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28个黄金时代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28个黄金时代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是读书人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宋朝统治者重视文治,这同皇帝的经历有关。有了这样一个基本国策,一切统治的办法都要为之服务,所以宋朝的读书人在历史上各个朝代中地位最高,出路也最好。先谈谈科举制对读书人的影响。可以说在宋代做官的大门为天下读书人敞开着。从此,作“天子门生”成为读书人一辈子追求的最大荣耀。两宋成为中国历史上文人最有奔头的时期。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28个黄金时代

宋代是读书人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宋朝统治者重视文治,这同皇帝的经历有关。公元960年,赵匡胤开封城北陈桥驿发动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北宋。他听从赵普的建议,削武将兵权,将全部权力收归中央。重文轻武,是宋王朝的基本国策。宋太祖赵匡胤胤曾经勒石,锁于宫殿中,要求后来即位皇帝“人而跪读”,其中有三个戒条: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夫;三、不加农田之赋(见王夫之《宋论》)。“柴氏”是指原来后周皇帝柴荣的子孙。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国策,一切统治的办法都要为之服务,所以宋朝的读书人在历史上各个朝代中地位最高,出路也最好。当然,最主要的是宋代科举对读书人有利。先谈谈科举制对读书人的影响。可以说在宋代做官的大门为天下读书人敞开着。相比唐代,宋代科举制度有了很大变化:一是取消门第限制,无论士、农、工、商,只要稍具文墨的优秀子弟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士族地主官宦子弟在科场上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二是废除一切推荐制度的残余,坚持一切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原则,所谓“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唐代的“誉望”、“公荐”、通关节种种弊端。所谓“公荐”,唐代称为“通榜”,犹如今日的“推荐”、“保送”,给开后门者留下不少方便,宋代一律不用。三是考试内容趋于多样化。例如进士科考试由诗赋为主改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既重视传统的记忆、背诵,又重视读书人的创新、创造能力,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授以相应的官职。唐代的读书人,在科举及第以后,只具备做官的资格,还不能直接任官职,所以称为“选人”,“选人”要入仕还须经过吏部的“身、言、书、判”考试,所谓“身、言、书、判”即是考察“选人”的外貌长相要端正,言词要清楚,书法要端正美观,要有审断案牍(案件)疑议的能力。例如韩愈二十五岁考中进士,却在吏部的考试中三次不获选,真是倒霉透了。而宋代没有这一关。

宋代科举制还有一些重大的变化:首先,录用任用的范围放宽;名额扩大。唐朝时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十到三十人,而宋代通常每次录取进士的总额在二百至三百人,最多时达五百人。其次,确定了殿试制度。殿试在武则天时曾偶然举行过,并不固定,到宋太祖时则成了一种制度。开宝八年(975年)朝廷发布命令:“凡经礼部考试合格的人,都要在皇帝御殿举行复试。”从此正式确立了州试(各州的考试)、省试(尚书省礼部考试)和殿试(皇帝御殿考试)的三级科举制度。宋太祖从唐朝历史中,看到了考官和录取的考生常以“座主”、“门生”的关系结党营私,不同派系互相倾轧。因此他禁止考中的新进士称主考官为“恩师”并投靠“师门”。考生只能做“天子门生”,向皇帝感恩。皇帝还要对新考中的进士赐宴,叫“闻喜宴”,由于这个宴席总设在琼林苑,所以也称“琼林宴”。从此,作“天子门生”成为读书人一辈子追求的最大荣耀。第三,强化各种考试纪律,如实行“锁院”、“糊名”和“誊录”制度。所谓“锁院”即在考试期间,将考官和外界隔离开来,与家里人也不得见面,锁院最长的达五十多天,“糊名”即把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所以又称“弥封”或“封弥”;“糊名”以后,阅卷官还可能认出考生的笔迹,所以后来根据袁州人李夷宾的建议,将考生的试卷由人重新誊录,再送阅卷。这三项制度的建立,对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产生了极大的效力,防止了开后门。另外值得赞赏的是限制上层官僚子弟入仕。乾德三年(965年),翰林学士承旨陶穀的儿子陶邴中了进士,宋太祖怀疑:“陶穀这个人不善于教育儿子,他的儿子怎么考中进士?”于是下诏:“凡当大官的子弟考中进士的,礼部要把姓名报上来,重新组织考试。”从这一年考试起,凡官僚子弟被录取的,都要派遣大臣在中书省进行复试,合格以后才能赐第。由于采取这种种措施,大大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当时有俗语称:“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这与唐代相比,进步是明显的。虽然实际上开后门等不公正现象不可能杜绝,但在宋代,无论什么人只要书读得好,只要能适应考试的需要,就有可能由科举踏上仕途。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并不是一句空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随着科举制的这种变化,参加考试的人便越来越多。例如,宋太宗在位的第一次贡举考试(977年),参加人数有五千三百人;宋真宗在位的第一次贡举(998年),考生达到两万人,后来还要多,到了南宋仍然盛况依旧。科举的发展促进了宋代文化的发展,两宋的读书人之多是历史上空前的,当然也促进了读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

与此相应,当然也应该谈一谈教育事业的发展。宋代重视文治,除了通过科举这一杠杆以外,重视教育大力办学校也是重要的手段。北宋掀起过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庆历年间,由范仲淹主持,史称“庆历兴学”。它有三项内容:1.下令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要求诸路府州军皆立学,县里有二百人以上的士子要设学校,教官选本地的宿学硕儒;并且规定参加考试的士子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学校教育。2.改革考试内容。考策、论、诗赋;停止考帖经和墨义。3.创建太学。第二次是由王安石主持,发生在宋神宗熙宁年间的兴学,史称“熙宁兴学”。它有四项举措: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所谓“三舍法”是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将太学生分成三部分,鼓励他们一级级上升);2.恢复和发展地方州县学校;3.恢复和创立武学、律学与医学等专科学校;4.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材。第三次是由蔡京主持,发生在宋徽宗崇宁年间的兴学,史称“崇宁兴学”。它有五个方面的措施:1.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2.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3.新建辟雍,也称“外学”,专门让“州县学之贡士”进人读书,发展太学;4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画学、书学等专科学校;5.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这三次兴学运动,前二次未取得预定效果,后一次罢科举由学校取士也未能坚持。但我们可以看出,宋朝的教育大大发展,学校的建立与发展步步深入。以后就形成了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和乡塾学校大发展的局面。两宋成为中国历史上文人最有奔头的时期。这一时期读书人之多,读书艺术之发展,以及各种学术流派之众多,都是历史上少见的。(www.xing528.com)

而元代恰恰相反,由于元朝统治者是一个崇尚武功的集团,入主中原后停止了科举,并将人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南人等几等,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举行科举,整个元朝一共举行过七次进士考试。科举分成左右两榜,蒙古人色目人只考两场,汉人和南人却要考三场,考试的内容前者容易,后者较难;考中以后的人,前者称为“右榜”,后者另列一榜称为左榜。总之,元朝期间汉人,尤其南人想从科举得官是非常困难的。读书人的地位也因此而降低。但是元朝的官学、地方官学、私塾等还是比较发达的。尤其是书院,得到政府的提倡、保护(当然首先是控制)。所以在书院和蒙学方面,元朝继承和发展了宋代的一些东西,还是很发达的,读书人尽管有“九儒十丐”的说法,一些上层的读书人、学者,以及蒙学中的孩子们仍然在书声琅琅中度过了自己的岁月。蒙学中的教材、读书方法有了系统的发展。由于学校与科举相脱离,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促进了教育的独立发展,不完全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语言学习方面有了我国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回回国子学,学习波斯文字,这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宋代是读书人的黄金时期,宋朝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学文读书是天下翕然从之的事,其间的故事也特别多。尽管元代读书人的出路比较窄,地位也低,但宋儒留下的影响是长远的,民间也罢,上层也罢,书的香火仍延续不绝,各种各样的读书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仍然在读经诵诗学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