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人阅读生活-书声琅琅

中国古人阅读生活-书声琅琅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分开说,用竹写或刻的称为“简”或“册”,或称“毕”“牒”“篇”。一块竹片的称之为“简”,用绳子串起来的称之为“册”或“策”。用木片刻或写的称之为“方”或“板”,亦称“牍”。从书写的内容看,当时的所谓“书”,还有几种名称:①记载关于古训的称之为“典”,如今我们称重要的书籍或文章为“经典”“典籍”,可见是有来历的。

中国古人阅读生活-书声琅琅

中国是一个喜爱书和崇尚读书的民族。有地位的人家往往被称作“书香门第”,一个人有教养文化则被称之为“有书卷气”。不但王侯将相自称“饱读诗书”,连百工优伶也往往以“喜欢读书”为最大优点。如今活跃在各类舞台上的各类人物在介绍自我时,往往忘不了说“自己最大的业余爱好是读书”云云。好像读书是一件人人称赏的好事。不管是真是假,鼓吹读书总比鼓吹“造反”要好,附庸风雅的时代总比斯文扫地破坏文化的时代要好。这是不言而喻的。

有时候,有学生问,我们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我国先人为什么那么喜欢读书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初中教材上有一篇文章叫《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这篇文章介绍了我国比较早的文字(有的书称“最早”)甲骨文以及我国文字典籍的变化:如何从庞大的书册逐渐演化到如今的光盘,当年要装几间屋子的《四库全书》如今只需几张碟片就够了,这如同把一个图书馆装到了你的口袋里,真是非常的神奇。因此,本书要谈古人如何读书,如何从读书中获得乐趣,就有必要追根溯源,来谈一谈中国古代的文字和书籍

中国人称一位饱学之士往往誉之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雅一点的叫“才贯二酉”、“书通二酉”。

“学富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是说惠施为人聪明,学问很大,读过的书可以用五辆牛车来装。至于“才贯二酉”,最早出处在《太平御览》,据这本书引《荆州记》里的话说:贯是贯通之意,“二酉”是指大酉山、小酉山,在今湖南省沅陵县,传说这两座山的山洞中藏书很多,后人就以“二酉”比喻藏书多。

书多到要用牛车载,确实是惊人的。但实际上,古人的书与今天的概念不同,上古时没有后来人的笔墨纸砚,早先字刻在甲骨上,后来又写、刻在竹简木牍上,写、刻既不方便,字数又不能够多,那种竹简卷起来,自然重到要用车来装了。据历史学家考证,我国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以前,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有个叫半坡村的,六千年前有个原始氏族公社诞生在那里。 1954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半坡村氏族公社的遗址;挖出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陶器,那些陶器上,除了刻有花纹,还有简单的符号。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符号便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除半坡村发现的陶器上的文字外,最有名的当然是“甲骨文”。“甲骨文”如今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文字本身被认为是已发现的最早汉字。然而当初发现“甲骨文”时,情况可不是这样的。19世纪末叶,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些农民在翻耕棉花田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龟甲和牛骨,他们将这些东西卖给做药材生意的商人,商人们称之为“化龙骨”,认为可以用来做药材治病。当时有位叫王懿荣的老先生,喜欢收集和研究古代文物,有比较丰富的金石方面知识,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他在买回来的“龙骨”上发现了许多古代文字,有些像篆文,于是他就花功夫搜集这种“龙骨”,凭着自己的古文字修养和敏感,他断定这个东西有价值。到了1905年、有位叫孙治让的学者对“龙骨”进行了研究,写了一本《契文举例》,“契”就是“锲”,是“刻”的意思。这本小册子解释了许多刻在“龙骨”上的字的字义。后来著名的学者罗振玉、王国维等先后对“龙骨”上的字进行了考释、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种龙骨其实是殷商时代留下的甲骨。“甲”是乌龟的腹甲,“骨”是兽骨,主要是牛的胛骨,甲骨上刻的即是当时的文字,因为这种文字是刻在甲骨上的,所以称为“甲骨文”。从此以后,人们对中国古代的文字、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了。

最初出土的甲骨并不很多,一些农民挖到后卖给药店,后来被考古学家确定为研究殷商历史的珍贵资料后,由考古学家组织在安阳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甚至一些外国人也来参与此事。近百年来,刻有文字的甲骨已经发现了近十余万片,不但有殷代的,而且还有西周的。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周原一带,又挖掘出一万五千多片西周时期占卜用的甲骨。

这种甲骨便是我们祖先用来“写”字的一种“纸”,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一种“书”。那么,在甲骨上“写”些什么呢?据考证,殷商王朝凡出征、打猎、放牧、遇生病或灾害,都要占卜,问问上天,预测一下自己的运气好不好。刻在甲骨上的词句便是占卜的缘由和经过。占卜时,他们先用铜钻在龟甲的一面钻一个孔,再用火烧灼钻孔之处,经火一烧灼,另外一面便出现纵横的裂纹,古人便根据这种裂纹来判断吉凶。占卜以后,他们常常把结果刻在这块甲骨上,所以甲骨文也称“卜辞”。(www.xing528.com)

祖先们“写”字用的材料,除了甲骨,便是竹片和木板。早在西周或更早一些时候,毛笔与纸还没有发明,当时人们用刀、漆作笔,以竹木代纸,遇到需要记载的,就用刀或漆刻画在竹、木上。人们把树木和竹子削成一条条狭长而又平整的小片,集中到一定数量,便用丝或韦(熟牛皮)将它们串起来,连成一排,到用时再打开,不用时卷起来。这种竹简就叫“册”,册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册字写作■。柳治徵先生《中国文化史》介绍:周代的书籍统称为“方策”。分开说,用竹写或刻的称为“简”或“册”,或称“毕”“牒”“篇”。一块竹片的称之为“简”,用绳子串起来的称之为“册”或“策”。用木片刻或写的称之为“方”或“板”,亦称“牍”。

简牍的长度不一,长的有三尺,短的约只有五寸;写信用的简约一尺长,所以后人称信为“尺牍”。形容衙门办公事读公文叫“案牍劳形”,形容话多文字多为“连篇累牍”。人们在简牍上写的字也多少不一,大多数为二十余字,少的只有一二字。在简上用漆写字,万一写错了还要削掉重写,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称修改文章为“删削”“笔削”。秦以前的“笔”,原来是个“聿”,古文从刀从手:“■”,它本义即是以手拿刀在竹简上刻字。

从书写的内容看,当时的所谓“书”,还有几种名称:①记载关于古训的称之为“典”,如今我们称重要的书籍或文章为“经典”“典籍”,可见是有来历的。②关于版图和户口的则称为“籍”,清代袁枚黄生借书说》有一句说:“通籍后俸去书来”,“通籍”便是自己由“民籍”入“官籍”,如今我们填写各类个人档案表格时还有“籍贯”这一栏,那些管户口的民警则被称为户籍警。③关于当代掌故的称为“策”。

在竹简和木牍上写字,当然要比在甲骨上刻字容易,而且也便于编连,这样古人便有了编书的条件,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便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传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是竹简被翻了多遍,将中间系的牛皮绳子磨断多次。解放以后,我国各地出土的竹简、木简很多,最有名的是“居延木简”。从1972年到1976年,在我国甘肃省北部额济纳河流域发现的,大部分为汉简。

用竹木简写书,虽然比甲骨文刻字容易,但毕竟笨重,翻阅不便,携带尤其不便。知道了古人的书籍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便明白所谓的“学富五车”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日理万机,每天要处理公文几百斤。西汉有位叫东方朔的儒生,有一次给汉武帝提建议,竟用了三千根竹简写一篇奏章,由两人费力地抬进宫中。可见,当时写字、写文章是何等的费力。

如今进入网络时代,一个图书馆可以被缩成碟片,装入口袋。处在这样的时代,再回眸看看老祖宗们是如何写字、看书,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处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相传仓颉造字而鬼神泣,因为人类发明了文字,可以破译世界的密码,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一代一代人的智慧可以由文字传承下去。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思考、在表达、在交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文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从奴隶社会开始就有了文字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