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读书好了就去做官。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这句话差不多被天天批、月月批、年年批。因为它是孔子说的,宣扬读书做官论,属于封资修的一套东西,所以一定要批判。
然而,无论是孔子的时代还是孔子以降的后世甚至今天,“学而优则仕”仍有其合理的部分,就看人们怎么去理解它。存在决定意识嘛!先秦时就很有几位靠发愤读书而当上大官的。
第一位当然是因“锥刺股”而千载留名的苏秦。据《战国策·秦策》记载:苏秦幼时家贫,刻苦读书,拜一位叫鬼谷子的为老师。苏秦自称为“进取之臣”,能言善辩,想干一番大事业,其实是年轻时即有一点野心。据说他游说秦惠王的书策呈上十次也没有结果,眼看着黑貂皮大衣破了,黄金百斤也耗尽了,资财困乏。只得离秦返回家乡,一路上他穿着草鞋,背着书担行囊,形容枯槁,脸色灰暗,一副狼狈相。到了家,妻子不下织机,依旧织布如故,嫂子也不为他烧饭备餐,连自己的父母也爱理不理,不与他交谈。对此苏秦非常感叹地说:“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子,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自己的过失。”于是他下决心苦读,他把书箱一一打开,找出姜太公的兵书战策,埋头苦读。夜深读书要瞌睡了,就用铁锥刺自己的大腿,然后继续读书。一年以后他游说赵王,被封为武安君。他提出了著名的“合纵”主张,发动韩、赵、魏、齐、燕五国共同抗秦。后来他又被齐湣王任命为相,将要去游说楚国时路过家乡洛阳,此时父母收拾屋子、置办酒筵预备迎接他,妻子、嫂子更是恭恭敬敬地不敢出大声。苏秦非常感叹:“人贫困时连父母都不认你为儿子,一旦富贵腾达则连亲人都会畏惧奉迎。人生在世怎么可忽视功名富贵呢?”从历史记载看,苏秦最初主张“连横”,但不被秦王看重,归洛阳后又改成“合纵”来对付秦国,被赵王看中而平步青云,佩六国相印。苏秦身上正反映出当时的“士”这一阶层的特点。然而,读书仅为功利目的,实在不是一件快乐之事。
另一位是淳于髡,约与孟子同时代。此人姓淳于,出身卑贱,因受过髡刑(被截去头发),所以叫淳于髡。他是齐国人,早年发愤学习,以博学多闻著称于世。我们如今常用的成语“一鸣惊人”最早出处,便是与淳于髡有关的。据说战国时齐威王很有能力,但却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国家处于危急中。淳于髡善于用“隐语”作讽谏,即提意见不直接说出本意,而用暗示法。淳于髡问齐威王:“国中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大王的宫殿上,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个鸟为什么如此呢?”齐威王明白淳于髡的意思说:“此鸟不飞则罢,一飞就会冲上天去;不鸣便罢,一鸣就会使人们大吃一惊。”后来齐威王果然励精图治收复了失地。可见淳于髡是有本事的,司马迁《史记》将他的故事写人了《滑稽列传》中。(www.xing528.com)
淳于髡最有名的事是在齐桓公时期,在齐国的都城创设“稷下学宫”。他是首批被任命的“稷下先生”之一,孟子曾经率领他的弟子游稷下,他表示热诚欢迎,请封孟子为齐卿。后来孟子辞官离开稷下时,淳于髡指责孟子不应该无功而退,用今天的话来说,淳于髡表现了知识分子积极参政议政的热情,而孟子则未免太过于书生气。淳于髡一直在稷下读书讲学,齐宣王期间“稷下先生”有千余人,学生数千人,历史上记载“稷下学宫”成为战国时期最高学府,是百家争鸣的园地。晚年时,淳于髡到魏国游说,被魏惠王任命为卿,但他坚辞不就。辞归后,在乡里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淳于髡相传曾有著作行世,但如今已经找不到了。
苏秦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淳于髡学而优则成为国君的客人,成为有很高地位的“樱下先生”,虽不是什么官,总是靠读书争得的。有人认为战国中有些士如苏秦一类人朝秦暮楚不讲气节;也有人认为读书仅为功名其志未免太小。但是,实际多少年来,无数读书人就是在为功名读书。有时人要争一口气,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苏秦正因受困被父母、妻子小看而发奋。五代时有位叫桑维翰的读书人,首次考进士时,考官因为他姓“桑”,“桑”和“丧”同音,不吉利,所以很讨厌他。有人劝他别参加考试另谋出路,他写了一篇《日出扶桑赋》以表示自己的志向,并公开宣称:“如果铁砚能磨穿,我就另寻出路!”后来他终于考上了。所以“磨穿铁砚”和“头悬梁、锥刺股”一样成为中国古代人发奋读书的有名典故。
虽然,如今向青年人提倡“学而优则仕”未免迂腐。但是,我想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学习中遭受一点挫折,实在应该学一学战国时的那些策士们,屡败屡战,只要“三寸不烂之舌”仍在,终究要翻江倒海,读书不仅仅为谋功名出路,但为功名出路苦读又有何不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