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读书宏富,据说他研究《楚辞》几十年如一日,在楼上很少下来走一走,被人称为“何妨一下楼”,这种读书治学的精神实在是因为他已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学术之中,并感到了趣味无穷。在中国历史上,“何妨一下楼”精神,其实是有传统的。例如前面介绍的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故事便是最有名的一例。这里要介绍的是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可以说与孔子完全一致,古人对某人读书治学刻苦往往以“下帷绝编”来形容。
董仲舒不仅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而且也是一位有重大历史影响的教育家。他出生于广川(今河北省枣强东)。《汉书》本传说他: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春秋》是中国古代一本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修改而成的。由于《春秋》记事太简单,而且年代久远,所以后代儒家专门为之作解释的一共有三家,其一是《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太史左丘明所撰;其二是《公羊传》,相传是战国时期公羊高所撰;其三是《穀梁传》,相传是战国时鲁人穀梁赤所撰。“传”即是“解释”的意思。我们初中课本中《曹刿论战》便是出于《左传》。董仲舒研究的便是其中的《公羊传》,在当时属于“今文学派”。
“博士”是一种官名,战国时便有了。秦汉相承,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这一官职,而董仲舒便是专门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大家,他在汉景帝时曾为博士。他专心致志地精研经籍,家中虽然有苑圃,但他从不去窥视,这种“三年不窥园”的治学精神,自然赢得了当时读书人的尊敬。他们纷纷地拜董仲舒为师,向他学习经学。他则以次第相传的方式教授弟子,即以时间长短为次序,新学者向旧学者学习。这一方面说明董仲舒的学术地位高,学生不一定能马上见到他,一方面也说明可能当时要拜他为师的人太多,只靠他一个人教不过来,古时候老师教授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只有让高门弟子做小老师,后来东汉的马融教弟子也是采用这个方法。
汉武帝即位后,采用贤良对策的办法听取一些知识分子对治国的建议,所谓“贤良”是指有德行的人。自汉以来,考试取士,对要回答的问题写在简策(竹片)上,应考者回答叫做“对策”。董仲舒在贤良对策时因提出了许多关于治国兴教的建议,而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从此以后他开始参加了实际政治活动,先后担任过江都王刘非和胶东王刘端的国相。然而,书生从政,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真正成功的,所以他在政治上始终不得志,并于公元前121年托病辞官归家,干起他的老本行——潜心著书讲学,不治私家产业。但是朝廷里每遇大事,总要派人征询他的意见,这也许可以算得上尊重大知识分子的政策吧。(www.xing528.com)
尽管董仲舒与孔子一样,并没能实行自己的治国宏图,但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关于兴办太学以培养知识分子,重视选举,任用贤能等建议,还是对汉朝以及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果说先秦时期读书人往往单枪匹马凭三寸不烂之舌取得当权者好感后方能为官,那么汉代开始,读书人才真正有了为朝廷效力施展才华的机会。自从儒术成为国家主要统治思想以后,汉王朝在文化事业上做了两件大事:整理古籍和厘订文字。所谓“整理古籍”即集中人力物力搜集、缮写、收藏、校对历代传下来的各类经典;所谓“厘订文字”是进一步用法律形式统一文字。因为秦王朝虽然规定“书同文”,但因朝代年限太短,这种规定仅仅是法律上的,文字的传播使用有个漫长过程,只有到了汉代,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统一,汉代出现了比篆书更容易识别的隶书。与此同时,汉代兴办了属于官学的太学、鸿都门学和宫邸学,还有各地办的郡国学校以及属于私学性质的各类学校。既然通过读书可以谋取一官半职又能获得经济利益,这自然使天下的读书人趋之若鹜。汉代的讲学之风不能不与董仲舒提出并为汉王朝采纳的建议有关。
当然,董仲舒提出的一些主张里也有消极的东西,尤其他的那种所谓“天人感应说”。但是他对教育培养人才为国家所用的观点,在今天还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保存在《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对贤良策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这段精彩的话,为历来教育家乃至善于治国的统治者所重视。实际上董仲舒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制定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知识分子”政策。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创设了太学——中国封建社会培养人才的大学,并将“博士”——大学教师的人数加以扩大,当初国家只有50名博士,到昭帝时增加一倍,宣帝时增加二倍,到汉元帝时增加到一千人,到汉成帝时再增加二倍——到了三千人。形成了一支浩大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一点对后世影响极大。
不管怎么说,今天我们要谈的是读书,董仲舒那种“三年不窥园”“下帷讲学”的精神实在是值得后人称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