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时代新课题的良好开端:马克百思年主义在中国的历程化

新时代新课题的良好开端:马克百思年主义在中国的历程化

时间:2024-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大的成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共产党推上了新的历史平台,开始了“走自己的路”的新探索。

新时代新课题的良好开端:马克百思年主义在中国的历程化

五、新时代新课题的良好开端

1949年至1956年,短短七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展开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并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建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这期间,在经济和文化领域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等问题,以及用政治手段解决思想、学术等问题,但总体上是成功的七年,是新中国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最大的成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共产党推上了新的历史平台,开始了“走自己的路”的新探索。

从1956年4月至1957年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其中最富建设性意义的探索当属关于当时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论说。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考和建设方针。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初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解决这一矛盾。也就是说,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转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的《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调节不断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在政治上的反映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并指明了在各个领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

《论十大关系》、八大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从社会基本矛盾和中心任务,到两类矛盾的划分及解决方法以及各个领域具体的工作方法,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创新。如果这一探索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历史或将是另一番景象。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2]《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1062页。

[4]《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6页。

[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1062页。

[6]杨建新,等:《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216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306页。

[8]《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8页。

[9]《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306页。

[1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

[12]引自楚庄《划清中国参政党和西方在野党、反对党的原则界限》,《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3]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1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818页。

[15]《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16]《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11页。

[17]《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11页。

[1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2—63、141—142、300页。

[1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2—63、141—142、300页。

[2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2—63、141—142、300页。

[2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9页。(www.xing528.com)

[22]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195页。

[23]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195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3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97页。

[29]《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30]《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页。

[31]《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3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293页。

[33]《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

[34]《陆定一文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17页。

[35]《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3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3页。

[37]《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275页。

[3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8页。

[39]《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708页。

[40]《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4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708页。

[42]《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页。

[43]《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0、91页。

[44]《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45]《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352页。

[46]《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3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