“视觉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已经不可避免地对所有的艺术门类产生着影响,因此,从“图像叙事”角度入手研究当代建筑的“视觉化”趋向,从时代和社会的层面再认知建筑本质以及建筑与人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才能让建筑形式作为一种视觉化信息的载体,以最大的“带宽”向人们传输时代的精神和建筑的意义。无论是希腊古典建筑美学中的“视觉校正法”,还是现代主义中路斯的“装饰即罪恶”、密斯的“少即是多”,无一不是对视觉形式的关注,视觉形式传达的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受关注程度和影响范围也随之发生着变化。随着视觉文化的扩张和日益渗透,当代建筑从现代主义的一元模式转向后现代多元共存的过程中,多风格因素的转变除了技术上的突破,视觉文化在全球快速传播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视觉文化介入建筑的研究和关注,将使建筑学这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学科在哲学、社会学、美学、比较艺术学、符号学、传播学等交叉领域中得到拓展和延伸。

另外,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令人瞩目的建筑现象会从不同方面折射出时代的文化,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考察当代建筑是深入理解建筑现象的重要途径。面对图像消费、视觉体验在建筑领域所受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我们是以此为契机开辟建筑学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还是忽略这一现象的存在走传统的技术路线?面对大众文化和主流意识几乎决定建筑最终表现形式又同时消解建筑师个人价值意识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对建筑视觉化现象深含的社会学意义进行再思考?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和理解当前建筑所面对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否能对当前这种多元的建筑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并在文化的层面上加以解读和建构?因此,特别是当代寻找自身出路的中国建筑师更不应该忽视这种“视觉文化”的影响,不能漠视这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转变,应该从一种批判的视角进行思考,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摸索出适合中国建筑学发展需要的空间意识。同时,从视觉的角度、文化的观点重新审视我们当前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建筑建造,更清晰地看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关于“形式与功能、经济”之间历来争论不止的问题,或许能为探索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式”建筑发展铺垫一条前进的道路。

本书研究的最初目的是本人对当代建筑中视觉因素的关注以及对视觉艺术的浓厚兴趣,试图在视觉文化中找到当代建筑图像化视觉转向的时代根源。我们在中国最大的建筑论坛ABBS开帖(哈迪德——一场将建筑“疯狂到底”的视觉艺术盛宴)调查了当前建筑在职人士和建筑学子对“建筑图像叙事”的反应(图0-3)。帖中只是纯图片展示而无任何作品的说明和解读,其中有近90%以上的回帖对哈迪德建筑作品中呈现的“动态非线性整体设计”表示了极大的认同和赞赏,而仅有不到5%的人质疑作品的创作意图和建筑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学意义,其他是对这种建筑形态的不同看法。这个数据表明当前图像叙事的直观表达导致了对建筑形式的阐述仅仅停留在其表面,也说明当前建筑学所面临的窘境,建筑图像化割裂和消解了建筑本身应该具有的“真实性”——功能与形式、材料与结构;“时间性”——设计所呈现的时代精神;“场所性”——文化、气候以及地域的表述。这个调查也是促使我们通过“视觉文化”进行建筑思考的又一原因。

图0-3 建筑论坛上的调查

0.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当前,对“视觉文化”的关注度在社会学、传播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越来越高,是学术界的热点课题,该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一些师范院校,对4个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献索引(CSSCI)、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发现关于“视觉文化”与建筑学的关联研究相对较少。(www.xing528.com)

同济大学建筑系讲师李翔宁2004发表的论文“图像、消费与建筑”比较接近于本研究课题,他详细阐述了“图像”时代的这一文化转变,而对“图像”之于建筑的影响所涉不足。

从建筑与艺术的关联出发,清华大学访问学者费菁教授写的《媒体时代的建筑与艺术》、《超媒介——当代艺术与建筑》这两本书中涉及了静态二维、架上艺术对建筑的影响、大众化消费影响下的建筑转变以及媒介与建筑的关系,她的研究以建筑与艺术的关联为出发点来分析和解读,尚未从整个“视觉文化”体系中寻找两者的联系。中国美术学院曹意强教授的研究从艺术史的角度切入,认为关注视觉文化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寻找具体的视觉文本。

同济大学博士赵魏岩在其著作《当代建筑美学意义》中部分谈到图像时代下当代建筑的美学意义。他以一种探寻结果的方式来解读当下建筑的本质和建筑存在的意义,并对当前国内建筑现象进行了美学意义上的分析和解读,其中涉及现象学、符号学以及当代艺术等领域。

东南大学博士杨志疆在他的博士论文《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中讨论了当代艺术观念与当代建筑思潮之间的关系、艺术演变和建筑进程之间的关系,指出艺术与建筑平行思考的必要性,达到“艺术概念,建筑过程”的目的,虽然论文对视觉图像与建筑的生成进行研究,但未能系统地分析图像与建筑的直接关系。

其他相关研究重点在解读消费文化和大众审美对建筑的影响,研究成果散见于各专业杂志。

国外建筑师对“视觉文化”的关注要早于国内,如英国美术与设计理论界的著名学者沃尔柯与英国注册建筑师查普林合写的《视觉文化导论》,作为导论性的读物涉及面极广,包括美术、广告、摄影、电视、电影、建筑学、工业设计等,此外,国外建筑师个人对视觉化艺术的关注和个性化视觉设计语言的研究,尚未形成构建“视觉文化”体系的研究,如:库哈斯、让·努韦尔以及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威尔·阿尔索普、米拉莱斯等人。一些建筑杂志关注“视觉文化”与建筑关联比较早的有意大利的Doums,西班牙的El Croquis,英国的AD等等。

0.4 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文分四个部分阐述“‘视觉文化’语境下建筑图像化视觉转向”这一研究课题:

(1)对“视觉文化”概念进行界定,分别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的概念以及“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之间的区别和差异进行论辩,使“视觉文化”的概念清晰化,明确化。

(2)在内外因两个方面分析“视觉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从“社会文化”入手分析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化倾向,“大众化”的审美泛化,视觉媒介的革新;从建筑自身寻找“视觉文化”作用于建筑的内因,强调建筑具有社会性、属于视觉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分支,并从建筑为人提供视觉经验角度进行剖析。

(3)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建筑作品的分析,探讨“视觉文化”语境下建筑图像化视觉转向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以及当前“视觉文化”的介入对建筑学的各种“催化效应”。

(4)从当下中国建筑图像化视觉现状出发,对“视觉文化”引起的中国建筑视觉困惑进行解读,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思考。

【注释】

[1]图像:Image(来自拉丁语imago-图片)解释为内在的或外在的总体形象,内在的总体形象(人、群体、组织、城市等)通常是由个人/使用者,组织成员,城市居民从客体内部/自身来感知和表达,因而与个人的情感和联想联系紧密;而外在的总体形象则由旁观/参观者,外来/陌生人,旅游者对客体的感知和评价。虽然Image有内外之分,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视觉表达的方法(比如,服装,图片,图表,草图,绘画,电影,雕塑等视觉手段)来展示客体的总体形象。Image除了其浅层的视觉的直观性,同时具有多维视角性广泛和深度性:2维——图像;3维——空间如建筑、雕塑;4维——时空,如城市传统和现代并存;5维——人文维度,尤其是在联想/感知方面。

[2]彼德·埃森曼,吴名.对奇观文化的质疑[J].时代建筑,2006(5):42

[3][法]居伊·德波;肖胜伟译.景象的社会[A]//文化研究第三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58

[4][法]居伊·德波;肖胜伟译.景象的社会[A]//文化研究第三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58

[5]周宪.视觉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6][荷]安妮·霍格瓦宁,等.荷兰建筑年鉴.3[M].李伟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