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导论:社会主义的硬核支柱及其体现

导论:社会主义的硬核支柱及其体现

时间:2024-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和谐相处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表现。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导论:社会主义的硬核支柱及其体现

三、体现社会主义“硬核”的两大支柱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由此看出,社会主义的“硬核”包含两个支柱——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一直是中国人的追求。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以“仁”著称的孔子讲“和为贵”、“致中和”,墨子讲的“兼相爱”、“爱无差”,道家认为“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王阳明的“天理亦有个中和处”,儒家学者所追求的“大同”理想,洪秀全太平天国社会,康有为的资本主义式的“大同”社会等,都体现了历朝历代中国人对和谐理想社会的追求。西方古代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柏拉图,其名著《理想国》,描述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画,声称“公平即和谐”。后来,一批思想家如卢梭、孟德斯鸠等,他们的自由、平等、博爱主张,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大旗,影响深远,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试验,虽然纷纷以失败而告终,但人类对和谐的追求并没有停止。中国共产党人依靠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中国社会实现和谐的武器,逐步领导中国人民迈向和谐社会。

和谐,一直是中国人的追求,也反映了历代中国人对现实的不满。今天,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主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反映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目前,我国社会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凸显期。矛盾主要体现在:(1)由于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方面制度不够完善,因此,各种犯罪、经济纠纷、民事纠纷等频繁发生,影响社会稳定;(2)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各种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过大等,影响社会稳定;(3)从国际方面来看,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对我国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党的执政基础和能力的挑战也愈来愈大。这些矛盾,就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之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是指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22],社会主义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法治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只有将社会主义民主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事关改革的成败,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所体现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每一个个体,也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充满活力要求建立科学的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诱人的条件,使得全社会能够崇尚知识、崇尚创造、崇尚劳动。安定有序要求健全完善的社会管理,良好的社会管理,不仅使人们心情舒畅,乐于创造,也有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一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另一方面要将尊重自然和尊重人类发展的权利相结合,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阶级社会统治阶级标榜的社会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这意味着它既不是封建时代政治清明的“盛世”,也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的“福利社会”,更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心中的“乌托邦”,而只能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思想与现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现实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一个愿景;从理想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现实选择、是一个阶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贯彻全面发展的观念。全面发展就是在发展中要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了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准备了政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了文化基础。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做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建设,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是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它的特征之一。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和谐相处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表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彻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不可偏废任何一个部分。贯彻协调的发展观就是要一方面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要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贯彻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才能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理顺各方面关系,促进“四位一体”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握好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紧密联系的。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包含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这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是一致的。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不和谐因素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适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现实要求。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和谐社会的内容,但是侧重点更加重视经济目标,而和谐社会偏重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只有经济和社会目标兼顾,才最终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既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共同富裕的实践奋斗

2011年1月10日,英国《电讯报》报道,中国建成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跨海大桥,长度约为42公里,耗资566亿元,所耗费的钢材可修建65座埃菲尔铁塔。此前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也曾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是在中国。

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奔腾怒江阻碍着当地百姓的出行,人们只能通过滑索艰难前行,然而,在此处修建一座普通桥只需要40多万元,但是当地政府却筹措不下资金。这是在中国。

西安市钟楼商圈,高楼林立,商店云集,夜幕下霓虹灯闪烁如星,这是在中国。

重庆市武隆乡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每月几元钱的电费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也是在中国。

多年来,关于个税起征点的争吵一直在持续,东中部居民认为需要大幅度提高起征点,而西部贫困省份却强调,一旦提高起征点,西部个税可能会面临绝收的局面。这就是真实的中国。

中国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198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2009年扩大到3.33∶1,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同时,区域发展差距明显。不同区域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仅为18090。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76976元,比人均收入最低的贵州省9187元多出67789元。除过经济差距,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到城市居民的1/4,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弱势群体利益受损。这正是邓小平晚年的牵挂。1990年邓小平在视察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时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比如说两极分化。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一亿多人富裕,相应地有九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啊!九亿多人就要革命。所以,中国只能搞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讲,“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1993年9月16日同弟弟邓垦谈话讲道:“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按照邓小平当年的设想,首先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个设想具有合理性,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同步,总是经由从量变到达质变的过程。共同富裕的实现也不例外,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以及机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收入差距。这是走向共同富裕必然出现的现象。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带动其他地区和周围人群向他们学习,这样全国人民都会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合理、合法、适度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发社会活力,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但是,假如收入差距过大并呈日益扩大趋势,就必然会造成社会诸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也违背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的设想。

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均衡发展,就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科学发展观切中了我国发展不平衡的要害,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是破解目前发展不平衡的有力武器。因此,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逐步实现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均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最根本的是统筹兼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邓小平和江泽民也都十分重视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利益协调是做到统筹兼顾的关键。统筹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的统筹;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科学发展观讲的“八个统筹”,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统筹各种利益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发展大局。这里只论述与共同富裕有关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在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就是要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关心农业,就是要把“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新世纪以来,中央围绕“三农”连续下发多个“一号文件”,逐步取消了农业税,在农村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完善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等,提出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例如,据2006年统计,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以及屠宰税、牧业税等涉农税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当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3397亿元。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仍然很脆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有待建立。因此,要继续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大局,总结重庆、成都等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城镇就业,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政府要向农村倾斜,消除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城乡不平等现象,努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上做到城乡一体,推动城乡良性互动。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东、中、西部的发展问题,处理沿海和内地的发展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以及经济条件的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两个大局”政策的贯彻,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局面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也影响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1999年,中央政府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几年后,国家又先后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区域经济朝着进一步协调的方向发展,2009年,东、中、西部GDP增速同比增加10.7%、11.7%、13.4%,中、西部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当然,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当前,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突出区域发展的特色,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实现人们收入水平差距的逐步缩小,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扭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局面,要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的投入,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统筹人与自然发展,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要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就是要做到将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联系起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发展。总之,做到“八个统筹”,一方面实现科学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www.xing528.com)

【注释】

[1]“硬核”一词语出匈牙利著名哲学家拉卡托斯之口。拉卡托斯认为,科学中的基本单位和评价对象不应是一个个孤立的理论,而应是在一个时期中由一系列理论有机构成的研究纲领。研究纲领以下列几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首先是由最基本的理论构成的“硬核”,它不容经验反驳,如果遭到反驳,整个研究纲领就遭到反驳,放弃“硬核”就意味着放弃了整个研究纲领;其次围绕在硬核周围的许多辅助性假设构成了“保护带”,对保护带的调整、修改可消除研究纲领与经验事实的不一致;再次,不准放弃或修改研究纲领的硬核的原则──反面启发法;最后,丰富、完善和发展研究纲领的原则正面启发法。

[2]1964年成立的罗马俱乐部就是人类反思社会发展模式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民间学术团体组织。其代表人物美国学者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是: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不能超越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由于增长并不是大多数人习惯以为的线性的过程,而是每年按指数增长的模式增长,很快就会产生巨大的数量;而增长除了带来污染外,还以资源消耗为条件,资源的有限性会迫使增长面临资源不足的困境;增长的滞后现象又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有朝一日会出乎意料地突然接近地球的临界点。因此米氏认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而为了避免人类陷入这一困境,他们提出了必须在1975年停止人口增长,到1990年停止工业投资的增长,以达到“零度增长”下的“全球均衡”。罗马俱乐部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在全世界挑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大辩论。

[3]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西蒙。在《没有极限的增长》一书中,他批驳了资源有限和面临枯竭的论点,提出衡量资源是否紧缺的最恰当标准是自然资源的成本和价格。在西蒙看来,从1800年以来,大多数自然资源的成本和价格一直在下降而不是上升。运用历史外推方法预测,资源的前景是乐观的,地球资源是无限的;特别是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能力开辟其他途径,即发明新的原材料或替代品来满足增长的需要。

[4]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5]以上数据来自杨继绳《三十年河东:权力市场经济的困境》,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

[6]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11日。

[7]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10]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页。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1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42页。

[1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7页。

[1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若干问题学习读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16]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17]《人民日报》3月15日第1版。

[18]《时事资料手册》,《半月谈》2006年第5期,第26页。

[19]《科学发展观》,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20]《胡锦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1月8日。

[21]新华网2007年11月20日。

[2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