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并经历着由此带来的历史巨变。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带动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走向共同富裕。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某些具体困难和问题。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群众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一些人在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时候,就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放松甚至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片面强调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解决。面对新的问题,邓小平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不光是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保证社会主义基本性质,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系统中,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提出做到整体协调、系统控制。社会主义建设要做到两手抓与两手硬的辩证统一。邓小平多次指出,“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而且“这两只手都要硬”[5]。“两手抓、两手硬”的辩证统一,不仅推动我们努力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制度建设、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与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等等结合起来,而且促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并不仅是生产力发展与提高,而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体系。
邓小平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实践,强调发展社会主义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它同样还包括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等等。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他以更长远、更深邃的历史眼光规划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图景,既充满了积极进取精神,又体现了冷静求实的科学态度,是完整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纵观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邓小平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建立的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体制中存在严重缺陷。在生产力和所有制二者之间,生产力的发展是目的,所有制的形式是手段和方法。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由于它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仅由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所在。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一定差距,它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
因此,邓小平提出,在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多种经济成分是公有制必要和有益的补充。邓小平曾指出:“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他又强调:“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6]这就从本质上阐明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人们普遍追求平均主义,欣赏消除一切差别的平均供给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大二公,平均分配,吃大锅饭,彻底消除各种差别,甚至一度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利益要求完全对立起来,似乎讲物质利益、追求生活享受就是宣扬资本主义,反过来,讲社会主义就是要抛弃物质利益,必须吃苦受累。实际上,这是带有空想色彩的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理想。那种认为供给制可以消除经济上的差别,使人人平等,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不单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且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甚至要把一切财产包括个人财产都实行公有的要求是不科学的。实际上,消除社会上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的主张是正确的,因为贫富差距太大,贫困人口的数量太多,就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这不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目标。但是,不加分析地消除一切差别,要求绝对平均,就阻碍了人民群众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这样的理论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都是行不通的。
邓小平采取科学态度对待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问题。他认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为了带动全体人民都去追求富裕,少数人的富裕不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其最终目的是要共同富裕。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明确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1990年末,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7]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创造出各种条件使人民不断走向共同富裕。为此要彻底消灭剥削制度,消除贫富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www.xing528.com)
但是与此同时,社会主义也承认差别,诸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别、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别、先富与后富的差别,等等。在目前条件下,这些差别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并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但我们不能听任差别继续扩大,以致发展成为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的动乱。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利用这种差别,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先富带动后富,以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实践证明,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和历史进步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这里的关键是社会主义要消灭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现象,其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而不是共同贫穷。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但是却没有找到一条实现政治民主的正确途径。他们更多的是把民主当成一种手段和作风,而不是看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必须执行的社会制度,这样就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能一贯坚持民主,甚至在社会生活中违背民主、践踏民主的现象。邓小平总结了这个教训,一贯高度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的总方向,都是为了保证和发扬人民民主,进言之,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本质要求。在强调民主的同时特别强调法制,强调制度建设。邓小平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8]。这样的认识一针见血,切中了问题的实质。
20多年来,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党和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出来,全国人民的民主观念和法制观念大大增强。党的十五大,已经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口号,并成为我国基本的国策。纵观邓小平理论,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特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在文化建设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的同志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将二者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发展物质文明必然要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就会自然获得发展,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程度。因此在实践中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精神文明理论,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新问题,全面创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邓小平反复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能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体现。邓小平还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由于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邓小平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全面整体的概念。在这一总体的布局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少精神文明建设,就会严重地影响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总之,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高度来认识,无疑是精神文明理论的重大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