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琅琅书声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琅琅书声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赵翼自幼聪慧,据说三岁便识字,十二岁便能作文,有一天写了七篇文章,“人皆奇之”。但赵翼自视甚高,他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高中状元。在京期间,对赵翼来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结识达官汪由敦。退隐以后,赵翼读书更有味了。对自己辞官归隐,他很满意。清代乾嘉之际,考史之风盛行,钱大听成为这一时期人们公认的领军人物。无论年轻时做官,还是后来退隐,主要的兴趣都在学问上。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琅琅书声

二十多年前,我的一位老师在讲袁枚《续诗品》时,谈到清代乾嘉学派”时说:清朝人的学问不得了,清朝读书人最喜欢批评人的一句话是“××人读书少”,连欧阳修苏东坡这样的大家在他们眼里读书还是太少。当时我心里很不以为然,创作文字和研究是两码事,正像袁枚所说:你有一肚子学问不妨去考据、训诂,何必来写诗文?后来读的书稍微多了一点,就感觉完全不一样,就譬如乾嘉史学方面的两位代表人物赵瓯北和钱竹汀,他们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方法实在是很令人钦佩的。

赵翼(1727-1814年)字云松,又署云崧、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只因他的名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被选入各种教材,所以他的名字也为今天的许多中学生所熟悉。他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时期三大有名诗人。赵翼自幼聪慧,据说三岁便识字,十二岁便能作文,有一天写了七篇文章,“人皆奇之”。十五岁继承父业在教馆中教书,边教书边钻研诗词古文,“泛滥于汉魏唐宋诗古文词家,兼习为词曲,二年中所著不下五六寸,皆无师之学也”(《瓯北全集年谱》)。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举,后在军机处任职,进奏文字,多出其手。由于他才华横溢落笔如飞,受到多位大学士的倚重。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参加会试中式,阅卷大臣大多为军机大臣,难免有偏私,当时朝野有“历科鼎甲皆为军机所占”的议论,所以有的大学士劝他不必希望考中状元。但赵翼自视甚高,他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高中状元。殿试时评卷只糊名(犹如今日密封考卷,不让阅卷者知道考生姓名),不誊录(誊录是将试卷派人重抄一遍,防止阅卷官认出笔迹)。赵翼担心读卷大臣认出他的笔迹,为避嫌而故意抑置他的试卷,所以他在殿试对策时故意改变字体,用欧阳询字体。结果他的试卷水平超群,也未被识出,阅卷者九人皆公推此卷为第一。按惯例,前十卷要送皇帝亲自披阅定名次。拆封后,乾隆皇帝见赵翼为江南阳湖人,第二卷胡高望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第三卷王杰为陕西韩城人。清朝在本次考试前,历年状元有47人,其中江浙籍占44人,考虑到地域关系乾隆不想再取江浙人,结果将王杰与赵翼的名次对调。这样,他便由“状元”变成了“探花”,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但是“探花”的荣耀也不是寻常读书人所能梦想到的,接下来赵翼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在翰林院官位虽不高,但却是读书人的荣耀,他一呆就是六年。后来他被派到镇安(治所在今广西德保)任知府,政绩也颇佳。他最后官至贵西兵备道。中年以后他便辞官归里,专以读书著述自娱。

在京期间,对赵翼来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结识达官汪由敦。汪是雍正进士,乾隆间官至吏部尚书,家里藏书甚富。赵翼入其幕府后,有机会阅读汪的万卷藏书。赵翼读书善于捕捉重点,汪由敦在《瓯北全集》“序”里说他:“尝见其阅前人集,一过则不复省视,然其中真气息、真境地,已无不洞烛底蕴。间出一语评骘,辄如铁铸,覆按之卒无以易也。以是所见愈广,每数日辄获一进境。”

退隐以后,赵翼读书更有味了。乾隆年间考据之学盛行,经、史、子、集四部各有研究的人才,赵翼的主要兴趣在史。他边读书边做札记,他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说:“闲居无事,翻书度日。……惟历代史书……取为日课,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多。”(《廿二史劄记》小引)写成了著名的《廿二史劄记》,这一本书和同时代学者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和钱大听的《廿二史考异》成为清代考据史学的代表作。此外,他还写下了另一本著名的学术考证之作《陔馀丛考》,此书也是他辞官后奉养父母时的著述。本书书名中的“陔(gài) ”,意思是田间的土岗。《诗经·小雅·南陔序》云:“《南陔》,孝子相戒以养……有其义而亡其辞”,晋代束皙《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后来人们把“南陔”“循陔”作为奉养父母的典故。在《陔馀丛考·小引》里作者叙述自己这一段读书写作经历时说:“余自黔西乞养归,问视之暇,仍理故业,日夕惟手一编,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得四十余卷。以其循陔时所辑,故名《陔馀丛考》。”可见手不释卷有所得辄写札记是他终身的习惯。

由于赵翼勤奋读书,所以被时人称为“硕学淹贯,通达古今”的大家。对自己辞官归隐,他很满意。他在晚年总结自己经历时说:“得优游林下,寝馈于文史以送老,书生之幸多矣。”确实如此,赵翼活到八十多岁,著作等身,一辈子未曾遭遇宦海风波,真是够幸运的了。(www.xing528.com)

另一位是钱大听(1728-1804年),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据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钱大听周岁时就会讲话了,祖母拿出书本让他认“玉”“而”二字,换了另一本书,他居然能识得这两个字。盘中杂陈诸物,钱大听只取笔。祖父非常高兴,认为“此儿他日必有文誉”,所以特别宠爱他。这一故事正与贾宝玉抓周时抓女红相反,虽然不免带有一点腐朽的说教味,但看来钱大听从小便聪明总是事实。钱大听五岁开始读经书,十岁开始跟随祖父学八股文和音韵训诂,十五岁成秀才,当时被称为神童,乾隆十九年(1754年)举进士,入仕途,官做到詹事府少詹事(专管太子事务衙门的副长官),后来又出任过河南乡试主考官,广东提督学政。四十八岁那一年,因父丧,休官回乡,定居苏州。从此以后到七十七岁去世,把全副精力用于读书、讲学、著述。先后在著名的钟山书院、娄东书院和紫阳书院里做山长(相当于首席教授、院长之类角色)。清代乾嘉之际,考史之风盛行,钱大听成为这一时期人们公认的领军人物。他的一生专在治学上,结交很广,学问渊博。无论年轻时做官,还是后来退隐,主要的兴趣都在学问上。他与当时一些著名的学者,如经学家惠栋、戴震段玉裁,史学家王鸣盛、洪亮吉,文学家方苞、姚鼐,校勘学家顾广圻、黄丕烈等都有交往,甚至和封疆大吏毕沅也有来往,但来往的目的都是为了学术。在经、史、训诂、音韵、金石地理、天文、历算各方面都有精深的研究,写下很多著作。当然,他最大的兴趣在治史,据说他读《资治通鉴》诸书,晨夕披览不辞辛劳,对《南史》《北史》等,几乎可以背诵,在阅读中他对各史记载出入、矛盾错误之处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地理沿革和辽、金国语、蒙古世系等作了部分考订。穷年累月,“反复校勘,虽寒暑疾疢,未尝少辍,偶有所得,写于别纸”(《廿二史考异》序)。到七十岁时写定了《廿二史考异》一百卷。所考“二十二史”,即从“二十四史”中除去《旧五代史》和《明史》。

钱大听的好学渊博在有清一代中也是少见的。人家不愿读或不屑读的书,他都去读。例如他开创了研究元史风气,由于元代比较特殊,当时学者研究元代的较少。他还把野史、笔记、小说、墓志铭、家传等一些文字材料引入为修史的资料,也开了风气。据说他还努力学习西方的东西,人们称他为学贯中西的鸿儒。所以虽然钱大听埋首蓬窗几十年,却不是一位腐儒。清人江藩在《国朝汉学师承记》里赞誉他:“学究天人,博综群籍,自开国以来,蔚然一代儒宗也。”在清代读书人中,得到这样高的评价的人并不是很多的。

除了《廿二史考异》,钱大听还写了许多其他书,最有名的也是一本学术考据名著《十驾斋养新录》。“十驾斋”是钱大听书斋名。这个室名取义于荀子劝学篇》中“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他自比驽马,努力不懈以求成功。“养新录”中的“养新”是什么意思呢?它取自宋代著名学者张载的《芭蕉》诗:“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在七十二岁高龄编定此书时,钱大听写了自序。他在自序里面谈到:他年幼时随祖父读书,祖父曾经写了“养新”两个大字挂在书房里,并给钱大听朗诵了张载这首诗,勉励他要温故而知新。几十年来,自己就遵循祖父教诲,读书治学有所得辄笔录,积累既多就仿顾炎武《日知录》体例编定此书。这本书成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文献

与赵翼一样,钱大听对自己一生以书为伴,从官场里退出,很感幸运。晚年他有几句题自己画像的话,很能反映出他的心情:“插架图书,不为不富;研思经史,不为不勤;因病得闲,因拙得安;亦仕亦隐,天之幸民。”确实如此,以书生之政治上的幼稚、学术上的痴迷去投入宦海中,难免卷入政治斗争漩涡中去,真正热衷于读史治学的人,如能甘于寂寞,远离官场,也许更能“因拙得安”。近百年历史,殷鉴不远,实在值得后来的读书人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