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变与不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程

变与不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程

时间:2024-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立场。

变与不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程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硬核”——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一套理论,人民立场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鲜明的要素,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硬核”。面对新世纪以来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理论创新凸显人民立场,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尊重人民

尊重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决定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历史的主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一切奋斗和理论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毛泽东曾讲过,我们党除了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没有任何私利可图;邓小平讲,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江泽民认为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强调要以人为本,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党的四代领导人反复强调这一点,就在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

尊重人民,就要充分尊重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人民群众在推动生产力变革的同时,也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立场。中国共产党人是尊重人民群众的模范。我们党从一诞生,就坚持尊重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党的领导人毛泽东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离不开全体人民的辛勤劳作。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9]。世纪之交,我国初步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全国人民的创造劳动是不可能的。江泽民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10]新世纪,全体人民同心协力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与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胡锦涛明确讲,“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11]。今后,要破除各种条条框框,使人们的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努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尊重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就是承认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同时,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也是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党是尊重人民群众创新实践的典范,并且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新的理论形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中国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多次强调,“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12]像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等许多新事物都是群众首先创造的。邓小平也多次强调要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认为是否尊重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事关改革成败。江泽民也强调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和精神,就要形成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社会局面。

尊重人民,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就是要不但承认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而且要承认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从事新职业的新社会阶层,他们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样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是要创造环境,使得知识分子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使得各种人才能够主动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004年,温家宝曾指出,“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如饥似渴”。自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全面部署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党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精神,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局面。

尊重人民,就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深知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创造性地提出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正是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法宝。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多次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4]。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党中央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改进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15]。群众路线体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始终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

(二)以人为本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高达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破坏性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地震,受灾人口高达4624.9万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震后不到一小时,胡锦涛就作出指示,迅速救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震后两小时,温家宝总理到达灾区,指导救灾工作,提出“一线希望,百倍努力”。一时间,解放军、武警迅速反应,行动起来,全国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行动起来,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贾庆林、习近平、李长春、李克强、周永康、贺国强等先后抵达灾区,行动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以人为本精神的光辉写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要求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追求,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从人类历史来看,人类先后经历了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发展阶段后,跨入以人为本阶段,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的生存基础的关怀,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作用的重视。当然,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不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脱离社会和历史来看待人,只把人当做自然界的一种,宣扬人的自然属性,看不见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作用。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理解,超越了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以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为基础,用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人代替了抽象的、孤立的、非历史的人,从而在经济生活中发现人、重视人。马克思正是从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的观点出发,得出以生产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以人为本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意,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

当然,以人为本也不同于我国历史上的“民本主义”。“民本主义”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民”一直是历代王朝永不泯灭的主题。夏朝有“政在养民”,周有“敬德保民”,都强调了王朝政治的基本目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则强调了人民是一个社会的主体力量;中国历史上几乎历代先哲和政治家们都重视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这种重民的传统长久传承,至近代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都体现了中国政治家的“民本”传统。但是,要看到,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不过是把老百姓当做役使而又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本”传统,反思了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思想,自觉奉行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坚持从社会现实的人、历史中的人出发,强调要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张,并把它作为我们党的宗旨。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认识。新形势下,我们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根据当代世界形势科学判断我国国情作出的重大结论,反映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在新形势下的中国化。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就要创造人们舒心生活、充分发挥人民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说到底,就是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正如胡锦涛所说:“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不断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6]

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做到时刻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二是要坚持一切决策和工作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依据。各级政府都要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利益作为决策和工作依据。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建议,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使各项决策和工作能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三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各项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标准来衡量各项工作。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进行各项工作,使各项工作符合群众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这是党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就要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实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现阶段,我党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和提高生活水平。其次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参政需要。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治体制上还保留着一些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基层民主和基层政权建设亟待加强;一些基层党组织力量涣散,精神缺失;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都限制了对人民群众政治权益的保障。因此要坚持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并逐步发展完善,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权利,保证人民广泛享有各种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再其次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当前我国在文化领域的投入还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文化需要,从而导致在精神领域,各种黄赌毒文化泛滥,西方腐朽文化、各种“三俗”文化甚嚣尘上,污染了人民群众的心灵,导致社会道德倒退,人民群众严重不满。我党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普及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事业,扩大广播、电视、电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引领全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最后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会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当前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丰富要求,无法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具体事情做起,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从具体事情做起,就是要从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出发,再小也要竭力办好。比如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工资问题、看病难的问题等等,只有细致入微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权益。(www.xing528.com)

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离开人民群众,也就无所谓社会了。社会的发展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社会也就应该满足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围绕人的权益而展开,努力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既要看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制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各方面的条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同时又不能气馁,要从具体事情入手,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与工人、农民等零距离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生活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满足他们心中多年的夙愿,赢得了党心、民心。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具体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

(三)民生为大

2005年12月29日,十届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通过废止农业税的决议,同日,胡锦涛主席发布第46号主席令,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宣告结束,中国农民终于可以体面地享受“国民待遇”了。关注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具体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我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一切以人民群众为根本的精神,将党的理论和政策实实在在地落脚在民生问题上,说明了我们党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务实作风。

民生,指的是与国民的生计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中国古代先贤历来就重视民生问题,认为民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巩固与否。《管子·霸业》讲,“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上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近代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对民生问题尤为重视。他提出民生包括“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等,并把民生问题简要概括为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着力解决人民的民生问题,打土豪,分田地,从而使穷苦人有生存的根本。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了国家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从而为彻底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基础。国家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基本上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受苏联发展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加上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失误,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一直处于低水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明确提出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败、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在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问题上,处处围绕民生问题展开,提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世纪之交实现小康生活水平,使人们衣食无忧;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胡锦涛更是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列为“中国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6年3月15日,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温家宝任期内最痛心的是什么事情,温总理回答说:“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得更好。”[17]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素质普遍提高,民生问题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人们对新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更加突出。住和行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另外医疗健康、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越来越重要。总的来讲,民生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容主题在不断变化,在今天,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政治、文化、民主、法制都成为民生问题。

民生就是政治。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着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替。民生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人们就能安居乐业,社会就能和谐发展,政权就能巩固和发展,否则必定是社会内乱,人亡政息。民生问题也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当前,我国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既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积极化解和应对经济运行中积累的矛盾的重要时期。面对上学难、看病贵、房价高、就业难,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关系着国家改革的方向。因此,充分认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关乎国家政治兴衰的大事。

民生就是发展。民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从现实看,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大计,却存在着政府财政性投入不足、义务教育的福利性保障不够、人们受教育机会欠公平等问题;就业方面,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上不但存在着大量的技术性淘汰的劳动力,还存在着大量的掌握知识无法就业的大学生,同时国家为解决就业问题采取的措施有限,就业歧视现象依旧突出。收入方面,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尼系数近年来一直处于高位,超过了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了0.4,超出了合理范围。财富分布严重不均衡,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全国城市财富的45%,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18]。社会保障方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任重而道远,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个人基本保险,覆盖面还相当低,一些保险在农村还处于空白,社会特殊人群的福利保障还不健全。这些民生基础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和切入口。清醒认识我国现阶段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民生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社会和谐进步。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七大报告突出地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全面改善民生、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十七大报告提出五个“有”,集中展示了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学有所教,就是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国家也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明确了教育的公益性。当前我国还存在政府教育投资不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地区教育差距大、教育乱收费、教育不公平、教育改革滞后等多方面问题。国家要进一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保障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的机会;要进一步普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向更高层次、更加公平、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劳有所得,就是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现劳动者有尊严地活着。就业为民生之本。没有就业,就没有生存的根本。因此国家必须想方设法促进就业。由于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还欠发达,人们的就业观念还不够开放,就业环境也欠公平,就业人口压力大,在我国,年龄为15岁到64岁的劳动力有9.09亿,比整个发达国家还多3亿以上。[19]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障碍重重,就业困难。2008年1月7日,胡锦涛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指出,“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让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0]。国家一方面要创造就业岗位,为劳动者提供各种技能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劳动者更新观念,积极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病有所医,就是强调要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体制也随之瓦解,人们的看病问题逐渐凸显,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人们抱怨的热点问题。这几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长期看,国家还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各种类型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服务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要反对过分迷信市场,坚持公办医院的公益性,引导社会力量办医院服务百姓。医疗服务上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原则,医院强调要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千方百计降低药价,使人们能看病,能看得起病。

老有所养,就是强调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我国目前社会保障面临着覆盖面狭小、社会保障不全面以及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一般来讲,发达的社会保障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稳压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中心,努力扩大覆盖面,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这表明国家的社会保障建设进入了稳步快速发展的阶段。

住有所居,就是强调要让人们有房住。2007年11月19日,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时提到,“如果提起人民生活,我最为关注的是住房问题”[21]。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在住房保障方面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主要体现在房价虚高、房屋质量差、保障房屋数量少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提出大力发展廉租房和保障房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房价,满足广大人民的住房需求,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改善民生,以“五个有”为切入点,做好民生工作,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当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人们的富裕程度将会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将会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将会更加良好。到那时,我们目前面临的民生问题将会逐一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