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哲学:物质守恒下,人类只能创造信息?

信息哲学:物质守恒下,人类只能创造信息?

时间:2024-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0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硬要说“人类生产的本质是信息生产”、“人类生产力的本质是信息生产力”,为了自圆其说,尽管洋洋洒洒,必然是矛盾百出,不堪一击。邬先生的高论,还可以变换为:“在严格的意义上,人类的生产不可能是馒头(物质)生产,而只能是信息生产。”

信息哲学:物质守恒下,人类只能创造信息?

二、由于物质守恒,“人类在生产中创造的只能是信息”吗

由上述讨论可知,邬先生建立的“客观信息”范畴,原本就是一个似是而非、根本不能成立的概念。他不直说信息(自在信息)是第一性的,但“客观的信息世界”与“客观的物质世界”并列,无论人类对它是否有认知,“存在着本源的、自在的,广阔无垠的信息世界”,[2]96它独立于人类的认知活动之外,“自身造就自身、自身规定自身、自身演化自身”。[3]20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硬要说“人类生产的本质是信息生产”、“人类生产力的本质是信息生产力”,为了自圆其说,尽管洋洋洒洒,必然是矛盾百出,不堪一击。

1.是人类在“生产信息”,还是“客观信息”在“生产信息”

邬先生说:“在严格的意义上,人类的生产不可能是物质生产,而只能是信息生产。”[2]328如果按照“信息本体论”的规定,这句话还可以变换为:“在严格的意义上,人类的生产不可能是‘客观实在(物质)’的生产,而只能是‘客观不实在和主观不实在(信息)’生产。”——显然这是十分荒谬的。令人遗憾的是,邬先生还不厌其烦地反复做出大致相同的错误解释。《反批评》说:“其实,霍先生所列举的上述的所有类型的人造工具,在其发挥功能作用时,都或者是改变了其所操作的对象的位置状态,或者是,改变了其所操作的对象的结构状态,而这些相应的活动都具有信息活动的意义。首先,改变对象的位置状态,就意味着改变了对象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在与新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象必然会同化或异化新的信息。其次,改变对象的结构状态必然会引起对象旧有结构信息的部分耗散,以及新的信息的产生或凝结,有时还会发生新旧信息的叠加、匹配、重构或重建。这怎么能说,在这些相应的活动中没有发生‘创造信息’和‘生产信息’呢?”[1]96邬先生的“这段精妙的说教怎么这么耳熟”?为了简明扼要,对其主要问题梳理如下:

(1)所谓“改变对象的位置状态”、“改变对象的结构状态”、“对象旧有结构”等,再次出现偷换概念的错误。在“信息本体论”里,旨在认知的“客观信息(客观不实在)”是“间接存在(水中月、镜中花)”,它们应该是“操作的对象的位置状态”、“操作的对象的结构状态”、“对象旧有结构”在中介物里的影像或痕迹,而在这里又被悄悄地偷换成事物的本体(客观实在),由“间接存在”摇身一变成了“直接存在”。

(2)所谓“改变对象的位置状态”、“改变对象的结构状态”,明明是“改变”在前。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前,人类只有生产出具体形态的物质,才有关于该物质(本体)形态的认知(信息),怎么能够说“人类生产的本质是信息生产”呢?铁器时代曾是人类文明和生产所经历的一个标志性的发展时期,兹以炼铁为例,人类首先要将野外铁矿开采出来;然后经过破碎、磨碎、磁选、浮选、重选等选矿程序获得精矿粉。经选矿程序获得的精矿粉,除主要含磁铁矿、赤铁矿或菱铁矿外,还含有硫、磷、砷、钾、钠、氟等无益杂质和锰、镍、铬、钒、钛等有益元素;再将精矿粉装入炼炉(在生产中多次“改变了其所操作的对象的位置状态”),当炼炉达到一定炉温时,精矿粉熔化并发生炉渣与铁水分离(“改变了其所操作的对象的结构状态”),劳动“对象旧有结构”(铁矿石或精矿粉的旧结构)荡然无存。(表6-4)由于每次入炉的精矿粉品位(尤其是无益杂质与有益元素)是不一致的,所以关于新生成的炉渣与铁水的精准“结构状态”究竟如何(如熔融状态、分离状态、凝固结晶状态都不一样)?必须等到炉渣与铁水凝固以后或产品出来以后,通过有关仪器的测试才能知晓(如它们凝固后的成分、比重、硬度、磁性、结构等)。如果炉渣和铁锭还没有生成,这么会有它们的“结构信息(在中介物中的影像或痕迹)”呢?可见,所谓“引起对象旧有结构信息的部分耗散,以及新的信息的产生或凝结,有时还会发生新旧信息的叠加、匹配、重构或重建”——全是虚构或形象思维。人们还没有“生产”和“创造”出炉渣(结构状态)、铁锭(结构状态),还没有来得及对它们(客观实在、直接存在)进行认知,怎么能够离开具体物质(炉渣和铁锭),率先“生产”和“创造”出没有物质载体的、超前凝结在它们体内的“同化或异化新的信息”呢?

表6-4 铁矿物与炼铁后的产品——金属铁(或钢)的结构区别

(3)邬先生说:“改变对象的结构状态必然会引起对象旧有结构信息的部分耗散,以及新的信息的产生或凝结,有时还会发生新旧信息的叠加、匹配、重构或重建。这怎么能说,在这些相应的活动中没有发生‘创造信息’和‘生产信息’呢?”[1]96——不难看出,铁矿石(精矿粉)通过炼炉变成炉渣和铁锭后,才会形成炉渣结构和铁锭结构。假如说它们“真的”有“对象旧有结构信息”的话,那么所谓“创造信息”和“生产信息”,也是由“旧有结构信息(客观信息)”的“相应的活动”,“自身造就自身,自身规定自身,自身演化自身”来完成的,或者说“信息生产”、“信息生产力”的主体不是人类而是“客观信息(旧有结构信息)”;“客观信息(旧有结构信息)”通过自身演化(“相应的活动”)在“生产信息”、“创造信息”;人类的认知活动根本与“信息生产”、“信息生产力”无关。

其实,人类生产馒头与生产铁锭类似,要经过种植小麦、收割小麦、磨成面粉、蒸成馒头等生产环节。邬先生的高论,还可以变换为:“在严格的意义上,人类的生产不可能是馒头(物质)生产,而只能是信息生产。”由此可得出重要推论,人类吃得不可能是馒头(物质),而只能是信息,这种被人类食入体内的信息(从麦苗到食品),是一种“新旧信息的叠加、匹配、重构或重建”的“结构信息”;它们在人体内,与人体的结构信息发生“同化或异化”作用,还会生产和创造出新的信息、新的结构信息;当部分残余作为排泄物(粪便)排出体外后,这种排泄物(粪便)“与新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象必然会同化或异化新的信息”,生产或创造出新的“结构信息”……

2.物质守恒定律与人类生产的本质问题

稍微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人都知道,马克思关于“人类的生产”问题,以唯物史观为视角,从根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出发,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两种生产”的理论。它由马克思最先提出,最终由恩格斯完善并阐释。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7]136——在这段著名的论述里,“两种生产”即无论是“生活资料”还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是“劳动产品的数量”还是“社会的财富”,都是关于“客观实在(物质)”的生产,而不是关于“客观不实在和主观不实在(信息)”的生产。

邬先生说:“世界上的物质(质量和能量)是守恒的,人类生产不可能创造物质,只可能改变物质存在的形式,但是,信息却不具有守恒性,人类在生产中创造的只能是信息,并且,物质存在形式的改变又只能通过相应的结构信息的改变来实现。在严格的意义上,人类的生产不可能是物质生产,而只能是信息生产。”[2]328——在这段表述里,邬先生对物质守恒定律做了非常片面的理解。所谓物质守恒定律是指:物质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物质形态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形态。这亦被称为质量守恒定律,即质和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会从一种物质形态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形态,总量保持不变。应该提醒的是,物质守恒定律至少包含三层意思:

(1)“广义的、泛指(非特指形态)的物质(宇宙,无限的事物)”——简称“抽象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物质总量守恒。(www.xing528.com)

(2)“狭义的、特指(有具体形态)的物质(有限的事物)”——简称“具体物质”,能够从一种物质形态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形态(物质形态不守恒),既可以创造也可以消灭(质量不守恒)。迄今人类认知的物质形态至少有13种,即: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超密态)、中子态、黑洞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真空态、场态、反物质态、生命态。这种“具体物质”不守恒规律,不仅适用自然界,而且适用人类社会。如果“具体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形态守恒又质量守恒,那么当今就不会出现所谓珍稀物种濒危,石油煤炭、天然气即将消耗殆尽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了,在人类活动的干预影响下,由于使某些“具体物质”形态发生了转化,它们的质和量是不守恒的。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可以消灭(用之殆尽)的;而作为可再生的资源,是可以被“创造”或扩大再生产的。这对人类认识论的启迪是,如果说精神(信息、意识)来自主观对客观的认知,那么更重要的不是如何认知“抽象物质”,而是认知“具体物质”(属性与规律)以及它们形态转化的原因与规律。这对人类生产的启迪是,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要厉行节约,细水长流,综合利用,合理开源;对于可再生的资源,要尽可能地扩大再生产,合理提高人类的生产力和自然界的生产力。

(3)自然界是“抽象物质”(质量守恒)与“具体物质”(质量不守恒)的统一,全部有生有灭的“具体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抽象物质”的总量,即物质总量守恒。

由此可见,物质守恒定律不仅是强调了“抽象物质”在质量和能量的总量上守恒,而且也强调了“具体物质”可以从一个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既可创造又可消灭),由于“具体物质形态转化”具有多样性和不守恒性,这就为人类的认知领域形成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譬如,化学关于物质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果说自然界里的“具体物质”,其形态守恒的话,那么在化学反应中,各种反应物就不可能产生形形色色的新的生成物;在自然界里就不可能产生形形色色的新物种,当然也不会产生人类对这些新生成物、新物种的认知(信息),所谓“信息生产”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欺人之谈。若仍以物种为例,不难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考察物质与信息(精神)的关系:在地质年代里,奥陶纪较之寒武纪出现了许多新物种,志留纪较之奥陶纪又出现了一批新物种,但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距今已相隔5.7亿~4.1亿年,人类社会(及其意识)在那时还远远没有产生。这充分说明:①在自然界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具体物质”(形态与质量),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或多种形态),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具体物质”的质量和能量,既可以积累也可以耗散(质量不守恒),所以通过物竞天择,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新生成物、新物种(物质形态不守恒);②由于任何一种“具体物质”(有生有灭),具有形态不守恒与质量不守恒的双重属性,所以人类对它们的认知也是不守恒,或者说“信息不守恒”。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新生成物、新物种生成在前,人类对它们的认知产生在后。因此,关于对“具体物质”本体的认知(获得信息),只能是第二性的。

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出:①“具体物质”的类的质量和种的质量,都是不守恒的。譬如对某具体动物而言,其群体可以增加、减少或濒危,个体可以增重(增肥)或减重(减肥)。②“具体物质”在转化中,可形成一种或多种新的物质形态,转化具有多样性(随机性与确定性的统一)。不同的“具体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形态,相同的“具体物质”也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如以水体为例,姑且不考察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形态,仅从外形看,装在圆的容器里就是圆形,装在方的容器里就是方形,装在不规则的容器里就是不规则形。在理论上不规则容器的数量可以是无限多的,那么水体的形态(体态)也可以是无限多的。

正是因为“具体物质”(有限的质和能,有限的事物有生有灭)是不守恒的,人类才能不断扩大生活资料与人口的再生产。自然界没有天然的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计算机、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卫星等物质形态,但“劳动产品的数量”(总质量之和)始终都在增长当中,原因是人类能够大批量地、重复地“生产”和“创造”同型号或不同型号的汽车等“劳动产品”,而无需大批量地、重复地“生产”或“认知”同型号或不同型号的关于汽车本体的信息。人类之所以能够生产和制造这些形形色色的“具体物质”(产品),原因是能够为它们源源不断的发明和提供自然界里原本就没有的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表6-5)譬如所谓“新材料”中的生物医用材料(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复、诊断、治疗疾患,而对人体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还专门是为人体的保健或康复服务的。“劳动产品的数量”(总质量之和)也是始终处于增长之中。众所周知,自然环境下的庄稼产量是十分低下的,但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类一直都在锲而不舍地追求提高庄稼产量,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已经将每亩水稻的产量提高到926.6千克,正在力争近期达到1000千克,庄稼(粮食)的单产(质和量)始终都在不断地增长当中。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度养活6亿人口都感到艰难,而现在我国却养活了13亿人口,并由温饱迈向小康。为了生存,世间人人都需要人类辛勤生产的粮食,但是不必人人都需要关于粮食本体的信息(如基因图谱)。

表6-5 人类为制造机器、构件、器件和其他产品而发明创造的新物质材料

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生产不是“抽象物质”的生产,而是“具体物质”的生产。人类生产首先不是“信息生产”,但是可以包括主观认知客观的“信息生产”。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展开的研发活动(如规划、论证、设计、试验、加工、评估、验收等),从事主观认知客观的“信息生产”,只是为“具体物质”生产服务,或曰是科学技术为“具体物质”生产服务,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归根结底,人类生产的本质是关于生活资料和人口的再生产或可持续生产。生活资料和人口的再生产,其产品都是“直接存在”而不是“间接存在”,都是“客观实在”而不是“客观不实在”,当然更不是它们在中介物里的影像或痕迹,人类不能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生活资料和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人类生产的本质。

(4)需要回应的是,《反批评》说:“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并不是通过创造物质实现的,而是通过改变物体的结构信息实现的。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不是‘物质生产’,而是‘信息生产’。‘物质’概念和‘物质资料’的概念并不等价,‘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物质生产’这两种说法也并不等价。”[1]97“与‘信息生产’相对的是‘物质生产’,而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在这段文字中,霍先生再一次运用偷换概念的手法,把‘物质资料的生产’偷换或等同于‘物质生产’……”[1]98可以看出,这番辩解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①“物体的结构信息”所说的那个“物体”,是否与“物质”的概念等价?它“相对的是”什么“信息”(客观信息还是主观信息)?“物体”究竟是指“抽象物质”还是“具体物质”?人类生产的本质到底是生产“抽象物质”还是“具体物质”?如果这个“物体”的质量守恒,那么为什么能够“改变物体的结构信息”?按照“信息本体论”的规定,邬先生说:“直接存在就是我们对物质范畴的一个具体规定。”“物质=客观实在=实在=直接存在。”[2]38稍有头脑的人都会认可,“物质范畴”既然用“直接存在”来做“具体规定”,那么当然指的是“具体物质”,是“客观实在(直接存在)”而不是“客观不实在(间接存在)”。譬如邬先生爱不释手、赞不绝口的典型案例——“实在、直接存在”的月亮和花朵(即水中月和镜中花案例),它们就是“具体物质”,其中花卉生产目前已成为全球一个重要产业(不是靠生产镜中花形成产业),我国神舟十号飞船也即将登月,开采月球的资源对人类不再是幻想。可见,人类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具体物质”,要认知的主要对象(客体)也是“具体物质”。“物质资料”是“具体物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具体物质”的生产。马恩之所以强调其重要,在于人类离开了物质资料(生活资料)的生产就无法生存,就谈不上搞什么上层建筑

②邬先生说:“具体讲来就是:任何物的结构和状态都映射和规定着关于自身的历史、现状、未来的信息,任何物的直接存在的结构和状态都是由它所凝结的间接存在(信息)所规定的。这就意味着,结构决定性质和功能,信息又决定结构,所以,物所凝结的信息便最终决定着物的性质和功能。”[1]159既然“间接存在(信息)”能够“规定”“决定”“物的直接存在的结构和状态”,那么请问:如果“不实在”的“物体的结构信息(间接存在)”能够生产“物的直接存在的结构和状态”,那么还要“人类生产”干什么?“人类生产”到底是生产“实在”的“具体物质”(直接存在)还是生产“不实在”的“物体的结构信息(间接存在)”?到底是“物体的结构信息”能够“生产信息”还是人类能够“生产信息”或认知信息?对于邬先生不伦不类的“信息生产”,笔者前文已做过分析,不赘述。

(5)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点重要的认识:①人类“具体物质”的生产,决定“信息生产”,主观认知客观的“信息生产”,只是为“具体物质”生产服务——而不是相反。②人类的生产,如果离开了“具体物质”的生产,离开了满足人类生存最基本物质需求(吃穿住行)的生产,离开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主观脱离客观),鼓吹搞什么“信息生产”,搞什么“创造信息(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那么只能是盲目的“信息生产”、垃圾的“信息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