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春官落榜的改变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春官落榜的改变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明史·归有光传》里说他:“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春官”是礼部的别称,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在封建社会里科举入仕是下层文人的惟一出路,所以归有光虽“八上春官不第”,但他却从来没有放弃科举人仕的念头,这固然由于信念坚定意志坚强或者说功名的诱惑力之大,但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归有光对读书的爱好。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春官落榜的改变

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项脊轩志》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归有光的文笔在明代确实是十分杰出的。可谁知道这位被称为上继唐宋、下开清代的名作家却在科举场上屡遭挫折,差一点与蒲松龄一样,一辈子考不上进士。为了得到进士这一“文凭”,他竟然从三十六岁考到六十岁才如愿以偿。

归有光出生于江苏昆山一个家道中落的大族,然而很不幸,八岁时,他母亲便去世了。父亲是个穷书生,但是穷困反使归有光更懂事,他犹如长征一样,开始攻读诗书。他自幼聪敏过人,九岁便能写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便“慨然有志古人”。他虽然学识不错,文章更加优秀,但在科举场上却一直不顺利,二十岁才中秀才,虽然考了第一名,毕竟年龄不小。此后他参加六次乡试,到三十五岁才以第二名中举。读过《儒林外史》的人都知道“中举”是怎么回事,也许哪一位座主忽然慧眼识英才,读出了归有光文章中的妙处,才看上他。但是此后他又不顺了,从三十六岁起他开始参加会试,三年一次会试,他连续八次都未考中。《明史·归有光传》里说他:“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春官”是礼部的别称,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六十岁的归有光才考取进士。据他自己的估计,这九次考试行程共七万里路,岁月蹭蹬,白头才博得功名。明代画家文徵明有首感怀诗云:“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归有光一心求功名,真成了受困的“神鱼”了。归有光文名满天下,翰林院里的那些大学士也素知其名,然而就是考不中。是他的文章不符合八股要求?想来归有光是科场中老手,不至于不会做合辙的诗文。也许他名声太大,文章又有特色反而给他招来麻烦?也许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明代科举场上舞弊之风盛行,有后台或宗师提拔的人总是容易出人头地。例如张居正的几个儿子论文章显然不如汤显祖,但他们却考得名次比汤好,而且先录取。其实历代都一样,唐代有行卷、温卷,宋代有请托,明清有通关节,只要是专制社会,特权就不可避免。归有光久困场屋,对考场上的一套应该是十分清楚的,但他坚守正道,绝不靠开后门挤入仕途。乡试中举时的宗师张文毅对归有光十分赏识,他为归有光屡试不第而深感惋惜,想帮助他,但归有光坚决不去投老师门下。明穆宗尚未登位时身边有个得宠的宦官,他仰慕归有光之名,让自己的侄子去拜归有光为师,并几次让归有光进京来见面,被归有光断然拒绝。穆宗登位后,这个宦官权势更大,但归有光仍旧拒绝与之往来。一个读书人耿直而有骨气、敢于不怕冒犯权贵,是要付出代价冒风险的,也许这个代价就是归有光屡试而不中。

封建社会里科举入仕是下层文人的惟一出路,所以归有光虽“八上春官不第”,但他却从来没有放弃科举人仕的念头,这固然由于信念坚定意志坚强或者说功名的诱惑力之大,但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归有光对读书的爱好。不少文章称他“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三十五岁中举时已纵观三代两汉之文,遍览诸子百家,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类无所不读。他的老师张文毅称赞他是:“贾(谊)董(仲舒)再世”,这个评价是非同一般的,有这样能力的人必然自视甚高,当然不愿放弃科举。在第一次考进士落第后,他移居嘉定的安亭江上,开始了边读书边准备应试边讲学的生活。他读书讲学,妻子王氏料理家事。归有光专心读书并且讲论文史,四方慕名而来的学子很多,海内文士都称他为“震川先生”。他的文章更是为天下文人喜爱。明末清初大学者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里讲到一件事:嘉靖末年,山阴(今浙江绍兴)状元诸大绶官翰林院学士,曾设宴招待同乡徐渭。入夜后很久徐渭才姗姗来迟。诸问他为什么来迟,徐回答说在人家家里避雨,见墙壁上悬挂着归有光的文章,读后感到很好,不忍心离去,故迟到了。诸大绶吩咐手下人立即去把归有光的文章找来,两个人一边读一边评论,直到天亮。诸大绶是状元出身,徐渭是诗书画文章俱佳的才子,又是出名的狂士,要得到这两位的赞赏是很不容易的。可见归有光的文章确实写得很好。当时,昆山的三位才子都各有特点,一位叫俞仲蔚以诗歌出名,另一位叫张子宾以“制艺”(八股文)出名,加上归有光的古文,人称“昆山三绝”。

书读得多了,文章出色了,加上个性耿直,总要对看不上眼的人和事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归有光有位同乡叫王世贞,是当朝的刑部尚书、文坛领袖,是明代著名的“后七子”中的领军人物,他的文章诗歌理论主张复古,对此归有光很反对,他就写文章批评王世贞的一些观点,并称他为“妄庸巨子”,意思是狂妄而平庸的大人物。归有光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文人,用钱谦益的话来说归有光只是一名“独抱遗经于荒江墟市之间”的“老举子”。对归有光的批评,王世贞当然不服气,他说:“说我‘妄’确实有一点,说我‘庸’,我不同意。”归有光却说:“只因为‘妄’所以才‘庸’,未有‘妄’而不‘庸’的。”当然,王世贞表现得还是很有气度的,照理凭藉他的地位和声势,他完全可以压一下归有光。后来归有光死后,王世贞还为归有光的像写了《归太仆赞》,称他:“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言词中有些后悔,他已完全改变了对归有光的看法。归有光用他的文章与理论使对手服气,而王世贞则表现了一个读书人应有的雅量。(www.xing528.com)

由于归有光考中的是“三甲”(等于进士中的第三等),所以他不能留在翰林院做官,只能到僻远的浙江长兴当知县,六十三岁那一年被升为顺德通判。他在那里利用通判这一闲职,阅读了大量的史籍,并且到民间采访掌故,修成了一部《马政志》,正像杨慎在云南时修地方志一样。中国封建社会一部分恪尽职守的循吏,总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除此之外为端正民风,往往还要拜谒孔庙,倡导办学,而修地方志也是他们热衷的事业之一。

晚年的归有光最得意的一件事是留在北京内阁制敕房纂修《世宗实录》,这使得他有机会入内阁藏书楼,读到内阁所藏各类图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知识分子向往的事,归有光常“恨平生足迹不及天下,又不得当世奇烈书之”,如今可以一遂平生之志。然而,也许由于早年艰苦环境,勤奋苦读损害了他的健康,他被病魔所缠绕,六十六岁那一年便去世了。一个为功名奋斗了几十年的读书人,只扬眉吐气了六年。一生精力花费在举业上,真是一个悲剧,如果让他把读书与考试的时间用到创作上,读书研究学问上,他的成就一定会更大。然而时移事异,我们当代人又怎么能以今日的眼光去判断古人呢?我们身边不是充满了为文凭而奋斗的青年“举子”吗?对归有光而言通过读书考官是再正当不过的事了,再说他保持了一个读书人的尊严,在明代官场腐败、士风颓丧、学风不正的社会现实下,他八次落第而不沮丧;一辈子在做八股文,而为人并不迂腐;有机会可以走捷径却坚决拒绝权贵的笼络。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为中国后来读书人留下了不少优秀的古文。对于这样的读书人,后人除了钦佩外,是不该有更多的批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