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实践的历程

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实践的历程

时间:2024-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特点和性质的综合阐述,邓小平提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这是对中国改革性质的科学界定和准确说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改革理论的全面超越。把改革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实践的历程

一、创立并实践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实践家。他以深邃的目光和宽阔的视野,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当时人们思想上普遍存在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即基于社会实践问题的理论探索,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他的理论贡献是一种崭新的形态、崭新的思维、崭新的逻辑体系。邓小平以这样的研究视角和一系列新颖的理论观点,构建了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不断创新的科学体系。

改革开放是社会结构调适和社会变革的过程,它贯穿于历史的全部发展进程之中。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解决矛盾的方式只能是非对抗性的,即以改革的方式,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加以改造,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这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自身所带有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早在十年动乱结束不久的1978年,邓小平就已经开始思考实现现代化与进行社会改革之间的关系。他认识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友人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中国20多年的社会实践也表明,改革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涉及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和深层次变革。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摆脱了旧体制的顽固束缚之后,转入到以构建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新体制为重点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就是说,改革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不会改变国家的“颜色”。邓小平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的优势。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他把社会制度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基本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的基本形态或性质。具体制度也就是体制,是基本制度下各具体制度之间的组织结构方式和运行机制,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动态表现形式。体制不合理,就不能准确、全面、真实地反映一个社会基本制度的本质特征。中国的改革,实质上就是对具体制度及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的变革,是为了能真正展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的革命,因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特点和性质的综合阐述,邓小平提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这是对中国改革性质的科学界定和准确说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改革理论的全面超越。自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理论涉及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这是理论界和思想界一直较为关注与着力探索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初步探索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提出了矛盾动力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做了探索。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一般原理运用于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际国情,提出社会主义也存在着矛盾,而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他说,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认识符合中国社会实际。

但是,在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以后,毛泽东却错误估计了形势,重提阶级斗争,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把阶级斗争作为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认为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动力论不仅造成经济停滞不前,而且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极大的隔阂与猜忌,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和阶级斗争结合起来。所谓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还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阶级斗争论只能妨碍甚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吸取新中国成立以后28年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提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改革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由于它能直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作为一种体制的革命,它与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有严重缺陷,如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权力过分集中,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忽视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等等。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忽视社会调节的必要性,以致具体体制上的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依靠改革,因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他坚定地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否则中国社会就仍将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之中。

把改革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它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动力的学说,由矛盾动力说和阶级斗争动力说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改革动力说,否认阶级斗争始终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学说,是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而且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他的理论和实践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和普遍的意义,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www.xing528.com)

邓小平把改革与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和认识,这是他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独到之处。历史上的改革有多种类型,但是在当代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20世纪后期,改革必然要与开放结合起来。他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理论的内在联系讲,改革与开放互相包容、互相联结和互相贯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外开放就是要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已经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中国向世界上一切国家开放,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较为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

关于改革与开放之间的具体关系,邓小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他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一场深层次的改革。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以开放的形式展示出来,具有开放性。一方面,改革与开放是密切联系的。改革就是对内搞“活”,也就是内部的互相开放。他说:“为了搞建设,需要实行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又说:“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说来,都叫改革。”[3]另一方面,改革通过开放的方式表现出来。改革的过程就是全面开放的过程。开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的目的是为了搞“活”,即搞活市场,增强经济活力,搞活人们的思想,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

在国内,从横向看就是实行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之间的开放;从纵向看,就是实行自上而下的开放,即上级向下级放权。开放是改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目标。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扩大开放。对外开放是我们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对外贸易合作以及劳务合作的必然要求。

开放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指导思想。改革开放理论包含着开放的思维方式。开放性,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特征,是时代的突出特点;开放性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特征。邓小平在充分吸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苏联东欧剧变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当代国际形势和时代特点,发展形成了开放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理论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它是在总结人类社会各时代、各阶级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批判地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教条,也不是毫无制度保障的没有规则的开放,它有着实践经验和理论来源的开放性。实际上,在历史上那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国家或者地区,都是对外开放宽容,广泛借鉴别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先进经验。

邓小平高瞻远瞩,面向世界,从全人类进步的高度,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把握社会在改革开放中演进的历史过程和普遍规律,没有陷入地域的、历史阶段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他把着眼点放在对改革开放的规律和方法的探索上,创新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极富创意的内容。它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并有力地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的这一创新思想发轫于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11月,他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4]邓小平在30多年前提出的上述思想,从根本上纠正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的划分标准,充分表明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已经对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做了高瞻远瞩的预见。

在经过科学分析和理性思考之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先后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观点,他特别注意解决二者的对立问题。为了彻底突破僵化观念的束缚,解放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以非凡的胆识和理论勇气,打破了传统观念,从分析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手段入手,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市场经济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邓小平又曾多次发表关于市场经济的谈话,明确提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区分并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这样的认识是深刻的,也是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的。在当时那样一种谈市场人人色变的年代里,邓小平是理性的和无畏的。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随即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结束了我国理论界长达十几年的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而使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方向更加明晰。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制度根本区别的思想束缚,实质性地突破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传统思想,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体制理论。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邓小平都真正取得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质性突破,使中国社会走出了计划经济的圈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