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都起了激烈的变化,同时引起了思想解放,各种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教育出现了新局面:(1)奴隶制崩溃,使一些贵族,尤其是下层贵族降为平民,把官府里秘藏的礼乐诗书带到平民中间来,并且招收门徒传道讲学,知识因此大普及。(2)春秋时期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真正的文化大融合,战争使华夏文化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融合的结果形成了楚文化、齐鲁文化、晋文化和秦文化等几大区域。(3)列国并争,世卿观念被打破,诸侯们争相延揽人才以资辅佐,所以养士之风登峰造极。一般的读书人趁此机会,发愤磨砺,研究学问,以图猎取功名。(4)要由平民上升为士,必先受学校教育,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要进入士阶层,先要通过“庠、序、学校”受教育。这一时期官学大多衰微,而私人讲学之风盛行,各种流派都以自己的方法传授学问,儒家、法家、墨家等都有各自一套理论和方法。因此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
由于社会大变动,“春秋无义战”,诸侯们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军事斗争上,因此,各国设立的官学日趋衰落,旧的教育制度破坏殆尽。但是从《诗经》《国语》等一些古典经籍的记载中,我们还是能发现当时某些有头脑的封建领主很注重教育。例如《诗经·鲁颂·泮水》里讲到鲁僖公修泮宫(即大学)的故事:“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左传》里写卫文公“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更著名的当然是“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清末民初教育史家黄绍箕在《中国教育史》里说:“春秋诸国虽无学校;未尝无教育”。最有名的有所谓“卫国之教”“稷下学宫”等。据黄氏研究:不但当时有教育,而且不少诸侯国有“保傅之官”,“小民受家庭之教”。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私学勃兴,诸子教育思想的呈现,促进了先秦时期教育教学思想、艺术的发展。现代教育史家顾树森先生总结这一时期教育特点说:“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甚盛,士的最初来源出于学校,庶民下层阶级的子弟,通过庠序等学校上升为士,便得到了入士求禄的机会。西周官学既已衰废,士不能不借助于私学,作为造就进身之阶,因此养士风气盛行,也影响了私学的发达。”(《中国教育制度》)
那么,为了培养士阶层,学校或私学读些什么?根据史书记载:《礼》《乐》《诗》《书》是基本教材。“六艺”中的“礼、乐、射、御”称之为“大艺”,“书、数”称之为“小艺”。小学学“小艺”,因为书、数是日用需要,而“礼、乐、射、御”则是为培养贵族所需要的。所以要想成为士,这“六艺”是必须要学的。同时,学校还非常重视“讽诵”“辩说”的教育,这也是为了培养能言善辩策士的需要。(www.xing528.com)
此外,根据古籍所载,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设立的私学很多,其中要数儒家和墨家规模为最大。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墨家以墨翟为代表。继承儒家教育思想的有子思、孟轲、荀况,继承墨家的则有禽滑釐、孟胜等。其他如名家、法家、纵横家也竞相聚徒讲学,有的甚至有学生多至数千人的,一时蔚为大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