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但是“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26]。要想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深邃思考,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他突破“贫穷社会主义”的藩篱,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穷与富的辩诘——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考量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重要成员,邓小平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风雨和艳阳,所以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有着更为深切的认知。粉碎“四人帮”后,面对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和曲解,尤其是针对“四人帮”的“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谬论,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并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探索。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考量,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后,受苏共社会主义意识的左右,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1958年的8月至9月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人民公社化就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但是,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穷过渡”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痛定思痛!在随后发生的严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理论界和中央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当时的政策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自我修订。当时,邓小平就参与了这一过程。他在1962年7月7日的一次讲话中明确地讲“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个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27]。在这里,邓小平已开始突破仅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的穷途困境,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起来,着重从生产力的新思路来认识社会主义。
1975年前后,就社会主义应当是穷的还是富的这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义正词言地批驳了他们鼓吹的“穷社会主义论”。他一语中的地指出,没有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28]。
伴随着改革的春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量也更具体鲜活。1979年11月,在会见外国使者的谈话中,邓小平讲道:“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29]他还反复强调,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应该充分发挥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个优越性。我们的改革、开放更是为这一“优越性”服务的。
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揭开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神秘面纱。1980年5月,他在会见几内亚总理杜尔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30]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概念,而且此时他已经开始探讨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以及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方针政策问题。
随后1985年8月的一次讲话中,邓小平讲道,“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31]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日臻科学。
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中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当然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32]在此,邓小平就旗帜鲜明地标榜出了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使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更加殷实。
在实践中探索,1988年邓小平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特点时就言简意赅地提出,“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33]。从而勾画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愿景。
在1990年12月,他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4]于此,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考量已步入成熟阶段。成熟的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结晶已如破茧的蛹,即将孕育成蝶。
伴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提出,姓“资”姓“社”问题萦绕着人们心怀,改革开放的步伐为此受到阻碍,实践呼唤着新的理论突破,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呼之欲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批评了那种动辄就用姓“资”姓“社”的框框否决发展生产力重要性的荒谬论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问题。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5]至此,邓小平从论证社会主义究竟是穷还是富的这个命题入手,逐步深化,将发展生产力升华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样的理论高度;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这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首要的、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贫困。对于如何脱掉贫穷的帽子,使人们富裕起来,使国家繁荣昌盛起来?马克思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速发展,“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穷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6]。(www.xing528.com)
邓小平曾经说自己读的书并不多,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但他却真正吃透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在深刻反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持。但是以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他说:“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37]
早在1979年他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38]
在此思想的基础上1984年6月9日,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含意是什么?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39]明确指出生产力的落后造就了新中国成立初人们的普遍贫困境况,大声疾呼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进而1985年8月21日,邓小平在《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一文中说:“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过去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国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那个革命搞了三十几年。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40]这一论述不仅是邓小平从生产力的角度,而且是从如何变革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摆脱贫穷落后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使邓小平进一步认识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对于脱贫致富的攸关性。1987年邓小平意志坚定地讲,“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41]同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进一步说:“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42]社会主义必须脱掉贫穷的帽子,冠以富裕的花环。
此后1990年3月,在总结东欧发生社会制度剧变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不无感慨地讲道:“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停留在提速的,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的发展,发展很明显。”[43]但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很难比较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力,努力改变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态,夯实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离开生产力发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只能流于空谈,甚至南辕北辙。
(三)共富的战略抉择——先富带动后富
要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是,平均主义“大锅饭”所造就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使人民没有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出工不出力,得过且过混日子成了风尚。这种看似公平的状态,实际上却是在养懒汉,保护后进。实行平均主义的结果,就是经济停滞,物质匮乏,全国人民普遍过着相差无几的贫困生活。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筹划中国经济发展中,邓小平要搬动的第一块绊脚石就是平均主义“大锅饭”。为此,邓小平复出之后,大声疾呼的问题之一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为当代中国摆脱贫困所设计的战略步骤。
1978年12月,他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就提出这一极富远见的思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他说:“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44]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
的确如此,“先富”政策一出,一下激活了整个国民经济,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积极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给农民生产自主权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中国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结束了农业长期徘徊的局面。城市经济改革经过试点并全面铺开以后,创造了承包制、租赁制等新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出现了一批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凡是贯彻“大政策”比较好的地区,经济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邓小平就是要通过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激励贫穷奔富裕,后进赶先进,使整个国民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强调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邓小平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4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早在1979年11月他就指出“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46]。在此基础上,1985年3月又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47]。1986年3月他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时强调:“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48]1990年12月他再一次明确:“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9]并在1992年南巡时,完整地阐述了这一天才的构想。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50]。使人们过着普遍富裕的生活,有尊严且幸福地活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所梦寐的目标。但是,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全体国民同时、同等水平地达到富裕,用平均主义搞拉平补齐来消灭贫穷,不仅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只能导致共同贫困、落后,这已是实践所证明的真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同时这也是一个终极的目标,它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达到的,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必须承认差别,承认在家庭、个人、地区之间都有先富后富的差异、富裕程度的差异。只有承认差异,允许并保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能调动人们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差异性的富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必由之路。但同时在富裕问题上必须将重视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现时代贫富悬殊日益拉大的情况下,应更加关注公平,初次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以保证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通过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崇高愿景。
目前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致力于共同富裕的反贫困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必须坚持长期作战的思想。共同富裕的目标是美好的,致力于共同富裕的征程却艰辛而漫长的。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致富求强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永恒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