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云锦石的形成:凝聚再结晶过程

中国云锦石的形成:凝聚再结晶过程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凝聚、再结晶过程将花纹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石心相比较,无论是黄花或青花云锦石,花纹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石心都有比较大的区别。在漫长的岁月中,一方完整奇妙的天造云锦石就此形成。

中国云锦石的形成:凝聚再结晶过程

二、云锦石的形成过程

从云锦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特殊的形态与层次结构类型可以看出,由含硅质的泥-粉晶灰岩或含硅质的粉晶白云岩类卵砾石演变成具有观赏性很强的云锦石,经历了漫长而又极其复杂的演变过程。而卵石由表及里的溶蚀和部分溶蚀物的凝聚、再结晶过程则贯穿于整个演变过程中。

(一)溶蚀过程

从云锦石截面可以看到,外层为比较松软的淡黄色粘土,淡黄色粘土内为灰白色粘土包裹的硬质花纹,中间为坚硬的石心,石心外缘颜色渐淡(也可视为正在溶蚀的过渡层)。将石心与石心外的相关层次相比较,硬度、紧实度等物理特性都有显著的差别,说明石心外的相关层次(花纹除外)是母体溶蚀后的残留物,石心是未溶蚀完的母体。

将云锦石外面的粘土和花纹去掉,石心外面可见到大小不等、凹凸不平的溶蚀坑。

将石心与黄色外粘土层的化学成分相比较,石心中的钙、镁含量都很高,而外粘土层中却低很多,尤其是镁含量更低,说明已大量溶蚀。

青花云锦石石心薄片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泥-粉晶白云石方解石之上出现多条溶蚀纹,几条颜色较深的细纹将白云石或方解石基底切断、分割;这些细纹宽0.1~0.3mm,长数微米至数厘米,细纹比基底色暗,泥质含量高,有些部位有亮晶方解石充填。证明发生过多次间歇性的淡水溶蚀作用,将可溶性的白云石或方解石溶蚀掉,而将不溶性的泥质残留下来。

(二)凝聚、再结晶过程(www.xing528.com)

将花纹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石心相比较,无论是黄花或青花云锦石,花纹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石心都有比较大的区别。花纹以方解石为主,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白云石很少,氧化镁含量低。石心则由方解石和白云石共同组成岩石主体,氧化钙与氧化镁含量大约为1.5%~2.3%︰1。石心中硅含量差别较大,黄花云锦石SiO2含量高达13.95%,青花云锦石SiO2含量为2.81%,而花纹中SiO2含量则趋于平衡,分别为7.80%和8.68%。显然,云锦石的花纹与石心物质组分含量变化较大的原因,是岩石在被搬运的过程中相互摩擦,并在水溶液中长期溶滤,受到水中各种物质的作用,物质重新分配,其相似分子间的相互引力,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沉淀,而有的则随溶液带走并寻找有利的沉积环境。

从淡黄色外粘土层的化学成分分析,SiO2含量高达48.70%,铁、铝、钙、镁、钾、钠氧化物及非主量元素含量都高,除CaO、MgO外,绝大多数元素含量都显著高于石心中的含量。说明溶蚀物质很可能以硅酸盐形态在溶液中大量聚集,具备凝聚、再结晶,逐步形成花纹的物质基础。在淹水状态下,河漫滩中各种可溶性砂砾慢慢溶蚀,溶蚀物都聚集在溶液中。所以,凝聚、再结晶,逐步形成云锦石花纹的物质也不仅仅是石心的溶蚀物,还应当包含其他溶蚀物。

黄花云锦石花纹薄片扫描电镜下可见呈单晶或聚晶状石英晶体散布于泥晶方解石基底之中,有的云锦石花纹层表面也可直接见到数毫米大小的乳白色石英晶体(图3-10),很多云锦石花纹出现整齐的断面(胶体凝聚收缩过程中的断裂面,石友称之为刀疤)和花纹明显错位现象(图3-11),都可以证明花纹是溶液中各种溶蚀物质凝聚、再结晶的产物。

(三)形成过程

云锦石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云锦石母体(含硅的泥-粉晶灰岩或含硅质白云岩类卵砾石)的演变过程。

在相对稳定的河漫滩中,多雨季节,河水上涨,被淹没的母体被溶蚀,溶蚀物进入溶液,不溶物残留在母体上。由于砂砾层内的溶液不易流动,各种溶蚀物在溶液中大量聚集。少雨季节,河水水位下降,砂砾层露出水面,渗留在残留物层中的胶体溶液干涸、凝聚、再结晶。反反复复,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经过漫长的岁月,母体外面不断地溶蚀、残留,逐步形成残留物层且不断地扩大,还未溶蚀的部分母体成为了石心;同时,残留物层中的凝聚、再结晶物质逐步长大形成花纹或花纹层。

在漫长的岁月中,一方完整奇妙的天造云锦石就此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