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追求放心学问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追求放心学问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朱皇帝还在洪武二十七年下令对《孟子》一书进行审查,将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等85处“语言太峻者”尽行删除。孟子长成,“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这里最重要的是“自求自得”。孟子提出要专心有恒,他以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放心”,是指静下心来,一心一意读书。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追求放心学问

上文介绍孔子,这一篇自然应当说说孟子和他的读书法。对孔孟两位儒家创始人,我总觉得孟子更具有现代人的意识,因而我更喜欢孟子。例如,孟子提倡仁政,公开声称“民贵君轻”,《孟子》一书里有许多不利于专制统治的话,所以孟子虽然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崇,但到了明朝朱元璋时就不同了。他认为孟子居然说什么“民贵君轻”,所以下令将孟子逐出孔庙,罢其配享,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所谓“没有资格吃冷猪肉”。朱皇帝还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令对《孟子》一书进行审查,将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等85处“语言太峻者”尽行删除。且规定:凡删除的内容,“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经删除后的《孟子》称为《孟子节义》。有人认为这是开了乾隆皇帝修“四库”抽删“有碍”著作的先河。正由于朱元璋如此仇视孟子,反而更证明孟子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像所有伟人一样,孟子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广为人们传颂,最出名的是“孟母三迁”,《三字经》就编入了这个故事,所以可以说它是家喻户晓的教育典型,几千年来成为中国人家庭教育成功的例子。孟子的出生地在邹(今山东省邹县),它与孔子的出生地鲁,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是文化发达的地区。孟子的父亲早逝,孟母一心想把孟子教育成才,成为“士”中的佼佼者,早年他们居住在墓地旁,孟子与同伴游戏都搞一些“踊跃筑埋”之事,孟母说:这不是我们应该居住的地方。后来来到市场旁边居住,孟子玩的游戏都是些商人小贩做生意之类的事,孟母又说:这也不是我们应该居住的地方。最后搬到学校旁边,孟子开始学习“揖让进退”一类的礼仪之事。孟子长成,“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这一个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么重要。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孟母看到孟子辍学归来,便拿刀割断织机上的布,对儿子说:你学习就像我织布一样,停止学习就如将布割断一样。结果,“孟子惧,旦夕勤学不忽,师事子思,遂成天下名儒。”这个故事似乎又印证了母亲教诲是何等的重要。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母亲比任何人包括孩子的父亲都有效。如今,许许多多的家长不惜工本将孩子送到名牌学校去,甚至为择校而调换房屋,有条件的还要送孩子出国。“孟母三迁”一类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然而,我想天下“孟母”有千千万,而孟子却只有一个,所以孟子之所以成为孟子还有其他原因。其中孟子的意志与刻苦精神是主要的。他曾经对学生公孙丑说自己四十岁就能意志坚定不受外物干扰,叫做“不动心”。这种方法称之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当年是如何读书的,已无法清楚地知道,但从孟子的读书方法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孟子的读书法和孔子的读书法一样,是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系统教学理论,如今已成为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有名的遗产之一。他的读书法也有许多条,有自求自得、专心有恒、循序渐进、重思存疑、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由博返约等等。这里最重要的是“自求自得”。孟子认为读书学习须靠自己去求索去精研,自己去求才会有得,否则无所得。有一段广为人们所知的话是这样说的:“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要做到造诣很深,要懂得求学方法,而这方法要自己去求得,自己求得才能牢固而不动摇,基础牢固能赖以资助者深远。到此时才犹如掘地到深处,地下有泉,四面八方的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正因为如此孟子非常重视个人的钻研与积累,他说过:“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杰出的老师只起点拨作用,真正获得技巧要靠自己。

怎样才能达到“自求自得”?孟子提出要专心有恒,他以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放心”,是指静下心来,一心一意读书。他讲过一个著名的故事,弈秋教人下棋,一人专心有所得,一人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他以掘井作比喻:有志的人掘井,掘到九仞深处仍不见泉水,如果他放弃了,仍然是一个弃井。读书也一样,行百里者半九十,功夫做到一半,仍然白费,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结果。(www.xing528.com)

孟子读书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孟子认为要正确理解一部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的品德,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这就叫“知人论世”。后来这一点成为读书人理解前人作品的一个基础。所谓“以意逆志”,这里的“意”有两种解释:汉朝以后到明代人认为,意是指读者之“意”,是以读者自己的思想认识逆取作者之志,才可真正了解作者的意图;另一种是清代人的解释,认为“意”是指作者之“意”,以古人之“意”推求古人之志,就作品论作品。反正不管哪一种意思,都要求读者仔细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态度,从而推求出作者的真实意图,才不会歪曲作者的意思。

作为孔子思想的传人,孟子不但是学习上的典范,他的诸多读书方法成为后世效法的榜样。例如宋代朱熹陆九渊的许多读书方法就是来源于孟子,而且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成为中国教育思想中宝贵的一部分,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