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韦编三绝及孔子苦学精神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韦编三绝及孔子苦学精神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苦学精神的另一例,当然是传说中的读《易经》而竟至“韦编三绝”的故事。笔者最早知道这个故事时,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文革”动乱中,据说野心家林彪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要发扬“韦编三绝”的精神云云,后来有一场政治风暴叫“批林批孔”,将孔夫子同20世纪的一介武夫捆绑在一起批,真是一件滑稽之事。所以“韦编三绝”也就成了中国古人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熟典,正好同汉代董仲舒的“下帷读书四十年”相匹配。

中国古人读书生活:韦编三绝及孔子苦学精神

我们这本谈中国古人读书的书,免不了要谈谈孔子,因为孔子是中国文人的老祖宗、儒家文化的创始人,读书不说孔子,真有点数典忘祖的味道。但是谈什么呢?孔子的故事为天下人熟知,不但读书人都知道,且黄发垂髫,妇孺皆知,再啰嗦一遍,真如甘蔗嚼了又嚼有何滋味?如果要照历史上一些学者的说法:孔子删定了《诗经》,孔子正乐、孔子作《春秋》,“孔子删书说”,孔子作“六经”,好像儒家经典都与孔子有关,孔子真是无所不能,实际上依我看,孔子实在是一位善于学习的人,他的读书方面的一些理论与他的教育理论完全一样重要。与其说他是教育家,不如说他是实践家。

记得有一次我与我的启蒙老师杨匡海先生谈到教育的事,他问我:“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教出了多少学生?”我说:“弟子三千,七十贤人。”“这些人比起孔子来又怎么样?”“当然不如孔子,那还用说?”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谁知中了先生的圈套,他笑着问我:“那么孔子又是谁教出来的?”我一时语塞。他继续说:“据我看,所谓教育家大多教不出什么好学生来。古代朱熹陆九渊可算是教育家,但未见他们弟子的名姓,现代陶行知、晏阳秋也没有听说他们的学生姓名。就说当代中学里的于漪、钱梦龙老师吧,也没有听说哪位学生超过他们。所以我的结论是:书要靠自己去读,自己去领会,不靠老师教。孔子是自己读书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哪位老师教出来的,其他一些名人也差不多。”老师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我想到了孔子的身世,想到了他周游六国,困于匡城,绝粮陈蔡;想到了他临河而叹时光飞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到了他为楚狂人接舆所嘲,一辈子为行大道,栖栖遑遑为某种信念而奔波,真的从来不靠别人指教,而靠自己反省。所以学孔子的那些理论,不如学学他的好学精神。

孔子是一个自学的典型,他三岁丧父,由其母颜徵精心教育,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少年时贫困,“故多能鄙事”,所以长大后特别有强烈的挣脱现实争取翻身的愿望。他学些什么?学习传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争取成为“士”阶层中的一员,以走做官食禄的道路。他的学习怎么样?自然他很“专心”。比他后出世的孟子曾在论述学问之道时说:学者关键在“求其放心”,将心放下,也就能心不旁骛。孔子做到了这一点,据说孔子学乐时,在齐国听到了《韶乐》,美妙的音乐使他如醉如痴,竟然至于“三月不知肉味”,可见他学习真的到了入迷的程度。有了入迷的精神,加上聪明才智,过人的意志和毅力,则什么事不能做成呢?

孔子苦学精神的另一例,当然是传说中的读《易经》而竟至“韦编三绝”的故事。笔者最早知道这个故事时,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文革”动乱中,据说野心家林彪笔记本上写下了要发扬“韦编三绝”的精神云云,后来有一场政治风暴叫“批林批孔”,将孔夫子同20世纪的一介武夫捆绑在一起批,真是一件滑稽之事。我却因此读到了不少孔子的论述,当然也知道了“韦编三绝”的故事。史书告诉我们:汉以前的书多是用熟牛皮条制的绳子穿起来的,“韦”便是熟牛皮。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因为翻看的次数多了,穿书的绳子多次被弄断,“三”便是概言次数之多。所以“韦编三绝”也就成了中国古人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熟典,正好同汉代董仲舒的“下帷读书四十年”相匹配。中国人喜欢用这种极端的例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以至后来有了“头悬梁、锥刺股”一类的典故。其实孔子读《易》纯粹是因为他有兴趣,钻进去了,所以他才喜欢读;至于因为翻书次数多,弄断了穿竹简(书)的牛皮绳,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们的注意力应当在:何以孔子这么喜欢读《易经》?一本书能使人放不下去的原因何在?这样才有点意思。不然,我们每天不动脑筋翻动竹简,要不了多久,绳子也会断掉。

孔子又是一位善于教人的好教师。孔子读书读出味道了,大约三十岁左右,便想招生办学,正式做教师。他提出“有教无类”,收门徒时并不注重地位和金钱,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在这一时期,他边教学生边努力学习,不但读书而且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毫无大学者的臭架子。后世儒家有句格言说:“一物不知,儒者之耻”,意思是读书人知识要博,世上有一样东西不懂就要感到羞愧,大概孔子便是开创了这方面的好传统。私学发达给了孔子机会,使他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又能吸收一些贵族学生。正是在他当教师的时候为了教学需要,他整理研究了历史上的不少典籍,编写了《诗》《书》《礼》《乐》等教材。(www.xing528.com)

他四十岁左右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五十岁左右做过鲁国司寇。但仅仅三个月,便因与执政者季桓子政见不合,弃职出走,他的学生也随之而去。随即周游列国十四年直到六十八岁,他受礼聘返回鲁国,被尊为国老。从此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上,实践他毕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主张。

从孔子一生经历看,他始终是一位好学不倦的学者和诲人不倦的教师,后世统治者把孔子及他的学说抬到“吓人的高度”,或者将他“批倒批臭”都与孔子本人无关,统治者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宝座而已。对我们来说,最值得研究的是孔子关于读书的一些方法。当代有本《中国读书大辞典》在介绍孔子读书方法时一共列了十条,几乎涵盖了孔子整个教学思想,从个人角度看,我以为这里面有两点最重要:一是学习要有兴趣,读书要读出味来。孔子说:“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正像林语堂先生所说:“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一个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上、厕上、图书馆、理发室,皆可读。”(《论读书》)另外一点读书要有方法。而方法种种,最重要的乃是懂得由博返约,博约结合。后来苏东坡总结自己读书经验时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实这就是孔子的思想。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至于孔子提倡的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等等都很重要,但上述两点最重要,有了兴趣有了方法,就会逐渐入门,持之以恒自然会积累渐丰,成为一名有学问的人。《论语》里有一节:“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这句话是赞美孔子学问博大。南宋朱熹在解释这句话时说:“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名。”当代有些海外学者认为孔子博学而不专。王元化先生反问:“孔子把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如果连孔子也不专,那么当时谁才算得上专的?这倒真的成了一个‘荒谬的问题’了。”(《思辨随笔》第69页)

不管怎么样,在春秋战国那样的时代,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努力学习,刻苦读书,确实为后代读书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中国读书人有些好传统都是由他开创的,正像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影响后世两千年一样,孔子也影响了中国两千年。从这一点看,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他的教育思想。而且也不能不承认孔子是少数几位能在世界伟人中占一席地位的中国人。中国历代统治者中很有几个想抹杀孔子的人,如秦始皇派人掘孔墓,准备烧他的书。20世纪“文革”年代江青一伙要批孔,结果还是如杜甫诗句所写的那样:“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不过,我想说孔子的教育思想要超过他的教育实绩,这也是一个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