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观其大略与不求甚解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观其大略与不求甚解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三位读书刻苦认真,“务于精熟”,诸葛亮同他们不一样,他读书只观其大略。相反,如果对每一种书“务其精熟”,眼光只注意那些小的地方,必然会见小不见大,甚至“小学而大遗”。正是由于一句“不求甚解”使不少后人误解了陶氏,认为陶氏读书是不求甚解的,成了不少懒汉的借口。“不求甚解”,是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章句之学”中,不愿成为书本的奴隶,而是要把书本作为自己快乐的源泉。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观其大略与不求甚解

李白有一首古风诗《嘲鲁儒》,其中开头几句是这样说的:“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这几句诗主要嘲笑那些只知死读书的腐儒,只知死读经书老死在那些章句之学中,若要问他们治国之策时,他们却茫然不知。汉代这类腐儒特别多,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由于社会大变动,死读书的人逐渐少了,聪明人逐渐多起来,其中曹操父子便是很会读书的人。

这里要介绍的是诸葛亮陶渊明的读书法。照理说诸葛亮与陶渊明两个人是互不相干的。论时代,一在东汉末三国,一在东晋;论身分,一是蜀国的相,虽是文人却是率兵打仗的军事家;一是做了小小的彭泽令,而且很快辞官务农。但两人有个共同特点喜好读书,而且读书方法有相同的地方,虽然他们读书的目的不同。

先说诸葛亮。据《三国志》载,诸葛亮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他是由叔父带大的。他叔父死后,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他把自己比作古代的管仲乐毅,当时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实际上诸葛亮是有心机的。他后来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为刘备撑起半壁江山,同他早年认真读书和懂得读书方法是分不开的。根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时,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一起游学。后三位读书刻苦认真,“务于精熟”,诸葛亮同他们不一样,他读书只观其大略。每天早晨或者傍晚,他会一个人抱膝长啸,显得悠然自得的样子。对其他三位读书人那种认真钻研的样子,诸葛亮心中有些瞧不起。有一次,他对三人说:“你们三个人如果将来做官的话,大概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一级的官。”三位反问诸葛亮:“那么你自己可以做到那一级官呢?”诸葛亮笑着不回答他们。其实,诸葛亮心里自有盘算。后来石广元三人果真只做到郡守一类的中级官吏。徐元直便是《三国演义》中那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一生功名都不及诸葛亮。关于诸葛亮如何“观其大略”的,史无记载,但是很显然,他是一位真正懂得读书方法的人,他一定讨厌东汉以来那些只会固守章句之学的儒生们的读书法,他能够提纲挈领地领略书本中的精神实质,从而能快读书、多读书。相反,如果对每一种书“务其精熟”,眼光只注意那些小的地方,必然会见小不见大,甚至“小学而大遗”。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有篇文章《易或问》回答别人关于如何读《易》时说:“得其大者能兼其小,未有学小而能至大者”,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就是“得其大者能兼其小”的典范。

诸葛亮虽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但他在戎马倥偬之余不忘读书写作。位于四川剑阁县剑门关口东侧绝壁上还有个名胜叫“诸葛亮书箱洞”,相传是姜维秘藏诸葛亮遗著的地方。据说诸葛亮北征,在五丈原病危之际,把自己生平所撰的二十六篇书简(八务、七戒、六恐、五惧)授予姜维,姜维将它随身携带,后来降魏时就把这些书秘藏在该洞中。后人尊敬诸葛亮,将这个传说一代代传下来了。

再说陶渊明。他是以一位高尚的诗人而闻名于世的。陶渊明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早已成为中国读书人崇尚气节的典范了。他善作诗,当然也爱读书。在一篇带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里这样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正是由于一句“不求甚解”使不少后人误解了陶氏,认为陶氏读书是不求甚解的,成了不少懒汉的借口。其实陶渊明读书与诸葛亮一样,观其大处,不拘小处,只是诸葛亮读书的目的是在寻找治国打仗的方法,而陶渊明则不仅仅是要求得治天下的才能(他当然也有抱负),他一生读书,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乐趣,为了悠闲。“不求甚解”,是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章句之学”中,不愿成为书本的奴隶,而是要把书本作为自己快乐的源泉。从功利这点上看,显然陶渊明要淡泊得多。后代人常常忽略了陶渊明另外一句话:“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快乐的时候竟至于忘记了吃饭喝酒,那痴迷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其实陶渊明读书确实是很痴迷的,在一首《移居》诗里,他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到好的文章自己一个人欣赏不够,还要请好朋友一起探讨。(www.xing528.com)

陶渊明之所以受到后代人的崇敬,还在于他的归隐是真归隐,而不是像孟浩然等人那样名义上归隐,心里还想着禄位。陶渊明曾自称自己是“羲皇上人”,即伏羲时代以上的古人。他不懂音律或者假装不懂,却备有一张没有弦的琴,每次喝酒后,常常抚弄那张琴以寄托自己高远情趣。据《宋书·隐逸传》记载:陶渊明个性真率,不考虑别人怎么看,曾经用头巾滤酒,滤毕以后又戴到头上毫不在意。他以这些荒诞行为表明自己的不入俗,因而他耐得住孤独和寂寞。东晋有位与陶渊明同时代的名僧慧远,慧远与当时一些名士们结成一个“莲社”。慧远写信给陶渊明,邀请陶渊明参加他们的团体,陶渊明回信说,如果允许他喝酒,他可以去看看。慧远答应了。于是陶渊明来到了庐山,但当他来到庐山见到那些名士后,又紧蹙双眉离开了。究竟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推想起来,也许他见到了名士中有些人并不真正是高尚的士人,“莲社”并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团体。相传这位慧远法师在庐山居住三十年,“影不出户,迹不入俗”,他送客人经过一个叫虎溪的地方,总有老虎发出啸声,此时,慧远就会停止脚步。有一次他送陶渊明和另一位叫陆修静的有道之士,讲得太投机了,不知不觉过了虎溪,三人发觉后大笑不止。后人因此还绘了一幅《三笑图》。由此可见陶渊明隐居不但躲避世俗,连一些号称高尚的隐逸的团体他也不愿意参加。日本有位作家叫三木清的写过一篇《论孤独》,他说:“为了感受孤独,西方人就会上街去,但东方人就会到自然中去。”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到自然中去享受孤独寂寞的人。

但是,陶渊明不仅仅是一位只“到自然中去”的人,偶尔他也会发出“金刚怒目”式的感叹,他有一句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咏人的同时实际亦是自况,这一点,鲁迅先生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大多数时候,他饮酒、作诗、在田园中耕作。当然,他最大的爱好仍然是读书,他不断地谈到读书:“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赠羊长史》);“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直到晚年他在《与子俨等疏》里又谈到自己的一生:“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可见,陶渊明完全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成一种乐趣。

从诸葛亮谈到陶渊明,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两位真正懂得读书的聪明人,在他们身上决无“腐儒”“两脚书橱”的味道。可以说他们两人真正代表了两类不同儒家人物的读书风格。诸葛亮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达则兼济天下”,而陶渊明则是“穷则独善其身”,最终达到的终点是一样的——为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这是殊途而同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